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將軍 第四百零七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
長安,興慶宮。九月初四。
安祿山兵敗身死,河南河北收復的消息傳遞至長安后,宰相、長安留守李峴。按照李瑄的吩咐,將這則消息傳遞給劉單。
劉單又將此“捷報”遞給名義上的內侍高官吏高力士。
同樣的興慶宮,已在李隆基眼中失去顏色。
春天無蘭,夏天無荷,秋天無菊,冬天無梅。
那盛開的牡丹花,也不再雍容華貴。
美酒無味,他厭煩任何絲竹。
往日親近的梨園弟子,也只能自顧悲吹。
李隆基渴望自由,和于自己“一墻之隔”的太真觀。
有時候做夢,也比興慶宮的一切美好。
這位有野心的老人,也不免蠢蠢欲動。
但苗晉卿的遭遇,使得他無力無奈。
為什么變成這樣?
這個問題他已經問了一萬遍,但始終沒有答案。
或許他知道答案,不愿意承認。
他自己折磨自己,使得滿頭銀發,越來越蒼老。
“圣人……圣人,好消息啊!”
就在李隆基對鏡悲發的時候,老兄弟高力士興高采烈地進入南熏殿中。
這一刻,高力士不再蒼老,奔跑的時候宛若少年。
“何事?”
李隆基激動地坐起來,他還以為李瑄英年早逝了。
如果那樣的話……
“安祿山已死,叛軍三十萬,在秦王的威壓下土崩瓦解。現河北、河南已經光復。秦王向圣人傳遞捷報!”
高力士來到李隆基面前,遞上捷書。
一時間,李隆基面容上略有失望,并沒有接過捷書。
安祿山范陽起兵,直下東都后,李隆基對他恨之入骨,發誓擒拿安賊后將其凌遲處死。
可現在聽安祿山被李瑄平定,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一股寒意,遍布他全身。
“圣人何故?”
高力士不解,他以為安祿山死,圣人怎么都能高興高興。
“平定叛亂,他眾望所歸了。對我來說是好消息嗎?”
李隆基怏怏不樂。
他擔心李瑄回來的時候,就攜此威勢,對他進行逼宮禪讓。
天下蒼生和自己的皇位,他更關心后者。
高力士也陡然反應過來,朝堂雖大,但從三省六部到軍隊,李瑄已經完成更換。
忠于李隆基的老臣被壓制地死死的,更何況這些老臣并不一定是李隆基的死忠,而是怨恨李瑄將他們排除權力的中心。
為什么一些老臣不敢罵李林甫和楊國忠,卻敢罵李瑄?
因為罵李林甫,攻擊楊國忠的大臣,許多會被害死,家破人亡,最起碼會被貶官。
而李瑄從來不會因此去對付政敵。
只有犯罪,才會被刑罰、處死。
當初長安流行的諺語“宰相肚里能撐船”,就是形容李瑄氣量大。
哪怕李瑄攫取權力,依舊沒有對政敵大開殺戒,只是把他們排斥到權力邊緣。
“力士,還有沒有辦法了?”
李隆基掩面痛哭。
歷史上的李隆基當太上皇都想著奪權李亨,更何況現在還是皇帝。
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失去權力。
哪怕李瑄以“演武”的方式,警告過李隆基。
“秦王權勢滔天,邊軍皆不聽我們的。禁軍已經變為天策府的衛士,徒之奈何?圣人年邁,當頤養天年,享盡天倫之樂。”
高力士苦口婆心向李隆基勸說道,他害怕圣人玩得太過火,連現在的地位也會失去。
李七郎何等聰明。
幾乎能防的,全部防了。
昔日宦官有權力,但現在宦官一無是處。
李瑄不信宦官。
他身邊甚至一個宦官都沒有。
現在李瑄最信任的機構為“秘書監”,他改變秘書監的性質,吸納一批翰林學士、進士、集賢學士、史者、書令史官吏入秘書監,為李瑄處理瑣碎事務,起草文書。
高力士認為,僅靠老臣,根本無法成事。
索性享受余生歡樂。
“連玉環娘子都不讓我見,這是頤養天年嗎?”
李隆基突然發怒,質問高力士:“是不是李瑄讓你監視我?”
“老臣一無所有,心唯圣人。”
高力士趕緊叩頭拜道。
他對李隆基的忠心,至死不變。如果有機會,他會不顧一切為李隆基爭取。
可眼前沒有機會。
而且失敗承受的因果太大。
別的不說,興慶宮總管劉單這一道坎都過不去。
老臣之中,都是一群平庸之輩!
苗晉卿、陳希烈、張均張垍兄弟、蘇震、魏方進、崔器、裴士淹、房琯等等,都是一些文弱之人,誰也不堪大器。
地方太守中或許有心向圣人者,但一郡之力,又能做什么呢?
最多陽奉陰違,給李瑄使使絆子。
李隆基看到高力士誠惶誠恐的模樣,心有感觸,立刻將他扶起。
他不能再失去高力士了。
兩人又互慰幾句,李隆基讓高力士去宣布對秦王的獎勵。
現在李瑄執掌國璽,李隆基獎勵只是形勢上的。
在官職上,李瑄已經升無可升,僅在皇帝、太子這兩位“君”之下。
高力士雖不想李隆基胡搞八搞,但宦官中有人不甘寂寞。
此名宦官為魚朝恩,年僅三十多歲。
他入內侍省十幾年,本來地位不如一眾常侍,但在李隆基出逃長安這兩天,許多宦官都跑了,唯他侍奉在李隆基身邊。
等回到興慶宮后,李隆基覺得魚朝恩是忠臣,故留在他的身邊。
下午,李隆基就食,魚朝恩侍奉,他陡然放下犀角筷子,看著金銀玉盤中的食物,生悶氣道:“美酒佳肴不如之前百一,這還是天子的生活嗎?李七郎一定在明堂之中吃著山珍海味。”
“秦王不為人臣,讓圣人受委屈。”
魚朝恩說話的時候,眼淚欲落。
“怕以后連這樣的菜肴都吃不上。”
李隆基梗咽說道。
最主要的是他失去了鐘鳴鼎食的排場,不像是天子。
“圣人一定不能妥協,您御宇五十載,今叛亂平定,天下太平。百姓都思念你呢!您登勤政務本樓的時候,百姓皆向您跪拜啊!”
魚朝恩是不甘寂寞的人,和高力士不同,他想方設法地讓李隆基重新掌握權力。
他想成為下一個高力士。
“天下百姓心向我又有何用?軍權旁落,誰敵李瑄?”
聽到百姓愛戴他,李隆基眼有光明。
片刻后,眼神又暗淡下去。
很難找到可以行得通的方法。
“今之軍隊,滿朝文武,皆攝于李瑄淫威。將之除去,圣人振臂一呼,就能重掌權勢。郭子儀、李光弼這些都是忠臣,您再赦免邊軍將領,他們會為圣人效力!”
魚朝恩見機會來臨,向李隆基建議道。
魚朝恩有揣測人心的本領,他明白一些軍隊將領、太守,只是忠于朝廷。
李瑄掌握軍政大權,便聽命李瑄。
李隆基重奪權力,也會重新投入李隆基懷抱。
而那些李瑄一手提拔的安西北庭、河西隴右軍,可通過赦免、獎勵的方式拉攏,包括朝堂上的李峴、裴遵慶、劉宴、路嗣恭等大臣,等以后再清算。
就像李瑄封王大典上口口聲聲說的一樣,忠于社稷,忠于百姓。
“你是糊弄朕嗎?誰不知李瑄萬人敵?沒有軍隊,如何殺他?”
李隆基眉頭一皺。
李瑄死了,他自然開心,問題是他們一無所有。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請允許臣向宮外傳遞消息,由忠臣攜帶死士,刺殺李瑄。非在戰場上有盔甲被身,猝不及防,李瑄必將飲恨。”
魚朝恩向李隆基說道。
宮中雖然被嚴密封鎖,但興慶宮的宮人數以千計。
魚朝恩已經聯系好一名可以出宮的膳食局人員,能將圣人的書信帶出去。
“臣知此行有風險,然這也圣人掌握權柄的唯一機會。”
見李隆基猶豫不決的樣子,魚朝恩再次勸說道。
都知道刺殺不光彩,風險很大。
但以李隆基當前的情況,唯有刺殺李瑄。
“恐為荊軻、豫讓所累。”
李隆基怕出現在雪上加霜的事情。
“古代專諸和要離幫助他們的主人成就大事,天下危難的時候,定會有義士出現。”魚朝恩信誓旦旦回答道。
他宦官賤命一條,要拉著九五至尊的李隆基去賭。
此時的李隆基陷入不甘的執念中,他沉思熟慮后,咬牙同意道:“可行!”
此事瞞著高力士進行,李隆基絞盡腦汁去想象甘愿赴死的忠臣。
首先要見到李瑄,需要有一定地位,再將死士帶到李瑄身邊。
一旦走漏風聲,于他而言非常不利。
最終,李隆基選擇有名望的大臣,兼他的女婿張垍。
張垍是張說的兒子,名望自是不必多說。
關鍵是李隆基認為張垍是自己人。
哪有女婿坑老泰山的?
其他苗晉卿、蘇震、房琯等雖表現出忠臣模樣,但李隆基還是有些信不過。
他寫密旨給張垍,讓他選擇死士,去刺殺李瑄。
事成之后,拜他為相,封他為王。
一天后,這封密旨被送去張垍府邸。
“讓我去殺李瑄?”
張垍驚嚇。
他和李瑄合作過、對抗過,他們兄弟有自己的主張,一直以中立為主。
李林甫、李瑄、楊國忠三人當權的時候,張垍張均都能通過不痛不癢的反對增加自己的威望,又保住自己的地位。
正是因為張垍張均一直左右逢源,此次李瑄只是給張垍張均閑職,讓李隆基以為二人對他忠心耿耿,甘愿赴死。
“即便李瑄能被殺死,憤怒的禁軍也會把我們的家人殺光。”
張垍越想越驚恐。
死士想到李瑄身邊,必然由他帶領。
圖窮匕見后,不論成功與否,他必死。
天策禁軍不敢入興慶宮,屠了張府還是輕而易舉的。
之前李隆基逃出長安的時候,沒帶上張垍張均兄弟,使二人天一亮就追了出去。
只是到達城南數十里的山寺后,他們因家眷在長安,不肯前行,就跑回長安。
這表明張垍屬于比較顧家的人。
坐在書房,一宿沒睡,第二日清晨,張垍拍案而起:“圣人異想天開,再勇猛的死士難道還能強過猛虎不成?成功的概率也不會超過一成?”
“如果靠在秦王這座大山上,我或許會重新得到權勢!”
張垍想通以后,不想身死族滅,立刻令親信奴仆將李隆基的密詔送到李適之手中。
以前他和李適之關系還不錯,希望李適之將來能幫他說句好話。這密詔是投名狀。
李適之看了密詔后,沉靜半晌,又原封不動地令人送到洛陽。
七郎平定叛亂,他很欣慰。
距離至高的權力,也僅有一步之遙。
長安百姓沒有李隆基的憂愁,他們得知安祿山被殺死后,紛紛到達街頭慶祝,載歌載舞,稱贊秦王的赫赫武功。
安祿山雄據潼關,不可一世。
然秦王僅僅幾個月間,就將其橫掃。
天下終于太平,百姓們認為在秦王的治理下,一定會再現“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盛況。
文人士子也十分開心,今年雖未有科舉,但有消息傳出,明年將進行新的科舉制度,錄取人數前所未有。
叛亂覆滅,再沒有什么能阻礙明年科舉的進行。
有人歡喜有人愁,對抗李瑄的階級,一直存在。
他們一想到強勢無比的李瑄,就頭皮發麻,無法想到對策。
洛陽。
自九月中旬開始,李瑄著手安置云集在洛陽城周邊的二十萬大軍和十萬俘虜。
這些大軍中,一大半出自安西、北庭、朔方、隴右、河西、河東、劍南。
其余為郡兵、縣卒,鄉勇,新兵,還有一些防御使,團練使麾下的義兵。
“封尚書,兵部職方司、武庫司、車駕司、武選司,不可盡全。吾欲增加諸司職責,并新置退卒司。專門掌管因傷、因業和不復壯年的退伍士卒,以及對軍籍士卒的傷亡和撫恤。凝聚軍中實力,你看如何?”
李瑄召兵部尚書封常清的時候,向他說道。
現有三個尚書在洛陽。
分別是兵部尚書封常清、吏部尚書裴遵慶、工部尚書崔光遠。
另外,戶部侍郎劉眺、刑部侍郎王玙被李瑄召至洛陽。
他們帶著屬吏,制定河北河南的恢復策略。
“秦王體恤士卒,軍隊得知,必戰意倍增。”
封常清表示贊同。
自古的撫恤,往往難以落實。
另外,當今募兵制度下,士卒一般服役十年,就可以退伍回家鄉。
升職的士卒,或遇到戰事,服役的年限更長。
然久在邊疆,不知鄉事,士卒回家以后的安置問題也往往不盡如人意。
既然宣揚軍魂,就應該落實退伍事宜。
“此次除賤為良,除了分配百姓的土地,一定會得到眾多良田,這些良田劃歸官府,先由百姓租種。以后可以劃分給無地的退伍士卒。如果在家鄉有田地,則以絹錢安置。具體的方案和撫恤數額,由兵部考量擬定。我會昭告天下。”
李瑄點頭,將差事交給兵部。
從招募兵馬到退伍,一定要有程序,且長久可持續。
“遵命!”
封常清領命。
李瑄和封常清一起,又開始對洛陽城外的兵馬進行調配。
雖然有含嘉倉在,但戰事已平,兵馬都聚集在洛陽,顯得不合理。
李瑄封車光倩為北海都督,治北海郡(今山東濰坊),駐扎在齊魯大地。
授車光倩為柱國,封北海郡公。
北海都督府,設三軍,分為泰山軍,駐扎在泰山,有騎兵兩千,步兵三千。
北海軍,駐扎在北海郡,有騎兵一千,步兵四千。
蓬萊軍,為水師,共八千士卒。駐扎在東萊郡即墨(今青島)。
要求招募的兵卒皆精通水性,并在即墨建造碼頭,制造可渡海的樓船。
李瑄將會派遣官吏,調遣江南大匠輔助車光倩。
李瑄會將如何訓練水兵的方法告訴車光倩,希望他能幫助大唐訓練一支水師。
海賊可不止吳令光,沿海地帶從不缺少。
有樓船和神臂弩,定可以讓海賊無所遁形。
也關系到大唐未來的走向。
郭子儀為太原都督,李瑄召集這個老將,與其一番談論后,授他為上柱國,封晉國公,和李光弼同等地位。
太原軍擁兵四萬五千,分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云中軍五軍。
軍之長吏,為將軍。今后會標榜身份。
其中天兵軍依舊是太原強軍,擁有一萬五千人,其中騎兵一萬。
其余四軍合起來騎兵只有一萬五。
以后不會再有防御性質的守捉,只有打探敵人動向的戍堡。
太原軍將來也可以作為出征東北的主要力量。
李瑄改南陽太守王難得為靈武都督,統領原本的朔方軍。授上柱國,封衛國公。
靈武都督有五萬兵馬,其中騎兵三萬。李瑄削去三受降城駐扎的兵馬和安北都護府的兵馬。
不論是靈武,還是太原,都有一部分愿意參軍的新軍在內。
李瑄任命渾瑊為滎陽都督,掌嵩山、崤山、潁水、泗水四軍,共兵馬兩萬人,其中五千騎兵,除了軍官以外,多為新兵構成。主要是控制除泰山以東的河南道地區。
授渾瑊為柱國,靈武郡公。
李瑄任命車神塞為鳳翔都督,輔佐禁軍控制關中,授上柱國,封鄭國公。
鳳翔都督府共三萬人,掌岐山、華山、渭水、藍田、洛川六軍。
至此,車神塞和車光倩父子同為都督,引得佳話。
李瑄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不需要監軍制度,因為監軍必然會對將領形成約束,成為失敗的因素。
李瑄要用一套規則,使將領們不造反的同時,又能保持強悍的戰斗力。
撤掉李廣琛的上黨都督,改為河東都督,封柱國,上黨郡公。
河東都督府治所在蒲津渡,領兵兩萬五千,分平陽、上黨、蒲津、太行、井陘五軍,駐扎在晉地。
這個多山的地區,李瑄當過欽差,知其官吏玩忽職守,非常難以管理。
至于年老多病的哥舒翰,主動向李瑄辭職,在洛陽養老。
李瑄沒有虧待他,提拔他的兒子歌舒曜為天策衛將軍。
另一個兒子歌舒晃為岐山都督。
知道他的兒子不是省油的燈,得放在身邊安排一番。
哥舒翰對此很激動,能成為天策衛的將領,他即便是死,也可瞑目。
李瑄任命李嗣業為安西都督,領三萬兵馬,分為安西五鎮。并授予他上柱國,齊國公。
任命馬璘為北庭都督,領兩萬兵馬回北庭,為瀚海、天山、伊吾三軍,授柱國,安鄉郡公。
李瑄充分考慮士卒的家鄉因素,不論是西域,還是朔方,以士卒的家為先。
即便是河西隴右的士卒,李瑄盡量安排他們在中原、關中,回家探親時更方便。
這一來二去,洛陽的兵馬所剩無幾,某些地方還需要再招募。
長安招募的五萬新兵,除了自愿歸鄉的,還有三萬留下,分配到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瑄的天策衛擴張為兩萬人。
除了補全戰死者,新入天策者,都是各軍的勇士,善騎善射。
聽到天策衛招募后,踴躍報名。
但李瑄也清楚,有的地方他還沒完全控制,比如劍南。
劍南都督崔圓還掌控著劍南軍,關鍵是此人是庸將,李瑄很不放心。
此番任命以后,安西都督李嗣業、北庭都督馬璘、敦煌都督郭虛己、武威都督李朱師、柏海都督南霽云、青海都督段秀實、鳳翔都督車神塞、靈武都督王難得、太原都督郭子儀、范陽都督李光弼、平盧都督王思禮、河東都督李廣琛、滎陽都督渾瑊、北海都督車光倩、劍南都督崔圓。
一共十五個。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柘枝城都督府,不計算在內。
同時,李瑄以剿滅“叛賊”為名義派下淮南、江南、嶺南、山南、黔中的十萬兵馬,會組成十個都督府。將來每個都督府兵力不大于兩萬。
其中一個都督府把劍南都督代替。
這些主要吸納地方郡兵為主。
郡縣的治安,以后由更專業的捕快代替,以縣卒輔助,不會設郡兵。
將來為二十四都督府,加上柘枝都督的布局。
中央軍方面,以兩萬天策衛,兩千羽林軍、兩千龍武軍、兩千飛龍禁軍、四千金吾衛為主。
不存在什么北衙、南衙,飛騎、彍騎之類。
金吾衛負責兩京守衛。
其他軍負責儀仗、祭祀等,并且強化訓練,以備戰場。
而天策衛主動隨大軍出擊征伐。
大唐天將軍 第四百零七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