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漢風再起 第四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
1660年12月20日,巴達維亞。
在這個時期,若是論國家之富裕,經濟之繁榮,對外貿易之壟斷程度,荷蘭人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荷蘭的國民總收入比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地(上述地區人口規模在700萬左右)的總和還高出30。
在17世紀中葉,荷蘭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了起來。以區區兩百多萬人口,其貿易額居然占據了全球貿易額的一半。到了1660年,更是將其貿易額占比幅度提高至全球海上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三。
在波羅的海和北海,幾乎所有的船運業由荷蘭獨占。從俄羅斯運出的農產品、毛皮、碳酸鉀和魚子,從瑞典運出的鐵、造船用的木料、蠟,都是由荷蘭轉運到法國和意大利的利沃爾、威尼斯以及其他更遙遠的銷售地。在西歐,法國對外貿易的大部分,德意志西部的貿易,歐洲南北之間的貿易,亦都掌握在荷蘭人的手里。
荷屬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分別控制了歐洲與東方之間、歐洲與美洲之間的海上貿易,甚至英國與其殖民地間的商品也由荷蘭商船運輸。17世紀前半期世界各殖民地的產品、特別是東方的香料,絕大多數也都是通過荷蘭轉運到西方各國去的。
荷蘭商人利用其掌控的數萬艘商船走遍世界的機會,同時也利用世界各地區的價格差異,進行世界性的轉口貿易,獲得了巨額利潤。荷蘭每年轉口貿易額達9500萬至1.1億荷蘭盾。
盡管,在數年前(1652——1654)爆發的英荷戰爭,因為準備不足,多少讓它在英格蘭面前顯得有些狼狽不堪,丟了面子,但仍舊憑借其雄厚的全球海上力量和冠絕歐洲的財富,使得荷蘭的海上霸權得以確立。
阿姆斯特丹是當時歐洲商業的中心,它是東方香料、歐洲糧食、油料、木材、皮毛的集散地,港內停泊的船只經常達2000多艘。17世紀荷蘭資本積累比歐洲各國的資本總和還要多,對外投資更是英國的15倍。
阿姆斯特丹的交易市場成為國際股票市場的中心。投資于歐洲、東印度和美洲的外國債券的資金超過3.4億荷蘭盾。英國國債的很大一部分亦掌握在荷蘭人手里。僅以股息的形式,每年就有超過2500萬荷蘭盾從英國進入荷蘭,荷蘭還每年從法國獲得2500萬荷蘭盾,從西班牙、俄羅斯、瑞典和德意志幾個小國獲得2千萬荷蘭盾。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一般銀行業務和交易的中心,營業額每年達5千萬荷蘭盾。
而荷蘭東印度公司作為其國內一家最具影響力的殖民公司,其發展勢頭更是迅猛無比,貿易額在近十年里,幾乎翻了兩番,達4500萬荷蘭盾(大概3.5荷蘭盾1兩白銀),幾乎占其國內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
當梁云安陸續從荷蘭水手和商賈的談論中,獲悉這些巨大的貿易貨幣數字和金融獲利數字時,驚得目瞪口呆。
我的乖乖,我大清治下百姓怕是有一兩千萬吧,但朝廷每年收到的稅費也只有幾百萬兩銀子。就是這些收上來的銀子,還是各地官府刮地三尺,費盡千辛萬苦,好容易才弄來的,用以維持朝廷日常開支和養活數十萬大軍。至于欠餉、缺額、地方積欠,自我大清丟了江南失去了最大的財賦來源后,那是普遍存在的事情。要不,朝廷如何會一邊默認部分鎮守軍將,于地方自籌部分糧餉,以確保官兵的戰斗士氣,一邊不時地朝富商大戶勸餉納捐,彌補財政虧空。
他姥姥的,我大清竟然還比不上這個西洋番國轄下的一家對外貿易商社富裕!
這個時節正值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非常不適合北上航行。因而,梁云安不得不暫時滯留于巴達維亞。身上攜帶的承兌銀票取出后大量現銀后,也被那些荷蘭軍官和水手勒索去了大半,最終落在口袋里也僅剩下兩百多塊漢洲銀元。不過,節約點用的話,也能支撐到明年五六月的西南季風到來。
為了避免被齊國人捉去,梁云安只能接受荷蘭人的安排,寄居在荷蘭人聚居的街區。一間破舊而潮濕的小屋,竟然還要他支付每月五塊漢洲銀元的高額住宿費,盡管心里腹誹不已,但也令他徒奈何如。
剛開始,荷蘭人似乎對他非常感興趣,不時有穿著體面的“紳士”,或者穿的像一只大公雞似的軍官,頻頻過來找他詢問我大清的一些事務。轄下有多少百姓,國中又多少軍隊,北方有什么優越的港口,地方有什么值錢的特產,生絲可以供應多少,能否大量提供價格優惠的茶葉、絲綢、砂糖,或者瓷器之類的產品……
初時,梁云安非常興奮,這些夷人肯定想跟我大清做買賣了。不僅想了解我大清的實力,還想知道我大清能生產什么特產,方能大膽地前來交易。
我大清自然是武德充沛,軍隊百萬之眾,八旗鐵騎更是戰無不勝。至于這些夷人所提到的各類物產,我大清可能、或許、大概都能生產,并且質優量大,價格優惠,欲購從速!
可是,后來不知為何,這些夷人突然又對他沒了熱情,十天半月,連個小蝦米都不來關注他了。這讓他好生一陣失望,難道他們是嫌距離遠,商品不夠好,不想來我大清貿易?或者,是懼了那齊國,怕被人家給攔在海上,禁止到我大清沿海地界做買賣?
郁悶之余,梁云安便走出破舊的小屋,在荷蘭人街區溜溜達達,以舒解郁悶的心情。后來,見沒有什么危險,活動的范圍逐漸擴大,逐步來到更為熱鬧的明人街區閑逛。
雖然南方漢洲大陸齊國的快速崛起,卻絲毫沒有影響巴達維亞作為該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貿易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整個城區人口規模已達十萬人左右,其中明人數量更是達兩萬余,成為僅次于土著人口的第二大城市居民。
可能正因為漢洲齊國的興起,再加上其宣稱是南洋所有明人的保護者,因而,巴達維亞的明人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不再是此前那種二等公民身份,儼然成為與東印度公司殖民勢力分庭抗禮的地方勢力。并且,此地的明人治權還歸屬荷蘭人和齊國雙重管理,任何刑事審判,或者糾紛爭執的解決,必須要在齊國駐巴達維亞民政代表的監督下,方能予以判決和執行。
不過,齊國政府對巴達維亞的內政干涉,還是比較克制,除了對明人進行必要的保護外,對荷蘭人的其他各項事務,基本上抱著旁觀的態度,這多少打消了荷蘭人的疑懼心理。
梁云安行走于巴達維亞街道上,非常驚訝地發現,由于自己一頭的短發和明顯的漢洲服飾,使得他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收到不少路過行人略顯敬畏的眼神,以及稍顯熱情的招呼。
他姥姥的!當年我大清強制剃發易服,就在關內激起無數百姓反抗,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方才樹立我大清的威勢。這齊國境內并無強制要求民眾剃發易服,卻有近半新進移民抵達漢洲不到兩年時間便會主動附從,多半是想獲得這種在外高高在上的感覺吧。
嗯,這一點,我大清需得好生學習,要讓轄下百姓感恩,而不是畏威。
這一日,他在一家熱鬧的茶鋪中,獲知一個讓他極為興奮的消息。五月至七月間,那偽明秦王孫可望,試圖在我大清順治爺駕崩之際,趁火打劫。動員了十數萬兵馬,從江淮和湖廣地區,向我大清境內發起了洶涌攻勢。但在輔政大臣鰲拜和蘇克薩哈的英明領導下,分別在徐州和武漢,大敗偽明,斬首數千,逐退了偽明的大舉進攻。
不過,梁云安卻是對偽明的輕微損失報以深深的懷疑,以我大清八旗的戰力,偽明怎么可能才損失數千人,恐怕是少說了個“萬”吧。
“此乃我明人之恥呀!”一名四十許的大明商人憤憤地拍了一下桌子,“十余萬大軍,千里防線同時發起進攻,竟然未有寸進,反而喪師失地,被清虜反殺,丟棄十余城。徒讓清虜氣焰陡升,笑我明人軍力孱弱不堪。”
“聽說,秦王殿下臨時發起的這次北伐,掣肘不少。”另一名大明商人面帶憂色地說道:“本來說好的,江浙的明軍和鄭芝龍的水軍從旁策應,以吸引清虜兵力。可大軍北攻之時,這兩路明軍卻都選擇按兵不動,以至于清虜可以集中江淮各地防軍于徐州,硬撼北伐大軍的進攻。更不要說,遠在耽羅島和云州(今日本北海道)的永王殿下,更是未派一兵一卒威脅清虜遼東和天津、山東之地,使得清虜未有任何后顧之憂,可以全力應對我大明北伐之師。”
“聽說,近些年來,秦王殿下的種種舉政措施,多少有些得罪了國中鄉紳和仕林的利益。再加上秦王有意對江浙、福建和潮州等地方勢力行削藩之舉,故而,才會使得這些地方鎮軍對北伐之事故意消極應對。”
“所以呀,你們大明自己內部都不團結,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如何能將清虜趕出關外,進而統一神州。”一名來自漢洲的商人嘆息地說道:“話說,那清虜從關外攻來,甲兵和婦孺統統算上,也不過二三十萬之數。卻能讓這個野蠻落后的漁獵部落攻占我神州大陸,屠戮和凌辱大明百姓數千萬。若非我齊國傾力相助,大明怕是早被這韃子給徹底屠滅了。”
“這個……,這個……若是從歷史大勢上來看,并無顯太多荒誕。”幾個來自大明的商人臉上有些掛不住,強辯道:“這位兄臺,需知在我華夏數千年歷史當中,大國被來自北方野蠻韃虜滅亡,不在少數。晉有五胡之亂,前宋亦有金蒙之恥。所以,這建奴趁著大明天災虛弱和流賊內亂之際而漁翁得利,以至攻入關內,幾欲滅我大明,也可算有前車之鑒。”
“嗤!”那名漢洲商人冷冷地嗤笑一聲,“大明據神州大陸,擁億萬民眾,兼有百萬大軍,裝備武器更是有火器無數,卻讓一個偏居東北一隅的漁獵部落打得喪師失地,一敗涂地,繼而還差點被滅國。縱觀當今之世,未曾有此荒誕之事。”
“不錯,我齊國大王數年前曾言,隨著當今時代火器的大規模進步,那些曾經把定居民族折磨的異常頭痛的游牧民族和漁獵部落早就沒了往日的輝煌。蒙古于數百年前的空前擴張,算是游牧民族數千年來擴張的高潮也是頂峰,頂峰之后就是不可遏制的滑落。縱觀百年以來世界各地,已經幾乎找不出游牧或漁獵小部落翻云覆雨,滅掉哪怕一個中等大國的紀錄了。”
一名身著軍服的齊國海軍軍官插嘴說道:“據聞,歐洲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者,往往可以在遙遠的美洲、印度、錫蘭,以及這片南洋地區,和落后愚昧的土人發生的戰爭中,可以打出令人咋舌的交換比。一百多年前,西人更是僅以數百人,屠滅美洲土著千萬人口大國。更何逞那葡萄牙,乃西方一小國,國中有民僅百余萬,可他們在馬六甲、錫蘭、印度,經常能刷出幾百士兵,甚至是幾十人,擊敗成千上萬落后土著軍隊的戰績。”
“從兩百年前開始,傳統的游牧民族或漁獵部落,在不斷升級換代的科技面前,可以說是已毫無還手之力。故而,很難相像在數十年前,大明,這等擁有眾多人口,不論是文化,還是科技,或者是擁有的諸多資源規模的大國,竟然會被一個極為落后、人口也極為稀少的游牧漁獵部落滅國。此誠可嘆呀!”
“嗯,這位軍爺說得不錯。以俺們齊國的說法,你們大明,好歹是一個先進文明的大國,還讓一個實力遠遠不如的野蠻部落給揍得滿頭是包,確實不該如此。換言之,發生這樣的事情,是非常離譜和荒唐的。”
茶鋪里的幾名來自大明的商人,被一陣搶白,卻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理由,羞臊得滿臉漲紅。
坐在角落里的梁云安聽了,頓時眼里冒光。
著呀!我大清以區區數十萬人口,甲兵十萬,就殺入關內,然后迅速席卷天下。十余年間,攻滅順逆、獻賊,以及屠南明,靖亂民,幾乎奪占了大明的所有江山。這是何等武功!
“要知道,這清虜據有的實力,比起數百年前的蒙古人,是遠遠不及。當年蒙古奴酋鐵木真崛起的前提是,統一了蒙古幾乎所有部落,更是聚合所有的北方游牧勢力。我等稍微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統一的蒙古部落游牧民族在純冷兵器時代是多么強大的存在。數十年前,我們大明的實力在面對清虜時,確實擁有絕對的碾壓之勢。然后,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人家打得差點亡國。這還不夠荒唐,還不夠離譜嗎?”一名流落在巴達維亞的華商悲憤地拍桌說道。
“……然,我大明內有天氣異變而使災荒連年以及蜂擁而起的眾多流賊,外有更為野蠻兇悍的蒙古、建奴不斷襲邊騷擾,徒奈何如……”一個大明的商人弱弱地分辯道。
“天氣異變?問題是,天氣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難道極寒天氣和災荒等只針對你大明嗎?更何況,地處遼東的建奴也許會更多感受到來自天氣的惡意。嗯,即是災荒和內亂,是你大明衰敗的前提,但當時你大明控制下有一萬萬人口,建奴部落起家時總人口也不過數十萬(有人認為是三十萬)。一萬萬人口的大國,被數十萬人極其落后的野蠻愚昧部落剃頭,這怎么說都是說不過去的。無論再找多少理由,再找多少借口,都無法否認這個事實!”那名軍官神情激憤地說道。
梁云安聽罷,激動得差點起身要為他的一番言論高聲喝彩。他姥姥的,我大清入關奪取天下,是多么不容易,以小凌大,以小族統華夏,想想都是一個不可能發生的驚天之舉。
“你們大明為今之計,唯有團結一心,改革內政,并向我齊國借鑒學習,倡科技,謀工業,將自身變得更為先進,更為文明,更為強大,方能戰勝野蠻和愚昧,徹底驅逐韃虜,繼而恢復神州,再現華夏之光!”
“好!”
“說得太對了!”
“就是,大明該自強發展,不要總依賴我齊國扶助。……你們得靠自己!”
“就是,好好的一個先進文明大國,不該被一個野蠻愚昧的韃虜欺辱了!”
“當然,若是大明不思進取,被更為落后、更為野蠻的清虜吞滅,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那名軍官臉上露出嘲諷的笑容,“但那清虜要是以為就此可以安享太平,繼續以野蠻落后的思維和方式坐這天下,遲早要被比他先進和文明的國家摁在地上,揍個鼻青臉腫,繼而遭受無盡的恥辱!”
(本章完)
1635漢風再起 第四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