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密修學院僧開始 第616章 、商議,本源
這“朕”字,便是“晃晃天威”,止是如今這“天威”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戾可剛猛,不可持久。
但是要將這這十九道“碑文”豎立下去,便是為“草原上”的所有僧人,設立了“戒律”。
從上到下,便是“主持法王”,亦要受到規矩。
便是以陸峰現在的身份,自然是可以為一座寺廟,乃至于十座寺廟設立了“戒律”。
但是他要是將此物插在了“草原上”,那么他就是為“草原”的豎立規矩者。
這樣大的因果,他是以甚么身份設立下來呢?
是全盛時期的“扎舉本寺大法王”,還是諸般敕令封號完全的“大法王”之上哩?
都不行。
他和“法王”并無干系,此事情涉及到的因果太大,業力太多,桎梏便像是牛羊身上的繩索和印記,不得掙脫。
想要甩開,便是不合情理。
但是這些“碑文”,亦不是完全無用。
便是以他的慈悲,約束十座寺廟,亦是約束。
小善亦是善,小惡亦是惡。
陸峰將這幾碑文收起來,俄而之間,陸峰似是聽到了動靜,不過轉手須臾之間,手中的“碑文”之一就化作了大辟之刑罰,化作了“斧鉞”之刑具,宛若是禮器一般之物,止從此地遙遙而過,便是已經到了“拉康”的頭頂上。
一下,“拉康”被這“斧鉞”剁成肉糜。
——卻并非是陸峰所為,是他一剎那之間,化作了“肉糜”。
連性魂都無有逃脫。
亦就是所謂的“身死道消”。
但是一擊即中,遇見了這樣的場景,陸峰心中無悲無喜,止是多看了一眼。
“并非是逃走,是死了。
但是‘拉康’本人無有死于那處。
他還在——也并非是化身,分身之流,也并非是神通法術,而是事情就是如此。
在那多達日大雪山,你亦得到了緣分么?
是甚么時期的‘巫教’典籍?
還是說,你也和‘神靈’再度扯上了關系。”
陸峰無有在意這件事情。
這“斧鉞”的余波蕩漾到了遠處,陸峰能感覺得到,甚至是“蕩漾”到了“佛棄之地”,到了那處,他這個“菩薩”,卻也“鞭長莫及”,除非是自己追過去。
“不急,不急,終歸是要去的。”
陸峰如是說完了之后,再度從自己的身上掏出來了“神牌”!
在他的身后,“碉房”一樣的“當鋪”綿延出現,其范圍無知擴大了多少倍,這一次,卻在這當鋪之中,出現任何人。
“二位,可認出此物?”
陸峰詢問旁邊的二位“道人”,二位“道人”說道:“雖然不識得,但是此物我倒是知道。”
不認識字后面代表的意義。
但是認識此物的“形”。
就算是彼時中原不許底層的兩族相互見面,可是他們這些道人,卻是例外,規矩從來約束下面,能夠約束上面的卻不多,更何況便是新創之法,亦有舊道的影子,這“神牌”,他們認出來了,這卻是“神道寄宿之法”。
此物就是“神牌”,亦是“墳碑”。但是在這“神牌”之上,卻還多出來了諸多“本源”。
和“儺”類似。
亦和“巫”有關。
但是這上面的這“公”——
兩位“道人”亦算得上是“往來無白丁”的人物,可是這些“公”,他們無有聽過,不過聽到了“討命詭”的這事端,一位道人倒是想到了些甚么。
卻是一樁舊談。
是某地“呼圖克圖”上書中原大皇帝,說有人“勾結上下,性害僧侶,戧戮牧民,行不法之害事”,祈望“大皇帝憐憫”,不過最后亦被駁斥了。
中原的意思是,這件事情和他們無關,是這些僧人的事情。
亦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對佛高利貸。”
陸峰聽著他們的話,倒是明白了,中原對于草原和“密法域”,俱不信任,特別是對于一呼百應的僧人,更是如此,但是現在這“神牌”之上的人,甚么甚么公?
不認識。
三尊“神牌”,上面俱有“詭韻”流轉,陸峰不語,止是隨手將他們丟在了自己的“佛輪”之中。
這便是“流”!
流放。
不過在“流”之前,陸峰亦閉上眼睛,他的“脈輪”之中,大解脫力滔滔如河,這些“神牌”進入了他的“佛輪”自然,自然無可能是簡單的被“流放”了。
無須得多少時日,他就會“庖丁解牛”一般,知曉這“神牌”的密。他背后的這“當鋪”被他的“大解脫力”浸潤之下,逐漸消失在了此間,卻是緩緩的沉入了“地脈”之中,宛若是放在了水中的“紙船”,飄忽而去。
此刻,陸峰便是自然而然的脫離了這當鋪,在“地脈”的另外一頭,自然會有人接手了此物。
不是“陸道人”,還能是誰?
這些東西都和“陰山”和“中原”有關系,那么這就和陸峰無有干系。
至于陸峰的修為境界,并無有應上一次被“翻天倒海”從“三地菩薩”的程度上擊退,便失去了再往上的本領。
“智慧”還在,“慈悲”亦留,“根基”未損。
不算失敗。
但是想要再往上,以陸峰的身份,還是不足,但是并不是說陸峰現在的這些積累是無用之功。
不過“厚積薄發”。
止如此——
希望“甘耶寺”的因果,無至于連一位菩薩都無可奈何罷。
陸峰心中所想甚多。
不過轉念而來,雜念皆消。
到了此時,陸峰方才有時間騰出手來給“卓格頓珠”寫信。
無過于在寫信之前,趁著這少見的閑暇時余,陸峰拿出來了從“扎舉本寺”之中,得到的“甘耶寺”三分之一的傳承,有一件事情陸峰想要做很久了,便是完整的“甘耶寺”傳承,到底是在哪里耶?
他得到了三分之一。
“卓格頓珠上師”得到了三分之一。
還有三分之一,還能藏在何處哩?
平時都無有時間騰出手來,處置了這件事情。
現在有了時間,自然是要查查的。
“菩薩”并非無所不知,但是亦不可能甚么都不知。
便是在這個時候,陸峰坐在了這“官邸”的精舍之中,背后無有大菩薩的“唐卡”,亦無有念咒打卦,止是將床桌——亦可以稱之為炕桌上的鎏金雕刻火盆子拿在了手上,放在地下。
將一張紙用引火器點燃,隨后他吩咐外面的僧侶,為他尋來一些用以“煙供”之物。
“煙供”的草木,講究亦多。
有些須得陰干,有些須得曬干,有些要半干不干,手一掐要能有些“濕意”。
還有的草木,對于其生長在甚么地方,亦有要求。
有的還須得念咒,方才有用。
所以平時都會有大量“看不見”,亦或者是“不被人見”的僧侶來處理這些事情,不過好在“扎舉本寺”是一座大寺廟,哪怕是處于混亂的期間,但是“永真菩薩”要的東西,必不可少。
便是送,亦是“倉稟長老”親自送過來。
止此刻,當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但是二者均無有甚么“害羞”,“不好意思”的神情。
應這“草原”和“密法域”,就是如此,僧官官職尚且在血親之前,何論其余哩?就和陸峰穿越過來之前,一些之中說的,主角修為小的時候叫別人前輩,一個修為之后,稱呼道友,修為更高了,別人反過來叫他前輩一樣,。
怕此人曾經是幫助過的師、長,亦是如此。
這在“密法域”是極其的稀松平常之事情,宛若是吃飯喝水一樣。
所以智慧光見到了陸峰如是的樣子,大禮參拜,心中更是無有任何的不睦。
陸峰將這些東西收在了精舍之中,關閉了大門,窗戶。
那點燃的火還在熊熊燃燒,但是在燃燒之中,這可以叫這火焰燃燒的紙張已經化作了灰灰,可是大火不但燃燒的越發的旺盛,還變成了金色。
將這些尚且無有干透的柏油枝放在了火盆之中,叫其熊熊燃燒,頃刻之間,整個精舍之中就煙霧繚繞。
不可見人。
但是在這樣的“濃霧”之中,無論是陸峰,還是兩位“道人”,亦或者是“白瑪”,俱都安住在了此間。
神情自然。
陸峰以一種“金剛座”的方法,坐在了這“火盆”之前。
他動作不疾不徐,開始將蘇合油倒入了火中,火焰無有更高,但是煙霧的確是更多了。
陸峰就是如此的端坐,無有念咒,無有捏印。
但是在他的心中,種種念頭之內,自然有陸峰以“金剛座”,手持“蓮花印”,或者是“不動劍印”,或者做“智拳印”,“釋法印”。
如是種種。
在和煙霧從濃霧開始朝著白霧變化的時候。
陸峰將準備好的青稞和酥油糌粑丟入了“火盆”之中。
更多的火焰和白霧都出現在了此間,時間亦到了!
在此時,陸峰朝著外面徐徐的吐出來了一口氣。
這一口氣有十個風瑜伽這樣長,隨著陸峰的氣息蔓延到了這“煙霧”之中,這本來濃烈的煙霧忽然開始了變化,開始流轉。
開始變得“濁清分明”。
兩位“道人”不錯珠的看著這個場面。
“白瑪”閉著眼睛為“尊者”祈福。
陸峰無有在意他們,他鼓起來了自己的腮幫子,將自己所有的“念頭”都從自己的嘴巴之中吐出來。
他的目光看著眼前的這些流轉“白霧”。
在這些“白霧”徐徐流轉時間,整個白霧忽而的化作了一座莊園的樣子。
這莊園上下人員整齊,掛著三色的法幡,差巴們騎馬在了高頭大馬之上,草原上雪山的這邊,到了雪山的河谷那邊。
偌大的莊園,栩栩如生。
此地本來是無風的。
但是隨著陸峰那長長的出氣,整個場面又發生了變化,白霧旋轉之間,這些“莊園”被吹得消失不見,再度出現在了此處的,卻是徐徐行走的馬匹,還有馬匹之上的差巴。
畫面快速流轉。
還有那座雪頂熠熠的大雪山。
在看到了大雪山之后,整個畫面開始更加飛速的流轉。
就好像這“白霧”自己開始做“胡炫舞”,不斷的轉動了起來。
隨著這樣快速的變化,畫面忽而一轉,竟然從這寬闊的草場之上穿過,從那細密的碉房之中穿過,從那一座座的寺廟之中穿過,直接撲到了那一個人的臉上!
“拉康”的臉上!
一張臉,上同房梁下到地面,叫陸峰看了一個一清二楚。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
“拉康”似乎發現了甚么。
朝這里一個瞪眼。
隨即,“火盆”之中的火焰就熄滅了。
陸峰亦停了下來。
那些煙霧無人管理,化作了“濃煙”的形狀。
滾滾濃煙從不甚嚴實的門縫和窗戶縫里面飄了出去。
看上去宛若是此地失火了一樣,煙火沖天,原本的白霧化作了濃濃的黑霧,不成樣子,失了體統。
陸峰走了過去,打開了窗子,叫這些煙氣都自己溜出去。
隨即,他將桌子上的筆墨拿起來,在上面畫出來了一個“符號”。
這是他在莊園的“馬屁股”上看到的烙印,隨即將其留在了桌子上,不消片刻,這一張紙消失不見。
陸峰對此見怪不怪。
“最后的三分之一,浸流落在了‘拉康’的手里。
他現在卻是在一座莊園之中。
并非是自己的莊園。”
過了片刻之后,陸峰就得到了確切消息。
自言自語說道:“多德拉杰布家族。”
旋即,“黑天紅蓮大法師”亦將關于“多德拉杰布”的事端傳了過來,不過他知道的亦不多,“多德拉杰布”明顯是比不得“天旦康卓”家族的,他是和“吹忠”家族有干系,可是同樣是在州府之中,兩個家族之間,亦有親戚。
“寺廟的法脈,我心中卻已經有了數目,剩下來的兩件事情,就都須得我親自到了寺廟地址,才有見地。
但是——”
卻還有一件事情,須得陸峰上心。
便是“卓格頓珠”的預言。
“密法域”的“預言”,非比其它,要是陸峰所料不錯,“卓格頓珠”的佛緣,還要在自己之上,他有“密法域”功德加持,就和曾經的自己一樣。
諸事不避,百邪不侵。
故而二人再度相見,必定有一人圓寂在那“崗下”。
那崗下,就是一座山下。
二人有一人圓寂,圓寂的未必不是他陸峰。
畢竟他止“二地菩薩”,并非如如不動的真佛!
從密修學院僧開始 第616章 、商議,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