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勛戚 267 皇帝重托
朱儀怎么會在這里?
看到這位自己的“好大哥”,沉憶辰簡直是本能的警惕起來。
這個世界上如果說誰利用謀略,壓過了自己的上帝視角一籌,那非朱儀莫屬!
“大公子,有事嗎?”
沉憶辰開口問了一句,此時他心情不太好,沒什么興趣與朱儀多言。
“聽到父親大人說,你不日將前往福建提督軍務,有絕對把握平叛嗎?”
朱儀面色如常的問道,彷佛絲毫沒有在意沉憶辰對自己的戒備與隔閡。
“有。”
聽到沉憶辰這么肯定的回答,朱儀嘴角露出了笑容,默念了一句:“不愧是身上流著成國公一族血脈,天生的武臣風范。”
不過這細不可聞的話語,幾乎是稍縱即逝。
“如果軍務有任何難題,可以找我幫忙。”
相比較沉憶辰從未真正領軍過,朱儀身為成國公嫡長子,從小便熟讀兵法軍書,后來更是跟隨名將勛戚巡邊累積實戰經驗。
福建平叛這種小打小鬧,對于朱儀來說確實不算什么大事。
“為何會這么好心來幫我?”
沉憶辰反問了一句,他不相信天下有免費的午餐,像朱儀這種聰明人更沒有。
“說是為了報答幫我復仇的恩情,你信嗎?”
“不信。”
沒有絲毫的猶豫,沉憶辰就給出了回答。
“既然不信,那問這有何意義?”
“在下能處理好軍務,多謝大公子好意。”
沉憶辰隨意拱了拱手,不想再繼續說下去。心中總有種預感對方挖了什么坑,等著自己往下跳。
言罷,沉憶辰便穿過了朱儀的身旁,朝著院內走去。
只不過在兩人錯身交會的時候,耳旁傳來了朱儀嘆氣的聲音:“我倆本是兄弟,其實無需這般戒備的。”
“兄弟?當年在應天府的時候,大公子何曾把我視為兄弟看待?”
沉憶辰語氣帶著一抹嘲諷,離開公府后自己在街角小院居住接近十載,從未見過朱儀一面。
如果沒有今日的成就,高高在上的成國公嫡長子,會認自己這個兄弟嗎?
“你覺得認祖歸宗這種事情,是當時我能決定的嗎?”
朱儀收起了臉上的笑容,然后轉身直視著沉憶辰說道:“不管你信不信,在我心中你始終是成國公府的一員,我們榮辱與共。”
“在下可高攀不起。”
對于成國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套,沉憶辰早已聽膩了。
莫非朱儀還想讓自己成為,拱立第三代成國公的一塊磚瓦嗎?
“如果高攀不起,那你現在又算是什么?”
朱儀的這句反問,彷佛刺中了沉憶辰心中,一直不愿意面對的事情。
那就是他在事實上,已經與成國公府密切的綁定在了一起,沒辦法做到徹底的分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斷理還亂!
看著沉憶辰愣在原地無法回答,朱儀靠了過來拍了拍他肩膀說道:“你已不是那個充斥著書生意氣的少年,身處官場就應該明白,唯有齊心協力才能立足于朝堂。”
“如今的天下大勢,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涌。未來大變來臨之際,我們身為兄弟,注定了會唇齒相依!”
朱儀的話語,讓沉憶辰童孔勐烈的收縮了一下。有那么一霎那,他甚至懷疑眼前這個便宜大哥,會不會跟自己一樣,同為穿越者。
否則怎么會說出未來會有大變來臨?
難道朱儀,他預感到什么了嗎?
“不是還有朱佶嗎?他才是你的手足兄弟。”
如果說沉憶辰腦海最深處的潛意識里面,對于成國公朱勇始終保持著一份父子親情的渴望。
那么他對朱儀,就沒有任何兄弟情深可言。
甚至可以這么說,很多時候面對朱儀,沉憶辰比面對王振這種敵人還要忌憚。
畢竟對方隱藏的太深太聰明,讓人不由感到心生警惕。
“二弟,他……”
朱儀話到一半,卻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后繼續說道:“算了,以后你便會明白我的立場跟苦心,這也是我未來將要承擔起的責任。”
“有需要幫忙可以隨時來找我。”
說罷,朱儀便轉身離去,背影流露著一種落寞與無奈。
是我多心了嗎?
對于朱儀這般作派,沉憶辰完全猜不透對方的想法跟目標。
可能這就是為什么,他會如此忌憚的原因,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并沒有處在一個對等的位置上。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沉憶辰默默念叨了這句話后,就不再多想,轉身回到西廂別院中,同時臉上有了一副故作輕松的神情。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他從來都不會帶到家中,讓母親跟陳青桐為自己擔心。并且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要再度出鎮福建,與妻子相處的時間不會太多。
正月初三的早晨,沉憶辰便接到了從宮中傳來的口諭,皇帝要他進宮面圣。
對于這突然的召見,沉憶辰大概猜測是與福建平叛有關系。于是不敢有絲毫的拖延,換上一身公服后,便坐著馬車急匆匆趕往了紫禁城。
武英殿內,朱祁鎮此刻正高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望著門外正踱步走來的沉憶辰,臉上神情盡顯帝王威嚴。
相比較處理朝政事務的文華殿,武英殿更偏向于處理軍國要務。朱祁鎮已經不記得,自己上一次御武英殿是什么時間,但是這一次,他有著一件極其重要的耀武揚威之事,要托付于沉憶辰。
“臣,叩見陛下。”
“愛卿免禮!”
朱祁鎮擺了擺手,示意沉憶辰不需要行繁文縟節,現在不是正式的朝會,很多東西能免則免。
“謝陛下。”
“向北你可知道,朕召見你所為何事?”
“臣大膽猜測,為福建平叛之事。”
“是,也不是。”
可能沒有其他朝廷重臣在場,朱祁鎮相對要放松許多,還與沉憶辰賣起了關子。
“臣,愚笨。”
身為臣子最忌在皇帝面前逞能胡亂猜測,既然皇帝想要賣關子,那就滿足他的虛榮心。
果然聽到沉憶辰這句話后,朱祁鎮嘴角流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繼續問道:“向北,你可了解大明寶船?”
“臣,知曉。”
寶船便是永樂帝下西洋的主力船只,直到明宣宗時期才停止建造,距今不過二十來年而已,民間依然流傳著它的傳說。
“早在三年之前,朕便命人在福建督造寶船,準備復現永樂大帝下西洋的盛況!”
說到這句話的時候,朱祁鎮的臉上浮現出一抹驕傲跟狂熱。
對于皇帝而言,開疆拓土,萬國朝拜,絕對是帝王的至高榮耀。
明太祖、成祖時期,馬踏漠北,劍指西洋等等壯舉,一直都讓朱祁鎮心神向往之。
他的帝王野心,就如同當初殿試給出的考題一樣,是要超越大明王朝歷代列祖列宗,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開平盛世。
重現寶船下西洋的盛況,便是朱祁鎮要達成的目標之一。
只可惜這個偉大的愿景,遭受到了群臣的強烈反對,認為造寶船下西洋是勞民傷財,好大喜功之舉。
沒辦法,朱祁鎮只能繞過內閣跟內部,下中旨密令福州府同知郭琰建造下番海船。
數年過去,這樁在朱祁鎮眼中看來,是豐功偉績的壯舉,卻始終無法與人分享訴說。如今終于等來了沉憶辰,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炫耀自己的成就!
郭琰建造寶船的事,沉憶辰早就從奏章中得知。不過他很理解朱祁鎮這種想要與人炫耀跟分享的心情,于是乎便裝作一副震驚的模樣,開口奉承道:“三寶太監下西洋通行萬里,彰顯了我大明的文治武功,令四海臣服。”
“陛下有此等雄心壯志,定能光昭祖宗四圣之業!”
“果然知朕者,莫過于沉卿!”
朱祁鎮拍桉而起,這些年滿朝文武,莫不是持反對意見。沒想到沉憶辰態度迥然不同,還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這種認同感帶來的振奮,哪怕身為皇帝都不能免俗。
不過激動之余,朱祁鎮神情很快便暗澹了下來,他開口說道:“朕志在四方,可天不遂人愿,福建時不時的動亂,導致寶船進度異常緩慢。”
“這次沉卿前往福建平叛,朕期望你除了鎮壓亂臣賊子外,還能督造下番寶船順利完工。”
“向北,莫辜負了朕的期望。”
朱祁鎮說這番話的時候,不完全是一種囑咐跟客套,眼神中還流露著一絲“祈求”。
建造下番寶船,朱祁鎮承受了太大的阻力,同時還寄托了自己的豪情壯志。
滿朝文武,朱祁鎮感覺只有沉憶辰,能理解自己的動機跟心境。同時也只有他出鎮福建督造寶船,才能順利完工出海。
“臣遵旨,定會讓大明寶船,遨游于四海!”
沉憶辰沒有絲毫的猶豫,便把這樁囑托給應承下來。
重開海禁復現大明艦隊的盛況,不是朱祁鎮一個人的夢想,沉憶辰同樣如此!
“好,那朕便在這里,提前祝沉卿馬到成功。”
“臣,謝陛下贈言。”
武英殿內,出現了一副君臣相得,惺惺相惜的場景。
可沉憶辰不知道的是,朱祁鎮給自己挖了個大坑,寶船建造之事,遠遠沒有他說的那么簡單。
從大殿退出,沉憶辰踱步朝著宮外走去,腦海中依然還在回想著皇帝的囑托。
寶船建造完畢之后,勢必會開啟下西洋的行程,按照以往大明與番邦朝貢體系的冤種定位,下西洋大概率會虧個血本無虧。
某種意義上來說,永樂年后明朝群臣反對下西洋,認為勞民傷財也不無道理。耗費天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并沒有像西方大航海時代那樣,通過殖民掠奪換取足夠的回報。
久而久之,自然就沒人支持。
想要改變這種惡性循環,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賺錢。
西洋土番不進行殖民掠奪,經濟發展極端落后情況下,發展貿易是賺不了多少錢的。
既然下西洋不賺錢,轉換一下思路,去東洋打打秋風,說不定是個好主意。
當滿船的真金白銀被拉回京師,沉憶辰相信除了最迂腐的老學究,滿朝文武的人精,沒幾個能抵擋住金錢攻勢。
有錢賺,就會極大的刺激探索欲望,海禁這種政策自然而然會被丟進垃圾堆。
送錢冤種這個身份,該換一個國度當當了。
就在沉憶辰滿腦子胡思亂想的時候,一名身穿蟒袍的太監,擋在了他前行的道路上。
雖說明朝前中期對于內官賜服的嚴格性,要遠遠低于外官,但想要身穿蟒袍,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少沉憶辰在朝廷中樞,之看到過兩名宦官身穿蟒袍,一名便是大名鼎鼎的現任司禮監掌印王振。另外一名,是歷經五朝的前司禮監掌印金英。
不過隨著王振崛起,金英漸漸失勢,在宮中深居簡出很少能碰見。
眼前這名蟒袍內官,并不是兩人之一,宮內莫非還有第三人有資格穿蟒袍賜服?
就在沉憶辰萬分疑惑,猜測著對方身份之際,眼前的蟒袍太監卻首先拱手道:“沉侍讀學士,久仰。”
“久仰,不知公公是?”
沉憶辰趕緊拱手回禮,能身穿蟒袍代表著對方身份不可能低,內官太監只要不主動跟自己過不去,沉憶辰絕對不會有著科道清流那種“漢賊不兩立”的想法。
該客套搞好關系,絕對不含湖。
“咱家喜寧,去年才從遼東回京敘述,沉侍讀學士可曾聽說?”
喜寧?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沉憶辰愣住了。
如果說王振是一個自詡文人的偽君子,那么喜寧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真小人!
這家伙飛揚跋扈的架勢,相比較王振那是有過之而不及。至少在很多朝政大事上,王振還讀過書要點臉,不會肆無忌憚的羞辱文武百官。
甚至在沒有掌權之前,王振表現的相當謙卑恭謹,連“三楊”等人都被迷惑過,認為此宦官有著文人風氣。
喜寧就完全不同了,徹徹底底的小人得勢,對英國公這種社稷重臣的羞辱,簡直就是自毀長城。
當然最離譜的還是朱祁鎮的放任。
不過俗話說得好,“舔狗”最終一無所有。就算朱祁鎮如此偏幫恩寵喜寧,當土木堡之變發生被俘后,得到的回報卻是被這名太監給百般虐待羞辱。
然后又當了蒙古人的帶路黨,告知邊關的防守情況,架著朱祁鎮去叫門勸守將投降。
后世廣為流傳的“叫門天子”稱號,便是這么來的。
沉憶辰真是沒有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見到喜寧,而且看對方這架勢,好像是專門等著自己?
我成了大明勛戚 267 皇帝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