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更新時間:2024-05-07  作者:張九文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走到東宮前,李恪停下腳步行禮道:“皇兄一番話,讓弟弟大有受益。”

李承乾笑著與他握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囑道:“往后不要再因父皇的幾次偏心而動怒,你我都還有更遠大的事要做,人生沒了夢想就沒了精彩的畫卷,其實這個世上能夠為夢想去拼搏的人很少,你我還有選擇的余地,這已經很幸運了。”

李恪呆在原地,目光不可思議地看著這個皇兄。

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承乾就走回了東宮,見李治與東陽也迎了上來,便與她們說笑著。

李恪站在原地良久,在冷風中凌亂了好久,等離開的時候,眼中還滿是崇拜。

吐谷渾的急報送入長安之后,越來越多的使者急著要見天可汗。

可大唐的大朝會依舊沒有開,已有一波又一波的文臣與將軍去見皇帝了,興慶殿內的議事每天都要進行到傍晚。

一月已過去半旬,過了一月二十,大唐朝野依舊是休沐的狀態。

李泰被封為了魏王,父皇對他的溺愛依舊沒有減弱,不僅賜予洛陽封地,又是賜予八駿圖,以及種種比現在自己這位真正意義上的儲君還要優渥的待遇。

許多人都進諫,陛下對魏王的待遇不合適。

李恪看起來是個老實憨厚的孩子,至少現在看起來是這樣的。

李麗質是個懂事的妹妹,她能夠照顧眼下更年幼的弟弟妹妹。

還有一個恃寵而驕的李泰。

這個家也沒有想象得這么糟,聽說母后的病情得以緩解了。

這個家還沒這么糟。

小福帶著一卷紙快步走來,“殿下,這是于詹事讓人送來的奏章。”

李承乾拿過奏章,皺眉看著,奏章上的內容無非就是現在父皇對李泰的溺愛太甚,不僅僅是魏王這個位分,更甚者給了李泰遙領七州兵權的虛銜。

作為太子不能在這個時候向父皇提意見。

看完之后,李承乾嘆道:“于詹事因中書省的事還脫不開身,又要為孤考慮,還真是難為他了。”

小福安靜站在一旁,如果殿下現在需要,她隨時準備筆墨。

李承乾放下了奏章就沒有搭理了。

寧兒也問道:“殿下,需要現在給回復嗎?”

“孤看過就好了,就不給他回話了。”

于志寧是好心的,他擔憂東宮會因此做出不該有的舉動

其實于詹事的擔憂是多余的,李承乾本就不喜歡將簡單的事搞得太復雜。

難道整天與皇帝之間,你猜我猜,你再猜?

有病……

一月二十五日,大朝依舊沒有召開,本來定在二十日就要開始的大朝會,因邊關軍情又延后了許多日。

東宮還是老樣子,李承乾今日沒有與往常一樣給弟弟妹妹講課,而是帶著她們來到東宮的井邊,拿起一個木制的蓋子,蓋在了水井上方。

這個蓋子有些特殊,蓋子上方還有一根桿子。

此刻,李承乾便一直搖著,按說搖動桿子井水就會從管道中自下而上出來。

在弟弟妹妹的注視下,李承乾搖了許久一時間手臂發酸,總不能在她們出丑,話都說出來了。

多半是木塞子的氣密性不夠,李承乾再往桿子的管道中倒入水,再一次搖動桿子,隨著每一次搖動,力道變沉。

終于,井水流出來了。

眾所周知,不論海水,河水,井水都是往低處流的。

但在東宮這種器械的作用下,水違背常理般地自下而上,從井中流出來。

不僅僅是弟弟妹妹,就連寧兒與一眾宮女都十分不解,畢竟違背常理的事,一輩子見過一次,就足夠震撼人心了。

將打水泵交給弟弟妹妹們玩,李承乾就自顧自離開了。

來到前殿,將之前做好的肥皂用細線切割,成一個個小方塊。

這肥皂做起來也簡單,無非就是草木灰水漿與豬油的混合,材料有限,眼前也只能做成這樣。

李承乾將其中兩塊肥皂裝入一個木匣子中,吩咐道:“這兩塊肥皂送給母后,用來洗衣服和洗浴都可以。”

殿下肥皂加了薄荷,薄荷是從太醫署要來的。

“對了。”李承乾又叮囑道:“告訴母后,平時用完之后就放在外面晾曬。”

“喏。”

小福剛離開腳步又匆匆而來,“殿下,薛延陀使者來見。”

李承乾頷首道:“是來問和親之事嗎?”

“嗯。”小福點頭道:“現在宮里都在傳言,說是這一次真珠夷男可汗帶了十足的誠意要來和親。”

李承乾氣餒道:“傳言而已。”

說來小福以及東宮的宮女們對弟弟妹妹都已有感情了,現在大家的共識都是和親就要嫁公主,嫁公主出去就是分離。

多多少少對這種事還是很抵觸的。

古往今來多少次前例都證明了,所謂的盟約在建立之前,是大家心中的希望。

可是在盟約建立之后,這種盟約往往就是用來撕毀的。

所以可以得出,所謂盟約就是用來毀約的,和親有必要嗎?

這一點可以從李世民與突厥可汗的渭水之盟說起。

李承乾手中拿著一卷書,一手撐著下巴,斜靠著扶手思索著。

寧兒安靜地走來,適時給殿下倒上一碗熱水。

李承乾從書卷上收回目光,道:“寧兒姐?”

寧兒應聲道:“嗯?”

“再過兩月,秦嶺南路與兩淮的茶葉也該采摘了。”

李承乾低聲嘀咕了一句。

眼下,滿朝文武都在打探,關于陛下對吐谷渾的態度。

而東宮此刻還在為生活發愁,寧兒撥動著小算盤,盤算許久道:“東宮現在的盈余還剩下一個月。”

至于國事?能不摻和就不摻和。

作為太子安分守己也是要素之一。

期間倒是發生了一件事,因東宮反悔了對趙節任命,對于儲君這等出爾反爾的行為,有言官向陛下進諫了。

進諫目的無非就是訴說長廣公主這些天以來的苦楚,還請求陛下將趙節從涼州調回來,斥責東宮儲君言而無信的行為。

趙節的事確實給東宮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可李承乾也不想在自己的身邊埋著一顆會謀反的種子。

寧兒低聲道:“不過事后,許國公與河間郡王一起去見了一趟長廣公主,第二天那位向陛下進諫的人,跳入曲江池自盡了。”

“自盡了?”

李承乾擱下手中的書卷皺眉道。

寧兒低聲道:“第二天他的尸首就浮在了曲江池的水上,大理寺收了尸之后,斷定此人是自盡的。”

李承乾頷首道:“舅爺這是又幫了孤一次。”

寧兒笑著點頭,“東宮儲君豈是這些人可以輕易議論的。”

這讓李承乾感覺無所適從,自己還什么都沒做,就有人提前將事情擺平了。

而且東宮還不能表達任何的看法,只能任由事態發展。

那還能怎么辦?

難不成孤自己再去向父皇求情讓趙節從涼州調回來?長廣公主與東宮各自退讓一步?

這豈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李承乾道:“有些事情東宮無須解釋,越是解釋越對東宮不利。”

寧兒又一次有了欣慰的笑容,道:“殿下說得是。”

“還有一事。”寧兒接著道:“李淳風道長將孫思邈道長的下落告知了陛下,陛下派人去尋,確實也找到了孫神醫,只不過孫神醫拒絕了陛下的封賞好意。”

“孫神醫在關中?”

“聽聞是在灞上一帶鬧了瘧疾,瘧疾不除孫神醫是不會離開的。”

兩人正說著話,有宮女小步而來,“殿下,熱水好了。”

“嗯,孤洗個澡。”

太子是個愛干凈的人,每日都要洗澡。

剛走入后殿,李承乾看著木桶中的水還在冒著熱氣,見寧兒已將要換的衣服放在了一旁。

“寧兒姐,你去殿外等著吧,往后孤洗澡的時候,你不用陪在左右了。”

“嗯?”寧兒有些訝異,可看殿下的神情,她又釋然一笑,“喏。”

走到殿外,寧兒關好了殿門,就守在門口,也不讓其他宮女走入。

殿下已不是當初了,那時候的殿下還是個孩子,或許不用避諱這么多。

如今殿外已經十五歲了,說明殿下已知人事,也懂得男女之別了。

或許殿下很早就知道了,只不過現在才表現出來。

“咦?寧兒姐,你的臉怎么紅了?”李麗質拎著一籃子的干棗而來。

“啊?”寧兒回過神,眼底閃過一些慌亂,又道:“殿下是來見太子的。”

李麗質雙手提著籃子道:“這是西域人進貢給父皇的,母后收了皇兄的肥皂,就讓我帶棗給皇兄,太醫署的人說很是滋補。”

寧兒接過籃子道:“奴婢會給殿下的。”

“嗯。”李麗質又道:“寧兒姐長得真好看。”

聞言,寧兒又是臉頰一紅,連忙低著頭道:“公主殿下萬不可這么說。”

李麗質又是俏皮一笑,“難怪皇兄與寧兒姐這般親近。”

寧兒將頭放得更低了,臉上的紅暈一直紅到了耳根子。

“稚奴是不是又去偷吃拉面了?”李麗質左看右看,尋不到李治身影,就一邊呼喚著朝著廚房走去。

果然,李治站在胡凳上,準備往鍋里倒面條。

還未等面條下鍋,李麗質就將他揪了出來,拉到一旁數落著。

看著東宮一群公主與皇子,寧兒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番心緒,這才不覺得臉頰燙了,而后恢復了往日的神情。

“寧兒姐!”

殿內又傳來了殿下的呼喚聲,寧兒如本能一般地推門而入。

此刻李承乾穿著寬松的單衣,頭發濕漉漉的,就坐在暖爐邊上。

她重新將門關上,以免外面的冷風吹進來,而后拿起一旁的梳子,給殿下梳理著頭發。

李承乾頷首道:“有件事孤想問你。”

一邊給殿下梳理著頭發,寧兒正要開口,卻聽殿下說了下去。

“現在孤手上什么都沒有,但孤有造紙的手段,你覺得孤該怎么辦?”

“嗯……”寧兒思量半晌,“那還是先要將紙張造出來。”

“寧兒姐也清楚的,東宮的用度只夠一個月的,難道要找父皇要嗎?”

“照理說是要尋立政殿的。”

“那也不行呀,孤要是拿了父皇的,往后還如何在父皇面前立足。”

言至此處,李承乾又是釋然一笑,“或許你覺得孤多慮了,可孤已習慣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殿下想要做什么,吩咐奴婢就好。”

殿內又安靜了良久,李承乾頷首道:“孤洗了一個澡就想明白,讓杜荷先將紙張做出來,而后去找長安城的幾家權貴,讓他們投資,當然投資以紙張分潤的形式給予他們回報。”

寧兒纖細如玉般的手指還在給殿下梳理著長發,蹙眉道:“如此一來可以在短時間得到許多銀錢。”

李承乾又道:“這樣一來買賣的本錢與東宮的燃眉之急都可以得以緩解。”

在如今商業模式簡單又原始的世道中,李承乾有很多手段可以得到錢,只不過這些事都不能由這個儲君做,需要在外面尋手腳。

寧兒給殿下梳理好頭發,拿起一旁的外衣給殿下披上,再披上大氅。

洗澡之后,殿下的精氣神更好了。

寧兒又拿來了一籃子的干棗,道:“這是長樂公主從立政殿帶來的,說是西域人進貢給陛下,皇后便讓公主殿下送來了。”

李承乾拿起一棵干棗,放在嘴里嚼著,道:“事情就讓杜荷去辦,若能辦好往后孤還有更多的事交給他去做,若做不好,孤也不會為難他,可以再另尋他人。”

寧兒也只好聽之任之。

“對了,這些事都不能讓父皇知曉。”

“喏。”

“備好筆墨,孤寫信給他。”

在杜公子收到信的三天后,杜荷造出了第一卷紙,他也拉到了第一筆投資,一共一千貫錢,這筆銀錢是趙國公長孫無忌出的。

又過了兩天,杜荷拉到了第二筆投資,是許國公高士廉給的,一共兩千貫錢。

兩位投資人一共三千貫錢。

崇文殿內,杜荷稟報著事情的經過,“起初趙國公還不答應,后來在下按照殿下話語陳述,紙張不愁賣,而且紙張秘方一直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若能將紙張獻給陛下,對趙國公來說是大功一件。”

“也正如殿下所料,趙國公沒有將秘方告知陛下,只等在下造紙出來交給他。”

杜荷不解道:“殿下為何一定要這兩位的投資?”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上一章  |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