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大唐天將軍

第四百九十七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

更新時間:2025-02-20  作者:落葉凋謝
大唐天將軍 第四百九十七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
“我軍在東部,真正的精銳只有十萬,其余只能作為輔助和防守。我不擔心兵力不足,只是最近各地軍中流言四起。如果士卒能不畏死亡,像我們推翻暴虐的倭馬亞王朝那樣勇敢,侵略者必定會落荒而逃……”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深知一支軍隊的內核是什么。

士氣決定戰斗力!

所以才會充滿無奈。

天可汗的名聲,自十幾年前就深入人心。

他踩在大食的英雄呼羅珊總督頭上。

殲滅了一支又一支大食軍隊,并俘虜宰大食宰相,使大食帝國不得不付出巨量賠償,變得貧窮。

戰場上的天可汗,在萬軍之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一樣。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天神轉世,是天可汗的代名詞。

口口相傳下,面對再次親征的天可汗,大食人心中的陰影揮之不去。

相比于大半年的躊躇滿志,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也因此沮喪。

他高估了自己麾下的精銳士卒,以為他們擁有信仰,信念和自己一樣堅定。

事實上,當大食軍隊向東調離,他們得知那個男人再次降臨在這片土地時,不美好的記憶涌現。

安拉也因此顫鳴……

一支軍隊,在畏懼敵人統帥的時候,已經失敗了一半。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派遣傳教士,在軍中進行多次慷慨激昂的演講,試圖讓士卒堅定信念,讓他們明白,神會降臨人間,一切邪惡都不得猖狂。

但幾個月來的努力,終究是徒勞的。

神靈,終不敵現實中的天可汗!

以至于許多大食士卒以為,天可汗也是神靈。

更多的宣傳,哪怕將天可汗作為邪惡的化身。

只是徒增士卒對天可汗的恐懼!

“誰也不想東方的玄龍旗幟,來污染我們的圣潔土地,不想他們來褻瀆我們的神靈。”

“我們知道士卒斗志欠缺,但我們別無選擇。”

“沒有寶劍就會受到別人欺辱。懦夫永無寧日……豺狼入侵,我們應準備好棍棒,而非沒有信念。我們從奇跡中誕生,應當相信奇跡,更應該相信安拉……”

伊布·薩拉姆借用古老的諺語來勸諫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

他本人雖老邁,但愿意去效仿安拉之劍。

哪怕燃盡身軀,也九死無撼。

“聽到宰相的話,我心中也充滿希望。戰爭對比的是排兵布陣,受制于地形。我身為哈里發,當手持寶劍,與士卒同甘共苦,戰勝邪惡的入侵者。”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抽出寶劍。

他要以行動,挽回士卒的信心,驅除士卒對李瑄的畏懼。

哈里發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

天可汗怎么能是天下共主呢?

“哈里發英明!”

伊布·薩拉姆躬身一禮。

“我們相信自己會勝利,但一定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給與后人無限機會,這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啊!”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話鋒一轉,向伊布·薩拉姆言道。

伊布·薩拉姆能聽出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弦外之音,他凝重地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說道:“臣聽從哈里發的旨意。”

在戰術上,可以破釜沉舟,可以背水一戰。這可以證明一個統帥的果決。

在關乎一個民族的命運上,則必須留下后手。

“我要征戰,由宰相安排吧!組織伊拉克、敘利亞、巴士拉等地大食百姓,隨時準備撤入圣城麥加所在的半島上。我們的根源在那里,一旦失敗,我們將保留火種,風沙會磨礪我們的意志,百折不撓。我們的后代,像是二百年前一樣,卷土重來。”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鄭重地向伊布·薩拉姆說道。

退回半島,退回那只有“神”的貧瘠之地,是不得已的選擇。

也是最后的選擇。

“或許,那個時候我已經戰死。讓更有能力的人,繼任哈里發……”

言語最后,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醞釀著悲壯。

他本就是擁有雄心壯志的君主。有決死的勇氣,也激活了他那寬廣無畏的信念。

他清楚,此戰若失敗,阿拔斯家族將沒有能力再領導大食人。

派系之爭,毫無意義。

或許像四大哈里發時代一樣,神權共和,才是真正的msl世界。

“臣謹記哈里發的旨意。但臣相信,哈里發一定可以旗開得勝,將所謂的天可汗埋葬在這里,拯救世人,度化愚昧。”

伊布·薩拉姆再次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一禮,他心中似有千斤巨石,無比壓抑,又責任重大。

他想如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一樣征戰,但他明白保留火種是更重要的事情。

做好最壞的打算,否則連卷土重來的機會也不再有。

一番商議后,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和伊布·薩拉姆開始布置戰術。

他們已經知道君士坦丁五世在敘利亞北部撤離一部分兵馬。可能是國內出現什么問題。

但那對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沒有什么意義。

大唐王朝帶來的壓力,十倍于羅馬帝國。

敘利亞北部,擁有五萬正規軍。

為以防萬一,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不可能調離。

而且他明白,現在調離也不一定來得及。

所以要針對東部。

當前,大唐在東面的戰術非常清晰。

里海南有一路大唐聯軍。

波斯波利斯城東面,與一路大唐聯軍對峙。

波斯灣沿岸,也與一路大唐聯軍對峙。

大唐有精兵強將,三路齊發,瞄準戰略要地。

大食帝國作為防守一方,不得不將有限的兵馬分開。

否則,若巴士拉被攻破,大唐將掌握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源頭,北上巴格達易如反掌。

若哈馬丹被攻破,不僅南部一點的尼哈溫城淪陷,阿塞拜疆地區,也將抵出現在大唐的兵鋒之下。

波斯波利斯城若被攻破,大唐將迂回到尼哈溫地區,幫助里海南的唐軍殲滅大食主力。

大唐三路聯軍,環環相扣,步步緊逼。

現在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可以選擇三路各守各的。

也可以用一些策略,以計劃殲滅一部唐軍。

若一路被攻破,很可能全線都土崩瓦解。

在當前情況下,一味被動,雖可能起到拖延時間的作用。

也有可能成為失敗的關鍵。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與伊布·薩拉姆商議過后,決定先不主動進攻。

等一次防守進攻以后,再視情況而定。

大食帝國需要一次打退大唐的戰績,以提升士卒的士氣。

而且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明白,天可汗李瑄最擅長陰謀詭計,如果貿然行動,他很可能掉入大唐設計的陷阱之中。

謀定而后動。

李瑄擅長利用優勢,大唐遠征軍已到最關鍵的時刻,李瑄不可能給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反擊的機會。

他會用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意想不到的方式,終結這場戰爭。

刺夷城。

李瑄率領禁軍、神機營到達。

一到刺夷,李瑄就召開軍事議會。

這次議會,在清楚大食帝國的兵力部署后,立刻召開進攻。

現在是金秋八月,最好的出兵季節。

將士們遠離家鄉萬里,已經一年多時間。

特別是天策衛、神策衛,已經來到西域、中亞、西亞近三年。

因為他們是百里挑一的禁軍,所以心中的斗志還在。

李瑄是他們的精神信仰。

所有士卒都期待這場戰斗,晉升軍銜,保家衛國,光宗耀祖。

“大食暴軍以哈馬丹城為駐守,以尼哈溫為犄角,兵員陳列。兩城東部、北部、南部,以堡壘拒,以溝壑阻,以大河守。看似固若金湯……”

“然我軍擁有神機營。以神機營一錘定音,各部緊密聯系,隨時準備進攻,拿下哈馬丹和尼哈溫兩座城池……”

經過一番商議后,李瑄確定大食軍隊的兵力布署,開始下達進軍命令。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想破頭也不可能想到大唐擁有火炮。

再堅固的壁壘,也不可能擋住第一次用于戰爭的火炮。

要給大食帝國帶來小小的震撼。

“臣等遵旨!”

眾將領旨。

李瑄又下令波斯灣方向的馬璘,波斯波利斯方向的李嗣業,吩咐他們伺機而動。

待大唐突破哈馬丹防線以后,就可以譴派一路騎兵,向南運動。

在軍事議會的兩日后,主力大唐聯軍一共五萬余人,在上千波斯人的帶領下,向哈馬丹開進。

五天后,大唐與留守的兩萬邊防軍匯合。

在兵力上,看似大唐與大食相差不大。

實際上,雙方的士氣天壤之別。

雙方的君主,隔著溝壑陣地相望。

文治武功的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遇到了天可汗李瑄。

他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么。

這注定是“開天辟地”的一戰,是劃時代的一戰。

“敵人背靠哈馬丹城,看這陣勢,應是準備以守為主……”

天高云淡,李瑄率領一眾文武官吏到達一處高坡上,隔著克孜勒烏贊河眺望哈馬丹城。

克孜勒烏贊河發源于厄爾布爾士山南麓,由南向北,流入里海,作為當前大食帝國和波斯的分界線。

大食軍隊以克孜勒烏贊河為天塹,緊靠著巍峨的堅城。

在城外,軍隊的營壘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壁壘森嚴,壕溝縱橫交錯,拒馬林立。

“至尊,如果不用火炮,強攻此陣地困難。大食帝國明曉騎兵為劣勢,不給我們騎兵發揮空間。”

李晟向李瑄回答道。

大食帝國的陣型布置合理,正常情況下,很難攻破。

若執意進攻,頭破血流是必然的,會給予大食帝國可乘之機。

“波斯灣戰線,大食帝國放棄國境,兵馬退守一百七十余里,依靠山壑險地布置防線。說明大食鐵了心防守,以耗盡我軍后勤。”

李瑄開口說道。

這是李瑄意料之中的戰術。

在任節度使的時候,李瑄用過類似戰術,先守為攻。

遠征軍最忌諱的事情,就是長時間戰況無進展,甚至失利。

那時的士氣最容易被瓦解。

縱然面臨危機,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還是很冷靜的。

“稟至尊,將士們磨刀霍霍,立志為大唐開疆拓土……臣已準備好船只、羊皮筏,隨時渡河進攻。”

李晟向李瑄請命道。

“嗯!”

“令神機營炮兵隊立青銅大炮于河東,明日辰時整,對河對岸的營地進行轟擊。一旦敵軍因火炮散亂,立刻強渡大河……”

李瑄觀察過大食軍陣地后,允許李晟的請命。

他會用神機營配合李晟麾下的精銳。

不遠萬里將上百門青銅大炮運送到里海南部,為的就是這一刻。

“臣遵命!”

李晟領命。

“臣遵旨!”

神機營的統帥狄元青也向李瑄拱手,躊躇滿志。

狄元青本是匠人的后代,精通機關技巧。

在新時代下從軍,屬于技術兵種。

十年間,于千百神機營士卒中脫穎而出,他不僅是優秀的火炮手,還能有效地指揮青銅大炮。

見識到火炮的威力,領悟火炮的精髓,他是堅定的炮火支持者。

他認為火炮會在這場戰斗之中,大放異彩,成為將來軍事發展的主流。

李瑄命令下達以后,唐軍陣營發生變動。

普通士卒,皆開始備戰。

李晟率領八千北庭軍,一萬神策衛勇士,將作為先鋒。

他們放棄自己擅長的戰馬,卻依舊充滿自信。

他們將摧鋒奪刃,立不世之功。

克孜勒烏贊河以東,每隔十丈,就有大唐玄龍旗幟升起來,神龍隨風飛舞,與張牙舞爪的三角獸旗相映襯。

點兵的號角聲此起彼伏。

士卒在將校的指揮下,將一艘艘小船、羊皮筏,扛入克孜勒烏贊河中。

戰場對壘處是最適合渡河的地方,水流平緩。唐軍的羊皮筏、小船準備充足,在岸邊綿延數里,每次可以運輸數千名士卒到達河對岸。

只待一聲令下,就開始渡河。

“嗚嗚……”

河西大食帝國的陣營前,也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

一隊隊長弓手,標槍手,弩手,反曲弓手,到達克孜勒烏贊河沿岸戒備。

任何可能渡過大河的地方,都有大食士卒的影子。

大食軍的重裝步兵也在待命,他們與一些長矛手,隨著唐軍渡河的地方而移動,旨在讓唐軍折戟沉沙,墜入河中喂魚。

“哈里發,唐軍如此動作,必是要準備渡過大河。”

大食元帥哲溫·哈霍伊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言道。

此時,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也在一處高臺上,緊緊盯著克孜勒烏贊河對岸的唐軍動靜。

他對自己的布置很滿意,寧可放棄一些疆土,將山河利用到極致,旨在將唐軍拖垮,獲得最后的勝利……

大唐天將軍 第四百九十七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

上一章  |  大唐天將軍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