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朱元璋 第220章 朱雄英的邀請
初秋的應天府,風清氣爽,黃葉飄落。
帶領東察合臺汗國使團來大明朝貢的哈馬力丁和副使斡魯撒,按照規定住進了大天界寺被教授一些規矩,而使團的大部分成員則去了朝天宮培訓禮儀。
有別于京城的日漸繁華,坐落在鳳山上的大天界寺獨享著難得的寧靜,古木參天,青石鋪就的小徑蜿蜒其中。
哈馬力丁起得很早,和同伴漫步在小徑上,來到大明的京城這件事讓他最近一直有些心神不寧,半是激動半是忐忑,所以不太能睡得踏實,而根據鴻臚寺給他的答復,再過幾天他就能覲見洪武帝朱元璋了,哈馬力丁的心中很期待,畢竟這將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位傳奇的皇帝。
其實河中的撒馬爾罕他也去過,在他看來,應天府的繁華富庶,甚至比之撒馬爾罕猶有過之,再加上沿途經過的整齊的包磚城池,這也讓他對大明的國力,有了初步的印象,而如果能見到朱元璋,再將他與帖木兒相對比,那么或許東察合臺汗國該如何在兩個萬里大國之間自處,哈馬力丁就會有了自己的答案。
在大天界寺內,哈馬力丁仰著頭,看著清晨的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寺廟嶄新的建筑上,金黃的秋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伴著僧人的誦經聲營造出一種充滿了佛家氣息的氛圍,斡魯撒在一旁有些不耐煩了。
不過賞景是假,等人卻是真,今天哈馬力丁起得這么早,其實是在等一個人。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打破了寺廟的寧靜,只見一位年輕的公子在侍從的簇擁下走了進來,他身穿錦衣華服,眉宇間神色有些凝重,哈馬力丁一眼就認出了這位公子,正是他此次前來大明一直聽聞卻未曾得見的圣孫朱雄英。
哈馬力丁趕緊拉著斡魯撒前去行禮。
朱雄英本來是來大天界寺尋道衍的,不過既然見到了這兩位來自東察合臺汗國的使者,那倒也不妨聊一聊。
負責翻譯的小吏在旁邊介紹道:“虞王殿下,這是正使哈馬力丁,這是副使斡魯撒。”
朱雄英微笑著向前邁了一步,開口道:“哈馬力丁,遠道而來,辛苦你了。”
哈馬力丁躬身行禮,用帶著異域口音的生硬漢語回答:“圣孫殿下過譽了,能為兩國和平交流盡力,是我的榮幸。”
之前介紹過東察合臺汗國在政治、經濟上的混亂,實際上在文化和語言上也是如此,顯然他們不知道秦始皇統一一切到底有多么偉大,或者說知道了也做不到,東察合臺汗國境內有突厥人(泛指突厥化的中亞人)、蒙古人、色目人、畏兀兒人、漢人等諸多民族,而主流語言是蒙古語,波斯語和漢語很多人也會講.總之,一團亂。
朱雄英與哈馬力丁寒暄幾句,便談起了之前發生在哈密城的戰事以及整個西方的局勢,雖然僅僅聊了幾句,但哈馬力丁聽后不禁感嘆,這位年輕的圣孫不僅是天潢貴胄,還對國家大事如此上心,對世界的局勢也了解的這么透徹,實在是有些令人驚異。
尤其是哈馬力丁聽到朱雄英認為帖木兒汗國短期內敵人在西方,是西方的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時候,更是悚然一驚沒有對于這個世界豐富的認知,絕對不可能說出這種有見識的話。
“若是大明的貴族都是有這般見識的,怕是事情就麻煩了”哈馬力丁暗自思忖。
而后,哈馬力丁又提到了明軍的軍事行動。
朱雄英點了點頭,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兀納失里咎由自取,天兵懲戒乃是理所應當之事,對于哈密城和吐魯番城,黑的兒火者大汗是怎么看的?”
哈馬力丁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哈密城被攻陷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大汗不得不擔心大明是否會繼續西進,所以派我率領使團前來朝貢,希望能與大明攜手,共同維護西域的穩定。”
朱雄英聽后,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后說道:“西域的穩定對大明也同樣重要,我們也不愿看到戰火蔓延傷及無辜,具體怎么談,到時候陛下自然會交由禮部官員與你們協商.我個人想問的是,你的此次來訪是否帶來了足夠的誠意?若是貴國只想試探一下大明的虛實,在大明和帖木兒汗國之間左右逢源,恐怕最后得到的結果是兩邊都不討好。”
朱雄英的話語很犀利哈馬力丁一時有些不好回答,畢竟說到底,東察合臺汗國該如何在兩個萬里大國之間自處,也不是他能拿定主意的事情。
或者說,誰強就跟隨誰,也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當然了,如果一方強大且流露出了要吞并東察合臺汗國的意圖,那么東察合臺汗國必定會與另外一方唇亡齒寒。
但同時哈馬力丁也意識到,這位圣孫殿下的話語里流露出來的意思,顯然是大明對于帖木兒汗國這個潛在的敵人,是有一定戰略考量的。
因此,哈馬力丁只能勉力答道:“我們大汗希望能夠與大明多多交流,一起維持西域的穩定。”
朱雄英點點頭:“不遠萬里而來,你們的誠意我看在眼里,也相信這次朝貢能給你們和大明之間帶來一些好的變化,有空的時候我會將你們的意愿轉達給陛下。”
哈馬力丁聽后,臉上露出了感激之情:“多謝圣孫殿下,您的支持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不過,戰爭可以靠交流來阻止,和平卻不是靠交流來維系的。”
朱雄英說了一句飽含深意的話語,經營西域是大明的既定戰略,畢竟現在隨著北元的徹底解體,北方草原上面的勢力在未來的很多年內都不成什么氣候了,而帖木兒汗國作為唯一有跟大明相同體量的競爭對手,很顯然是一個威脅,而且在歷史上也確實做出了萬里東征的壯舉,只不過隨著帖木兒的死亡無疾而終。
但歷史線既然已經改變那么哪怕是朱雄英,也不敢確定以后帖木兒汗國和大明以后會不會開戰。
不過不管怎么樣,哪怕是開戰了,也是在西北打,所以東察合臺汗國這個中間派就必須要爭取,而爭取對方的最好辦法不是軟語相求也不是饋贈金銀,而是展示自己的實力。
這種實力不僅僅是武力上的,因為論武力,帖木兒汗國也同樣武德充沛,而是一些只有大明有,帖木兒汗國卻沒有的實力。
畢竟帖木兒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之間的關系,其實是仇人,帖木兒就是靠著奪取河中地區起家的,并且六次東征,把東察合臺汗國打的元氣大傷,雙方屬于是攻守易勢。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民族、信仰,有的時候這些反而會起到負面作用,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永恒不變的,朋友隨時都可以變。
雖然帖木兒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都是蒙古人統治,都已經綠化,但從利益角度,其實大明比帖木兒汗國,要更符合東察合臺汗國的利益需求,畢竟大明鯨吞掉東察合臺汗國的概率,可比帖木兒汗國做出這一舉動的概率要低得多。
“如果明日有時間,貴使不妨來看看京城新建的鋼筋水泥城墻的抗火炮演示。”
(本章完)
我的爺爺朱元璋 第220章 朱雄英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