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八百三十二 公孫度沒有機會了
雖然劉備是把遼東地區當作一個特區來看待的,也實際上給了公孫度很多便宜行事之權,但是這種權力并不是長期的,而是一個短期的權宜之計。
總體來說,他還是要把遼東的軍事行動納入到樞密院管控的體系之中的。
而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樞密院并沒有建立起對遼東的控制體系。
劉備對此感到不滿。
不過當時他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度田法令上,暫時沒有太多的精力應付公孫瓚。
于是他就將此事揭過不談,打算冷處理,讓公孫度的腦瓜子稍微冷靜一下,好好看看自己和第三帝國之間的實力差距,不要做出搞笑的事情來。
結果他沒想到公孫度多少有點大病。
劉備都想揭過不談了,他居然還連續兩次發來表奏,名義上是給劉備問安,實際上還是要和劉備討論封他做將軍和平州刺史的事情,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感覺,這讓劉備非常惱火。
他不知道是不是遼東公孫家的人都多少有點大病,腦袋瓜子不是很清楚,先是公孫瓚,后是公孫度,腦袋是真的有問題嗎?
另一個時間線上他們如此狂傲的主要原因應該是董卓之亂摧毀了中央朝廷的威信,可現在這個威信被劉備很好的維系住了,并不存在中央權威崩毀的情況。
甚至于中央權威比起第二帝國時期更高。
所以他們這到底是怎么個意思?
看不到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強勢君主正在統御天下嗎?
是誰給了公孫度和劉備主動伸手要權的勇氣?
劉備想不通,但是也很快沒有繼續去想了,拖了一段時間,再加上從雒陽到遼東之地所需要的時間所帶來的延遲,度田法令帶來的混亂很快就被壓制住了,并沒有影響到第三帝國的穩定大局。
對于這樣的情況,劉備不知道遼東地區是否清楚,但是既然公孫度對他接二連三的發起了挑釁,那么他自然也不能繼續容忍這種情況的存在。
于是劉備就傳令給牽招,讓牽招準備一下,準備動手。
牽招是東北軍區的負責人,統領三個軍的兵力負責東北地區的軍事安全,當然也囊括了整個草原的安全。
不過因為劉備之前的那一次驚天軍事行動,整個草原上七十多萬人被劉備一掃而空,剩下來的人全都嚇破了膽,往西逃跑了,所以整個草原出現了一個真空期,而在這個真空期內,牽招就顯然是沒有了那么多的發揮空間。
駐守遼東期間牽招多次帶人去草原巡視,到處尋找鮮卑人的蹤跡,希望能找到一些,打幾場漂亮的大仗,但是顯然是因為之前劉備打得太過火的原因,草原上只剩下零零散散幾個小部落,加在一起都不過兩千人。
駐守好幾年的時間,牽招一共就出手三次,戰功有限,這讓他非常不爽。
但是劉備讓他駐守遼東,顯然也不僅僅是為了戒備那個真空期的草原,更有一層原因,就是為了戒備公孫度。
因為這個時代前往遼東地區的道路是非常艱難的,明清時期的遼東走廊在這個時代并未出現,可以通行的道路在現在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根本無法提供穩定行動的道路。
此時此刻,從遼西郡到遼東郡的道路非常艱難,且一般只有兩個選擇。
要么,走遼澤,跨越艱難泥濘的遼澤,抵達勝利的彼岸。
要么,就要選擇從大草原繞路,繞過遼澤最終抵達遼東之地,總而言之,這兩條路都不是什么可靠的道路。
但是在劉備的指示下,牽招開辟了第三條道路。
海路。
東漢時期,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已經有通過海路連接的情況了,只不過這種情況出現的次數不太多,且危險性大,還特別依靠季節和海洋季風,稍有不慎就是葬身海底的情況。
而揚州尖底海船成功建造出來并且試航成功之后,劉備便指示牽招在幽州打造尖底海船。
第三帝國的尖底海船樣式主要靠攏帆船時代的主力船只蓋倫船,以風帆和船只相對狹長為特點,且降低了甲板建筑的高度,甚至使傳統中式船只那種高大的甲板建筑降低到船體之中,且龍骨長度一般是船寬度的三倍。
這種船只其實很適合海戰,尤其是遠距離海戰,甚至于就是為了方便海戰而誕生的。
但是此時此刻,缺少遠程攻擊裝備的海船并不具備遠程海戰的能力,但是這種船只同樣適合運兵和裝載貨物,其載重量一般能達到六百噸。
雖然第三帝國目前還造不出能夠載重六百噸的大船,但是縮小一號的小型蓋倫船還是能造出來的,配合這個時代的貨運能力,完全是夠用的。
到劉備準備對遼東三郡動手的時候,這種小型蓋倫船樣式的制式海船在揚州已經打造成功二十余艘,已經啟程前往日南郡,準備交付給日南郡的第一次遠洋隊伍使用。
而在幽州,這種船只也打造成功十一艘,牽招也找到了往返遼東和山東半島的有經驗的海員作為向導,進行了多次秘密演練。
對于這一次行動,劉備的用意是讓牽招帶領精銳部隊乘船秘密抵達遼東地區,然后以騎兵快速奔襲公孫度所在地,直接拿下公孫度,擒賊先擒王,將公孫度和他的指揮層全部拿下,然后拿出圣旨,直接強行接管遼東三郡的士兵。
遼東三郡被公孫度訓練出來的一萬多士兵確實是勁旅,劉備并不想讓這支部隊就這樣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他覺得這支軍隊可以發揮很大的用途。
所以,他決定執行斬首戰術,率先奔襲拿下公孫度,保全這支軍隊,讓牽招把這支軍隊給分化瓦解,徹底消化掉。
而對于這次行動的成功率,牽招表示還是很大的。
主要東園密探在遼東三郡的活動比較成功。
在遼東三郡很多商旅都是東園密探假扮的,他們往返于幽州、青州,帶來很多商品的同時,也結識了很多遼東地區的官員。
還有東園密探加入了公孫度的軍隊,在公孫度的軍隊里擔任比較重要的職位,在之前的戰斗中立下功勞,手下有數量不少的士兵。
甚至于公孫度的家里都有東園密探擔當仆役,時時刻刻都在把公孫家的消息往雒陽送,方便東園方面時時刻刻能掌控到公孫一家子的所作所為。
甚至于公孫度的家里都有東園密探擔當仆役,時時刻刻都在把公孫家的消息往雒陽送,方便東園方面時時刻刻能掌控到公孫一家子的所作所為。
如果說公孫度還在不斷的試探劉備的底線在什么地方的話,那么劉備就連公孫度現在穿沒穿兜襠步都能知道,所以要說這一次特別行動不能成功,那主要問題絕對出現在牽招身上。
東園密探已經幫他把能做的都給做了,情報層面,公孫度已經被滲透成篩子了。
所以到最后的執行層面上,牽招覺得自己要是成功不了,這個東北軍區負責人的位置他估計也是沒臉做下去了。
貞觀三年三月初,日南郡方面正在籌備第一次遠洋航行的行動的時候,這個計劃開始執行了。
執行之前,劉備大大方方給遼東方面送去了消息,說他準備派遣牽招帶領三萬大軍抵達遼東郡,要和公孫度聯手徹底解決掉扶余國、高句麗國和東沃沮、三韓等邊境的麻煩,徹底解決遼東的問題,以達到獲取和平的目的。
他給公孫度提供的路線是大軍將穿越草原,繞過遼澤,最后抵達遼東郡。
當然,劉備也沒說謊,東北軍區的主力的確是要通過草原抵達遼東郡的。
因為制式海船數量不夠,想要把東北軍區主力部隊全部運送到遼東郡,只靠那十一艘船只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所以劉備是要讓大部隊走已經完全安全的草原路線,他要求公孫度在大軍前進的沿途提供糧食保障。
而執行任務的是牽招率領的精銳部隊,這支精銳部隊解決掉公孫度本人之后,就直接在當地整軍備戰,等大軍主力抵達之后,就可以順勢展開對扶余、高句麗和東沃沮、三韓等地方勢力的徹底清除,將遼東地區的憂患一掃而空。
同時,還能獲取數量較大的戰俘,用于各地的建設之用。
當然了,為了這次軍事行動的成功,也為了安撫中央軍區的那些軍隊的情緒,劉備終于把驍騎軍和豹騎軍這兩支騎兵軍給派出去了。
夏侯淵和龐德得知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立刻全軍整備,只要劉備一聲令下,他們立刻出發,將用最快的速度抵達遼東,協助牽招展開進攻。
對于這場攻勢,就不單單是要解決掉公孫度了,公孫度只是小小的憂患,他自己的實力根本配不上他的野心,事實上劉備根本搞不清楚為什么公孫度還能產生割據一方的野心,難道說他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遠征遼東嗎?
也不應該啊,當年劉備在很困難的環境下都能帶兵北伐草原,公孫度也是親眼目睹了自己的能打,怎么現在還是這個樣子?
想來想去,劉備也想不通,只能歸咎為公孫度自己的膨脹。
有些人啊,一旦膨脹了,就容易搞不清楚狀況,一旦搞不清楚狀況了,就會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搞笑的事情。
試圖從正常人的層面去理解一個不正常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沒有意義的。
于是劉備沒有再有什么留手,讓樞密院把計劃制定完畢,走一遍流程讓驍騎軍和豹騎軍快速出擊前往遼東會合牽招,然后徹底解決遼東的邊境問題。
說起來,扶余也好,高句麗也好東沃沮等地方部族實力和朝鮮半島的三韓也好,在這個時代都不能說是十分弱小的存在。
根據東園密探在遼東經營數年所得到的成果顯示,扶余國首先就是個比較富庶的國家,其國以農業為主,畜牧業很發達,手工業也較發達,根據密探們的估計,扶余國的人口約在三萬戶、二十余萬人的區間,所以說扶余國有點實力,是比較恰當的評論。
高句麗國也差不多,高句麗政權為西漢建昭二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和扶余國出自同源。
他們之間的關系有點類似于帶英和美利堅這樣的共軛父子關系,雖然出自同源,但是互相之間的關系比較微妙。
扶余國強盛的時候扶余國就是爸爸,高句麗國強盛的時候,高句麗國就是爸爸,彼此之間也沒少過互相征討、下套、屠殺的行動,不過笑到最后的還是高句麗國,算是給共軛父子的局面畫上了一個最后的句號。
高句麗國的人口規模比扶余國少一些,不過在社會制度和生產能力上較之扶余國略有優勢。
比如高句麗現在就有了比較完善的稅收制度,在農業生產方面,高句麗也有了比較明確的鐵制農具,并且引入了耕牛等等,所以農業生產力也不弱。
兩國總動員的話,各自能出動兩萬到三萬左右的兵力,一般狀態的作戰,也能出動萬余人的兵力,在具體的軍事層面,也算是遼東地區的兩個小霸王。
對周邊沒有形成統一國家體系的部族勢力來說,這兩個相對成熟一點的國家還是產生了強大的威懾力的,且都曾對漢帝國的遼東邊境發起過軍事行動。
直到公孫度異軍突起,被劉備委任為遼東三郡的管理者之后,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多次打擊高句麗和扶余國的入侵,也對其他小部落進行過打擊,形成了軍事層面的優勢。
于是在多次征伐之后,高句麗和扶余國兩大勢力都對公孫度有所畏懼,不敢再次和公孫度進行軍事對立,事實上承認了公孫度高于他們的地位,表示愿意聽從公孫度的調遣,如果公孫度想要征討其他部族,他們愿意出兵相助。
于是公孫度就在事實上成為了扶余國和高句麗國的宗主,王中王,聲威一時無兩。
不過以公孫度其實并不滿足于這樣的地步,他其實更想要覆滅這兩個國家,得到他們的一切,只是缺乏吞并他們的實力。
想要擊敗他們比較容易,想要讓他們聽從指揮也很容易,但想要吞并他們就沒那么容易了。
公孫度多次為不能吞并高句麗國和扶余國感到嘆息,他覺得如果能再給他三萬兵馬,他一定可以覆滅扶余國和高句麗國,統一遼東,成為遼東之地絕對的王者。
但是遼東底子太薄,人口太少,原時間線上因為黃巾之亂而引發的十數年遼東移民潮也因為劉備的高度介入而沒有出現,所以此時此刻的遼東的人口,那是真的不多。
所以,公孫度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貞觀三年三月,公孫度接到了劉備的詔令,要他為大軍沿途準備糧秣,并且為大軍提供作戰后勤,且他本人和他的軍隊也要接受牽招的指揮,為徹底平定扶余國、高句麗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接到這份詔令之后,公孫度大驚失色,立刻召集幕僚進行商討,討論一下這件事情。
(本章完)
玄德 八百三十二 公孫度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