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蘭芳

第四百八十八章 倫敦刮起的中華旋風

更新時間:2025-02-10  作者:御炎
蘭芳 第四百八十八章 倫敦刮起的中華旋風
之前,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不夠穩定,內部矛盾外部沖突,一團亂麻,隨時有被顛覆的風險,趙學寧當然要審時度勢。

可現在不一樣了。

他看到了羅伯斯庇爾領導下的法蘭西共和國已經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政府,也已經成功地建立起了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并且打贏了仗,收復了全部的失地,甚至在局部地區實現了反攻。

這就證明這個政府、這支軍隊基本上可以保證其國家的安全,既然如此,華聯就可以執行下一步計劃了。

本來共和國就應該和共和國玩在一起,共和國不和共和國玩,難道還要和你王國玩在一起嗎?

和王國玩在一起那是權宜之計,共和國和共和國之間才是真正的朋友。

趙學寧在此時此刻把話說的就比較明確了。

他并不是要和帶英翻臉做敵人,比起帶英,普魯士、奧地利這些國家才更值得成為華聯的敵人。

趙學寧認為帶英是可以成為朋友的,畢竟你帶英一直在共和和王權之間反復橫跳,維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我不說你你也不說我,咱們心照不宣。

可是在法國大革命這件事情上,你帶英卻明目張膽的站在了王權國家這邊去進攻共和法國,那我就有點看不慣你了。

你要說王權獨裁,你帶英也不是王權獨裁國家,當然你帶英也不是共和國家,可是既然你家國王沒有那么大的權力,你們為什么還要和法蘭西共和國為難呢?

他們殺掉的是路易十六,又沒有殺你們帶英的國王,你們那么激動干嘛?

趙學寧把自己對帶英的不滿告訴了馬雷克,讓馬雷克把這種意見傳達回倫敦,讓倫敦好好掂量掂量這個事情。

我們華聯說到底還是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走到一起,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現在就是因為顧慮到倫敦的想法,所以才沒有結成軍事同盟,如果你們倫敦能夠理解這件事情,退出反法同盟,那華聯立刻就會跟進,立刻派出遠征軍協助法蘭西共和國作戰。

歐洲大陸上的土雞瓦狗們是華聯的對手嗎?

趙學寧有足夠的信心把他們給打爆。

現在正是因為華聯考慮到了倫敦的態度,所以才和法國僅僅只是經濟合作,而沒有直接介入進去,在這種前提之下,你倫敦還要我怎么讓步?

趙學寧的這種看法在倫敦小皮特內閣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種親近法國的態度讓很多人感到不滿。

帶英和法國之間,他們的關系糾葛實在是太深遠,并不簡簡單單是因為共和與王權之間的矛盾。

英法百年戰爭,還有之后的三十年戰爭,七年戰爭,英法早就變成了世仇,彼此之間有著無法化解的血海深仇,所以很多時候帶英針對法國并不是因為什么實際因素,就是單純的不能容忍法國過得比較好。

而且為了他們的離岸操控術,不讓歐洲大陸出現一個過于強勢的統一政權,他們也不能容忍共和法國將自己的共和制度推廣到其他地方并由此擴大法國的領土。

一旦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確定了自己的霸權,那么他下一步肯定是要進攻帶英。

在那種情況下,帶英又該怎么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呢?

為此,小皮特召見了華聯駐帶英大使陸航,講明白了這件事情上帶英的態度。

總而言之,就是他們非常不高興,華聯和法蘭西結成了經濟上的同盟這件事情讓倫敦很不高興,盡管只是經濟上的同盟,但是這在帶英看來也是有問題的。

帶英要求華聯進一步的考慮這件事情,最好不要干預到歐洲諸國對法蘭西共和國的行動當中,否則帶英將很難保證華聯在歐洲的利益不被那些氣昏了頭的歐洲國家所迫害。

對于小皮特略顯強硬的要求,陸航也給予了同樣強硬的回復。

“首相先生,根據我們兩國簽訂的同盟協定,我們在攻守同盟方面僅僅局限于尼德蘭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不針對其他任何國家,此次,聯合王國與尼德蘭、西班牙結成同盟一起進攻法國,這件事情讓大總統非常不滿。

大總統對西班牙和尼德蘭是深深的憎惡的,而聯合王國卻與這兩個國家聯盟一起進攻法蘭西共和國,首相先生,您考慮過大總統心里是怎么想的嗎?大總統一直隱而不發,就是因為非常在意與聯合王國的同盟關系。

可是現如今聯合王國居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反而對大總統的作為指手劃腳,我認為這并不符合我們兩國簽訂的同盟協定,也不符合我們一直以來的合作精神,您的要求,我沒有必要傳達,我想大總統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聽到陸航這樣說,小皮特一時間有些恍惚。

他沒想到趙學寧對西班牙和尼德蘭的惡感居然那么深,沒想到趙學寧對他們之間聯合作戰的這件事情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不滿。

難道說趙學寧和法國簽訂了經濟合作協議就是因為這件事情所導致的嗎?

小皮特頓時有些著急,他立刻向陸航解釋這件事情的原因,表示什么合作不是真心的,只是迫于形勢,所以才臨時聯手,因為法國的威脅太大,所以他們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聯手了。

這種不得已的情況小皮特相信趙學寧也一定遇到過,但這并不代表帶英會和西班牙還有尼德蘭走到一起,帶英和西班牙之間也是有仇的,和尼德蘭之間也是有仇的,他們之間的合作僅限于此次,不包括以后。

或許小皮特自己也沒有認為他的說法能夠讓趙學寧回心轉意,因為這種說法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你說你們的合作僅限于這一次,我也可以說我和法蘭西的合作僅限于這一次,不針對任何人。

你帶英又能拿我怎么樣呢?

如果你帶英不能保證我的經濟利益,那么誰對我的經濟利益下手,我就對誰開戰!

陸航扔下了這句話,十分強硬的離開了首相府。

其實說真的,他巴不得有人去對華聯的商船做點什么,最好還是西班牙人或者是葡萄牙人。

只要他們對華聯的商船做了點什么,哪怕只是放空炮,哪怕只是口頭威脅,趙學寧都能狂喜。

他都能立刻安排一支強大的艦隊和一支強大的陸軍遠渡重洋去找西班牙人的麻煩,打得他們哭爹喊娘,然后把美洲殖民地給奪過來。

在這個時候,趙學寧是求戰心切,不怕他們搞事情,就怕他們不搞事情。

這幫家伙要是不搞事情,趙學寧反而沒有太多的借口能夠介入這場戰爭。

所以趙學寧寧可頂著帶英的疑惑也要和法蘭西公開這段經濟關系,為的,就是要促使這幫家伙犯錯,他們不犯錯,華聯哪有機會呢?

帶英那邊是沒有辦法阻止華聯與法蘭西公開這段關系了,歐陸各國對這段關系的公開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很多國王都對這件事情表示憤怒,他們大力抨擊華聯和趙學寧,認為華聯和趙學寧是把歐洲拖入萬劫不復境地的罪魁禍首,是破壞歐洲傳統、讓共和主義的毒瘤深入歐洲的異教徒。

所以王國們、國王們必須要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徹底把法蘭西共和國摁死在歐洲大陸上,如此才能保證他們的利益不受損害。

雖然華聯很強,雖然帶英明確的說過華聯很強,但是華聯遠在萬里之外,他們就不信華聯還真的能派兵幫助法蘭西干仗?

所以在蘭芳十七年的五月份,歐陸各王國的代表們齊聚維也納進行了一次秘密會晤。

在這次會晤當中,以西班牙的代表和尼德蘭的代表最為激進。

他們表示如果華聯真的敢明目張膽的向法國運輸物資,那么他們必須要采取行動,他們必須要封鎖華聯的航道,乃至于扣押華聯的商船,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任何一點物資進入到法蘭西本土。

尼德蘭和西班牙那的確是和華聯有非常大的仇恨,他們對于華聯有這樣的想法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與之相比,普魯士和奧地利就顯得更加冷靜一些,包括帶英也是一樣的冷靜。

他們認為華聯目前之所以還是以經濟合作的方式支持法蘭西,就是因為他們也并不想和歐陸各國徹底撕破臉皮。

可以說華聯目前并沒有什么政治訴求,他們所需要的是經濟利益,也就是說華聯想要賺錢,他們非常想要賺錢。

如果反法同盟不給他們賺錢的機會,那么誰都不敢保證華聯不會真的軍事介入。

帶英代表還進一步的提出,讓華聯軍事進入到這場戰爭當中對于歐洲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華聯很強,非常強,在歐洲連連獲勝的“歐洲憲兵”俄軍在華聯軍隊面前連連慘敗,這還不能證明什么嗎?

但是對于帶英的看法,西班牙的代表則完全不認同。

西班牙的代表認為華聯他就算真的有很強的軍力,他就算真的很能打,可他們遠在萬里之外,他們至少要花四個多月的時間才能把他們的軍隊從中華本土運送到歐洲。

這么長的時間,這么長的征途,誰敢保證他們的軍隊真的能抵達?

誰敢保證華聯不是說著玩玩、說著嚇人?

就算他們的軍隊真的來了,長途跋涉之下,他們還能有多少戰斗力?他們又能來多少人?

西班牙的代表是這樣認為的,尼德蘭的代表則更加激進。

他認為華聯的士兵如果真的敢來歐洲,等待他們的就是反法同盟的圍殲!

反法同盟幾乎是整個歐洲王權力量的總和,而華聯最多能派來多少人呢?

五千人?一萬人?

如果整個反法同盟連這樣一支華聯的小部隊都沒有辦法消滅,他們干脆就不需要存在了,他們直接退位讓賢好了,還當什么國王?

原本那么多國家聯合在一起收拾不了一個法國,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現在讓華聯看出了他們的虛弱,看出了他們的無能,以至于他們敢公開站出來支持法國!

這是什么?

這是恥辱!

尼德蘭代表的一番發言,把其他國家的代表們的臉色說的是一陣青一陣紅。

其實大家心里也清楚,華聯之前之所以默不作聲,而現在開始正大光明的表態說要幫助法國了,無非就是法國軍隊在過去幾個月內不斷的打勝仗,不斷的打敗反法同盟的軍隊,甚至反攻到他們的本土。

那群無能的意大利人甚至已經被法國打敗了,簽訂了條約,退出了戰爭,回去舔傷口了!

正是因為法國表現的武德充沛,而反法同盟則表現的費拉不堪,華聯才認為反法同盟是好捏的軟柿子。

然而他們能承認自己是好捏的軟柿子嗎?

他們難道面對華聯的一點點威脅就能默不作聲的承認嗎?

不能!

要是不做點什么,他們各國國內的那些共和派、那些自由派說不定就要起義造反了!

一念至此,西班牙的代表再次站出來慷慨激昂的發言了。

“諸位!華聯提出的無理的要求不僅是對我們的挑釁,也是對我們的試探,一旦我們對他的回應軟弱無力,就會讓華聯更加囂張,從而提出更多我們無法接受的條件!

除此之外,我們國內那些蠢蠢欲動的家伙們說不定也要舉起共和的旗幟,和法國人走一樣的道路了!到那個時候,諸位所效忠的國王陛下還能不能保住他們的腦袋,就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了!

所以,我在這里提議,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來,一起應對華聯的威脅,他們敢威脅,就讓他們威脅,他們敢來,就讓他們來,只要他們來了,我們就必須要團結一致,給他們致命一擊!”

奧地利的代表也被感染,站了起來,振臂高呼。

“沒錯!歐洲是王室的歐洲!是貴族的歐洲!不是華聯和法蘭西的歐洲!我們必須要團結一致!讓所有試圖奪取權力的人都知道,他們正在走向死亡!”

反法同盟的代表們空前的情緒高漲、團結一致,喊出了絕不屈服、絕對抗擊到底的口號,決定動員全國所有剖的泥腿子們為貴族老爺們的盛世決死一戰。

而與此同時,帶英看著這些顯然有些上頭的家伙們,覺得稍微有點不對勁。

其他國家和華聯幾乎沒有什么經濟糾葛,真要打起來,也不會有什么經濟損失,但是帶英不一樣。

且不說華聯生產的那些至關重要的拳頭產品在帶英還找不到替代品,帶英本身也有向華聯開拓市場、銷售一些特色產品的行動,和華聯的經濟、政治、軍事關系非常緊密,牽一發而動全身。

要真是在這個事情上和華聯鬧了矛盾、掀了桌子,華聯固然會受到外貿沖擊,帶英這邊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倫敦股市一定會教他們做人,到時候也不知道國內會崩潰到什么地步。

之前在尼德蘭發生的事情,帶英可不想完整的復刻到自己身上。

尼德蘭現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實在是讓帶英心有余悸。

而且該說不說,這些年來,華聯也不斷的輸出優秀的中華代表性文化產品進入倫敦,在倫敦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中華熱,使得帶英對華聯的好感度非常之高。

中華美食、中華服飾、中華民俗、中華歷史,這些東西都在倫敦極為火爆。

甚至于在倫敦貴族圈子里,貴族婦女們現在要是不穿一身中華傳統禮服、手拿一把仕女扇,做出一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樣,那就真不好意思去公開的社交場合參加社交。

因為中華文化講究含蓄之美,倫敦的貴族們也開始有樣學樣,一改往日的放蕩,居然講究起了“含蓄”。

倫敦最為火爆的餐廳就是中式餐廳,尤其是那家名為“紫禁城”的超豪華中式宮廷餐廳,出品的都是中華最古老、奢華的宮廷菜,只有過去的中國皇族才能享用。

打起這樣的旗號,這間餐廳成為了整個倫敦乃至于歐洲的中華餐廳的代表餐廳。

而且這間餐廳超有逼格,就餐者必須要穿中華式禮服,且客人必須要使用中式餐具,并不提供歐洲餐具,就這樣,還每天只限量一百桌,每桌限量五人,等于一天只招待五百名客人。

其就餐名額火爆到了極點,由于采用預約制,據說在1795年年末,這家餐廳的預約名額就已經排到了1797年的年末,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更有趣的是,預約者不單單只有帶英的權貴們,來自歐洲大陸們的權貴們,甚至某些教會勢力的預約也很多。

這年頭,就算是后來被稱之為美食荒漠的帶英,其上層也是有著較為豐富的飲食傳統和菜單的,宮廷美食也是主打一個奢侈華貴。

仰望星空之流的“美食”要是這個時候被推薦給帶英王室,恐怕死不瞑目的除了那些魚頭,還有廚師本人。

盡管如此,初次正式出海的中華美食也還是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征服了權貴們的味蕾。

這里頭除了一些中華美食本身的烹飪優勢,恐怕也有不少中華文明的加分項存在,否則,這些高層權貴可不會那么輕易的就在異域美食面前投降。

當然了,按照趙學寧的策略,除了代表高級奢侈消費的“紫禁城”等面向貴族高官的奢華餐廳,同樣也有面向廣大平民的平價小餐廳。

這些平價小餐廳沒有那么奢華的裝修和奢侈的食材,只是將普通的菜式、普通的美味帶到了倫敦的街頭巷尾,主打一個價格親民,吃飽吃好。

按照趙學寧的建議,這一批海外創業者們開創了快餐式的吃法,用一個木頭盒子裝填米飯和菜式,直接打包銷售給城市里的工人們,獲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

這年頭,隨著圈地運動和工業革命的深入,大批量大批量的帶英農民被驅趕到了城市里成為無產階級工人,他們就是這些平價小菜館的主要服務對象。

雖然中華菜式加上米飯的蓋澆飯式的組合很受歡迎,不過考慮到稻米在帶英種植數量有限,所以即使華聯方面也有雇傭農莊種植稻米或者自己購買土地雇人種植稻米,鑒于帶英子民們長久吃面包的習俗,大廚們也決定“入鄉隨俗”。

一群廚師聚在一起,商討出了把脫骨肉、菜烹飪之后用兩片菜葉子裹起來,再用兩片面包夾在一起進食的方式。

保留食物口感的前提下,用帶英子民更熟悉的方式來外包裝,來了一個中英結合,推出了這款被命名為“中華面包”的快餐美食。

于是這款“中華面包”更是以旋風一般的速度快速席卷了整個倫敦的底層群體,并且更進一步向倫敦城外和其他大型城市蔓延,在短短的數月時間就在英格蘭形成了風尚。

甚至快速向威爾士、蘇格蘭地區推進。

于是中華美食在常年以黑面包為主的各式面包、魚類為主要食物的倫敦市民、工人階層之中很快就積累起了強大的口碑。

因此,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中華美食就在倫敦站穩了腳跟。

中華文化在倫敦的高層、底層都開始扎根,一陣又一陣的中華旋風刮過倫敦,獲得超高的人氣和極高的地位,以至于倫敦政府在考慮涉及到華聯的這些事情的時候,也必須要考慮到當前的現狀。

蘭芳 第四百八十八章 倫敦刮起的中華旋風

上一章  |  蘭芳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