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一百一十二章 班底構成
雨水下得淅淅瀝瀝,說起父皇會不會將太液池作為賞賜,也是棱模兩可。
本來嘛,賞賜實權實物,總比一個太液池來的好。
太液池就在那兒,它又跑不了。
李承乾揣著手道:“舅舅說的是,只要孤開口向父皇要,父皇就肯定會給。”
長孫無忌側目看了眼這個大外甥,道:“老夫明白,殿下絕對不會開這個口。”
李承乾無奈一笑。
夾在皇帝家父子之間的感覺……很不好受。
長孫無忌望著陰沉的天空,感覺這場雨下得很惆悵。
等眼前的雨勢稍小了,長孫無忌這才走出屋檐,回頭想要再說什么,但又沒說出口,欲言又止之后快步離開了。
李承乾關上中書省厚重的大門,提著竹傘走入雨中,聽著雨水落在傘面上的動靜,一步步走向承天門。
酷暑的關中接連下了兩天的雨水,讓原本悶熱的關中忽然變得涼爽,風吹來的時候,甚至會覺得涼。
閑著的時候,李承乾獨自一人坐在東宮的門前,喝著茶水看著雨水,看著手中的地圖,這地圖是前隋年間留下的,目光看著天山的山脈,山脈成一字形。
其實,實際上的天山山脈是一片很龐大的山系。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天山中一處蜿蜒,這就是當初父皇說起的伊犁河。
放下地圖閉上眼,回想著后世地圖上的伊犁河谷的樣子。
伊犁河谷在天山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只能說天工造物神奇,伊犁河谷在天山山脈中就像是個口袋,形成了一片河谷。
更造就了享譽幾千年的賽里木湖。
父皇會說起這個地理位置,是因它在天山十分重要,如果能夠奪下伊犁河谷,那就算是橫掃天山了。
皇帝嘛,自漢以來的皇帝,但凡有個遠大的目標,都是想要橫掃天山,一統西域的。
再看眼前這點事,涇陽終于種出了葡萄。
如果葡萄只是涇陽一家,那么只有涇陽與東宮發財。
如果關中各縣種的葡萄更多,那就是大唐發財。
正如舅爺所言,眼前的蠅頭小利算什么,太子要做大事業,讓整個王朝發財,那才是大事業。
關中富了,大唐的中樞才能更富有。
李承乾喝著茶水,蹙眉不語。
寧兒將水壺從一旁的泥爐拿下來,給殿下的茶碗中添上熱水。
“你說如果一個能夠辦事的班底應該需要什么樣的人手。”
聞言,寧兒不解道:“殿下何故有此一問?”
李承乾低聲道:“孤需要有遠見的鷹,能鎮山的虎,兇狠的豺狼,能夠干活的……驢?”
寧兒站在一旁低聲道:“那么殿下手中有什么?”
李承乾嘆道:“孤現在還是一無所有。”
正在東宮門前說著話,有一個太監腳步匆匆而來,他身上的衣衫濕漉漉的。
“太子殿下,房相請殿下去一趟中書省。”
“今天下朝不是說沒事了嗎?”
“老奴也不清楚,還是請殿下走一趟。”老太監不顧身上被雨水淋得濕漉漉,躬身說著。
李承乾站起身,給了寧兒一個眼神,讓她看好東宮。
跟著這個太監一路走到中書省門前,發現這里有不少的官吏在,大家各自坐著,也有不少人站著。
天還下著雨,這場雨多半會影響今年的夏收。
天氣酷熱的時候很期望這場雨能夠下得久一些,當關中要收糧食的時候,希望這老天可以放晴,不要影響了今年的夏收。
李承乾邁步走入中書省內,這里很安靜。
等這位太子殿下在房相身側坐下,殿中侍御史張行成道:“互市的事還是交由中書省決定,由中書省派出官吏與各國使者進行互市。”
話音剛落,馬周拍了拍桌案,道:“這種事也要御史臺參與。”
岑文本神色不悅道:“御史臺還信不過中書省嗎?”
馬周朗聲道:“如此重要的事沒有御史臺參與,如何令人放心。”
“慢著。”一旁的李道宗打斷了眾人的對話,緩緩道:“關中各縣的貨物互市都是從各縣出的,京兆府管著長安十二縣,怎么就不能參與了?”
魏征撫須道:“敢問京兆府尹,這長安十二縣管好了嗎?”
有道是就事論事,當自己能力被懷疑,李道宗也忍不了了,他將手中的卷宗重重摔在地上,站起身指著魏征道:“老匹夫,你是何意思!”
許敬宗連忙攔著道:“府尹,莫要生氣。”
魏征也站起身,道:“此事無論如何,都要有御史臺參與。”
兵部尚書侯君集,索性也站了起來,朗聲道:“別爭了,此事兵部管了。”
眾人吵成了一團,事關朝中的錢袋子,這朝中三省六部真是誰也不服誰。
李承乾看向許敬宗,又看向了在場眾人中的一個生面孔,他就是今年科舉的進士榜首許圉師。
李道宗氣得一腳踢翻了桌案,大聲道:“沒有京兆府,這互市誰也辦不下去。”
岑文本道:“這不是你們京兆府一個人的事。”
言罷,眾人又是摔桌子,又是摔卷宗。
李承乾麻木地看著幾方人在了一起,一卷卷宗險些砸到了房相,可依舊沒有要停手的意思。
魏征與皇叔已經扭打在了一起。
岑文本與兵部的人手,也起了爭執。
中書省內亂成了一團。
李承乾只好拉著舅舅與老師退到了一旁,眼看著中書省一時間也出不去了。
大唐的朝堂一如既往地充滿活力。
看老師與舅舅憂愁的神情,李承乾揣著手道:“挺好的,大家吵一吵,爭一爭,別開生面。”
長孫無忌苦澀道:“別開生面?”
房玄齡招手叫來一個小吏吩咐道:“快去請金吾衛。”
“喏。”
小吏從一群人的亂架中狼狽而過,跌跌撞撞離開。
李承乾揣著手看著許敬宗時常會出陰招,踹一踹人,幫著李道宗擋下拳頭。
在出人頭地這種事情,許敬宗絕對不會輸給任何人,涇陽苦熬了兩年,有了種出了葡萄這樣的功績,重新回到朝堂,名正言順又光明正大地站在朝堂上那個屬于他的位置。
除了許敬宗,其實在場的其他人也很努力。貞觀一朝初立的第八個年頭,好像所有人都在做有意義的事。
很快,門外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尉遲恭帶著金吾衛走入中書省眾人終于停下了斗毆。
尉遲恭三兩步上前問詢道:“太子殿下,房相,趙國公可有受傷”
長孫無忌擺手道:“老夫與太子,還有房相都沒有受傷,有勞伱了。”
房玄齡吩咐道:“讓將受傷的送去太醫署,其余眾人散了。”
“喏。”尉遲恭重新面向眾人,指揮手下的金吾衛將眾人都從中書省趕了出去。
尉遲將軍解決這種問題的方式很直接,并沒有勸說與多余的言語,一聲令下,將人趕出去,這里的亂象當場就平息了。
有些時候就是不需要多余的語言。
李承乾走出中書省,見到李道宗與許敬宗站在門外,“老許,你不是應該與郭駱駝在渭南嗎?”
許敬宗連忙解釋,“郭老弟善農事,下官不善農事,他就留在渭南幫助裴行儉,下官回來幫江夏郡王做事。”
李道宗道:“讓殿下見笑了。”
李承乾回頭看去,見舅舅與老師也離開了,便站在原地嘆息道:“這兩天的雨水讓他們很苦惱吧。”
許敬宗點頭道:“關乎關中夏收,就怕田地里的糧食都泡壞了。”
畢竟關中的農業實力還是孱弱的,經不起風雨飄搖。
李承乾叮囑道:“明日下朝,孤出去看看。”
“喏。”
翌日,雨水終于停了,抬頭看去天空的烏云都淡了許多,李承乾下了早朝便打算去渭南縣看看。
這些天下雨,也沒有進行晨練,有種四肢生銹的感覺。
坐在馬車內,李承乾不自在地活動著手臂。
這一次出行由京兆府的官兵護送,也不知道李績大將軍去做什么,好像這些天他也挺忙的。
一個將領太忙碌,多半是和皇帝的吩咐有關。
寧兒策馬跟在太子的馬車旁,穿著一身男裝,腰佩一把橫刀,拉著韁繩,讓馬兒不緊不慢地走著。
出了長安城,便感覺周遭的潮濕感更重了。
雨停后,氣溫有了些許潮氣,這個時候整個關中都是潮濕的,也是食物最容易變質的時候。
馬車駛在前往渭南的官道上,李承乾干脆掀起馬車的車簾,看著沿途田地里的作物。
關中主要種的還是黍米與麥子,如現在的涇陽都已種上了麥子。
馬車到了一片村子停下,李道宗快步走來,道:“殿下,渭南到了。”
李承乾點頭從車轅上下來,目光所及是一片有炊煙升騰的村子,見到官道上有官兵停下,一大群孩子紛紛跑回了家。
渭南縣種著有大片的麥子,只不過現在田地里的泥都是濕,甚至有些田都有了些積水。
裴行儉與郭駱駝腳步匆匆而來。
“見過太子殿下。”郭駱駝先是行禮。
“太子殿下。”裴行儉也作揖行禮,他剛剛的目光還在太子身上停留了好一會兒。
裴行儉恭敬地行著禮,關于太子的傳聞在長安以及關中有不少,早就聽說過許多,尤其是這位太子為人孤僻的傳言。
李承乾笑道:“郭寺卿,裴縣尉不用多禮。”
裴行儉這才站到一旁。
李承乾也在觀察著這個裴守約,年紀與自己相仿,他的下巴還留著一些軟胡子,穿著一身不合身的官袍。
也可能是他的年齡的緣故,現在的裴行儉看起來還有些清秀,多有一股文人氣。
許敬宗道:“太子殿下向來是事必躬親的,牽掛關中各縣的耕種農事,這才來看看。”
李承乾笑道:“老許言過其實了,孤只是擔心這些天的大雨會導致糧食欠收,這才親自來看看。”
“不過老許所言也不錯,孤向來如此。”李承乾揣著手走在田地邊,繼續道:“有些事親眼看過之后才放心,老許與皇叔都是孤信得過的人,若是他們放心關中的情況,孤也就不來看了。”
說著話,陽光已破開了烏云,有些許陽光從烏云的縫隙中穿過,落在這片關中大地。
李承乾看著就快要成熟的麥子,道:“郭寺卿覺得這些麥子如何?”
郭駱駝回道:“若是繼續下雨,只能提前收糧了,總比在田地里泡水好,好在陽光出來了,等田地干了,再等半月就能收獲糧食。”
李承乾道:“這半個月尤為關鍵了?”
郭駱駝道:“正是。”
太子殿下不會因郭駱駝的長相而疏遠,反倒是要問詢他的意見,這令許敬宗與李道宗都很欣賞殿下的作風。
李承乾接著道:“裴縣尉。”
裴行儉道:“下官在。”
“大蔥種在哪里了?”
裴行儉領路道:“殿下,這邊請。”
眾人穿過一片麥田,來到不遠處的一片高地,這里原本是一片旱塬如今被開墾成了一片菜地。
種著蔬菜的同時,還有大片的幼蔥長在這里。
眼看就是午時了,李道宗讓人去準備飯食。
李承乾道:“孤出門帶了午飯了。”
寧兒提了提手中的食盒示意。
李承乾又解釋道:“孤習慣了自己帶吃的,你們不用特意準備。”
李道宗感慨一笑,道:“是老夫多慮了。”
眾人在這片菜地停下腳步,寧兒端出從東宮帶來的飯菜,“殿下,菜涼了。”
李承乾卻拿過了碗筷,道:“不礙事,應付一下就好。”
說罷,自顧自吃著,一碗黍米飯,一碟梅干菜燉肉,便是太子今天的午飯,眾人也有自己帶的干糧。
李承乾又將兩個大肉包子分給了裴行儉與郭駱駝,道:“這是羊肉大蔥餡的。”
郭駱駝咬下一口肉包子,在嘴里嚼著道:“這是下官吃過最好的食物。”
裴行儉嚼著肉包子,不住點頭。
李承乾一邊吃著問道:“裴縣尉今年科舉及第,好似寫了一篇特別古怪的文章?”
裴行儉三兩口將手中的包子吃下,回道:“是下官在弘文館發現了一篇文章,觀之頗有感悟。”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info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一百一十二章 班底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