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第四十二回 父為九州伯 我為五湖長
虎穴才得全尾反,龍潭又要遇潛蛟。
桃花本賴春風意,云夢驚濤雨瀟瀟。
且說陸英經十余日來至江州尋陽城,不敢暫歇,入得城中尋師門暗記一路追李玄陽蹤跡。
在一處道觀之中,陸英見到師父,詢問得知李玄陽受太傅委命,前來荊江之地暗訪北漢密諜謀刺荊州刺史桓仲子一事。陸英方知桓仲子領十萬大軍兵圍襄陽,卻在營中離奇受傷,如今已返回江陵,命不久矣。
謝太傅懷疑荊州刺史萬軍之中遇刺,乃是北漢元象宗所為,故派遣李玄陽秘密來荊州探查。
言畢公事,李玄陽問道:“華亭,你可知此地有何名勝、人物?”
陸英答道:“尋陽城北倚大江,東靠鄱陽湖,南望廬山,名勝當然屬廬山為第一。人物嘛,前荊州刺史、長沙郡公陶侃后人陶淵明詩文絕佳,當算一個吧。”
李玄陽笑道:“廬山之上有一慧遠和尚,乃是被漢主蒲剛奉為座上賓的道安大師高徒。他來自江北,當熟知倒虎山能人異士。如今在廬山興建東林寺,講經說法,開宗立派,隱隱有江南第一高僧之勢,你竟不知?”
陸英也笑答道:“慧遠大師之名,徒兒自是知道。佛圖澄之后,中土佛教以釋道安為首,蒲剛攻下襄陽城,第一件事便是恭請道安大師入長安,對其禮敬有加。
“釋慧遠乃是道安大師衣缽傳人,最得青睞。早年追隨道安來到襄陽,襄陽被圍之時,奉師命南下江州。渡江以后,倡論修“凈土”,信徒頗廣,如今已成凈土宗鼻祖。難道師父要去拜訪他?”
李玄陽擠擠眼睛笑道:“為師就不去了,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去,務必打探清楚,倒虎山有何人能神不知鬼不覺,于萬軍陣中刺傷大將。”陸英這么多年早已習慣了師父的“不負責任”,只好無奈地應下差事。
江水南折向廬山,鄱陽湖上倚東天。
武昌黃鶴白云里,建鄴臺城煙浪邊。
第二日,陸英出尋陽城,南行至廬山西北腳下,但見峰巒疊巘,云霧繚繞,延綿百里,風光殊麗。到得東林寺,見殿宇禪堂皆新近草創,并無多少沙門在寺中修習。
一問才知道,寺廟尚未完工,慧遠大師暫時寓居里許之隔的西林,今日早間獨身入廬山悟道去了。
陸英一路登山,見山泉飛瀑,古木參天,奇石怪巖目不暇接。上至山頂,竟豁然開朗,群山環抱之中,有方圓數十里平原曠野。
此地下臨深谷,坐落峰頂,直如云中之城。陸英游覽美景,探尋幽跡,卻并未見有寺廟殿閣。
當日天漸晚,他山中獨步,隱隱聽得遠處有鐘聲傳來,想是山下僧人晚間禮佛。月黑霧重,道路難辨,陸英山中休憩一夜,待得晨間繼續翻山越嶺,往泉深林密處行去。
待東行二十里,前方飛瀑轟鳴,斷崖突兀。陸英尋路下至山澗,仰觀峨峨高山,感受飛流傾瀉,頓覺渾身沁涼,炎炎夏日中暑氣全消。
走近瀑布,見潭邊石后有一半百老僧,身著緇衣,腳著麻屩,正默誦經文。聽到陸英腳步聲,僧人也不回頭,緩緩道:“小友遠來,不知何所見,何所求?”
陸英恭敬一禮,回道:“所見至善,夫復何求!”
僧人道:“何為至善?無求何來?”
陸英又答道:“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因果凈土皆是住色生心,佛言當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以無求。”
僧人起身回首望向陸英,笑道:“小友年紀輕輕,倒是頗熟佛經。若無所住而生其心,又何言善與不善?可知念由心起。
“世人愚頑,造孽深重,貧僧惟愿以凈土佛國感召魯鈍,以三世三報勸化罪孽。所倡人有三世,業有三報之論不過為愚夫愚婦生起敬天畏罪之心。小友言語犀利,何必刁難出家之人……”
陸英再次施禮,謝罪道:“大師見諒,在下一時好勝心起,徒逞口舌之利,絕無詆毀大師的念頭。大師當世高僧,發宏愿度化世人,晚輩陸英欽佩不已,謹受教。”
這僧人正是慧遠,被道安大師寄望光大佛教,弘揚道統的高僧大德。只見他面目慈祥,回了一禮,笑道:“小友不必如此。觀君識量氣度必將成大器,有福澤于天下眾生。問道修行何必管出家在家,又何分沙門處士?小友之因緣果報,終不限一人得道升仙,心懷天下,智出萬民,則煩惱憂樂皆難由本心。雖明識大道,畢竟不能無求無欲,為人求更苦于為己而求。”
陸英聞言汗流浹背,自以為聰明無礙,卻將世人瞧得小了。如慧遠大師及天真道人等高士,所見所識又豈是自己所能比擬。
更不知山野林泉有多少世外隱逸,與世無爭,勘破天道真理,難以私心揣度。
當下誠意靜心,盡拋往日孤高,恭聲道:“大師,小子無知,還請我師不棄愚鈍,直言垂教。”
慧遠口宣佛號,微笑頷首,為他開解至道,講論妙法。聽得陸英心花怒放,如醍醐灌頂。二人辨析微言,闡明玄理,不覺星移斗轉,已至夤夜。
慧遠與陸英欣逢知音,一個參透佛法,一個廣記經義,竟絲毫不知疲倦。直到第二日天光大亮,才結伴下山。
陸英見慧遠大師一心普度眾生,誓造三界凈土,知他早已不問世俗,更遑論江湖廝殺,密諜行刺之事。師父吩咐問得話,最終難以啟齒。
下得山來,陸英辭別慧遠,返回尋陽城,見李玄陽正打坐靜修。他也不開口,只默默在旁守候。
良久,李玄陽道:“既然從慧遠這里無所獲,那我等今日就去江陵見桓刺史罷。”
他見陸英不主動說話,定是未曾問到什么信息,至于是慧遠不知或不愿說,還是陸英不曾問都不重要了。
當天,師徒二人離了江州,往荊州而去。途經七八日,先乘馬西行,到云夢澤后,才乘舟溯江水至江陵。
待來至刺史府時,獲悉桓仲子已病重身故,如今府中其從子桓敬道主持喪儀。李玄陽、陸英代表太傅拜望桓敬道,轉達關切之情。
這桓敬道本是大司馬桓元子的幼子,最受其父憐愛。可惜桓元子病逝時,敬道尚年幼,因而遺命其弟桓仲子繼掌兵權,南郡公爵位由幼子敬道承襲。
桓元子的長子心有不甘,陰謀奪權,被叔父桓仲子所殺。如今桓仲子為荊州刺史,都督江、荊二州軍事,控扼長江上流,依然深為朝廷忌憚。
桓敬道官封義興太守,卻嫌職位低微,辭官回到荊襄封地,做一個富貴公爺。
執掌重兵的桓仲子一死,朝廷如釋重負。據悉有意讓外戚太原王氏之人出任荊州刺史,并調其弟桓伊子率軍北上淮南抵御漢軍。
卻說桓敬道成人之后姿容奇偉、神氣爽朗,博通音律、精擅文章,酷肖乃父。卻因未受重任,常有郁郁不得志之感。
與李玄陽寒暄畢,南郡公意態蕭索言道:“先父早逝,未能成其收復中原之志。雖西滅巴蜀司馬余孽,三次北伐漢、趙,終不過空損心神。
“想當年父為九州伯,今不肖之子僅為五湖長,愧對先人,故辭官回鄉,無意于仕途矣。只望謝太傅念我父昔年功績,思我家滿門忠貞,允在下悠游山野,終老林泉之志。
“道長明鑒,如今叔父病故,桓氏一門再不掌建鄴上游一兵一卒,諸公可以安枕無憂啦!”言罷唏噓流涕不止。
李玄陽慰撫道:“南郡公不必如此。謝太傅常感懷大司馬在世時厚恩,對小公爺更是愛護有加,小公爺年少俊才,何需憂郁寡歡!貧道以為,有朝一日,小公爺必將振翅沖天,一鳴驚人。暫時閑居勵志未嘗不是好事,北漢百萬之軍即將南侵,陣前兵斗安危難料,若是有什么閃失,怎對得住大司馬在天之靈。”
陸英見他志氣闊遠,似終非久居人下之相。言語中盡是對朝廷的不滿。此人若是得勢,絕非吳國之幸。
因言道:“小公爺,還請節哀。以在下觀之,公氣度英偉,才識不凡,更兼相貌貴不可言,必能光大祖業,繼承遺志,成不世之功。
“絳侯周勃之子周亞夫,細柳營帶兵見重于文帝之心,平定七國之亂稱功于景帝之朝。父子二人皆為先漢柱石,數百年以降,誰不贊佩!小公爺未嘗不能有功于社稷,又有何憾哉!”
邊說邊凝望著桓敬道,但見他聽到“貴不可言”,“成不世之功”等語眼中光華閃動,必是正合其心意。陸英心中暗嘆一聲,人各有志,天命有常,卻也無可奈何。
桓敬道拱手道:“陸兄錯愛了!在下一介凡夫,如何敢與周亞夫將軍相提并論。只求不墮家族門楣,便心滿意足了。”
李玄陽難免又安慰一番,桓敬道反復謝過他二人來意,親送出府外方回。他在內室思慮良久,喚來心腹之人道:“觀望李玄陽態度,朝中必無繼續委任我桓氏族人掌荊江水兵之意。與其等他們派來一位能臣干將,不如先發制人,助朝廷下決心,找一個志大才疏,空有名聲的人來此。屆時,荊州仍不離我之掌握。”
心腹名郭銓,乃桓氏舊將,此人極有才干,深得桓敬道信重。順著話頭問道:“公爺此計甚妙,可已有了稱心人選?”
桓敬道笑道:“黃門侍郎殷仲康,名聲素著,時人愛其文章辯才,皆以為江東之寶,且甚得天子寵遇。我卻知此人不過空談客耳,少謀無斷,貪慕虛榮而缺膽略。必得此人出任荊州,方能利我成大事。”
郭銓也笑道:“公爺神算。只是如何能令朝廷改變想法,不用太原王氏外戚大臣,而以一黃門侍郎統轄上游重地?”
桓敬道矜持一笑,智珠在握道:“此事正要你去辦。只需兼程赴建鄴,重寶賄賂比丘尼支妙音,則必能令朝廷言聽計從。”
郭銓豁然開朗道:“善!這支妙音據傳乃是當今天子寵幸的禁臠,若是能由她吹一陣枕頭風,則謝太傅也必定無可奈何。嘿嘿……”
計議已定,即由郭銓攜帶金珠玉寶赴京行事。
桓敬道走到窗前,望著滿院嘉木,不禁想起當年在建鄴受會稽王之辱,自己羞憤退席,惶惶不安的往事。
當時還作過一首詩,此刻不經意輕聲吟出:“風勁雨狂夜,李花落寒枝。河邊高柳黃,盡是幽人意。笑看名花草,冰肌玉骨滑。輕裘駿馬來,踏落泥中去。”
待我重頭來過,再看都下名花。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第四十二回 父為九州伯 我為五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