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二十八章天下漸安,諸州皆靜
話說袁紹率領著從洛陽回返的冀州大軍馬不停蹄的往前線趕去。
一回到河北,袁紹瞬間就感覺天地之大,可以肆意遨游。
河北人杰地靈,謀士如雨。
袁紹一到軍中,望著眼前的眾謀士以及諸將,心中的壓抑頓時一空,只覺意志勃發。
沮授跪坐在袁紹左手,他是袁紹的副手,超脫了謀士的層次,袁紹知道沮授最擅長的是治政,相當于丞相。
袁紹深吸一口氣朗聲道:“諸君,這些時日辛苦,我率軍前往洛陽導致冀州空虛,給了公孫瓚這卑劣之人可乘之機,這是我的錯過啊!
冀州若是沒有諸君守御,我袁紹安能在今日坐于此地乎?”
袁紹這句話一出,無論是沮授、審配、田豐、辛評、郭圖、逢紀、許攸這些偏文臣謀士,還是顏良、文丑、張郃、高覽,皆俯首而拜,泣淚不已,“主公!”
甚至就連一向心高氣傲的麴義,都對袁紹震驚不已,他和先前那些人不一樣,他不算是袁紹的臣子,而是袁紹的盟友藩屬。
袁紹讓眾人起身,環視眾人一圈,沮授是士族代表,袁紹的謀主是荀諶,但現在謀主不在。
他麾下軍略最盛的是審配審正南,而且審正南雖然是文臣,但卻有統兵之能,奇計百出的是田豐田元皓,袁紹認為田豐不下于古之謀略士。
望著這些人袁紹心中豪氣縱橫,手中握劍,慨然道:“諸君,我遵奉大義,前往洛陽,扶助大漢社稷。
公孫瓚麾下有軍馬千萬,白馬義從,縱橫天下,董卓禍亂卻不思報答漢恩,不出一兵一卒,反倒襲我基業,攻訐忠臣,其狼子野心,奸險至此,真可謂虎狼也!
若不能提劍斬之,若與他同立于青天之下,我袁紹羞慚于青史!”
主辱臣死,顏良文丑已經下淚半跪道:“主公,愿為先鋒,定斬公孫首級!”
袁紹的話讓眾人皆怒發沖冠,但除了顏良文丑之外,其余人還是覺得現在不能和公孫瓚徹底開戰,實在是太容易出意外了。
袁紹同樣很清楚,他讓顏良文丑起身,又道:“然大丈夫以識時務為俊杰,公孫軍強勢大,不可與之力戰,吾欲求和,以圖后事,河北有諸君,公孫瓚不過是冢中枯骨而已。”
沮授等謀士都松了一口氣,袁紹沒有上頭就好,現在的局勢不到拼命的時候,公孫瓚正處于一鼓作氣的時候,現在打仗,萬一被公孫瓚的軍隊一波推平,那就不妙了。
但是求和,眾人同樣有些猶豫,求和不是他們求和,公孫瓚就一定要答應的。
袁紹心中早就有了腹稿,徑直說道:“求和不可屈膝。
公孫瓚懷虎狼之心,若卑躬而求,今日略境,明日寇關,今日以金銀,明日以布帛,得一夕之安寢,翌日公孫兵鋒又至矣。
退一寸,弱十分,這難道不是韓魏事秦的抱薪救火之計嗎?
唯有挫其鋒勇,斷其意志,使公孫畏懼,河北之地,兒郎振作,冀州袁紹,不可輕侮,才能真正讓公孫瓚生出求和之心。
諸君以為然否?”
河北群臣肅然而立,皆躬身作揖抱拳齊聲大作,“謹遵主公之令!”
眾人各自得令走到屋外,審配突然說道:“愿同諸君,共克公孫!”
眾人都有些驚訝,審配的確是才能出眾,但這個人一向專斷,自視甚高,不喜聽人言,現在竟然說出這樣一句話,這怎么能不讓眾人震驚。
審配見到眾人神情,抬頭望天道:“既為袁氏臣,還請諸君盡心竭力,河北大業,在主公,不在公孫瓚。”
審配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他要為袁紹盡忠,他在警告其他人,不要試圖背叛。
沮授和審配雖然略有不和,但皆是性格剛烈之人,都是忠貞死節之臣,當即慨然道:“河北不止審正南,亦有沮授,既為主公別駕,再不事二人矣!”
審配拱拱手離開,袁紹任命他為兵曹從事,河北諸將,皆聽其號令,他要做些準備。
袁紹到達不過三日,公孫瓚得知消息,再次引兵來攻,審配號令諸軍,堅守不出,消耗公孫瓚的氣勢,袁紹則上陣鼓舞,以防止因為久守而導致河北軍氣勢低落。
公孫瓚連續進攻,竟然一步不能前進,之前郡縣聞風而降,現在卻寸步難行,使公孫瓚頗為惱怒,認為是諸軍不利,竟然親自上陣。
麴義頗為狂傲,他以前縱橫涼州,后來投靠韓馥,但是卻瞧不起韓馥,因為韓馥不重用他,所以與韓馥不和,如今袁紹用審配統軍,麴義依舊不服,認為一介士人,懂什么統兵打仗。
他認為河北諸將,都是庸庸碌碌之輩,于是自率精銳私兵出陣與公孫瓚作戰,袁紹和審配直到麴義出陣后,才得知了消息。
袁紹營中。
審配面色難看至極,他為人專斷的其中一點就是最討厭違逆他命令的人,麴義完美的切中了審配最厭惡的點。
“主公,必須嚴懲麴義!”
不僅僅是審配,其余眾臣對麴義的行為皆是深惡痛絕,在兩軍對峙的關鍵時刻,竟然做出這種極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的舉動,實在是不可原諒。
袁紹卻沒有發表意見,反而走出大營,極目遠眺。
麴義的出擊讓公孫瓚頗為驚喜,他重建的白馬義從當即開始加速,麴義一上陣就發覺自己沖動了,這塊地形不太適合他的發揮,但還是硬著頭皮出擊。
他堅信只要實力強,就能打爆一切!
田豐一見袁紹舉動就知道袁紹想要做什么,當即進諫道:“主公不可,麴義陷于白馬之中,若是此時出擊,白馬定然銜尾而來,我軍將遭重創。”
田豐雖然多智,但是他在軍陣上不是專家。
袁紹望向審配和自己的河北四庭柱,審配雖然恨不得麴義死在陣上,但還是盡職盡責回道:“主公,若是派遣猛將率領騎兵斷后,可以將麴義救回。
但臣不建議救他,這種肆意妄為的將領,就該讓他付出代價,以儆效尤!”
袁紹握劍朗聲道:“麴義所為,待回來之后再做決斷,但戰陣之上,若是眼睜睜看著其陷入生死之境而不救之,難道不是令眾將士寒心嗎?
那不是本公愿意見到的!
顏良文丑何在?”
救麴義審配說了要猛將上場,袁紹擔心張郃和高覽心中抵觸,只有顏良文丑是完全會把他的話當成神諭來看待的,所以他必須要用這兩人。
顏良文丑當即出列,齊聲應喏,袁紹讓兩人帶兵出陣,救回麴義,深陷白馬陣中的麴義雖然走不出去,但實在是勇猛之極,白馬一時之間竟然拿不下他。
但麴義很清楚,如果沒有其他情況,自己的敗亡不過是時間問題,這人也真的是兇悍,到了這個時候竟然毫不畏懼,他麾下的士卒都如同他一般。
正在此時,麴義清晰的聽到了一道大喝,“麴正則!”
麴義抬頭一看,竟然是顏良文丑二人,他立刻就知道是袁紹派人來救他了。
顏良徑直沖過來,他是萬人敵,不要說普通的白馬義從,就連小佐領也抵不住他一合。
麴義只覺汗顏,他一向認為顏良文丑二人不過是匹夫之勇,和自己完全不能比,但是現在竟然是顏良文丑二人來救了他,這讓他怎么能不羞愧呢?
顏良文丑雖然不喜麴義但是對袁紹的命令是不折不扣的執行,接應到麴義之后,立刻就尋求破陣而出,白馬速度極快,但是甲胄厚度不足,面對披甲而來的河北騎兵不能正面迎其鋒芒,公孫瓚見狀便準備帶著精銳甲騎破敵。
審配率領著軍隊灑下滿天的箭矢,逼退了準備追擊而來的公孫瓚軍,不得不看著顏良文丑回到營中,但麴義部損失慘重。
公孫瓚頗為不滿,連日的進攻,唯一的戰果還是袁紹軍不慎之下才得到的,這讓公孫瓚非常難受,甚至產生了退兵進攻渤海郡繼而溝通青徐,壓迫冀州的想法。
袁紹自然不知道他逼迫公孫瓚停戰的愿望已經達成了一部分。
此刻袁紹營中。
麴義臉上直發燙,他能感受到其他人的異樣眼光,他這種心高氣傲的人,卻走到現在這個地步,簡直恨不得直接自殺了。
袁紹望著眼前渾身浴血的麴義,回想起了他在白馬陣中的勇猛,沉聲道:“正則,擅自出營,導致戰敗士卒傷亡慘重,這個罪過你可認嗎?”
這實在是沒有半分可以狡辯的,麴義咬了咬牙道:“認!”
袁紹從上首走下,來到麴義身前,扶住了麴義的肩膀,認真道:“按照軍法,本公至少應該以軍棍責罰你,甚至直接斬首,但我不愿意因此而錯失一員大將。
你雖然身陷白馬陣中,但卻勇猛,麾下士卒用命,被圍困卻能以少亡多,這難道不令人驚喜嗎?
有朝一日我袁紹想要戰勝公孫瓚,不依靠伱麴義,恐怕是難以取勝的啊!
若是我以河北錢糧供給,你可能再訓練出那般強軍嗎?你可有自信戰勝公孫瓚,雪洗今日的恥辱嗎?”
麴義整個身體都在戰栗,他雙手握著袁紹扶在他肩膀上的手,單膝跪在地上,咬牙道:“主公,一年!只要一年,麴義定能訓練出強軍大破公孫瓚,洗刷今日的恥辱,光復冀州全境!”
袁紹抽出腰間鑲滿珠玉的寶劍遞到麴義手中,沉聲道:“一年,這正是我所想的,今日我河北文武具在公孫瓚手中見恥,記住今日,一年以后,提兵北上,一雪前恥。”
一場兵敗在無形之中消弭,屋外傳信兵匆匆跑進來,向袁紹匯報道:“主公,荀主簿回來了。”
荀諶?
眾人皆是一驚,沮授更是直接問道:“友若不是前往英侯國請求調停,如何這般快就能回返?”
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那傳令兵連忙接著說道:“主公,隨同荀主簿而來的還有洛氏的敢戰士,打的是昭公國的周族鳳凰旗幟。”
敢戰士!
昭公國!
這兩個詞宛如雷霆而下,武將還處于懵懵懂懂之中,在場這些謀士都是智謀超絕之士,毫不夸張的說,除了郭圖,剩下六人至少有四五人都有屬性在90以上,這是一群人尖子。
立刻就猜到了昭公國可能是來調停雙方,略作報答的。
沮授和田豐大喜過望,當即同聲道:“主公,大喜,應該立刻前往迎接昭城貴使啊!”
袁紹同樣想到了,而且他對昭城了解更深,聽到敢戰士出現在這里,他敏銳的意識到,昭城將他袁紹和公孫瓚視作兩個諸侯國,而不是大漢王朝之下的地方官員。
總說諸侯諸侯,現在昭公國真的把他們當作諸侯了!
再往深想一想,身為諸夏列國之一,洛氏這是已經開始重新尋找未來能夠統治整個諸夏的天子了!
袁紹的心忍不住砰砰砰的跳動了起來,心中最后一絲對漢王朝的留戀在洛氏明牌的舉動之下,一掃而空。
他幾乎要克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但還是強行忍住,就如同當年第一個挑釁周天子的諸侯國,這件事要讓別人先來,才能不成為眾矢之的。
一行人連忙迎出去,便見到荀諶與一位洛氏子正聯袂而至,袁紹一看,還是熟人正是昭公國繼承人公子樞,袁紹躬身作揖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公子別來無恙啊。”
洛樞對袁紹回禮朗聲笑道:“本初公別來無恙,你的威名響徹天下,樞的諸位兄弟子侄都深感敬佩啊。”
袁紹聞言一亮,他身后的諸位謀臣武將也都暗自交流,公子樞這句話頗有意味,這是有洛氏公子想要前來河北入仕嗎?
洛樞這一句話說罷,也不給其他人反應的機會,緊接著又說道:“本初公,多謝你將唐皇后送到昭城之中,父親得知冀州危局,頗為感慨。
本初公您這樣的英雄豪杰,昭城愿為調停,以使兩家以和為貴。”
沒有出乎眾人的預料,昭城果然是前來調停的!
河北眾人都有些欣喜,在現在這種形勢下,昭城愿意為袁紹和公孫瓚調停,實際上就是偏向袁紹。
換句話說,對這一場戰爭,昭城是瞧不上公孫瓚的所作所為的。
袁紹又是躬身作揖,神情肅穆道:“紹多謝昭公恩情,日后若有機會,定報今日之恩。”
袁紹此人長相頗為俊美,正是因為這幅樣貌,出身庶子的他才能得以入繼,如今一身英雄氣,更是襯得他氣勢非凡,洛樞忍不住暗暗點頭。
當時他和袁紹相處的時間還是太短,這一次前來同樣是考察一番,看看袁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直到目前,袁紹幾乎都是頂級的雄主,睿智果斷,稱得上一句英姿天縱。
公孫瓚早就發現了敢戰士,畢竟敢戰士舉著周族鳳凰旗幟,幾乎是毫不掩飾的在行軍。
但是他不知道敢戰士出現在這里是為了什么,等到敢戰士駐扎在他與袁紹軍戰場的邊緣時,他就有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這種不詳的預感很快就化作了現實,敢戰士統領往軍營中送來了信件。
“調停?”
看到信件上所寫的內容,公孫瓚氣極反笑,“我軍現在占盡上風,昭城前來調停?欺人太甚!”
是的,欺人太甚!
這就是公孫瓚的看法,這哪里是調停,分明就是昭城在襄助袁紹,讓自己停止攻勢。
公孫瓚氣急之下,自然不愿意,但剛想撕掉信件,又回想起這幾日面對袁紹軍,寸土未進,再想到兩千敢戰士就在戰場邊緣,隨時能加入戰爭。
單純兩千敢戰士公孫瓚還是不太懼怕的,敢戰士再強也是肉體凡胎,但是搭配上河北軍,就讓公孫瓚猶疑起來。
他望向自己的一干幕僚將佐,問道:“你們怎么看,是否要接受昭城的調停。”
公孫瓚平素向來是獨斷專行的,他這一問,有的人反應不過來,但有的人立刻就知道公孫瓚已經猶豫了,心里恐怕是想著和談的。
于是順著和談開始給公孫瓚分析,比如我軍攻勢雖猛,但是如今久戰不克,士卒疲憊,糧草不濟,冀州郡縣剛剛投降,后方還不算是安穩,如果有過變故,甚至就連回幽州的道路都可能封閉。
一樁轉一件件,聽的公孫瓚立刻下定了決心,他不知道這番言論田豐同樣給袁紹說過,這是袁紹敢于在此地和他鏖戰的底氣之一。
公孫瓚是邊郡武人,做事一向雷厲風行,既然下定決心,便直接說道:“既然如此,那便通知洛氏以及袁紹吧,我軍愿意和談。”
在洛樞的見證之下,袁紹和公孫瓚休戰,雖然從雙方滿是鋒銳的眼神能看出這種和平不會很久,但至少目前,冀州恢復了安定,一時之間,西域、涼州、并州、司州、冀州、幽州、青州、兗州,竟然都恢復了短暫的安定。
在這些州郡之中,只剩下當地的諸侯剿匪,而沒有諸侯之間的大戰,烈度瞬間低了不少,所有人都在拼命的積攢實力。
話說洛楚從糜竺家離開之后,徑直從東海郡往廣陵郡而去,準備直接到揚州刺史部的吳郡去。
揚州刺史部屬于典型的地廣人稀,人口最多的是豫章郡,有足足四十萬戶,其余各郡的人口都未過百萬,但吳郡是揚州刺史部的精華所在。
這里從吳國開始就是江東的精粹,后來項氏治理這里數百年,先漢、后漢,先后在這里冊封吳王,可謂是人才輩出,太湖平原是江東地區少見的大平原,是長江沖擊平原中頗為精華的一塊。
又有淮河長江天險作為依憑,是江東地區天然的政治經濟中心,尤其是吳縣,是吳郡的郡治所在,所謂江東六姓,實際上便是吳郡六姓,再說的具體一點,就是吳縣六姓。
橋楚顧陸朱張!
這六個世家大族的主支都在吳縣盤踞,分支則占據了吳郡乃至于揚州,勢力縱橫交錯互相聯姻,整個揚州有超過千名官吏是六姓子弟或者六姓的姻親,其勢力之大,可見一斑,就連袁氏在中原都做不到這種程度。
邀請洛楚前往江東的橋氏家主橋巍,是江東的無冕之王,他剛剛加冠就擔任別駕從事,作為揚州刺史的佐官,他經歷過三任揚州刺史揚州刺史一直換,但是他要么是別駕從事,要么是治中從事,始終牢牢掌握著權力。
這就是橋巍邀請洛楚前往江東時,洛川和洛倩夫妻二人沉吟的緣故,這是一個就連他們二人都不能忽視的大人物,他邀請洛楚前往江東是為了什么呢?
洛楚前往吳郡的計劃出現了一些意外,他在進入廣陵郡后,遇到了追殺盜匪而來的孫堅!
孫堅從被洛霄擊敗之后,就往九江和廬江奔走,準備重新聚集義士,董卓作亂的時候他同樣想要前往,但是卻被盜匪攔住去路。
之后孫堅轉變了目標,投靠了袁氏袁術,作為袁氏的藩屬,就在九江以及廬江二郡暫時割據,然后試圖向丹陽進軍,最終進入吳郡。
他作戰極其勇猛,單以打仗而論,天下之間能夠勝過他的不算多,但是他出身寒微,這是他的短板,然后他遇到了洛楚。
孫堅沒想到竟然會見到一個洛氏子,于是頗為熱情的邀請洛楚,洛楚還是知道孫堅的,畢竟是勤王諸侯之一。
飲宴之中,孫堅得知洛楚竟然是收到了橋氏家主的邀請,眼神更是火熱,他自己就是吳郡人,太清楚若是想要占據揚州,就算是有袁術的支持,但得不到這些江東士族支持是絕對不可能的。
若是能得到眼前公子楚的幫助,進入揚州定然能省下許多力氣,現在的揚州沒有刺史,自然更沒有州牧,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時機了!
馬騰韓遂據涼州,李傕郭汜據三輔,張濟據弘農,呂布據并州,袁紹據冀州,曹操據兗州,公孫瓚據幽州,劉備據青州,淮河以北,諸州之間,或有豪杰,或有賊子,據地自守,各不向攻,竟為安寧,頗有風雨欲來,天下無聲之感,群雄據位,漢亂不可避也!——《漢末英雄記》
(本章完)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二十八章天下漸安,諸州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