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長生仙 第102章 太上敕令
可知四諦?
怎會不知道呢?
那是佛祖于菩提樹下短暫出現時,難得的勸戒。
那佛光之中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垂眸,幾乎是本能地回答道:“我佛門四諦,名為苦集滅道。”
“我怎么會不知?”
齊無惑詢問道:“那大師覺得,你的道路并沒有違背最初的四諦嗎?”
藥師琉璃光如來答道:“自然如此。”
少年道人伸手虛引,詢問道:“那么,何為苦諦?”
藥師琉璃光如來似是難得遇到會與自己論道之人,于是溫和道:
“人生苦諦有三苦,八苦,不知道道長詢問是什么?”
齊無惑道:“三苦是什么?”
藥師琉璃光如來不禁微笑:“看起來,道長是要考教貧僧。”
“三苦為大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
少年道人溫和詢問:“何為苦苦?”
老僧哂笑:“有許多僧人,有許多典籍來形容這個狀態,但是老和尚看來,不過是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若是被人打傷,若是不小心跌倒,身體被利刃劃破,這時難道不痛苦嗎?”
齊無惑點頭:“是痛苦的。”
老僧又道:“壞苦,也有無量典籍無數注解,都是無趣繁瑣的廢話。”
“壞苦的意思,是指得享受快樂結束時的痛苦。”
“青春易逝,芳華不再,快樂的歲月總是短暫的,也正因為享受過快樂,才覺得之后的寂寞無法忍受,這時候難道不痛苦嗎?”
齊無惑道:“是痛苦的。”
藥師琉璃光如來道:“那么痛苦時候是痛苦的,而快樂結束時也會因快樂痛苦。”
“行苦,就是在剩下的,不苦不樂的時間里,被這自然變化的規律而支配的痛苦。”
“也便是八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盛苦。”
他又一一給眼前少年道人講述了這八苦的含義。
少年道人或者沉思,或者點頭,都是贊同的態度,說:“是這樣的。”
而最后解釋到了五陰盛苦,說何為五陰盛?言道:
“即南海觀音菩薩的般若心經所言,色,受,想,行,識,五蘊皆苦。”
“道長覺得,這苦諦如何?”
少年道人點頭答應道:“講述很是完備,從此來看確實是會有很多的苦難。”
“說出這苦諦含義的人,應該見到過很多的東西吧?”
復又好奇問道:“那么何為集諦?”
藥師琉璃光如來于是回答道:“集諦即為諸欲望,是諸多苦的原因所匯集在一起,所以叫做集諦,這世界上無數的苦楚,為見惑八十八使煩惱,和思惑八十一品煩惱……”
講述到這里的時候,他忽而看到對面的少年道人微微笑了一下。
于是停下來,詢問道:“老僧所說,有何紕漏之處,以致道長發笑?”
少年道人止住那一瞬的笑意,拱手道:“貧道,齊無惑。”
藥師琉璃光如來明白了,忍不住笑道:“齊無惑,見惑有八十一品煩惱。”
“老和尚或許該要見你的。”
“我曾經在菩提樹下見到過佛祖的短暫出世,在那之前和之后,都作為藥師給人治病。”
他溫和道:“道長喚我藥師就可。”
少年道人道:“那藥師,還請繼續講下去吧。”
于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繼續講述諸集諦的含義。
少年道人認真傾聽。
而最終藥師琉璃光如來做出了了結束,道:“而這諸多的苦難原因,其實主要來自于貪嗔癡慢疑,這五者之中,貪嗔癡為最大的原因,是導致那無數苦難的來源。”
“道長覺得如何?”
少年道人想了想,道:“是很有道理的。”
他忽而想到了自己的諸位師兄師姐,轉而明悟許多東西似乎是想通的,于是自然而然地回答道:“若是不貪心,可以省卻許多的煩惱,若是不生出嗔,不會惱怒失去理智,也會省卻諸多煩惱,而若是沒有癡念,不必執著如魔,便可以放下許多,更是省卻煩惱。”
“說出集諦的那位,實在是很有見識。”
于是藥師琉璃光如來臉上浮現出笑意,溫和道:“真人,好悟性。”
他道:“苦諦,集諦,只是尋常。”
“旋即便是滅諦了。”
他雙手合十,道:“諸苦滅盡,度盡蒼生。”
“使聞是藥師琉璃光佛名字之者。一切過罪自然消滅。”
“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他念誦自身佛法,周圍流光燦爛,仿佛剔透晶瑩的凈琉璃。
少年道人微微抬眸,而后搖頭,沉吟許久,再度反駁道:“這不對。”
于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佛光一頓。
見到那少年道人并非是反駁自身,齊無惑若有所思,道:
“這所謂滅諦的含義。”
“應該是旁人增加過的。”
“不是之前提出苦諦,集諦的那個人解釋的吧?”
藥師琉璃光如來心中微有震動,神色仍舊不變,垂眸看向齊無惑,道:
“這又是從何說起呢?”
少年道人笑道:“很簡單啊,倒不如說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因為無論是苦諦,還是集諦,都是在講述很基礎也很明白的道理。”
“提出四諦的這個人,把這兩點說得很詳細。”
“而最重點的是,里面沒有說教的意味。”
“他只是很坦然地將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存在的東西講述了出來。”
少年道人想到了今日的那碗面,心里面還是覺得,沒有試試看烤出來的辣椒,總是遺憾,于是道:“就像是吃面的時候,如果吃辣椒會辣嘴,所以你要少吃點一樣一樣。”
“是這樣簡單而樸素的道理。”
“似乎擔心別人理解錯誤,他甚至于一條一條詳細地說了,就像是告訴伱,吃面的時候,加醋會很酸,鹽巴太多會渴,辣椒可以少點吃,卻千萬不要在面條里面加糖,那樣的話就會不好吃,都稍微有些啰嗦了呢,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他那種對于蒼生的溫柔。”
“但是你方才所說——”
“這滅諦,要滅盡諸苦,以渡蒼生。”
少年道人抬眸看著眼前的藥師琉璃光如來,道:
“卻是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和前兩者不同。”
“所以,絕非是他所傳授的法。”
藥師琉璃光如來沉默許久,道:“但是,并無錯誤。”
齊無惑搖頭道:“錯了。”
藥師琉璃光如來雙手合十,緩聲道:“眾生皆苦,沉淪于苦海,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當斷滅諸惡。”
“于是眾生不會體會如此痛苦。”
“如是眾生可參悟佛法,以證菩提。”
“何錯之有?”
他說話的時候,佛光不自覺已是稍微暗淡。
少年道人道:“是該如此,此話不假。”
“但是藥師你如此做,可曾經問過蒼生嗎?”
“問過蒼生,可愿意被你渡去?”
藥師琉璃光如來眸子微斂,少年道人站起身來,眸子平和看著眼前垂眸的僧人,道:“你剛才說的法不是假的,但是貧道還是有些疑惑,人生處于如此的世界之中,眾生要心不妄動,方可以不受痛苦,我認可。”
“可是你做的事情,卻是以佛法為鎖鏈,困住蒼生。”
“令他們不得動。”
“于是他們不必被受到針刺的痛苦。”
“這算是度化嗎?”
老僧雙手合十,垂眸許久,道:“算。”
“因為蒼生不必受苦了。”
少年道人注視著他,想了想,道:“你這樣倒也是一種說法啊,藥師。”
“但是我還是有個疑惑,希望你能夠解答。”
“請講……”
“佛祖說五陰盛苦,那我便嘗試,以五陰盛來說,色,受,想,行,識,五蘊皆苦。”
“你方才提及了南海觀世音的法,我聽了聽,稍微有些領悟。”
“是因為人能感知到外界,感受到了諸相,才會被外界的一切干擾,于是引動了貪嗔癡,故而佛門說色相是空,就是這個意思,色相是空,是一種境界,指得是無論外界如何的繁雜,無論經歷見到如何的變化,這一切外相,都不會影響到修行者內心的境界,是嗎?”
此刻轉而為少年道人詢問,那老僧沉默許久,嘆息道:
“真人說的,是對的。”
少年道人搖頭道:“當不得真人的。”
又道:“那么佛希望的,該是眾生自己走到勘破色相是空的境界。”
“對嗎?”
老僧身上的佛光已經收斂地只在這一座屋子里面,垂眸許久,道:“真人說的,是對的。”
“我佛希望的,是眾生能走到這一步。”
于是少年道人疑惑問道:
“可是你做的事情,難道不是讓他們永遠都沒有機會走到這一步嗎?”
“正如見到這世上許多事情,會讓人帶來痛苦。卻也不該將人的雙目刺瞎。”
“因為眾生最終都會迎來死亡,就在出生的時候將他殺死,讓他直達彼岸。”
“藥師啊,你所做的,不正是這樣的事情嗎?”
藥師琉璃光如來身軀巨震,猛地抬起頭,脫口而出道:“不,我不曾!!”
少年道人詢問道:“可是你難道不是直接剝奪眾生見諸相非相的機會嗎?”
“佛希望是眾生走到見諸色相皆空”
“而你卻是讓他們根本不見色相,根本沒有接觸色相的機會,自然覺得色相是空。”
“可他們真的頓悟到了這個境界了嗎?”
藥師琉璃光如來身上的佛光幾乎消失了,只剩下一個老和尚。
少年道人嘆了口氣,道:
“僧人。”
“你是在度化人的煩惱,還是在拔除人的慧根呢?”
“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老僧人痛苦道:
“我只是想要學著佛祖去度化蒼生,只是希望蒼生不在受苦才發下的宏愿。”
齊無惑頓了頓,而后當真只是疑惑,自然詢問道:
“那么,那位你口中的佛祖,也如你現在對待蒼生這樣,對待了你們嗎?”
佛祖也曾經如此度化你們嗎?
也曾經因為色相皆苦,因為眾生皆苦。
就也幫助你們,諸苦滅盡嗎?
這一句話只是疑惑,可在老僧人口中卻如同洪鐘大呂,振聾發聵一般,他忽然就回憶起來那一天,還是貧窮藥師的自己在菩提樹下,看到了那茫然的男子,而后他給自己,還有其他人講述了最初的法,是四諦。
當時他是怎么樣告訴自己的呢……
他說,此是苦,你當離。
此是集,你當斷。
此是滅,你當證。
此是道,你當修。
他指出了四諦,而后勸告著我,這是可以做到的,你可以試試看這樣做的。
我已經做到了,所以你也一定可以。
他只是如此而已。
老僧忽而悲痛,有一種走錯了道路的感覺,心中刺痛不已,身上佛光剎那間已經消失了,似乎是因為佛光先前太過于熾盛,當這樣的佛光散去的時候,周圍竟然只剩下一片黑暗,老僧人踉踉蹌蹌,想要起身,卻因為回憶起來那個人,又回憶起自己那個預知未來的夢境,悲痛得不能自已。
踉蹌一步,竟然跪倒在地上。
雙手撐著地面,淚雨滂沱。
“啊……”
“我佛,弟子竟然錯到了這樣的層次嗎?”
“您已經以身作則了,我卻只走到了表面上,我怎么可以誤解您的意思到了如此的境地。”
少年道人沉默,忽而輕聲道:“那個指引你們的人。”
“已經不在了吧。”
這一句話有憐憫,卻如刀劍刺痛。
老僧悲痛不能自已,進而放聲大哭。
只覺得周身一片黑暗,前路并無引路,而自己也已走錯道路。
忽有燈光亮起,他下意識抬起頭,看到那一名少年道人端著油燈走來,微微俯身下來,手中的油燈照亮了自己,老僧抬起袖口,擦拭過眼淚,道:
“是老和尚太失禮了,竟然讓道君看到如此的一面。”
“實在是過錯太多,極難重返了。”
“回憶起來,越發覺得悲傷。”
齊無惑道:“不用道謝,不是我幫你,是你自己一直都知道,我只是恰巧說了某句話,讓你回憶起他而已。”
老和尚嘆息,道:“可惜了,我已經錯了如此之大。”
“距離他當年的教導如此之遙遠,實在是越發覺得痛苦了。”
齊無惑道:“那為什么不回頭呢?”
老和尚身軀巨震。
“回頭……”
“一條路錯了,那么接下來不就該回頭了嗎?”
老僧呢喃:“我還可以回頭嗎?”
“只要你想,為何不可?”
老僧嘆息道:“是我還有很多東西……”
“那你想要回頭嗎?”
于是老僧頓住。
少年道人將油燈重新放在桌上,而后道:“關于苦諦,集諦,我已經聽您說了。”
“所以關于滅諦,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我也有了一點想法。”
“藥師你可以聽聽看,就當做只是一介尋常道人的隨意玩笑而已。”
老僧起身坐回,看到那少年道人卻起身,嗓音清澈,道:
“我道門以日月為性命。”
“日升月落,光華普照,便是修行。”
“而集諦言說,諸苦來自于三昧,這三昧便是貪嗔癡,如火一般。火光便是以此為源頭射出來的無數欲望,這些欲望便映照入眼,所以看不到日月的性命之光。”
“而滅諦,或許如此。”
少年起身,溫柔吹熄了油燈。
這道觀經閣之中的窗戶打開了,月光溫柔傾瀉進來,灑落在少年道人的身上,肩膀上,也落入這屋子里面,照亮方寸,僧人眸子瞪大,看著那月色下的少年道人伸手指著油燈,清凈自在,如是笑道:“并非是度滅蒼生的一切欲望,而只是吹滅自我的貪嗔癡之火。”
“如此諸多惡欲惡趣自然消散。”
“可見日月。”
老僧看著月色下的少年道人,忽而笑起來。
笑著笑著,忽而哽咽。
“原來如此……”
“不是度滅的滅,是吹滅的滅啊。”
“吹滅貪嗔癡,可見如來。”
“是啊,他那樣的人,怎么會用渡滅來描述自己的法呢?是我們一直都看錯了,一直都理解錯了啊……為何我們不去真的理解他的法門呢?”
東方佛國凈琉璃世界。
無數琉璃世界重新恢復原本模樣,璀璨明凈,沒有絲毫的錯誤。
月光遍照菩薩卻忽而有所感應,抬起頭,看到那閉目凝聚法身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忽而垂淚悲愴。
而后緩緩睜開了眼睛。
主動選擇停止了凝聚自己的法,自己的力,自己的諸相。
月色之下,煉陽觀之中的老和尚雙手合十,道:
“貧僧想要回頭,可是獨力難支……”
“還請,太上玄微真人助我。”
只如尋常的少年道人被叫破了道號,動作一頓,抬眸看到那僧人清凈自在,老和尚嘴角一絲微笑,眸子卻澄澈,仿佛可以勘破一切,佛門有他心通,少年道人此刻卻感知到了老人的釋然和放下,也在剎那之間明白了老者的選擇,他沒有再開口說什么。
老僧道謝,盤坐在這月光之下,雙手合十,溫和道:
“愿我來生,得菩提時……”
少年身上道袍,道:
“愿汝來生,可得菩提。”
老和尚道謝,只是念誦佛門經典,齊無惑站在他旁邊,僧人是盤坐著的,道人是站立著的,僧人對月而少年背月,老者念誦曾經菩提樹下最初的法,而后右手前臂上舉于胸前,手指自然向上舒展,手心向外,施無畏印;左手下垂于膝前,掌心向外,施與愿印。
少年道人右手垂落,袖袍云袖飄搖。
左手中指無名指向內微彎。
大姆指壓住中指及無名指指尖。
以道決。
踏前一步,袖袍掃過,而僧人閉上了雙眼。心中回憶起那無數的佛門經典。
都說如是我聞,最后卻被其他聲音覆蓋。
少年口含真言,嗓音溫和,道決落下,如是道,如是說——
“太上敕令!”
參考——佛家·三轉四諦十二行
《法華經·譬喻品》:“佛昔于波羅柰,初轉四諦/佛昔于波羅奈、初轉法,今乃復轉無上最大法。
《阿毗達磨俱舍論》二十二卷,諦四先已說,謂苦集滅道。彼自體亦然,次第隨現觀。
希望能寫得足夠真實,這樣故事才有分量,選擇才有價值。
(本章完)
我為長生仙 第102章 太上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