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97章 東風建筑

更新時間:2023-09-06  作者:武文弄沫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97章 東風建筑
“感謝您理解,也真是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

于堯母親跟李學武道著謝,同時看向左杰道:“小杰,這次是阿姨和于叔叔欠你的人情,我們一定還”。

“不用了鄭姨”

左杰咧了咧嘴,想給了微笑的表情又笑不出來。

于堯母親很是理解地拍了拍左杰的手,道:“不用說了,阿姨都懂,都理解,咱們以后多相處”。

說完又看向李學武客氣道:“李處長,不知您晚上有沒有時間,我想請您和小杰吃個飯,您看怎么樣?”

“沒必要的”

李學武看了左杰一眼,道:“這件事放在我這里就是案子,如果你們當家長的都能及時的主動處理了,就沒這么多事了”。

說完手按在了那堆材料上,說道:“我也勸您一句,工作再忙,也得把家顧好了,不能因為孩子把工作耽誤了,兩頭都顧不著”。

“是,是這么回事”

于堯母親點頭道:“回去我跟他爸商量一下,孩子大了,不能老這么晃了,得給他找點正經事做”。

說完又看向左杰道:“小杰你爸媽是怎么跟伱說的?有去向了嘛?”

“還沒”

左杰無奈地笑了下,說道:“我爸讓我聽安排,分配去哪就去哪”。

“你爸也是忙”

于堯母親再看了一眼左杰,心里有了打算,看向李學武的時候便不再聊這個話題。

“其實于堯的父親就是顧參的老部下,原來都是一個根據地的”

于堯母親這會事了了才跟李學武提起關系來,只是提起也是收斂著,沒有什么話都說。

“我是聽了王家的孩子說了,這才想起來,卻是沒好意思給丁姐打電話的”。

說到這兒,對著李學武問道:“丁姐在羊城挺好的吧”。

“還行,主要是去照顧我丈人,身體不大好”

李學武也是聽出了她話里的意思,能知道丈母娘去了羊城,這關系就沒多遠。

而自己結婚她沒在,也就說明這關系也沒多近。

所以現在出了事,她的電話不敢輕易打,怕不是打了也沒有用。

顧家的姑爺在她們耳朵里傳的厲害,知道找的這個小伙子是個人物。

結婚前就都知道李學武的情況,結婚的時候更是見著人家的場面。

現在過去一個月了,還有人時不時的提起那場婚禮,眼里的羨慕都還能看得見。

再有結婚的,也都會在心里對比一下顧家的場面。

嫁女兒的,也都會在心里對比一下顧家的姑爺。

她也真是厲害,把李學武的情況打聽的明明白白,就連脾氣秉性都打聽了,就怕談的時候說不對了話。

“唉他爸也是一樣,五三年的時候由著顧參的安排去了H司,現在又在一線忙三線,身體也是累的厲害”

于堯母親說了些感慨的話,又問了身邊左杰父親的情況,并沒有冷落了他。

三人說了一會兒家常,于堯被領了回來。

這次回來,身上的衣服全了,鞋也重新穿上了,只是脖子上的子彈沒了。

“李處長,真是太謝謝您了,給您添麻煩了”

于堯母親站起身同李學武告辭,嘴里說著客氣話,也拉了左杰站起來。

李學武緩緩起身,看了于堯一眼,道:“剛才我給你母親也說了,你要是在家住著不舒服,還可以再回來”。

“不……不會了”

于堯這會兒洗了臉,但昨天挨的巴掌還疼著,所以說起話來面上的肌肉還抽抽著。

“再惹禍,可是沒人來接你了”

于堯母親說了一句,隨后看向左杰道:“他就是皮子緊,要是再惹你,就給他一巴掌”。

左杰順著鄭姨拉著自己的手往前伸,卻是沒真的去打于堯,而是伸出了手,跟于堯示意了一下。

于堯舔了舔嘴唇,尷尬地握住了左杰的手,說道:“真心對不住了啊,兄弟,我是真混蛋”。

左杰握了握他的手,沒說話,盡量學著李學武的模樣,像是大人的模樣。

李學武站在一邊點了點頭道:“行了,你母親也把話說到這了,左杰也原諒你了,這個案子暫時放在我這”。

“看你表現,要是我再見著你學別人當大哥,我就抓你回來吃槍子”。

“不會了不會了”

于堯這會兒的臉上也沒了昨天跟李學武的豪橫和倔強,可見是個能說得通的人。

送了母子兩個出門,李學武再回身,對著左杰示意坐下說話。

“謝謝你啊武哥”

左杰一邊坐下,一邊對著李學武道謝。

如果不是李學武昨天幫他出頭,如果不是李學武今天幫他出氣,這個麻煩永遠停不了。

只要他遠離那個圈子,就會被那個圈子所針對。

就像是水桶里的螃蟹,要墊底兒大家一起墊底兒墮落,有一個敢往上爬都會被拽下來。

“不說這個”

李學武撿了沙發扶手上的材料,走出門對著小胡示意了一下,讓他存檔,隨后走進屋給自己的茶杯續了熱水,同時問道:“解氣了?要不要回頭我叫人幫你找回面子?”

“算了吧,沒必要,我又不想跟他們混了,面子啥的沒用”

左杰攤了攤手,看著李學武說道:“上次您說給我安排事兒做,我能幫上您嗎?”

“是有點兒事”

李學武端著茶杯坐了下來,示意了左杰問道:“你爸是管工程的,有沒有這方面的人,比如懂建筑的,有技術的,介紹一些”。

“您是要建房嗎?還是……”

說完想起東面正在施工的工地,問道:“是要裝修隊?”

“不,不是”

李學武喝了一口茶,隨后放下茶杯,道:“是有個朋友,他有個工程隊,想要用些專業的人才”。

“哦,這我得問問我爸,應該是有吧”

左杰撓了撓下巴,看著李學武問道:“著急嗎?我爸不讓我打電話,有事只能寫信”。

“呵呵,不急”

李學武看著左杰的家教其實還好,笑了一下,隨后說道:“跟你爸說,有退伍或者轉業的,可以考慮一下,單位就在京城,能安排戶口,但不包分房”。

“知道了”

左杰點了點頭,把李學武的話記清楚了,這才又問道:“您是想我也去那個工程隊工作?”

“不一定,看你”

李學武點了一支煙,示意了左杰,見他不要,便扔在了茶幾上。

“我是想讓你去俱樂部的,那邊需要個管事的,不過得從頭開始學”

“俱樂部?玩兒嘛?”

左杰對這個倒是很有興趣的樣子,眼神跳動著問道:“是唱歌跳舞的地方嗎?我們大院就有,節假日就有這些節目”。

“呵呵,可能吧,以后應該會有”

李學武用夾著煙的手撓了撓側臉,道:“不過現在是體育俱樂部,主要是我們系統內部的人聚在一起鍛煉專業技能”。

“鍛煉嘛?在哪兒啊,我能去看看嘛?”

左杰畢竟年輕,一聽這個就有些好奇,想著俱樂部一定有很多好玩的。

要是能上著班,還能玩,這日子可就美了。

李學武站起身,走回到辦公桌,寫了一張條子,隨后遞給了走過來的左杰。

“去這個位置,就說我讓你去的,找婁姐,她會安排你的”

“哦,好的武哥”

左杰看了看條子上的地址,以及條子上的文字,笑著點了點頭。

“去吧,好好干,別跳別鬧,踏踏實實的”。

李學武也沒起身,對著左杰交代了一句便低頭開始忙工作了。

左杰把李學武留在茶幾上的茶杯端過來放在了李學武的手邊,然后悄聲出去了。

小胡看了左杰一眼,心里暗暗羨慕著,說不定這又是哪家的孩子。

關于領導有背景,有關系的言論,在治安大隊不算新鮮的話題,可直到今天才算是證實了。

給于堯做筆錄的時候他就問了一下于堯的家庭關系,卻是嚇了他一跳。

于堯的母親還一般,但于堯的父親卻是級別不低的干部。

可在處長這,這種級別的干部家屬都隨意的接待了,犯錯的孩子說動手就動手了,關鍵是人家家長還不敢說,不敢管的。

其實他不知道,出了治安大隊的大門,于堯跟著母親推了車子往出走,過了胡同口便被他媽問了。

“是那個李學武打的你嘛?”

“媽”

于堯瞅了一眼周圍,低著頭說道:“別提了”。

“你還知道磕磣啊!”

于堯母親說了他一句,隨后叮囑道:“回去好好反省去,找班上之前就別出家門了”。

說完又有些心疼地看了兒子的側臉,道:“用不用去醫院?”

“沒……沒事”

于堯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說道:“他打的也就當時疼,是昨天晚上挨的打厲害”。

“他們打你了?打哪兒了?嚴不嚴重?”

于堯母親哪里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強力部門對這些小玩鬧們都是個啥態度。

她倒不是心疼兒子,而是怕給打壞了。

于堯躲著母親的目光,道:“沒,沒事了,就是當時疼”。

說完還咧了一下嘴,伸手摸了摸大腿里子。

于堯母親看了他一眼,道:“該!看你長不長記性,落在他手里,你能好好走出來,都得借人左杰的光”。

于堯倒是不敢反駁母親的話,撅了撅嘴道:“都是特么叉子耍壞,丫的坑我,看我不給丫打出屎來”。

“還敢惹禍你”

于堯母親嚇唬道:“再落他手里,你就真吃槍子了,你爸來了都不好使了”。

“我躲他遠遠的!”

于堯有些膽怯地回頭看了一眼有站崗的大門,心里直打突突。

昨天晚上來的時候被押著,看不清周圍的環境,這會兒看清了,這單位一看就牛嗶的很。

能在這里當一把手的,也就只能是李二疤瘌了。

他以前真的只聽說過李二疤瘌的名,沒見過李二疤瘌的人,昨天真沒注意他臉上的疤瘌,更沒當回事。

現在知道厲害了,腿也有些打顫。

這地方再也不來了!

李學武也是忙,王小琴不在,忙著招人的事,治安大隊的工作又得他管起來了。

再加上軋鋼廠保衛處的工作,俱樂部的事、家里的事,連軸轉了十多天的時間。

六月十四號,也就是周六,距離上次開會討論分工已經過去將近十天了,軋鋼廠的工作緊張而有序的進行著。

谷維潔接手了工程處,也開始正式主理居民區項目。

這周一,在廠廣播站的宣傳下,包括廠報以及公告欄、宣傳欄的配合下,廠里關于居民區項目下達了一項通知。

相比于李學武所說的那么極端和針對,谷維潔在協調廠長楊鳳山,以及其他幾位領導后制定的居民區項目勞動和分配方案出爐了。

李學武看了簡報,可以說很溫和,也很有政策性,考慮的也很全面。

跟他抽屜里鎖著的方案也是差不了多少,可能在細節上有些出入,但整體方向上是一致的,畢竟是他給谷維潔出的主意嘛。

居民區項目義務勞動人員招募限定了幾個條件:青壯年、非正式工、非臨時工,且家庭信息屬于急需解決住房問題嚴重性排前百分之二十的工人子女才能應征。

從事義務勞動時也不像是以前的一盤散沙了,將會在征集結束后,組成勞動隊、勞動組的形式進行管理。

勞動工分會按照當日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進行計算,統一管理,統一排名。

關于居民區一期三棟住房面積,以及相關的圖紙改定也被告知給工人。

同時下達的分配方案里,結合勞動積分、家庭人員總數、受災困難程度,以及特殊捐款積分制定了公平合理的百分比系數計算公式,公平合理,多少一目了然。

這份方案里最有爭議的可能也就是那份特殊捐款積分制度了。

特殊捐款按照名額制度,按照受災困難程度排名表,按百分比分成了幾個段,每段最多能捐多少人,每戶最多能捐多少。

最大程度保證了最困難職工的住房需要,也能在緩步空間內,籌措二期居民樓所需資金。

方案公布的當天晚上,排名靠前的那些職工家里就去人了,就是去買那個名額。

賣了那個名額,他們的排名積分還在那,但備不住后面的超過他們,最前面的理論上不會出現分不著房子的問題,每一階段都是如此。

但同時也失去了子女的一個進廠機會,現在工作這么難找,都很猶豫。

他們猶豫,收名額的人不敢猶豫,前百分之一是一個檔,六十五戶人家,只給了十二個名額。

百分之三是一個檔,只有二十六個名額。

依次類推,截止三棟樓滿員分配,共有一百零一個正式工名額。

每個檔段的戶只有一個名額,六十五戶,先交錢的十二戶就算截止了,第十三戶都不行。

而第一檔的想去第二檔交錢也不行,所以收名額的也是把錢帶著當天晚上買了名額當天晚上就得去交錢。

這種分配模式已經很公平了,沒有錢的,最急需住房的并沒有受到影響。

而后一百零一戶可以等二期建成,到時候他們就是最靠前的了,到時候他們的住房是一定能夠保證的。

三棟樓,五百零四戶,三棟樓一期,一期能給二期提供二十多萬元的資金。

谷維潔帶著工程處的人找設計師連夜改方案,改交付標準,把義務勞動隊的人力都核算進去,每平米的成本下降到了二十五塊錢。

也就是說建一棟居民樓的成本壓縮到了九萬四千五百元。

這個錢數就已經是最低的了,谷維潔有了一期給籌集的二十萬兩千元,二期的缺口只有八萬一千五百元了。

這八萬多塊錢谷維潔也想了,一期建成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李懷德那邊的項目怎么都能產生盈利了。

八萬塊,三個月,這點要是都湊不齊的話,那李懷德也甭弄什么項目了,趁早黃攤子了。

每一期都能給下一期籌備二十萬,每一期都有八萬多的缺口,谷維潔的壓力瞬間減輕。

包括工人在內,是有關于這種捐款方案的議論,但每一期的后尾就是下一期的前端,他們反對的力度不大。

如果不是靠前的,對房子的需求不大,反對力度一樣也是不大。

工程處的公告也說了,當前建設的房屋只是保障型房屋,面積就是小了些,如果以后的資金壓力減輕,籌集資金的能力增加,相應的面積也會增加。

現在的情況就是,誰著急誰住,現在住了以后就沒有了。

捐款住房也是,多花錢,先住房子,還白給一個進廠名額,花錢自然有花錢的道理。

所以方案一出來,贊成的多,反對的少。

至于贊成多的原因,李學武他們私下里也當笑話說了,都說谷副書記得去紀監感謝一下鄧副廠長。

要不是鄧副廠長拼了命的禍害居民區項目,廠里工人也不會對這個項目的期望值抬的那么高,容忍度卻是降的這么低了。

現在大家都盼著分房子,誰敢在這里面搗亂,怕不是要挨捶。

反對的聲音迅速被贊成和支持的聲音壓了下去,居民區項目也得以快速恢復建設,所有的建筑工人全都被集中在了一期的三棟樓工地上,建筑速度自然有所提升。

依著大家伙兒的估測,說是三個月的建設工期,照這么干,許是一個多月都用不了。

京城煉鋼廠第三建筑隊被清退出場,施工費用被谷維潔給扣下了,讓京城煉鋼廠就他們施工隊搞小動作的事給個說法,不然別想要錢。

給個屁的說法啊,明明都抓人了,還有啥說法,就是明著耍無賴不給錢了唄。

在這一點上,女人的優勢發揮了出來,對方還真就不敢跟谷維潔呲牙。

包括楊元松以及楊鳳山在內就工程處和居民區項目交給谷維潔以后發生的變化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馮道宗更是周末都沒休息,看見谷維潔這邊打開局面,他也是回了部里,周三來的通知,三個月的工程款下來了。

這回廠里可真是熱鬧了,谷維潔手里管著宣傳處,你就說這周宣傳啥吧。

李學武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居民區建筑工地上,耳邊都能聽見建筑工地上施工的“當當”聲。

有了秩序,有了資金,有了工人,這建筑工地上自然紅火。

李學武回頭看了沙發上坐著的竇耀祖一眼,笑著問道:“不去工地上看著嘛?”

“呵呵,有人盯著呢,我現在不老盯著一處,活兒多”

竇耀祖還是那副憨厚老實的面孔,日常戶外勞動曬的黝黑的臉上全是時光的印記——褶子。

坐在李學武的辦公室里,他總覺得有些壓力,也許是李學武的辦公桌比較高,沙發比較低,看向那邊的時候得微微抬起頭。

也有可能是李學武辦公桌背后墻上的掛畫,將李學武的辦公桌位置顯得很是莊重威嚴。

一副晚秋萬里長城圖,紅色的背景映襯著長城的雄偉壯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長城的關隘和臺階,以及周圍壯麗的景色,不就是代表了不斷進步嘛。

李學武也是欣喜地看到竇耀祖的進步,至少他能從勞動者的身份慢慢適應管理者的身份。

上次見他的時候還配上了小助理,這次見著他的時候,竇耀祖的建筑隊已經拿下了軋鋼廠居民區項目的建筑合同。

李學武并沒有替他在谷維潔的面前說話,他也沒求到李學武這里來,只是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在核查居民區項目施工單位的時候,谷維潔就發現了這一家不算是很有實力,甚至成立的時間都不長的建筑單位在其中。

仔細看了相關的材料,又實際考察了項目的施工情況,通過項目負責人約了竇耀祖談話。

當天約的時候是晚上八點多,但輪到他談的時候都已經快凌晨了。

一起談的有好幾家,竇耀祖的東風建筑是最后一家。

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加快施工進度,谷維潔跟以前用的這些單位談了一下,問了他們節約成本的想法,以及合理調配義務勞動隊的問題。

先前進去談的人大晚上的被叫來談話就已經很不滿意了,再聽說軋鋼廠的要求這么多,還要壓縮施工工人的成本,一聽就不愿意了。

他們都是正經單位的,有正式的工人,不干活也得給發那么多錢,難道還能放著自己的人不用,減少建筑資金來用軋鋼廠的人?

所以當竇耀祖看著一個個單位的負責人滿臉陰沉的離開后他被叫進去談話還有些膽怯和緊張。

但當聽了谷維潔的要求后,竇耀祖并沒有太過于在意,因為他的施工隊很靈活,干活,有錢,不干活,沒錢。

而且就算是特別核心的那些老工人,也是一樣的待遇,不干活就是沒有錢。

這個時候,滿四九城的算,大的工程隊,能接著活的,也就竇耀祖這里了。

他的情況太特殊了,所有的活都是李學武給安排的,只要看好設計圖紙,安排好工人就行。

就連單位名稱都是李學武給起的,要不是為了核算方便,也不會弄了這么個單位出來。

還是街道里的小單位,怕不是王主任那邊都不知道這個小小的工程隊接了這么多的大工程。

谷維潔說的壓縮成本、使用軋鋼廠義務勞動隊做基礎力工等等要求,在竇耀祖這邊都得到了很滿意的回復。

唯一的難題就是竇耀祖這邊有沒有專業的人員保障居民樓的施工質量。

這個問題還是李學武幫著他解決的,雖然他手里有老工人,都是以前搞園林古建筑的,但現在的大樓施工還是很復雜的。

當谷維潔跟他要相關材料的時候,竇耀祖直接給了她十多個人的個人資料,全是工程兵退伍或者轉業的人員。

這些年退伍和轉業人員的安置問題日益嚴峻,尤其是農村戶口的,有很大的可能是無法上城市戶口的,只能回鄉務農。

因為李學武給左杰安排了工作,說是只能寫信的左杰還是在看過俱樂部,同婁姐談過以后,當天晚上給他爸打了電話。

他爸聽了他的話倒是沒有責怪他打了電話,而是詳細問詢了關于李學武的情況,問了俱樂部性質以及他具體工作的情況。

哪個父親不關心兒子啊,他也是沒有辦法了,人不在京城多年,人情都淡了,妻子又走不開,只能由著兒子自己分配了。

他雖然不在京城,還能不知道京城的工作分配情況?

三年前畢業的中學生還有待業的呢,更何況是他這種今年畢業的。

左杰的父親都有養兒子幾年的打算,不然還能怎么著。

聽見兒子找了工作,留在了京里,每個月都能領工資了,他也是心里樂的。

只是對于這份工作,尤其是給他安排工作的人,還是仔細問了。

當聽了兒子的解釋,尤其是前幾天的事,他只叮囑兒子好好工作,踏實上班,便沒再說別的。

倒是左杰問起有沒有優秀的建筑人才時,說了是李學武需要的,左杰父親破天荒的答應兒子幫這個忙。

他是很講原則和紀律的,不然也不能讓兒子為難到這種程度,但是這一次他得破例。

不僅僅是感謝李學武,還是幫助他的那些老同志和老戰友。

能有機會進城,誰不愿意,都是有手藝的人,別說建大樓,就是建碉堡都沒問題。

所以當谷維潔看見竇耀祖給她提供的個人資料后,便直接拍板,居民區項目只留東風建筑一家單位。

其實這些資料還都是左杰給找來的,人還沒來呢,具體的還需要調動和搬家等等。

好在是當天談的時候谷維潔也沒想著見這些專業人員。

今天竇耀祖來找李學武,也是匯報這個問題,這十幾個人的戶籍安置需要李學武幫忙。

雖然他也能自己跑,但有李學武這邊的關系,在交道口那邊就是一句話的事。

只不過戶籍掛在交道口,可人員住宿卻是個問題,好在這些人都是搞建筑的出身,住在工地上是常有的事。

這些問題都可以慢慢來安排。

李學武背靠著窗子站了,對著竇耀祖說道:“居民區項目雖然要求你壓縮成本,你可不能壓縮質量啊,那是住人的,出了事沒人能保你”。

“這個您放心”

竇耀祖放下了手里的茶杯,端著坐姿對李學武匯報道:“壓縮成本也是在管理,不在用料上”。

說完又給李學武解釋道:“咱們的建筑手法,是要比毛子那一套來的更加安全的,他們都是粗狂作風,能不塌就算完活兒”。

“我們家以前給那種人干活的,最怕質量問題,出了事真掉腦袋”

竇耀祖笑著道:“所以您放心,只要不是咱們廠偷工減料了,我們是一定沒有問題的,都是技術工人在管理工地,力工可有好多是軋鋼廠的人”。

李學武點了點頭,再次看向工地的方向,他給谷維潔的一個建議被采納了,那就是工人的安置問題。

因為軋鋼廠未來幾年內都將有大型的建筑任務需要承擔,缺少專業的工程工人崗,所以這一次“賣出去”的名額多是填補這一項內容。

以后漸漸的義務勞動崗人員減少了,專業的工程工人崗就會填補上去。

且這種崗位的填補是慢慢形成的,一期建筑一百人,對于軋鋼廠的壓力很小。

即便是花錢進來的人不適合干建筑工人崗,不是還有廠里的崗位可以互相調整的嘛。

再說了,這建筑工人崗慢慢的也會產生經濟效益,不再指望軋鋼廠生存,還不是給工人子女就業問題減輕負擔嘛。

居民區項目的完美解決,不僅僅讓竇耀祖撿了實惠,讓谷維潔露了大臉,也讓工人們日益緊張的情緒得到了舒緩和放松。

雖然聯合企業那邊還是有工人在反對,在質疑,尤其是上周四開會,廠長說了會研究用工問題,到現在還沒有個結果,相關的工人代表已經在向廠里提交質疑了。

但聯合企業工地那邊依舊是熱火朝天的開展著施工,好像景玉農怕再出事耽誤,想要一鼓作氣完成聯合企業廠房的建筑工作。

這是一個相當嚴峻和棘手的問題,工人們反對的意見這么大,景玉農一意孤行,想要快速開工,快速產生效益,快速增加用工崗位,來解決這種意見。

李學武知道,景玉農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走這條路。

如果在以前,沒有刮風的時候,如果沒有人搗亂的時候,如果軋鋼廠沒有這么多事情和人做對比的時候,她這么做是可行的。

因為廠里在安排項目的時候總有其道理,工人終究是站在勞動者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廠領導的話不聽,那不是要搞事情嘛。

哎!現在的問題是,有一些年輕人,沒事還想搞點事情出來呢,你這有事還不是上趕著搞事嘛。

尤其是當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持的時候,這些年輕人更是心里長草了一般。

再加上這個項目前期有李學武的時候,和沒有李學武的時候對比,有李學武搞來的水果列車事件對比。

現在又有了居民區項目的谷維潔來做對比,景玉農真想大喊:碼的,干點工作太難了!

難為她的不是工作,而是人,有的人為難她,這工作也就開始難辦了。

看著聯合企業建筑工地熱火朝天的,實際上是危機四伏,暗藏殺機。

看居民區項目就比聯合企業項目簡單多少嘛?

并不見得,兩個項目都有著很艱難的運行環境,都對管理者和執行者有著嚴峻的考驗。

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居民區項目的功勞和成績是固定的,建完就沒事了。

但聯合企業的盈利是長久的,相關的人事和工作崗位是長久的,這就有了很大的蛋糕可以分。

李懷德允許谷維潔吃居民區的蛋糕,但他絕對不會允許景玉農吃了聯合企業的蛋糕。

居民區項目是花錢的,不會產生利益和后續的人事影響力,但聯合企業會有。

所以聯合企業李懷德爭定了,工作組來了也不好使,李學武說的!

見著李學武看向聯合企業的工地,竇耀祖輕聲說道:“也找我們來著,但我怕后續產生問題,就沒答應”。

“呵呵,怕啥的,還能差了你的錢啊”

李學武回頭看了竇耀祖一眼,笑著問了一句。

竇耀祖也跟著笑了笑,說道:“錢我倒是不怕,我怕的是挨打,干點兒活挨頓打就犯不上了”。

“你倒是想的多”

李學武笑了笑,將目光放在了正在裝修的輔樓上。

這邊正在裝修的大樓是給讜委機關準備的,以后書記和副書記他們都會搬到那邊去辦公。

包括讜委下面的機關單位,給主辦公樓里的業務單位騰地方。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軋鋼廠的這幾次合并,并來了太多的機關人員。

機關冗員嚴重,說人浮于事夸張點,但絕對不缺辦事的人員。

再有,現在軋鋼廠的業務量并沒有那么多的機關人員需要,可這是個包袱也得背。

因為都是正式工,都是正式的干部崗,沒有那么多的地方調劑了,只能堆在這邊。

總不能讓干部崗的機關人員去車間干活吧,這是不可能的,打死都是不可能的。

機關人員除非是受處分了,才會下車間,這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

如果廠里安排這些人下車間,非熱鬧子了不可。

不過去幫扶還是會有的,比如最近廠辦正在組織的幫扶活動,正是去居民區建筑工地上干活。

因為怕出現事故,也怕他們幫不上忙,便被建筑隊的人員給分配了平整土地的活。

這個活簡單,但是累人,所以李學武站在樓上都能看見幫扶回來的人罵街。

竇耀祖跟著李學武站到了窗前,無奈地說道:“這種活動我還是不建議再辦了,太危險了”。

“呵呵,想的美”

李學武輕笑了一聲,道:“不把機關里的人折騰個遍,這事兒沒完”。

說完對著身邊的竇耀祖問道:“俱樂部那邊的情況怎么樣?”

“工程進度很平穩,按部就班,這個您不用擔心的”

竇耀祖笑著說了一句,又補充道:“我二大爺在那邊盯著呢,別看他七十多了,在明清建筑上是很有手藝的”。

“你可悠著點,七十多了,別讓登高干重活了”

李學武瞥了竇耀祖一眼,嘴里笑著提醒了一句:“別再因為干點活兒把人送走嘍”。

竇耀祖卻是沒在意地說道:“嘿!您瞧見那老頭兒就知道了,健步如飛,腿腳靈活,身子骨兒比我都硬朗,他送走我,我都不見得能送走他,呵呵呵”

“呵呵,你心里有數就行”

李學武看見樓下搞義務勞動回來的人正站在院里收拾著衛生,便轉回身去了辦公桌坐下。

“治安大隊的宿舍樓進展怎么樣?”

“再有半個月準能完活兒”

竇耀祖站在了李學武辦公桌旁邊,匯報道:“其實就改水電耗費了點時間,剩下的窗子和床鋪、辦公家具安裝都是現成的,最后通體刷白,再刷墻裙就沒問題了”。

“還是那句話”

李學武點了點竇耀祖,說道:“安全第一,質量第一”。

“明白!”

竇耀祖點著頭,看著李學武寫了條子。

李學武寫的條子是給姬毓秀的,也是給街道看的,方便竇耀祖過去安排人入戶籍。

這個現在比較難了,只能是城里人往下走,哪有農村人往上走的,除非是招工進城。

但現在的招工環境這么嚴峻,城里人都用過來呢,哪里會用農村人。

所以還得是李學武幫忙,手續能辦的快一些。

街道和所里他都有關系,這是竇耀祖知道的,也就這么個小事,他是故意求到李學武這來的。

不然哪有時間和機會跟李學武接觸和匯報工作。

現在的東風建筑隊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大的他心慌,強的他腦仁直蹦跶。

他真的怕了,怕錢咬手啊。

所以在接過李學武手里的條子后輕聲問道:“李處,工程隊盈利的問題……您看是……”。

“盈利了?”

(本章完)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97章 東風建筑

上一章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