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七十一章 為了學生的就業
力勸林天帥答應獻身后,小西行長又返回天王寺,邀請淀夫人洗盡鉛華后去天帥屋里做客。
用最原始方式達成初步信任后,淀夫人懇請天帥幫忙除掉德川家,被天帥以實力不足拒絕了。
突然長途奔襲兵臨城下,嚇唬嚇唬人在大阪的德川家康還行。
但就憑兩萬大明官軍,再深入德川家大本營也就是倭國關東地方,風險就太大了。
林天帥目的很純粹,只是為了求財,不會去做高風險的事情,淀夫人還沒到能讓林天帥迷失自我的地步。
三天后,各方重新坐在天王寺會面,德川家康打量了幾眼容光煥發的素顏淀姬,便知道自己這次難辦了。
林天帥也懶得兜圈子了,直接對德川家康說:“豐臣家可以暫時將國內大政交給你代管,你去建立幕府,做征夷大將軍也可以。”
沈惟敬在旁邊將天帥的意思翻譯過去,雖然這就是德川家康的“理想”,但他沒有表露出喜色,他知道后面肯定還有附加條件。
果不其然林天帥又說了個“但是”,然后繼續說:“第一,豐臣家的二百萬石領地不得削減,依舊維持原樣。”
德川家康皺起了眉頭,按照原本計劃,他帶兵進入大阪城后,會將豐臣氏直屬領地削減到原有三分之一左右,從根本上削弱豐臣家的直屬實力。
又聽到林天帥說:“第二,長門、石見、周防、安蕓這西部四國,劃為小西行長的領地。”
德川家康大吃一驚,他并不是心疼這四國領地——反正這四國領地都是毛利一族的地盤,而是這四國歸屬小西行長背后的意義。
如果小西行長又多了這四國,就是二百萬石大名了,與豐臣家、德川家成為了一個級別。
關鍵是,小西行長能“雇傭”明軍,他們別家只能養武士和征發足輕!
還有就是,石見銀山就在石見國,那以后石見銀山歸誰?
“容我考慮數日。”德川家康回應說,他不敢現在就正面翻臉,他也不是性格莽撞的人,便下意識的使用“拖”字訣。
林天帥答話道:“我還要回國過春節,沒有多少時間逗留。再給你一天時間考慮,明天必須有個最后結果。”
而后今天會談就結束了,德川家康回到大阪城居所西之丸,又召集家臣商討。
井伊直政焦急的說:“各家沒有人明確答應說,會立刻提兵來大阪支援,多有推脫之詞。”
之前德川家也沒閑著,自從得知明軍直撲大阪后,就傳信給附近有實力的大名求援。
不過從井伊直政這匯報看,各家大名都在觀望,可能是畏懼明軍的戰斗力。
從朝鮮戰爭經驗來看,跟明軍打的戰損太高了。就算支援然后打贏,好處大都是德川家的,損失卻都是自己的。
更別說很多大名和武士都是去過朝鮮的,心里本來就畏戰。
聽到這個結果,德川家康滿臉苦澀,局勢怎就變成了這樣?明明關原之戰打贏了,卻又好像沒打贏。
“你意下如何?”德川家康又對本多忠勝問道。
本多忠勝答話說:“關原之戰除掉石田三成,可以見好就收了。再與明軍死戰實在不值得,不如以圖后計。”
連號稱第一猛將的本多忠勝都這樣說,德川家康就再無辦法。
又到次日,各方大阪城外天王寺達成最終約定,史稱“天王寺之約”。
根據約定,在豐臣秀賴十八歲之前,豐臣家二百萬石高的領地保持不變。
德川家康可以建立幕府,就任征夷大將,暫時代替豐臣家執掌大政。
小西行長去認一個源字頭的新爹,換了新苗字后就任副將軍。并且新增長門、周放、石見三國領地,成為擁有七國一百五十萬石高的大名。
當世第一大銀礦石見銀山永久性租給蘇州濟農倉,但每年向德川家交納白銀二十萬兩(明制兩),向豐臣家交納白銀十萬兩(明制兩)。
這個約定稱得上“皆大歡喜”,在目前局面下各方都能勉強接受。
不過明眼人都能預感到,這個約定只能維持“十年”的和平。
等太閣豐臣秀吉的唯一血脈豐臣秀賴成年后,只怕又要風云再起。
林泰來沒費多大代價就拿下了石見銀山,非常欣慰,但并不是為了銀子。
而是因為已經建校十幾年的橫塘學院所培養的那些礦業人才,又有新的就業單位了。
作為橫塘學院的院長,林泰來為學生們的就業也是操碎了心,這次甚至不惜遠赴倭國,開發新的就業崗位。
為了保證“天王寺之約”的執行,林天帥在倭國福岡城多留了一個月,幫著小西行長接收了長門、周防、石見三國。
看著情況差不多了,林天帥準備回國,將小西行長召來,詢問道:“你準備認誰當爹?”
如果放在純正的中原文化背景下,這句話等于是極度的侮辱,但在倭國,這就是很尋常的話。
按倭國觀念,只有出自“源氏”的人,才能就任為將軍,足利、德川都是出自源氏。
小西行長準備當副將軍,最好也要掛上“源氏”的招牌才能名正言順。
但小西行長的苗字也就是姓氏“小西”,跟“源氏”八竿子打不著。
而倭國還有個觀念就是,家名傳承不特別講究血緣,不管是親兒子還是無血緣的義子、外甥、女婿都可以繼承家名。
所以小西行長只要認個出自“源氏”的義父,就可以繼承義父的家名,獲得就任將軍的資格。
這種操作在倭國尤其是亂世堪稱屢見不鮮,完全不稀奇,甚至到處都是類似的情況。
聽到天帥的問話后,小西行長驕傲的答道:“很多沒落之家都愿意收納在下,經過仔細挑選,在下準備認今川氏真為父。”
林泰來詫異的說:“今川氏真?他還活著呢?”
今川氏真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今川義元,讓織田信長一戰成名的踏腳石,也是德川家康少年時最早的“主公”,
在相關游戲、里,今川義元經常充當著第一階段大BOSS的角色。
不過今川義元死了后,今川氏真能力不行,今川家就此沒落。
如今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都掛了,德川家康都快六十了,猛然又聽到今川氏,就感覺像是好幾個世代前的老古董。
小西行長解釋說:“今川氏真近些年一直隱居在京都,今年已經六十余歲,年紀上收我為義子很合適。
而且這個人低調無大志,不會有太多想法,認他為父最為妥當,不會對基業產生負面影響。”
今川氏出自室町幕府的足利氏,而足利氏又出自源氏,所以小西行長為了當副將軍,先繼承今川氏家名沒毛病。
小西行長最后匯報說:“今川氏真會將名字中的真字賜給在下,在下今后就要改名為今川真長,家紋也改為足利氏的二兩引。”
“哈哈哈哈!”林泰來聽到這個新名字后忍不住大笑。“真長”聽著就很搞笑。
小西行長莫名其妙,詢問說:“天帥何故發笑?”
林泰來答道:“我真沒想到,小西你還挺會惡心別人的,這個爹認的實在妙!
那邊德川家康看到今川家名,心里要有多膈應啊。”
德川家康少年時是今川家家臣,還在今川家當過人質,今川義元死了后才背叛今川氏真獨立出去。
如果小西行長繼承了今川家,那就能稱為是德川家康的“老主子”了。
兜兜轉轉幾十年,到老了又碰上今川氏,也不知道德川家康是個什么心情。
或許,這就是輪回吧?
小西行長陪著笑了幾聲,又表忠心說:“在下欲立一位明國女子為正室,還望天帥賜婚。”
他感覺自己現在玩得太大了,大到他有點害怕了,以前他怎么敢想自己會弄個幕府出來?
他又不像豐臣家、德川家那樣,擁有五十年積累下來的威望。
所以如果不和大明徹底綁死了,小西行長真不安心。
必須要換個大明女子為正室,如果以后失敗了,還能逃到大明去養老。
林泰來猶豫著說:“不急,等我再考慮考慮。”
他知道小西行長沒有惡意,但作為后世來的穿越者,把中原女子嫁給倭人,總覺得心里挺別扭的。
而后小西行長將今川氏真接到西九州,然后正式認為義父,改名為今川真長。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中旬了,林泰來就離開倭國,沿著朝鮮國海岸線返回大明。
在天津港上了岸時,已經是萬歷二十八年的臘月上旬了。
此時京師又即將上演一出獻俘大典,但和上兩次不同,這次與林泰來沒多大直接關系。
原來就在林泰來在倭國為了橫塘學院學生的就業奮斗時,總督王象乾親自率領大軍在貴州突破婁山關,攻克海龍囤土城,平定了播州楊氏叛亂。
叛軍首領楊應龍自焚而死,其子楊朝棟等一百余叛將被官軍俘獲,部眾二萬余人皆被殲滅。
播州土司楊氏從大唐開始,已經世襲了二十九代,現在正式斷絕。
本時空的萬歷三大征,算是就此落幕,撕逼扯皮又將成為朝廷主旋律。
請:m.minguoqiren.la
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七十一章 為了學生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