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獨行斬鬼神 第三百四十一章五大異象,補天之缺
天穹之上,突如其來的異變讓空氣都凝固了。
原本劫力運轉的蒼穹,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瞬間撕裂。
那深長的云海裂隙如同神怒之下的懲罰,裂開了厚重的云層,翻滾的氣流在裂縫中呼嘯,仿佛有無盡的劫力在其中翻涌、崩塌,形成了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漩渦。
一劍破劫,原本這場元嬰天劫應該就此結束,但陸城沒有料到,九霄玄真破滅天雷劫的第九劫,居然是紫電斬仙劫。
虛空生滅紫電匯聚,誅魔斬仙!
故老傳說天界當中,有誅魔殿,斬仙臺,專司斬殺天界墮仙,這一劫數被稱為斬仙劫,可見七界修士對于其的恐懼。
這一劫在七階元神劫中也有資格出現了,若是出現在六階元嬰劫中,雖然遠不及元神劫中的威力可怕,卻幾乎堪稱必殺,十名渡劫修士九個都渡不過去,所以才得斬仙之名。
“呼呼”
陸城道人滿身汗水已將身上道袍浸透,正常金丹真人修士煉就元嬰,都是破碎金丹之后,元嬰漸漸成長,再經天外雷劫洗煉,獲得滋養,如蟲化繭,如蝶破蛹,穩固性靈而后再行凝聚本命神通。
但也有極少數悟性高明、道基深厚的修士,因為金丹境界積累深厚,供給元嬰成長使之先一步凝聚成型,證就本命神通。
這樣的修士,渡過六階元嬰天劫自然是成功把握大得多,也容易得多。
像陸城這般,道基如此深厚卻渡劫如此艱難的,堪稱古今罕有,便是在百萬年記的修仙界歷史上,也堪稱罕見。
六階本命神通,通玄一劍,讓陸城先一步測定了九霄玄真破滅天雷劫的全部劫力,而后在以自身道法劍氣,連破六劫后,一劍斬出,根本就不讓威力最為強大的后三劫降臨。
劍仙中人以劍破劫,本是經典手段。
通玄一劍,撕天裂云,確是大量斬滅了劫氣,也的確使陸城一舉渡過威脅極大的第七與第八劫。
但陸城沒有算到,九霄玄真破滅天雷劫的第九劫,居然是虛空生電,紫電斬仙。
好在,因為漫天劫力都被斬滅,這漫空紫電也不可能再牽引匯聚更多的劫力了,只能是以本身的劫力殺傷。
紫色的電光在虛空中憑空凝聚,虛空生滅匯聚成型一斬而落。
陸城面前,那被斬裂的萬里天云,仿佛一條軌道,其中充斥紫電,最后漫空紫電匯聚成一柄紫色小劍,剎那斬至不容躲避、不容反抗。
剛剛斬出通玄一劍的陸城,在這一刻體內法力幾乎窮盡,精氣神凝聚在巔峰后不可避免的衰退下去。
但他還是匯聚殘余之力,并指成劍一劍揮出:生死,小事,請君觀此一劍!
知道斗不過,頂不住了,但這一劍,死亦斬出。
“嗡嗡”
也就是在這一刻,伴隨嗡鳴聲漫天金云以陸城的身軀為中心擴散,正是被陸城道人豢養至今的百毒金蠶蠱。
陸城并沒有召喚任何一頭鼎妖,他心中知道很難擋得住,恐怕就算自己召喚也沒有鼎妖愿意現身相助,因此與其那樣衰弱自身氣意,不如自己放手一搏。
然而,百毒金蠶蠱,它們無智無識靈性微弱,卻在這一刻突破九黎鼎主動飛出,主動拼死護衛主人。
轟隆。
紫雷閃過,剎那之間就有大量的百毒金蠶蠱灰飛煙滅,幾乎沒有能阻住紫電斬仙劫半瞬。
但陸城的掌劍,卻也在這一刻刺中紫電鋒芒。
哪怕微微,也終究是撼動偏移紫電鋒芒。
轟隆。
劍力擴散,金身崩毀,陸城的護體法力在這一刻剎那寸寸龜裂瓦解,劫力波及擴散處,陸城道人與之相抗的右手掌劍被折為粉碎,緊接是其臂肘,脖頸,頭顱。
陸城的頭顱轟然爆開,血泉噴涌,整個人身軀從頭顱到小腹幾乎被削沒了,左手臂只留下些皮肉掛在身上。
但陸城的最后一劍,卻也成功撼動紫電斬仙劫似劍似雷的凝聚性質,使之劫力宣泄,打穿自身肉身后破體而出。
轟隆隆隆隆隆。
一劫過后,止觀山后面原本的一座小山,被紫電斬仙劫直接削為平地,形成一道巨大的裂谷。
從此,此地便以天裂峽谷為名傳于后世,據說其中有紫色雷晶珍礦,只可惜一直被天地魔宮的修士占據開采,少有流出。
“……咕嘟咕嘟咕嘟咕嘟”
天穹之上,剩下的那半邊身軀大股大股的往外冒出著血水。
一個煉體修士連自己的氣血都控制不住了,可見傷勢……不對,正常煉體修士受到這樣的重傷,也早該死上十回了。
然而,在那只剩下半身的殘破血肉當中,卻有清揚的道唱聲響起:
“得道年來八百秋,不曾飛劍取人頭。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貨烏金混世流。”
緊接著,一團法火自那血肉當中擴散開來,將之重新焚化為血肉。
在這其中有一個玉嬰小人,閉目吐納天地真息,睜開雙目無畏無怖。
當然,其實陸城的真實心境還是極為激動的,因為這首《題鳳翔府天慶觀》呂祖劍仙詞并不太合適他,但還是吟誦出來,他平生飛劍取人頭的事情可沒少做。
此方天地的天意,本是毀去他的肉身,讓他成為法身元嬰,斬斷道途與此方天地共享氣數。
九霄玄真破滅天雷劫也幾乎做到了,可惜,陸城修有三昧真火本命神通,就算被打得肉身破碎,只要精氣神三寶猶存,陸城就可以燒煉肉身再造生機,再塑法體。
天心混沌,道心唯堅。
紫電斬仙劫耗盡,天穹之上籠罩了七個日夜的厚重劫云劫力盡去,反而轉化為大片大片的七彩靈云虛空涌現,接著,大滴大滴蘊含著無盡靈性的法雨落下,其中蘊含著龐大的靈性,龐大的生機。
此為修士真正煉就元嬰之后,第一道異象:天府奇珍,仙靈玉髓。
此時此刻,陸城被法火淬煉重鑄的肉身正在被百毒金蠶蠱牢牢包裹,但其中的元嬰嬰兒,張口一吸。
那漫天的仙靈玉髓,便被匯聚過來,投入到陸城的身上。
原本傷痕累累的殘缺肉身在滴滴仙靈玉髓落下融入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修復著肉身,同時補充元氣,讓陸城的元嬰同時壯大起來。
就算只有極微的部分,散落于四周,散落于地面,便使整座止觀山剎時之間,群花綻放姹紫嫣紅,生靈匯聚生長生機盎然。
就連原本被雷火擊得發灰的百毒金蠶蠱蟲群,在這一刻也很快恢復回甲殼明耀,神滿氣足的狀態。
劫力越重,仙靈玉髓的數量也就越多。
陸城只是以仙靈玉髓重塑肉身后,便再沒有多用,而是以玉瓶盛裝起來,這是世間恢復修士元氣最佳的幾種天地靈物之一,僅有在大修渡劫之后才會出現些許。
此時此刻卻幾乎猶如一場小雨一般,只是此寶現在只能在玉瓶暫時儲存,想要長久保留,卻要煉制或收購對應其等階的六階法寶凈瓶。
“元嬰異象!那等天劫居然過了!”
“蒼天無眼,可惡,可惡,這天地魔主居然煉就元嬰,從此之后,我們至少千年都要不見天日了。”
止觀山道宮之內,這場大劫的起伏變化,幾乎讓蕭家姐妹昏厥過去,此時此刻終于看到自家夫君的元嬰異象,放下心來。
稍稍平靜心情后,蕭玉雪有些好奇言道:
“當年父親煉就元嬰好像并沒有天地異象出現,這些年那些八大正教數脈魔門的修士,也一直沒有這樣的消息傳出,夫君這是?”
“……因為天變了,難怪城兒這次渡劫如此的艱難,原來,是在補天之缺!”
黃龍子道人仰觀天象,漸漸心中有所明悟。
通玄世界的天道,因為界外妖神的影響,其實一直都是殘缺不全,難以成長發育的狀態,現在神州結界建立,諸界貫通,界外妖神的影響削弱,通玄世界的天道便借著陸城的渡劫,自諸天大道連通而下的劫法當中獲得好處,它也正在迅速成長。
天府奇珍仙靈玉髓還沒有下完,劫氣退散的青碧天空當中,驀地垂下一道道青色光氣,緊接著,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直到第九道!
同時陸城的遠方天穹處,隱隱之間有白色長橋跨空而來,飛至其腳下。
煉就元嬰,第二道異象:九氣垂流,仙路洞開。
這道異象又被稱之為九息服氣,非煉氣之術修煉高明精深者不可證就,得之,大益修道之士法力修為。
九道半透明的氣息,猶如長龍一般變化匯聚,涌入到陸城的體內,而后,陸城就感受到體內法力近乎在本能的增長當中,自身一呼一吸間,近乎與此方天地同步。
再后,則是煉就元嬰第三道異象:天命垂青,光耀后世。
一道巨大的金色光柱,破開云氣落在陸城道人的身上,元嬰修士本就已經是一界瑰寶,氣運所鐘。
而陸城破去九霄玄真破滅天雷劫,讓通玄世界的天道于諸天大道法則中得到無窮好處,補天之缺,自然是更得此界垂青,從此陸城乃至于他的宗門及親族弟子,都會得到一定的氣運加持,此方為千秋萬載之基。
甚至僅僅只是金光擴散,照耀在下方的止觀山靈脈上,便使地脈隱隱變動,變得更加靈機盎然,適合修士修道。
“天道之心與修士之心果然是截然不同,它之前甚至想要毀去我的肉身,讓我成為法身元嬰修士,現在卻又給我氣運所鐘,此界天命之子的命格,我是該說天心混沌,還是該說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再往之后,磅礴劍氣光輝,直沖霄漢。
那純粹璀璨的劍光完全將陸城身軀覆蓋籠罩,東升止觀山亮起直照方圓數百里的劍氣光輝。
止觀山巔,天穹之下,一片劍光如瀑,傾瀉而下。那是來自數百里范圍內,天地魔宮弟子及散修們的劍器,在這特定時刻,不由自主地騰空而起,向山頂匯聚。劍光璀璨奪目,似在呼應著某種神秘的召喚,它們在空中舞動,如同被狂風驅使的落葉,又似有無形的手在操控著這場壯觀的飛行。
飛劍破空,震顫,發出似是恐懼又似是狂熱的連綿劍嘯,無止無休。
止觀山高空,在這一日現出奇異景象。
方圓數百里內無數柄劍器利刃,從各處朝止觀山山頂飛至,恍若萬川歸海,最后竟將止觀山高空完全遮擋,頓時只見劍光而不見日光。
從山腳到山頂,無數雙眼睛注視著這一幕,心中充滿敬畏。天地魔宮的弟子們,有的面色凝重,有的則是雙目放光,他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靈感在涌動。散修們更是神情各異,有的閉目凝神,似在感悟著劍器的天性;有的則是瞪大了眼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煉就元嬰,第四道異象:通玄一劍,萬劍朝拜。
伴隨萬劍而來的,還有無數修士一縷縷的劍道意志,雖然其中絕大多數對于陸城而言雜而無用,但這已經是經過提純過的,不夠強烈堅定的劍意甚至無法傳遞過來,因此,終歸是對陸城有著增厚劍道底蘊的助力。
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陰陽七大世界當中,能夠激發這一異象的修士,無一不是劍道天才絕世劍修,未來的劍道成就,也無一不是極高。
在接收萬劍朝拜的劍意灌注之后,陸城莫名感到體內精氣神三者自然凝聚,胸中五腑,隱隱有奇異呼應之感。
片刻之后,在陸城的頭頂之上,生長飛出三朵不斷綻放的金色之花,其體內五腑則與天地之間的五氣,各自呼應,漸漸在道人的身后形成五道五色光輪。
煉就元嬰,第五道異象: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此為古代道法底蘊深厚的修道人煉就元嬰的異象,古代修士,修持精氣神三寶,胸口五行元氣,方有此功。
而今之修道人,開始專攻煉氣術,不再追求肉身飛升,而是追求更加簡便的虹化飛升之術,自然也就再沒有這種異象。
古時之時并沒有劍修這個分支,所謂劍修只是熱愛劍道的修道人,其仍舊是主修三寶五氣,只是本身劍術高明罷了。
而今之修道人沒有古之修士的肉身,神識,不得不改易劍氣之術,使自身更加能夠適應,發揮劍氣威力。
那說到底,不過是先天資質稟賦不足者為求盡快入門的無奈選擇。發展到現今,卻已成為主流。
這種發展是正確的,是高明的,是符合整個時代的,卻未必是潛力實力最強的道路。
“我的元嬰大道為:玄天劍嬰法體,不僅僅是元嬰,甚至連肉身與神識都包含在內了。”
先是自測自量一番,然后陸城盡量收斂五大異象,從止觀山高處飛降而下,下方峰頂有眾多親友等待,至此元嬰大道終成矣。
止觀山天地魔宮,陸城道人煉就元嬰激發五大異象,這種事整個通玄界都極為關注,想瞞都隱瞞不住。
因此陸城在止觀山上穩固元嬰,持道百日之后,便廣發請帖,請通玄界玄門魔道中的一流宗門前來觀禮。
因為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所以陸城倒也稱得上是駕輕就熟。
在元嬰大典上與諸位高修論道演法,他際遇玄奇、自創功法,悟得通玄一劍后,一身道法之深圓融深厚,此番論道雖不動飛劍,卻仍舊論敗通玄界各大正教高修。
在那一次的元嬰大典論道之后,各派正教高修返回山門,這座天地魔宮,便已隱隱成為通玄法界第一大派,雖是魔道出身,卻執此界牛耳。
只不過此時此刻的通玄界正值多事之秋,諸界貫通,四宇開發,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陰陽七大世界當中修士,皆是前來通玄界尋找自身機緣。
像之前的天骸洞天之內,就隱藏著足以讓七界十宗之一的瑯嬛千寶閣真傳修士,為之動心的元神傳承,而在此時的通玄界,像這樣的洞天可并不是一座兩座而已。
同樣,隱藏著寶物也就同時帶來危險。
不說天骸洞天內那頭六階后期的尸妖,就算是現在的陸城敗之不難,但卻難以將之殺死。
就算是原本隱藏在妖陣之外的六階妖魔,也不時潛入通玄界造成無邊殺戮。
通玄界的神州結界,是玉石俱焚之陣,一旦激活,舉界俱亡。
除非界外妖神親自下場,否則通玄界的修士根本沒有輕易動用此陣的勇氣。
那么要對付那些妖陣之外的六階妖魔,就只能依靠通玄界修士自己的本領了。
于內人族有七界修士匯聚而來,良莠不齊,紛爭不斷,于外界外妖魔,虎視眈眈,它們也不斷潛入吞食此界修士煉化太乙元氣,希望再現界外妖神道路。
便是在這樣的紛亂,爭斗與發展當中,陸城閉關于止觀山潛心修煉著自家道法,爭取早日將五大異象帶來的種種好處消化吸收,乃至在道法修業上更進一步。
仗劍獨行斬鬼神 第三百四十一章五大異象,補天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