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漢風再起 第七十二章 能源和霸權
1665年6月2日,望加錫。
化石燃料對現代地緣政治史,尤其是國際體系中的霸權或占主導地位的力量都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17世紀的荷蘭、19世紀的英國,還是20世紀的美國,它們在能源供應和消耗上的優勢對其政治上的成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荷蘭、英國和美國都擁有價格低廉的能源,這種能源優勢轉化成了經濟優勢,使之一方面能夠建立起高效有競爭力的經濟,另一方面有能力負擔昂貴而先進的軍事機器。就英國和美國而言,它們不但擁有豐富的煤炭和石油資源,而且這種低廉的能源優勢還直接轉化成了軍事和地緣政治優勢。
荷蘭雖然沒有煤炭,也沒有石油,但它的國土上卻有儲量豐富的泥炭。
泥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腐爛的植物變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苔蘚,學名叫“泥炭蘚”,有時也稱為“沼澤蘚”。如果這種植物埋在地下并經歷數百萬年高壓之后,就會變成煤炭;但如果時間不夠,就是泥炭。
大部分的泥炭都是在過去6000年形成的,濕冷的氣候是泥炭形成和保存的必要條件。因此,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泥炭都蘊藏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的地區,如加拿大、斯堪底那維亞和西伯里亞。雖然泥炭在世界上分布很廣,但大都在不便接近和運輸的地方。
不過,荷蘭是個例外。
荷蘭的泥炭資源雖然不像加拿大、俄國和瑞典那么儲量豐富,但其供應地相當龐大。與世界其他地方如斯堪底那維亞的泥炭通常都在海拔至少50-150米的地區不同,荷蘭的泥炭絕大部分都處在海平面上下1-2米的位置。泥炭很重,除了水運之外,用其他方式運輸費用極為昂貴。在這一方面,荷蘭在全世界得天獨厚。它的泥炭都是淺層的,挖出來后就可以裝上小船或駁船,然后通過在鄉間泥炭區挖出的運河,可以既方便又便宜地運到城里。
泥炭燃燒不能提供冶金所需的高溫,所以不能用泥炭來冶鐵和煉鋼。盡管如此,泥炭對荷蘭經濟的發展仍然發揮了重要作用。釀酒業和石灰燒制業是荷蘭享受低廉能源優勢最突出的兩個產業。在17世紀,石灰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燒石灰是能源密集型產業。同時,荷蘭也以釀造優質啤酒而聞名于世,釀酒業也是能源密集型產業。荷蘭成本低廉的泥炭為這兩個行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玻璃制造業、燒磚業和制鹽業也都是能源密集型的,一般情況下它們使用薪材或木炭。這意味著凡是存在這些產業的地方的森林就會被毀滅,因為人們要從森林中打柴或燒木炭,隨之而來的工業就會濫伐所有的森林。不過,在荷蘭,這種類型的工業可以在城市立足,因為它有豐富而便宜的泥炭。所以,從1560年代開始,荷蘭在經濟發展中持續利用了自己的能源優勢,直到泥炭資源開始枯竭(1680年左右)。
從某些方面來看,荷蘭經濟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經濟體。在17世紀,荷蘭因為有泥炭,肯定是世界上能源最密集的經濟體,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經濟。荷蘭也可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有利于在荷蘭創造一個新社會。這個社會與其他社會有很大不同,它是一個有更多城市、人口更為集中、更強調買賣習慣的市場導向的社會。
在英國的許多地區,煤炭基地相當靠近海邊,尤其是紐卡斯爾周圍地區和南威爾士。這一點非常重要,它意味著煤炭可以非常方便地從產地運往任何一個海路和輪船可以到達的地方。在這一點上,英國和荷蘭一樣幸運。
但中國就不同了,中國的煤炭產地遠離海路,要把它運到大多數人口集中的地方費用高昂。在煤炭的地理分布上,中國是很不幸的。
煤炭對英國的冶鐵業和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17世紀,英國的鐵主要來自進口,大部分來自瑞典,小部分來自波羅的海地區,包括俄國。英國自己生產的鐵很少,部分原因在于當時缺乏燃料。
1650年以前,英倫三島只剩下很少的林地,殘存的大部分林地離鐵礦產地很遠,不易接近。相反,瑞典和俄國仍有充足的森林(也有充足的鐵礦石),因此它們在冶鐵方面享有能源優勢(這個時期,歐洲尚未發現煤炭煉焦工藝,絕大部分都使用木炭)。
我們都知道,后世的英國從18世紀末,變成了世界上最高效的鐵生產國。從1700年到1850年,英國的鐵生產增長了20多倍。英國在184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最高效的冶金業。到1850年,英國自己出產了世界上一半的鐵。英國生產的鋼鐵比世界其他地區生產的都要便宜和優質。
英國不過是個小國家,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
關鍵的原因在于英國高效利用了自己的煤炭。
英國的工匠在1709年后摸索出了如何在冶鐵業中使用煤的技術。在此之前,煤不能用于生產優質鐵,因為煤的雜質會使煉出來的鐵變脆。技術進步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給英國通過利用其巨大的煤炭資源來冶鐵開辟了道路。
在發明了實用的蒸汽機(1770-1780年代)后,煤炭也被用于其他生產目的。蒸汽機的應用使從地下深處的煤礦向外排水成為可能,這反過來大大擴展了可用煤的供應。到1820年代,蒸汽機被應用于輪船和機車,產生了蒸汽船和鐵路。所有這些變化都依賴于煤所提供的能源。
簡言之,從1780年到1880年,英國利用自己的煤炭儲備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術最先進、最有活力和最繁榮的經濟。
像荷蘭利用了泥炭一樣,英國也因利用煤炭而發展起了更加繁榮的經濟。但與荷蘭的泥炭生產不同,英國的煤鐵生產可以直接用于軍事。煤炭這種低廉的能源優勢以及與此相關的先進技術,讓英國建立了強大的軍事機器。
從1850年代開始,英國建立了以蒸汽為動力的皇家海軍。皇家海軍是把英帝國粘合在一起的紐帶。在帆船航行的時代,皇家海軍很難建立起對敵國的海上優勢,部分原因在于木材供應短缺。
對英國來說,轉向用煤驅動的鐵船是非常幸運的發展,因為英國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煤還有助于英國制造出更為廉價和優質的火槍。在19世紀,英國發展出了自己的軍事和工業復合體。在冶金方面的優勢讓英國能比它的敵國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輕便的武器和大炮來武裝軍隊。因此,能源替代促成了英國海軍的強大,使之能更容易地擴大它的世界帝國。
而在這個時期,隨著蒸汽機在漢洲本土的廣泛運用,煤炭也成為齊國最為重要、也是最為主要的能源。并且經過二十余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漢洲的東部地區相繼也發現了數個儲量巨大的煤礦,足可為本土各個地區的工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煤炭資源。
然而,隨著國內開始研究和制造以蒸汽動力為驅動力的艦船時,齊國上下,尤其是海軍和國內幾家大型運輸商社立刻意識到,在海外諸多航線的關鍵補給點儲存和開發煤炭資源,必須要提上議事日程,及早未雨綢繆,做出相應的規劃和布置。
雖然,齊國完全可以利用艦船,將國內儲量豐富的煤炭提前轉運到無數的航線節點上,以為后面大規模的蒸汽動力船應用時的補給所需。但要是在那些關鍵節點或者某些南洋島嶼上能有現成的煤礦可以開發,那自然是要省事多了。
至于,這些煤礦的分布位置在不在齊國的海外領地,并不重要。以齊國如今的威勢,花點錢將那些擁有煤礦資源的地方租借或者買下來,相信也沒有哪個土邦王國敢予以拒絕。
1652年時,齊國的南洋商社聯合望加錫的葡萄牙人和戈瓦素丹王國在平滅西邊布吉人建立的伯納素丹王國時,趁機奪占了這個王國的都城辛賈伊,并將其作為南洋商社在蘇拉威西島上的一處重要據點,還將其更名為廣昌。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南洋商社以廣昌為基地,陸續在南邊的魯烏素丹王國都城帕羅波、曼達人聚集的帕盧、以及蘇拉威西島東邊托拉查人所在的肯達里和位于島嶼東北地區哥倫打洛,建立了若干商站據點,將這座類似英文字母“K”圖形的島嶼完全置于經濟勢力范圍之內。
去年六月,南洋商社意外地獲知位于戈瓦素丹王國南部的沿海地區,發現了煤礦資源。在經過本土幾名探礦專家的實地考察后,最終確認了這個消息,而且還聲言,煤礦儲量估計在數十萬噸。
于是,南洋商社立即向戈瓦素丹王國提出了要租借那處被稱為邦托松古的地方,準備著手開發此處的煤炭資源。
但向來強勢的南洋商社卻碰了一個釘子,占據著蘇拉威西島西南廣大地區的戈瓦素丹王國對于齊國的租借土地的要求,卻以最為決絕的態度,大聲地說了“不”字。
戈瓦王國的素丹哈桑·烏丁對齊國在該地區的勢力擴張,一直都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對齊國商業觸角不斷在國內的延伸,更是限制頗多,極力阻止。他深深地感覺到,齊國跟此前荷蘭人的殖民手段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不僅在南洋這片廣大地域傾銷無數工業制成品,經濟上深度捆綁各個土邦王國,而且,他們對占據更多領土似乎也懷有極大的欲望。
十余年來,齊國人從東邊那處被稱為廣昌堡的據點為核心基地,從南、北、西三個方向不斷地蠶食和占據戈瓦素丹王國的領土。曾經棲息在那里眾多的布吉人和戈瓦人,也被齊國一船一船地運走,據說是被送到了他們漢洲本土,投入到無數的礦場和各類種植園里,充當悲慘的奴工。
如今,齊國人竟然又將他們的魔爪伸向了戈瓦素丹王國的南方沿海地區。雖然,他們聲稱只是租借土地。但哈桑·烏丁素丹國王卻知道,一旦那里被齊國人所占據,戈瓦素丹王國最終將會失去那片土地。就如同十幾年前,他們在萬丹素丹王國所做的一切。
雖然,拒絕齊國人的要求,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報復和打擊。但身為一個虔誠的真神教信徒,一個有尊嚴的素丹國王,哈桑·烏丁必須要勇敢地站出來,以最為堅決的態度,維護戈瓦素丹王國的獨立和完整。若是任由齊國這般蠶食和侵襲,所有的戈瓦人最終將會失去一切,淪為齊國人的奴隸。
果然,在一個月前,齊國就以本國商人遭到戈瓦素丹王國不公正待遇為借口,派出數艘武裝商船封鎖了望加錫港口,禁絕戈瓦人的任何船只出入,并向戈瓦素丹王國發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就他們所提出的種種條件,予以積極的回應。
哈桑·烏丁素丹國王隨即聯系了望加錫城北的葡萄牙人,要求他們與戈瓦人站在一起,如同數十年前那般,共同對付入侵望加錫的敵人。
葡萄牙人信誓旦旦地重申了雙方之間的攻守同盟,表示會堅定地站在戈瓦人一邊,與王國的軍隊共同守衛望加錫城。
烏丁素丹國王對葡萄牙人的表態,非常滿意。憑借雙方聯軍在陸地上以逸待勞之勢,還有堅固的望加錫城可以據城而守,齊國人即使封鎖了港口,但他們必然奈何不了戈瓦素丹王國。除非,他們冒險發動一次登陸戰役,然后強攻望加錫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戈瓦人一定會讓齊國人在城下付出慘重的代價。
然而,讓戈瓦人意想不到的是,葡萄牙人竟然可恥地背叛了他們。
葡萄牙人不僅在齊國人朝他們所在的城堡附近登陸時,不予堅決抵抗,反而在隨后幾日,趁望加錫城中的戈瓦守軍不備之時,與城外的齊軍里應外合,攻入了城中。
整個望加錫城頓時陷入巨大的混亂當中,戈瓦軍隊在齊葡兩千余聯軍夾擊下,潰不成軍,一千三百余被斃、傷,余者大部跪降。
烏丁素丹國王僅帶著不足千余殘兵逃入附近的松巴歐普要塞,看著火光沖天的望加錫城,惶惶不可終日。
三日后,南洋商社派了一名使者來到松巴歐普要塞城下,要求面見烏丁素丹國王,對如何結束雙方之間的沖突,進行談判。
烏丁素丹國王猶豫良久,最后痛苦地閉上眼睛,吩咐侍衛將齊國人的使者放入城中。
(本章完)
1635漢風再起 第七十二章 能源和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