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143章 時代的奮斗者

更新時間:2023-10-07  作者:武文弄沫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143章 時代的奮斗者
考察團人員好奇也不是反對中午休息這一項,而是對這種制度的好奇。

他們倒是很希望所有的單位都能有個正式的午休時間呢,畢竟中午吃完飯都困。

韓戰看了一眼韓雅婷,示意她來解釋。

韓雅婷瞥了韓戰一眼,又看向了魏同,覺得魏同是這邊的負責人,應該他來解釋。

“其實只在訓練場有的”

魏同笑了笑,示意了帶團的韓戰和韓雅婷說道:“他們在廠里也是沒有這種明確的休息時間的”。

這么說倒是解釋了剛才為啥韓戰和韓雅婷相互推諉不愿意解釋的原因了。

跟考察組的人一樣,他們也很想要午休的時間。

“因為訓練場的訓練和學習日程比較密集,任務量大,尤其是在晚上還有課”

魏同解釋道:“早上六點起床開始學習鍛煉,一直到晚上十點鐘就寢,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和鍛煉需要適當的休息,以提升訓練效果”。

“這是應該的”

有考察團的人點頭道:“咱們都是六點下班了,參訓人員還有晚課,是需要中間休息的”。

“確實,訓練的強度比較高,任務量比較大”

“正治課、文化課、理論課、專業課,再加上身體的訓練,沒有中午的休息是不行的啊”

在聽了魏同的解釋過后,考察團的人也都點頭承認了這種休息制度的必要性,更是找出了這種制度的根由。

所以當李學武從辦公樓里走出來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這邊和諧的聊天環境了。

午休一個小時,魏同并沒有將應該去午休的參訓人員叫來參加座談會,而是也給了這些考察團的人一定的休息時間。

考察團的人有的去周圍轉了,有的則是坐在休息區先聊天,或者喝著茶,或者靠在椅子上休息一會。

李學武也趁這個時間同魏同和作訓科的干部們做了個簡單的交流。

主要還是訓練場當前的工作重點,以及將要開展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的宣傳和執行工作。

魏同的思想比較簡單,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李學武怎么說,他就怎么做。

這邊因為有正治教員在,所以很多問題都可以交給專業的人員去處理。

魏同跟李學武學習的,或者說是溝通的還是大方面的問題。

現有的作訓科和訓練場管理處都面臨著人員暴增的挑戰,工作量很大,如果再抽調人手搞活動,那就要捉襟見肘了。

李學武很理解他們的困難,所以給他們安排了一種比較簡單的方面。

在晚自習的時候插入一些這方面的文件讓學員自己看,多寫寫學習感悟,寫一寫學習筆記。

相關的宣傳物料和標準李學武會安排保衛處青年學習突擊隊上山來幫忙的,無非就是多安裝幾塊宣傳欄罷了。

山上畢竟不好上來,且路太遠了,在這邊安置的還是軋鋼廠里的人,只要軋鋼廠不來檢查,其他部門就管不著這邊。

不過該有的宣傳和學習工作還是要有的,風暴之下沒有人可以豁免。

該學習學習,該工作工作,一手抓變革,一手抓生產嘛。

在同作訓科談了一會后,李學武見著閆解成站在不遠處等著他,好像是有事情要說的樣子。

跟魏同等人交代了幾句,李學武抬手示意了一下,帶著他往辦公樓側面走了過去。

待走到陰涼處,李學武站定,看了看閆解成問道:“怎么了?”

“處……處長”

閆解成扯了扯嘴角,吭哧癟肚地支吾道:“我爹……我弟……我……”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問道:“你到底想說啥?我這可忙著呢”。

“是!是……是我二弟的事”

閆解成見李學武這么說,趕緊說道:“我們家給我打電話了,說了我二弟的事,我就是想跟您道個歉,給您惹麻煩了”。

“就這?”

李學武打量了閆解成幾眼,這才繼續問道:“你家里有沒有跟你說你父親的事?”

“說……說了”

閆解成也是覺得有些丟臉了,低著頭回道:“說他摔壞了腦袋,說不記得以前的事了,胡攪蠻纏的”。

說完這句后,閆解成又抬起頭看著李學武認真地匯報道:“我覺得我爸沒啥事,就是裝的”。

“呵”

李學武嘴里發出了一聲不明所以的呵聲,微微皺眉問道:“何以見得啊?我看著他好像不大好呢”。

“他就是故意的”

閆解成懊惱地說道:“哪有摔糊涂卻不耽誤上班的,電話里說的那么嚴重,把我叫回去只想著要醫藥費”。

說完這句好像又覺得家丑外揚了似的,趕緊止住了話頭,隨后又囁嚅著說道:“我就是想跟您說一下,您別搭理他”。

“不至于的”

李學武看了閆解成好一會,這才說道:“三大爺不一直如此嘛,你回去多勸勸他吧,裝病嚇唬人,怪不好的”。

“是”

閆解成也是有些皺眉頭地說道:“老二本身就做錯了事,該怎么著就怎么著唄,何必鬧成這樣,里外都不好看”。

說著話的時候他還看了一下李學武的臉色,想要看看李學武對這件事的在意程度。

跟他二弟怎么著都無所謂了,可別連累到他,他可是在李學武手底下當差呢。

這種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上次回去他就想找李學武道歉來著,可是沒找到人。

又因為家里父親和母親凈想著咔嗤他的工資,所以當前就回了訓練場。

倒是因為媳婦兒懷著身孕,他把工資給媳婦兒留了不少,讓葛淑琴買營養品吃的。

這會兒見著李學武來山上檢查,他就想著正好趁這個機會跟李學武說一聲。

李學武其實沒太在意三大爺的裝瘋賣傻,這么做到最后磕磣的又不是他。

閆解放想惹事已經被收拾了,他也就懶得再搭理他了。

倒是閆解成,這么些日子沒見,看著成熟不少,都知道主動找自己來談話了。

“在山上怎么樣?”

李學武沒再繼續剛才的話題,而是打量了閆解成一眼,問道:“沒想著調回城里?”

“暫時不想了”

閆解成搖了搖頭苦笑道:“廠里亂哄哄的,這幾次我開車回去拉補給,看著都嚇人,還是在山上的好”。

說完又看了訓練場一眼,道:“彪子跟我說了要我教幾個咱們院里的孩子學車,這幾天來了倆了”。

“是嘛”

李學武好像是很意外的樣子,點了點頭,沒說這個,而是對著閆解成叮囑道:“多回家看看,你媳婦兒有著身子,你弟弟妹妹好像鬧的厲害,還有……”

李學武是想說三大爺來著,但是看著閆解成皺眉的樣子,也就沒當這個煩人精,對著他微微點了點頭便往考察團那邊去了。

閆解成看了看李學武的背影,有些懊悔地往訓練場去了。

他本是想跟李學武提的,能不能安排他進步的事。

這不是年中會議了嘛,這邊汽車班有兩個晉升的名額,他想著跟李學武提一下的。

可見李學武走到他跟前,他所有的勇氣就都沒有了。

只有膽子跟李學武道歉,解釋了家里的事。

尤其是自爆了父親的短,說了他故意裝瘋賣傻,騙了院里人。

這也是為了取得李學武的原諒,因為他知道,父親那些小伎倆根本騙不過李學武。

就是剛才李學武的那些個表情他都知道,這些只是李學武的偽裝。

無論是他父親的事,還是回收站的人來學車的事,他都知道。

只不過是上位者的深沉罷了。

這次回家他也發現了四合院里的變化,尤其是他爸在院里的地位已經沒了權威。

一大爺身體不好,不愿意管閑事了,平時也就收收電費,或者傳達一下街道通知而已。

而二大爺的情況更不及他爸呢,徹底沒了威信,在院里屬于被鄙視的那一個,平時都不出屋的。

四合院里三個大爺,算上他爸一共廢了仨,成了群龍無首的狀態了。

不過他回去感受了一下院里的氣氛,好像也沒咋地。

就是像剛才李學武說的那樣,院里的小崽子們熱鬧了起來,一個個人五人六的,到處惹豁子呢。

他弟弟和他妹妹都是如此,他倒是想說來著,卻是被他弟弟給罵了一頓。

從那一刻開始,他才知道他們家已經換了天。

也不僅僅是他們家,后院二大爺家,以及家里有初中生的家庭都變了天。

家里不是家長說的算了,而是那些袖子上別塊紅布的小崽子們。

動不動就要專了你,嚇得院里這些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四合院里被貼了好些個條幅、傳單,呼呼啦啦的。

他三弟閆解曠說了,世界是他們的了。

閆解成看著他二弟恨得牙癢癢,看著他三弟亦是如此。

唯獨他妹子不懂事,也不知道這些個玩意都是啥,還沒做什么錯事,只是跟在后面瞎呼搭。

他爸踅摸的裝病跟他要錢,就想咔嗤他的工資,好貼補一下最近家里因為最近這些事而造成的“財政虧空”。

閆解成不想調下山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想回家,不想看見他爸媽。

彌補虧空倒是從外面來財啊,跟家里人身上咔嗤算怎么回事啊。

要真是回了家,說不定啥都指著他了,還得聽他弟弟的號令,憋屈死。

可不就是嘛,老二活死人似的,老三不著急,不是他當老大的干活還是誰干去。

閆解成不想下山,不想回家,在山上挺好的,至少能保住工資呢。

就是進步的事因為他家里的原因,怎么都不好意思跟李學武說了。

怨誰啊,只能怨他家里人不爭氣,給他拖了后腿。

李學武可不知道司機班司機考核晉升的事,這種考核距離他這個保衛處負責人實在是太遠了。

要是什么事情都得他經手,那他就不用干別的了,一天二十四小時在辦公室坐著忙都忙不過來。

回到休息區,李學武跟幾位轉回來的考察團成員握了握手,寒暄了幾句。

魏同便組織人手將辦公室里的桌子搬了出來,拼接成了長條會議桌,邀請了考察團的人在桌邊就坐。

在戶外開會,這倒是很新鮮的事,可考察團的人員太多,會議室又坐不下,沒有山下那種大會議室的條件,只能這么做了。

好在今天的天氣好,沒風沒浪的,在戶外開倒是心情好,抽煙也不虞影響到女同志。

考察團依舊是按照分組的形式就坐的,組與組之間也安排了優秀學員和訓練人員,以及訓練專家。

魏同請了李學武主持座談會,也得到了考察團成員的歡迎。

“今天的天氣有些炎熱,溫度有些高啊,但我看也不及咱們訓練場同志的熱情高啊”

“呵呵呵”

考察團成員適時地給出了笑聲作為回應,李學武在軋鋼廠和分局的地位還是有的,面子也是有的。

今天邀請的這些人,很多都是他的關系戶,就是來搞展銷會的,包括讓那些已經參訓的單位負責人來看看,作為當事人,幫忙宣傳。

李學武面對他們還是很放得開的,都是各廠的安全保衛干部,有些話說起來也方便。

“軋鋼廠訓練場的大致情況大家也都看到了,聽到了,一會兒請優秀學員代表給咱們說說他們的訓練日常”

“也請負責訓練場工作的作訓科科長魏同同志介紹一下當前訓練場所取得的成績,以及當前正在參訓人員的訓練成績”

“這兩項結束后,我們也想聽聽各位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到時候請大家不要吝惜好的想法,多給我們支持啊”

“好”

考察團的成員見李學武說的客氣,便都鼓起了掌。

因為在室外,這邊的掌聲也不攏音,顯得噼里啪啦的。

李學武笑了笑,示意了坐在桌邊的優秀學員代表發言。

魏同也是示意了一下,那邊端坐著的學員便立即站起身給眾人敬了一個禮。

而考察團的成員也在李學武的帶動下給這名學員鼓起了掌。

學員剛想發言,卻是見著李學武沖著他擺了擺手,道:“坐下說,咱們這是座談會,不能站著開成報告會”。

“哈哈哈”

那名男學員在一眾考察團人員的笑聲中靦腆地笑了笑,重新落座,開始了他的匯報。

“我是京城日化四廠消防科義務消防隊的馬忠義,受我廠消防科委派前來學習雙預案以及消防管理知識”

馬忠義有點緊張,不過他準備了個小稿件,這會兒拿在手上讀著。

“我參與學習的培訓班為雙預案消防技能培訓班,主要培訓體能、專業消防管理知識、各種火險的處理,以及消防器材的使用等”。

“在培訓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訓練課程就是正治培訓課……”

“呵呵呵呵”

聽到馬忠義說到這,有考察團的成員不由得笑出了聲。

他們可都去聽了課,知道給這些學員上課的都是年輕漂亮的大學生。

當然了,這些笑聲并沒有嘲諷和貶低的意思,只是想及此處,會心一笑而已。

而馬忠義也因為眾人的笑聲讀稿件的語調發生了些許變化。

很顯然,他聽明白了這些領導笑聲背后的含義。

不過這是在戶外,又是開的座談會,倒是沒有那么嚴肅的會議氣氛,也沒講究個會議紀律,任何會議上的表情變化和情緒波動都是很正常自然的。

馬忠義雖然受到了影響,但并不影響他繼續表達自己的參訓感受。

“最初接受培訓時,我不理解為什么要上正治培訓課,直到授課教員提到火情無常,專業的事故需要專業的人員和專業的手段去處理”

“而在處理變化無常的火情時,我們會面臨人員、財產、傷亡以及自身犧牲等極端情況,我們需要強大的思想武裝頭腦,冷靜思考和及時做出判斷……”

當馬忠義說到這里時,考察團的眾人均是點頭表示了認同。

認同馬忠義所說的話,也認同訓練場針對參訓人員進行的正治課教學,以及其他的教學內容。

“當然,正治課只是我們參訓學習計劃中的一門課程,其他課程也給我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

馬忠義讀到這里的時候目光看向了李學武這邊一眼,隨后說道:“感謝訓練場,感謝訓練場各位教員的辛苦付出,也感謝給我這次機會跟各位領導坐在一起”。

“啪啪”

眾人聽到馬忠義講完均是給出了掌聲,這個小伙子還是很有才能的,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寫出了這份稿件,可見是被單位領導當成重點進行培養。

能花錢送來這邊培訓,應該沒有哪個不是被領導重視的,回去都是要重用的。

比如馬忠義,他現在參與的就是消防安全技能培訓,而他也說了,他來自于他們廠消防科義務消防隊。

這要是培訓完,連同跟他一起培訓的這些人,說不定就把義務兩個字去掉了。

而掛著雙預案的前置條件,那就是有查處權利的部門了。

從一個服務部門,一躍成為一個執行部門,這種變化可是相當巨大的。

李學武當然很欣賞這種優秀學員,只有訓練場培訓出來的學員越優秀,才能越代表訓練場的先進性。

為啥讓優秀學員代表來發言啊,要是弄兩個吭哧癟肚的,還不把自己的臉給打了。

“馬忠義同志的感悟應該是很多學員共同有的感悟”

李學武笑了笑,開口說道:“訓練場的培訓科目設置是經過一線雙預案執行人員、指揮人員,以及訓練專家共同研究制定的”。

說完示意了一下魏同道:“他們作訓科就是專門搞訓練計劃的,你們這些參訓人員還沒來的時候,他們就根據你們廠給出的關于你們的資料進行了統一規劃,科學合理的進行了訓練計劃的調整”。

李學武的這句話很是吸引了考察團的關注,能把訓練大綱做到這種程度,只能說到底還是專業的。

“可以這么說,今天你要學到的東西,要掌握的東西,他們都是有計劃的”

李學武主要還是面對著馬忠義說的,但所說的話還是給這些考察團聽的。

“包括你們今天有沒有沒學會的,或者說訓練不到位的,你們的教員都會在你們的訓練跟蹤手冊上進行記錄”

魏同在李學武介紹到這里的時候,示意早就準備好的作訓科人員將一些學員的跟蹤手冊發給了考察團的人觀看。

而考察團的人接到這樣一本詳實記錄著一名參訓人員具體訓練和學習數據的手冊也是很震驚的。

從上午到了這邊開始參觀,他們的心里只有一個詞,那就是專業。

即便是到了剛才馬忠義的發言后,他們的心中還是這么個詞。

而聽著李學武的介紹,看著手里的訓練手冊,他們再次刷新了對訓練場專業態度的認知。

這就不能簡單的說專業了,更應該說是專注,專家。

專注于科學訓練的專家團隊,專注于科學培養的專家團隊,專注于專業人才培訓教育的專家團隊。

在場的幾名優秀學員聽見李學武的介紹也是有些緊張,他們不知道自己平日的表現如何,會在跟蹤記錄上如何體現。

這種帶文字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還是很重要的,有可能會成為一種對他們的考核,或者說叫認知標準。

李學武沒在乎他們的感受,因為他們終究是要被這些考察團成員送來受訓的,今天他們不是主角,這些考察團成員才是。

“李處長”

一名坐在較遠位置的考察團成員沖著李學武招呼了一聲,隨后揚了揚手里的記錄本問道:“請問這上面的數據能反應什么,或者說代表什么?”

“很多,這是一種工具”

李學武拿起身邊剩余的一本跟蹤記錄本,翻開了介紹道:“教員會根據記錄本上的個人信息對他們的訓練和學習接受程度進行考慮,判斷如何教會他們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而在記錄中如果該學員有欠缺,或者學習完成度不夠的情況下,相應的技能教員會在周日的時候組織該學員進行補習或者訓練”

“說白了就是因材施教”

李學武放下手里的記錄本,看向那邊的考察團成員繼續解釋道:“這種制度會督促學員保持認真的學習態度,珍惜在訓練場的學習時光,是對他們本人負責,也是對他們的單位負責”。

“好,我明白了”

考察團的那名成員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你這么一說,我倒是覺得跟小學的作業本有些相似了”。

“哈哈哈”

眾人聽到這個比喻也都笑了起來,他們早就覺得像了。

尤其是這上面還有相關的教員簽字,就像小學生作業本上家長簽字一欄似的。

李學武也跟著眾人笑了笑,隨后說道:“這確實是作業本,不過不是給學員的,而是給教員的”。

說完他便示意了一下魏同的方向,道:“所有的跟蹤訓練記錄都是有專人進行檢查和登記的”。

“即便是這名學員結束了訓練,都已經回單位執行任務了,那么有一天他出了技術性的問題,我們也是有記錄來證明我們確實將該項技能教給他了”。

當眾人聽到李學武說完這句話,臉上的笑容全都不見了,換上的是驚訝,是認真,是思考的表情。

就像剛才李學武所說的,訓練場要對受訓學員負責,更要對委托單位負責。

所有的參訓人員從這里離開的時候都是合格的,如果出現不合格情況了,那也是該學員自己出了問題。

而同委托單位交接的時候,也會將這份跟蹤記錄本上的內容進行交接,明確告知委托單位,該單位送訓人員在訓練場參訓期間的具體表現。

考察團人員默默地將跟蹤記錄本翻看到了最后一頁,果然發現了交接頁,上面有要求作訓科科長簽字,也有要求送訓單位負責人簽字。

這份記錄本將會保存在訓練場,用來確保從這里走出去的學員不會給訓練場抹黑,也不允許受訓學員或者單位給訓練場抹黑。

這就像是一份警告書,隨時懸在學員的頭頂,時刻提醒他們培訓場在盯著他們。

如果犯了錯,不僅僅給自己的單位惹了麻煩,還會因為這份記錄把所有的責任都釘在他們自己身上,逃都逃不掉。

考察團的人不會因為訓練場太專業,太嚴格而苦惱或者氣憤,他們只會佩服和尊重。

佩服這種專業的態度,尊重這種負責的行為。

李學武看眾人反應了一陣,笑著示意了第二名優秀學員代表發言。

“我是京城紡織三廠保衛科保衛股的趙雙江,受我廠保衛處委派前來學習保衛技能及管理知識”

在聽過消防科的受訓人員發言后,再聽保衛科的受訓人員發言,這些考察團的人都有了準備。

他們更關注這名叫趙雙江的學員話里對參訓和受訓中的感悟和感受的細節,想要看看訓練場除了跟蹤記錄本以外,還有沒有更細節的地方。

答案是有。

“我所參訓的科目所有具體項目都有合格時間限制,包括指揮技能訓練時,如果不達標會在周末進行再訓練,再考核”

趙雙江匯報道:“教員對時間的掌控和要求是我對參訓感悟最深的一點,甚至我們上廁所的時間都被限制了”。

這一次考察團的成員沒有笑,而是都把目光看向了李學武。

不過李學武并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等趙雙江匯報結束后,大家都鼓了掌,這才笑著問了趙雙江一句:“是不是上廁所的時候被叫出來很難受?”

“這……”

趙雙江也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李學武的這個問題了。

他是知道這位是軋鋼廠保衛處的負責人,也是這處訓練場的主管領導。

他們在這邊受訓都是這位一直在領導的,甚至據說有些訓練科目就是這位設計并且做出標準的。

“沒關系,誰都難受”

李學武笑著對趙雙江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不好意思。

對趙雙江說完,李學武看了魏同一眼,說道:“我記得訓練場不僅僅對上廁所的時間做出了限制,還包括吃飯和睡覺,是吧?”

“是的”

魏同很是認真地點頭確認道:“還包括洗漱時間、整理內務時間、上交學習筆記時間等等”。

“嗯”

李學武點了點頭,又看向了趙雙江和正望著這邊等待解釋的眾人說道:“這個要求還得從我們訓練場的立足根本開始講”。

說著話,示意了八一六團的駐地方向解釋道:“我們跟駐訓在這里的八一六團是互幫共建單位,訓練場內部的安全和紀律都是由八一六團統一管理的”。

“包括食堂的炊事班、門崗保衛、訓練教員等等,都有八一六團參與,我們從一開始就是按照紀律隊伍進行建設的,也是按照紀律隊伍進行要求的”

李學武表情嚴肅地說道:“無論是消防人員,還是應急救援人員,也包括像是趙雙江這樣的保衛人員,他們都是特殊力量”。

趙雙江被李學武點了名,當聽到自己的身份被這樣解釋,他也是點了點頭。

跟現場的考察團成員一樣,大家都是安全管理人員,自然明白李學武所說的這些崗位的性質。

“特殊力量就代表著崗位的特殊性,人員的特殊性,也代表了崗位對人員的特殊要求”

李學武正色地看了趙雙江一眼,問道:“如果你在蹲坑的時候,廠里突然有人襲擊了,難道你要等蹲完了坑再出去嘛?”

這個問題直接敲在了趙雙江的心上,他明白李學武所講的話代表了什么,也明白訓練場這么要求的意義。

他剛才所說的那句話的意思也并沒有反對這項紀律和要求的意思,李學武也懂。

所以這里也不是給趙雙江解釋的,而是給考察團的人說的。

“不是說我們在訓練場,周圍有幾千人在,大家都是在安全的環境中,不用這么緊張,而是一種態度”

李學武用手指輕輕地點了點面前的桌子,看著眾人說道:“從他們這些受訓人員邁步進入訓練場的那一刻起,他們就要有一個認真的態度,和作為特殊力量需要繃起來的弦”。

“所有的時間限制都是你們要在未來工作中面對困難的演練,也是對你們離開這里去面對實際問題時的考驗”

“紀律鍛煉你們的反應能力和適應能力,也鍛煉你們接受能力”

李學武看了趙雙江一眼,見他點了頭,便繼續說道:“你們來訓練場以前是什么樣那都是過去時了,身在訓練場就是你們隨時面對險情,面對困難的進行時!”

“只有在進行時時刻保持機敏的應戰態度,才能在未來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方案”

“明白了嘛?”

“是,謝謝李處長”

趙雙江很是認真地站起身給李學武敬了一個禮,同時說道:“您的事跡我在報紙上學習到了,我很佩服您,也很崇拜您,向您學習”。

“哈哈哈”

考察團的成員被趙雙江突然的“追星”行為逗的大笑了起來。

李學武確實很厲害,在系統內部,在相關的行業和領域內很出名,是一個“明星”級的干部。

今天他們應邀前來考察,也是奔著李學武的名號來的。

可以說他們跟趙雙江一樣,也是來追星的。

不過趙雙江追的是李學武這個人,而他們追的是李學武所做的成績和事業。

他們的笑也是善意的笑,覺得身邊的人被后背追星了就很有意思的事。

其實笑過之后想一想,哪個年輕人在看了報紙上關于李學武的報道后不會崇拜他、佩服他。

到了他們這樣的位置和年齡,他們是不會做出崇拜的心思的,但內心之中對李學武的佩服還是有的。

李學武也是被趙雙江突然的動作和話語弄得一愣,隨即笑著對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說話。

“你這也太突然了,給我整的都不好意思了”

李學武笑著對趙雙江說了一句,隨后又對考察團眾人故作認真地解釋道:“這絕對不是我安排的托兒啊!”

“哈哈哈哈”

眾人聽到李學武開玩笑便都大笑了起來,沒想到這么一個有能力的年輕人也會這么的幽默。

這是座談會,李學武當然不會搞的那么嚴肅,面對突如其來的夸獎,他更不會得意忘形。

“我還真是第一次面對這種夸獎,真是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復是好了”

李學武沖著眾人笑了笑,隨后稍稍整理了自己的表情說道:“我也是年輕人,我也同你一樣是安全保衛戰線上普普通通的一員”。

“更是同千千萬萬個堅守崗位的安全保衛人員一樣”

李學武用手示意了趙雙江和自己的方向一下,隨后說道:“你我,大家,一樣都是追夢人,都是奮斗者,只不過各自所處的環境和應對的需要不同罷了”。

“現在提倡青年有擔當,有作為,敢為天下先,要深入學習上級下發的大學習、大討論相關的指示”

“要深刻領會學習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要在訓練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李學武面色微微嚴肅地看向幾名優秀學員代表,仔細地叮囑道:“咱們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是這個時代的奮斗者,是建設事業的主力軍”。

“身負千斤擔,上陣須殺敵”

“不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不用正確的思想武裝好自身,如何上陣殺敵?”

李學武言辭懇切地說道:“重擔在肩,你們既然能來到這里,定是肩負著各自單位的重托和希望,定是各自單位未來的創造者和擔當者”。

“我衷心的希望大家做各自單位的開創者,做行業的引領者,做事業的成功者”。

“嘩”

聽著李學武的講話不僅僅是這些學員受到了鼓舞,就連在座的考察團成員也能感受到李學武對訓練場事業的認真態度和正確的思想方向。

李學武是愿意這些學員在這里學到優秀知識,服務和反饋給各自的單位,在各自的領域和工作中取得成績的。

今天是面對考察團來辦的座談會,也是對這些年輕人,對這些正在參訓學員的一種鞭策和鼓勵。

只有優秀的、先進的、有代表性的人才能上桌。

今天他們能坐在這里就代表了一種成功,成功是會讓人上隱的,他們終究也會在品嘗到成功的味道后喜歡上這種喜悅的情緒,進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保衛培訓代表趙雙江匯報結束后,李學武又請了一名應急救援培訓班的學員進行了匯報。

而后同各考察團成員就相應的培訓細節進行了溝通和交流。

詳細的訓練過程以及要求是在參與座談的管理人員和訓練專家們一起做的解釋和說明。

李學武僅僅是從大的方向上給眾人做了一個介紹。

這也表明了訓練場是一個很具獨立性,很系統的訓練團隊和組織,不是李學武一個人用嘴說出來的故事。

而后李學武也同訓練場作訓科的干部以及管理人員、訓練專家一起面對了各考察團成員的提問,并且做出了正面的解答。

今天能來的,坐在這里能問的,那就代表了相關人員對訓練場,對訓練的科目等等是很感興趣的。

要把這種興趣激發出來,轉移過來,那就是訓練場的業務了。

今天當然不可能在這里就把業務談成了,但是能達成培訓委托意向,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當再次就相關的委托培訓進行商談時,今天的好印象也將是商談成功的基石。

即便是沒有談成功,那這些人在同其他單位負責人談起保衛處訓練場時,也會是一個好的宣傳方向。

通過今天的參觀考察,以及最后的座談會的溝通和交流,這些人一定會把專業這個印象帶回廠,帶給更多的有需要的單位。

這就是李學武組織今天三個考察團來訓練場的意義,也是李學武作為主管領導對訓練場的意義。

好哥哥們,月底最后一天了,把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143章 時代的奮斗者

上一章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