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488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

更新時間:2024-02-14  作者:十月廿二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488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在鎬京航發集團和羅羅具體商定引進協議的這段時間里,常浩南也沒有閑著。

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

除了處理渦扇10轉入正式研發后所面臨的諸多零碎問題之外,他還花了不少空余時間去601所和112廠。

一方面是舔一舔上輩子沒什么機會見到的側衛大小姐。

另一方面也是幫著他們解決一些TORCHMultiphysics軟件在應用方面的問題。

隨著各個試用用戶,尤其是超大杯專業提升版的試用用戶逐漸渡過一開始的學習階段,新生軟件中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也逐漸被發掘出來。

這些信息會被集中反饋到位于京城的火炬集團總部,但常浩南作為這個世界上最熟悉TORCHMultiphysics軟件的人,如果能親自到一線查看一些實際問題,顯然對于后續的軟件升級工作大有裨益。

在112廠的總裝車間內,幾十名工人正在總裝型架周圍爬上爬下,完成對四架殲11大部件總裝的最后工作。

“何工,這是……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的四架飛機?”

根據去年跟蘇霍伊公司簽署的協議,在三批總共六架的大部件總裝機完成之后,112廠就可以正式打通“整機總裝線”,進入國產化的下一個步驟了。

包括工具設備的布置、人員分配方面都有些不合理之處,導致裝配進度看上去并不十分連貫。

同為科研狗,常浩南很快抓住了這段話里面的重點:

很快,一種熟悉的感覺就油然而生。

“這個總裝模式,是之前在鎬京那邊改殲轟7的時候,我跟172廠那邊的總裝工程師團隊研究出來的,就是咱們搞殲轟電7那段時間,所以你才會覺得有些熟悉。”

“有點像鎬京的172廠那邊?”

“理論上……”

常浩南說著向后退了幾步,以便能夠看到這架飛機總裝作業區域的總體分配情況。

看上去確實干練了不少,但也讓常浩南一時間差點沒認出來。

何明帶著常浩南走到進度最快的一架飛機旁邊,伸手摸了摸機頭尖端的空速管。

“對,本來計劃是分開進行的,但是第一批次的總裝進度相當順利,所以在跟蘇霍伊那邊的專家交流之后,我們就把二三批次的四架飛機放到一起總裝了。”

“也就是說實際情況……”

他猛地回頭,發現穿著一身工裝的姚夢娜正站在身后。

就在常浩南猶豫著不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時,身后一個熟悉的女聲響起:

剛剛還滿臉揚眉吐氣的姚夢娜頓時沒了精神,雙手叉腰,一副氣鼓鼓的樣子:

“怎么說呢……從零開始總裝飛機跟之前的升級大修還是不一樣,涉及工種的復雜程度也遠遠比我預計的更高。”

只不過互相之間的配合還有點生疏。

“師姐?”

“這個總裝車間的樣式,跟我之前在隔壁殲8C總裝車間看見的,好像區別有點大啊……”

或許是因為長期駐場的緣故,對方甚至直接把之前的一頭長發給剪成了齊耳的長度。

“我怎么感覺……這個總裝形式反而有點像……”

姚夢娜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從常浩南和何明中間鉆過來,站到距離總裝型架更近的位置上開始進一步介紹:

“這種方法有兩個主要特點,在空間上,可以多區域并行作業,而在時間上,可以多工種協同裝配,理論上講,生產效率應該可以比過去的連續移動生產線提高至少50到100。”

盡管他對于生產管理領域并不精通,但也能看出來,在飛機的前后左右,似乎同時在進行著幾項不同的工種操作。

“所以好幾輪調整下來,還是會出現部分小組滿負荷的情況下裝配任務等待,而另一些小組處在空閑中等待裝配任務的問題,綜合效率跟連續移動生產的老辦法比沒什么變化……”

實際上,姚夢娜搞出來的這套東西已經十分接近后來的“脈動生產線”概念。

而且巧合的是,前世的脈動生產線也是先在鎬京投入應用,然后才推廣到整個航空工業系統的。

只不過90年代末的計算機硬件和算法水平都還比較有限,因此對這種高級生產方式進行優化的難度很高。

“也不能這么說。”

剛剛一直沒說話的何明終于開了口:

“其實,最開始用新方法總裝前面兩架飛機的時候,效率還沒有原來的連續移動生產模式高。”

“現在經過幾次優化下來已經好很多了,說明這個辦法的潛力還是很大的,只要能根據實際生產經驗繼續調整下去,肯定能達到理論效果的。”

“我們畢竟才造了六架飛機而已,生產上的事情,急不來的。”

何明的安慰讓姚夢娜的情緒明顯好了不少。

“其實,我也嘗試過用你和徐洋姐開發的那個差分進化算法,從數學角度上進行優化,但是……效果不好。”

常浩南記得,上次自己見到姚夢娜的時候,后者對徐洋的稱呼還是徐研究員。

這段時間倆人的關系似乎變好了不少……

他輕輕搖搖頭,把腦子里胡思亂想的東西丟掉,緊接著解釋道:

“差分進化算法雖然先進,但也不是萬能的,對于這種離散、整數、高維、大規模、多約束的優化問題,非常依賴問題特征總結和經驗,而且還很容易陷入局部最優的麻煩,總之不適合飛機生產線這樣的應用場景。”

聽到常浩南頭頭是道的分析,姚夢娜瞬間來了興致:

“師……常總你有更好的辦法?”

私下里的時候,姚夢娜還是習慣叫常浩南師弟,這也算是她的專屬稱呼了。

不過在公開場合,她還是比較有分寸的。

“更好的辦法么,大概是一些路徑規劃性質的算法,但需要一些額外的時間研究。”

“你可以先用普通的遺傳算法先試試,效果應該比差分進化算法還要更好一點。”

常浩南先是給出了一點建議,然后又補充道:

“我對控制學和優化算法領域的研究純粹出自興趣,現在渦扇10、模鍛壓機還有TORCHMultiphysics軟件三塊都需要我親自抓,短時間內恐怕沒有太多精力放在這上面。”

旁邊一直當聽眾的何明直接就被這段凡爾賽給驚呆了。

好家伙,你出自興趣隨便研究一下,就碾壓了國內,甚至全世界范圍內的所有同行?

讓不讓別人活了?

不過姚夢娜對此倒是早就已經習慣了。

她順勢話鋒一轉:

“說起TORCHMultiphysics,我們最近在給殲11做結構優化的時候,也遇到了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

“結構優化?”

常浩南抬起頭,看了看眼前堪稱龐然大物的那架半成品殲11:

“你們做到哪一步了?”

姚夢娜帶著他來到飛機一側主翼下面,指了指機翼最內側的地方:

“按照雙方簽署的技術共享協議,蘇霍伊方面已經把第一階段的結構優化成果帶到了我們這邊,體現在產品上的區別就是在機翼最內側增加了一對載重上限2000kg的重載掛架,把掛架總數從10個提高到了12個。”

“我們計劃從第四批次,也就是低散件組裝的飛機開始引入這種升級型的新機體。”

最早的蘇27由于結構強度限制,這個本來十分適合掛載大尺寸空對面彈藥的位置并沒有設計掛點。

在上一世,這個問題在蘇27上面得到了解決,但由于十一號工程的合同深度遠不及如今,因此華夏方面一直到新世紀引進蘇30MKK之后才用上這兩個優質重載掛點。

“既然機翼這邊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那想必問題出在中央升力體本身咯?”

常浩南對于側衛的優化進程大概是清楚的,因此直接問道。

“沒錯。”

姚夢娜直接點頭:

“這是我們和蘇霍伊方面的專家都在苦惱的問題,飛機在特定速度段的可用過載會從9G降低到5G6G的水平,雖然可以通過升級數字電傳飛控把受影響的區間降到最低,但終究是個隱患。”

“在對殲11的翼身融合體進行結構力學計算過程中,我們嘗試了動態重疊網格、動態非結構網格、非結構重疊網格等很多種辦法。”

“但要么生成精度不達標,要么生成效率太低,要花上幾個月時間,要么就是計算時間步長不能太大,否則就要發散……”

“還有這種事?”

TORCHMultiphysics的網格生成算法是常浩南專門過問的。

不過當時的研究重點在于解決臟模型的網格生成問題,對于這類翼身融合體的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復合分析問題確實沒有專門優化過。

現在遇到問題,自然要十分上心:

“走,我們去看看具體情況。”

(本章完)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488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