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第545章,功臣問題
會議結束之后,戲忠把他們難以決定的事情上報給徐偉,同時他們可以決定的事情先開始行動。
田疇他們去動員愿意搬離的村民,總有一部分百姓是比較容易滿足容易被勸動的,而現在田疇他們就是要動員這部分百姓。
鮮于平他們則去聯絡工程隊,開始對漁陽郡境內的農場改造,要把農場改造成為一個個農村小鎮,各項設施都要跟縣城齊平,什么學校啊,醫院啊,糧油店,布匹店,鐵匠鋪。都通配配備全,總之縣城有個設施,這里通通都得有,要讓來這里的百姓看到,這里的生活設施遠遠超過他們的家鄉。
美好的生活都誰都愿意向往,尤其是還有學校這樣可以改變他們子孫后代命運的地方,很多的父母異常頑固,但愿意為了自己子孫后代冒險一次的。
后市的學區房不就是這樣炒起來的,現在戲忠倒是不用學區房,他是想用學校和各項基礎設施來誘惑這些百姓來到新村。
公孫續則則在動員在農村的工人,告訴他們只要把家人帶過來,就可以分到農場的100畝土地,家人也可以在農場來做事,但唯一的要求是他們放棄原本在家中的土地。
這些工人有什么好想,開玩笑,用30畝山地換100畝肥沃的土地,還可以讓全家人過上城里的生活,這樣的好事當然愿意,于是他們紛紛回到家鄉,動員自己的父母,搬遷到自己居住的農場當中,然后把他們手中30畝山村地契交換農場100畝地契!
不到一個月時間,10個按照徐偉設想的大村莊出現在漁陽郡,有兩三萬百姓被戲忠從山區動員出來,開始了新農村的生活。
當然這些只是肥肉,后面留下來的都是硬骨頭了,到了考驗他們能力的時候。
戲忠先來到漁陽郡錢鋪,找到掌管說要貸款30億農業貸款!以漁陽郡的財政收入作為抵押!
掌柜聽到這么大的貸款吃驚道:“這個數字太大了,我根本做不了主!”
但戲忠卻笑道:“農業小額貸款是不是執政制定的,你敢違反執政的命令?”
掌管無奈道:“你都說是小額貸款了,30億這還能算小額嗎?我們錢鋪的存款全部給你了都不夠!”
戲忠卻笑道:“我和執政要了500個基層官員,他們都是來漁陽郡當村長的,要不我讓他們一個個來!一人幫一個村莊貸款1,000萬,這總符合規定。500個人說不定我還能貸款到50億。而你還要派出幾十個個業務員盯著這500個村長使用貸款的情況!”
掌柜無奈道:“戲太守,你就不要為難我們了,三十億我是不可能拿出來的,我只能馬上向上面匯報!要是上面同意了,我再給你!”
戲忠也沒有為難他說道:“上面一定會同意的,要在漁陽郡試點,總要給點支持!”
掌管道:“那也得等同意了之后我才能發放貸款!”
最終戲忠也沒有為難這個掌管,等了三天之后,上面同意了發放貸款,但要這個展會派出精英人士,嚴格監督這些貸款去向,出了問題,拿他試問!
掌柜只能苦著臉跟著戲忠到處跑!
戲忠得到這筆錢之后,先找到了牧場的負責人,像他們定了10萬頭牛,20萬匹馬,要他們開春送到漁陽郡,并且配上100名的牧民管理。
面對這樣一個花了十幾億的大客戶,這些牧場的管理人員對待戲忠像對待親大人一樣,可謂是有求必應,積極孝順。
戲中手中有了這樣一大筆資金,漁陽郡的新政快速鋪開。
而與此同時,漁陽郡會議紀要送到徐偉手中,大家的爭論徐偉沒有在意。
對于戲忠提出來的要求,徐偉讓大錢的各級官員落實,不管成敗總是要看一下結果的。
正是有了徐偉的命令,30億錢才很快到了戲忠手中,同時徐偉也同意了,戲忠拿漁陽郡的農場做試點,分給在農場的工人,戲忠他們才敢真分了這50萬畝土地。
有了徐偉的全面支持戲忠在漁陽郡的新政全面鋪開。
只是讓徐偉吃驚的是,光一個漁陽郡,大乾就有50萬畝土地,而且都是那種水利設施完備的土地。
而后徐偉他查看了整個大乾國營農場,他發現國營農村這部分的土地居然超過了五千萬畝,感情他大乾才是最大的地主。
這就讓徐偉不高興了,不是因為朝廷占據的土地多,大乾朝廷占據的土地再多,只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可以了。
但讓徐偉難以接受的是這些國營農場都在郡縣附近土地肥沃之地,大乾占據多了,普通的百姓占據的就少了,他找到牛貴問道:“為什么這么多的土地不分了。”
徐偉并不認為大乾需要保留這么多農場,三成的稅收足夠他們征戰天下。
牛貴只能苦笑道:“這些年仗打的越來越多,執政你招收的士兵也越來越多,本來讓他們一直打仗也就算了,但你執政你卻又要讓服役三年的士兵退役,而大乾又要保證退役士兵的待遇。”
以前我們手底下士兵少的時候,還可以安排在鋼鐵廠,紡織廠等其他工廠里面做工,總之這些士兵退役士兵待遇極其好,所以大家作戰才奮勇爭先。
但這些年退役的士兵越來越多了,每年都有幾萬乃至十幾萬的士兵,如此多的士兵就不是我們大乾工廠可以容納的,為了平息這些士兵不滿,我們只能建國營農場,因為農場是最不容易虧本的,只要有土地,種出糧食就可以有收益,工廠卻不一樣,弄出的產品賣不出去會虧本,我們當初弄了很多用來安置士兵的工廠,后來都因為虧本,只能破產了。
最后大家都發現,只有建國營農場安置士兵,才是最劃算的,一個農場可以容納幾百人,整個大乾的農場容納了近50萬退役的士兵。
這既解決了這些士兵退役的問題,又給我們大錢保留了一只強大的預備役,要我大乾遇到危機情況,這50萬退役的士兵,可以馬上武裝起來,招之能戰。
徐偉真的有半晌無語,感情源頭還在自己身上。
此時正是亂世之際,各路的諸侯都巴不得他們身邊的老兵越來越多,所以就根本沒有退役的制度,大漢的諸侯很多都是征戰了十幾年的老兵,他們除了死基本上很難脫離軍隊。
在大乾卻不是一樣,徐偉當年就是當過幾年的士兵,勉強了解一點天朝的士兵制度。
所以他在制定大乾兵役制度的時候,基本上學習了天朝的制度,三年的義務兵加兩年的預備役,士兵最多在軍營中呆5年,不能升官就走。
平時維持一支數量稀少的常備軍,戰時在馬上擴充大軍。只要裝備跟得上,預備役也能維持穩定的訓練,大乾軍隊的戰斗力完全得可以得到保障。
而徐偉之所以這樣做,一是現代的制度就是這樣,徐偉知道自己是個普通人,還是照本宣科的按照現代制度來執行的好,想要做什么改變他沒那水平,二是他記得看過一本種田流的,說是要讓士兵活著下戰場。
這本書的主角認為,一個士兵在軍營十幾年,勇敢者必定會戰死,只有兵流子才能活在軍營十幾年,但是這樣的士兵顯然會影響大軍的士氣,腐蝕新來的士兵,讓軍隊的戰斗力越來越削弱。
軍隊不長久的更新換代,也會造成軍隊各方面的階級固化,封建制度復辟,嚴重的影響戰斗力。
所以徐偉一直保持著大軍輪換的制度,退役一部分士兵新招募一兵部分士兵,保持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而從這些年實踐來看,天下的各路諸侯就是大乾士兵戰斗力最強,士氣也是最高漲的。
而顯然這一套制度是要有極強的后勤保障的,尤其是退役士兵的后勤保障。
要是退役后的生活還不如在軍營當中的生活,很多士兵只怕是不愿意退役的。
就是這套制度很難維持下去,因為徐偉當年從兵營出來之后,根本就沒有什么安置的崗位。
但是他很快又發現一個問題道:“在農場成為農業工人和回到村里有成為農夫,有什么不同,這些士兵總不會你說他是個農業工人就真的就認為自己沒有在種田?”
牛貴道:“這些士兵都是有月俸的,而且農場的基礎設施也建設的和縣城差不多,加上這些農場都得是在郡縣附近,工人平時也可以到城市當中生活,所以才沒有爆發出什么動亂。”
感情因為這個原因,大乾的農場才不得不在郡縣附近。
而后牛貴說道:“所以我一直勸執政兵貴神速,快速消滅曹操和劉備一統天下,這才是最好的選擇,要不然的話,光每年光安置這些士兵,遲早朝廷是難以承受的!”
這個不是牛貴危言聳聽,要大乾有百萬大軍,按照三分之一的退役率,要不了三年時間,就要想辦法安置上百萬的士兵,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到時候只怕大乾的農場會弄得更多。
現在大乾的常備軍已經超過了30萬,去年動員消滅袁譚的時候,更是動員了60萬大軍,要不是現在中原人口稀少,很多民夫和士兵,在打完仗之后,可以直接移民中原,只怕現在牛貴他們要頭痛死,如何安置這批士兵和民夫了。
對于這點徐偉也明白,這是現代國家都很難做得到的事情,很難強求牛貴他們做得更好。
但徐偉還是說道:“只有練好好內功,我們才好對外出擊!”
還有一點他沒有說,一統天下了,牛貴這些人就不會有緊迫感了,到時候只怕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功臣,而功臣反而最難以相處,他們認為打下的天下有自己,天下就平定了,就到他們享受的時候了。
雖然這樣想也沒有錯,但很多時候功臣就意味著為非作歹。有多少人還能保持初心?徐偉都不敢確定。
要如何對待這些功臣,徐偉到現在還沒有太好的想法,是朦朧的有一個點子,卻不知道他們愿不愿意接受。
所以他情愿停止征戰的腳步,處理好內部的事物,再決定如何對付曹操和劉備。
因為現在大乾的體量,只要內部不出現問題,劉備跟曹操就不可能戰勝他。
徐偉想了想道:“官員學校繼續擴招,今年翻一倍培養6000名基層的官員!鄉村是我們必須要爭奪的地區,因為權力不會出現空白,任何有空白的地方就會被其他的勢力占據。”
牛貴一臉無奈道:“諾!”
徐偉道:“不用擔心,我們財政養不活這么多官員,漁陽郡的試點在開展,集村并屯的計劃完成,一個縣需要村長就會少很多,而我們對大錢的掌握也會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只要這些官員是在為百姓服務,創造的財富就會越,我們大乾的財政會越來越多,根本不會存在養不活這些官員的問題。”
《劍來》
而后徐偉拿出會議紀要說道:“并村問題花費巨大,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來完成,分田地的問題倒是相對來說好解決一點,唯一的麻煩只怕是大家不愿意放棄原本的土地!”
牛貴道:“當年我們要不是拿出冀州肥沃的土地,只怕部眾都不愿意讓出土地,遼東地區可以得到三倍的土地,但整個大乾也只有十幾萬人愿意遷移到那里去,尤其是從分土地一向是很難的事情,這事情執政不能著急,要是執政全面鋪開的話,屬下敢保證,大錢就3,000萬人口,就3,000萬戶百姓,但我們卻沒有3億畝的土地分給大家,這事情只能一步步來,稍有差池會引起極大的動蕩。”
徐偉就感到奇怪了,兩漢開國的時候也分了土地,他們好像都沒什么難處,沒道理,劉邦劉秀可以做到的事情,他反而這么艱難呢。
但這種事情得找專業人士,徐偉想到了襄楷和賈詡兩個人,他們兩人應該是大乾學歷最高的人,就在大漢當過官,對大漢的事情了解深入。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第545章,功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