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44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

更新時間:2024-06-19  作者:冷泡茶加冰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44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
趙普從海商那里聽來的消息比之光幕更加詳細,而且貼近于現在。

趙匡聽得也是饒有興趣,對宰輔和法師的拌嘴渾不在意,尋思了一下若有所悟:

“所以從明州港起,南下路途遙遠兇險,但所獲之利也數倍于北上?”

“然也。”趙普確認道:

“另外還有一條商路,從流求沿東北細碎島嶼行船,最終可至倭國。”

“此路最為折中,耗時比從明州北上要久,但比下南洋用時更短,且沿途海民民風淳樸,與巫國昆侖人不類同而不必拼生死。”

趙匡覺得自己好像也懂了。

難怪后世如此重視,但朝堂上從來沒議過,敢情是因為從流求所出三路,竟無一路太平的。

但……此刻都不需去結合后世所見,單單從趙普所說,此地之用就再明白不過:

“若開海路,此地須納為宋土。”

“朕當效唐太宗,開宋之海師,以靖海寇,以防不預。”

至于究竟防的是哪個不預……廣政殿內幾人的目光皆不約而同沿著這流求島一路細碎的島嶼看往右上。

倭島狹長如蛇,其腦袋對著華夏之地一副探首欲噬之態。

而此時頭頂的光幕上,其內容也再度變化,一副標注著“明”的地圖徐徐展開,后輩那悠然的語氣重新回來,繼續講述。

不過當然,不征之國這個聽聽就完事兒了,這個名號就跟他給開國功臣賜的免死鐵券一樣,只宜觀賞。

所謂的不征之國只是當時不想打,而一旦蹬鼻子上臉,那老朱的什么祖訓就是用來上廁所的。

老朱嘎了沒兩年,安南的胡季犛(音同毛)篡國,原安南皇室子孫陳添平奔逃大明。

最終永樂帝主持公道,除了勒令胡季犛交出與大明有爭議領土之外,還命明軍護送陳添平回國即位。

結果在路上明軍和陳添平遭伏擊,引得永樂帝震怒而發兵征討,胡季犛所立的安南胡朝國滅,全境并入大明版圖,設為交趾布政使司。

由此就可見永樂帝也沒把他爹的圣訓當回事,就跟洪武朝的免死鐵券一樣,擺在家里看看就好,你要拿出來的話……

老朱:你真用啊?

另外永樂帝滅安南也震懾了大明周遭,當時李氏朝鮮在圖們流域和明朝有領土爭議,偶有摩擦。

其中的異想天開派已經喊出了兵出鴨綠江,西征遼東的口號了。

結果李芳遠一看安南的下場,對這些喝高了的主戰派該殺殺該抓抓,迅速打消了跟明朝開戰的打算。

不過這些事情,咱們之后也會更詳細的講到,只能說敬請期待了。

本期暫時到這里結束,咱們下期就算承前啟后了,聊聊宋亡蒙古裂,元死而明立

撒花!不過最后這個說起來可惜,安南這地兒唐亡以后就丟了,從五代到元朝愣是沒打回來,judy好不容易收回來了,結果永樂一去沒幾年就又給丟了。

幾百年前的事兒了,如今咱們也只能嘆一聲可惜了。

所謂的不征之國我覺得其實就是自留地,但古代對這些自留地的文化向心做的一直都比較糙,就連朝鮮這個大明長子都沒停止過對明朝疆土的蠶食。

李芳遠當時也算個狠人,人生經歷有點李世民內味。

還是差點,李芳遠排行老五,四個哥哥基本都是善終,換李家二郎來不得都突突了,不過棒子拍電視劇時候整了個李芳遠跟judy結拜,不想想配么,認為義父還差不多。

他敢認judy未必敢收啊,不怕他文化學的太好,來個“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間……”

judy上去就是一巴掌:給你個重新組織語言的機會,幾個菜啊,喝成這樣。

不過不征之國這事兒也不能這么說,畢竟眾所周知,永樂帝最不鳥他爹的話。

歸根結底,征還是不征,咱大萌朝擁有最終解釋權,國庫銀子夠的話,那就是“只是說了不征,又不是不能伐又不是不能討,且自古以來……”

如果再歷數的話,倭國這個我也要為老朱說兩句話,洪武朝時候老朱主要是搞錯了誰才是倭國的真爹。

咱們現代人不特意查資料也沒幾個能弄清的,沒啥好指責的,畢竟按國內傳統,像足利義滿這種“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的早該請倭王禪讓了才對,結果他給明朝朝貢還是以“征夷大將軍”,被拒絕也沒啥奇怪的。

是滴,老朱多半還以為接了朝貢下一步足利義滿就要請大明出兵助他奪位了,所以還是認“日本國王懷良”,把足利義滿這個倭王的真爹當成了亂臣賊子。

這個良懷親王也是倒霉催的,1359年就被室町幕府掃蕩了,1367年足利義滿都成倭國五星太上皇了,結果1369年老朱隔空給良懷親王下令要他管束倭寇,1381年老朱又因為倭寇質問的時候,良懷親王都被發配到鄉下種地快十年了,能管個腿兒。

反倒是足利義滿,孜孜不倦硬是等到老朱嘎了,才在洪武三十五年拿到了親筆御批的國王名號,而且在永樂朝也確實有出力剿滅倭寇。

只能說得虧大萌朝的好臣子足利義滿活的夠久了。

我多嘴說一句,倭國的什么佐渡金礦鴻之舞金礦比起來鹿兒島菱刈金礦的260噸儲藏量都是弟弟……

李世民:這永樂帝無怪乎對朕多贊美之言,洪武帝有此子,朕何其羨也。

李世民:這棒人沒完邪?

趙匡:提點頗多,吾為宋主必不能忘也。

張飛:洪武帝,不來嘮嘮?

馬皇后笑著搖搖頭:

“看來八八的《祖訓錄》又需琢磨一段時日了,不如……”

明天子立馬警覺:

“咱必不會廢此書!”

“看看那唐,宗室相殘,看看那宋,皇位幾更,就連元也是兄弟鬩于墻。”

“咱寫這個祖訓,那也是為咱大萌……大明的江山所想!”

這祖訓,二年始纂耗時六年書成,九年時又有追訂,但馬皇后一直對其作用抱有一些懷疑態度。

不過明天子堅持,她也不多說,轉而指著光幕道:

“那……八八不如將方才所言,直詢唐宋的太宗太祖,看其如何說。”

“問就問!”

朱元璋梗著脖子哼哼道:

“咱正好問問,標兒這番名怎么個讀法!”

(本章完)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44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

上一章  |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