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1635漢風再起

第二四八章 糧食和人口

更新時間:2022-07-27  作者:重慶老Q
1635漢風再起 第二四八章 糧食和人口
1652年10月18日,漢洲,大興府(今澳洲布里斯班市),永昌縣(今澳洲黃金海岸)

高喜全種植完一隴土豆,然后艱難地直起腰來,放下鐵鍬,揮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二十余天的時間,靠著村里租來的耕牛、騾馬,先后栽了五畝多土豆,十幾畝小麥,終于就要結束忙碌的春耕。

雖然身體極為疲憊,但看著田地里陸續生發的幼苗,高喜全內心是極為充實而又欣慰的。腦海里不由開始浮現出,自家婆娘的手里端著一碗香氣誘人鯨肉燉土豆,而且還冒著熱氣,緩緩朝自己走來。兩個孩子手里抓著松軟的白面饅頭,大口大口地使勁嚼著。

“當家的,喝口水,歇歇吧。”高喜全的媳婦高李氏挺著八個月大的孕肚,將水壺遞給自己的丈夫。

“放糖了?”高喜全接過水壺,剛喝了口,不由驚詫地看著自己的妻子。

“哎,放了點。”高李氏笑著點點頭,“你干活重,喝點糖水補一補。”

“俺喝白開水就行,以后莫要放糖了。”高喜全嘴里說著,卻不由自主地灌了一大口,“屋里賣的紅糖,可是為你補身體的。”

高李氏只是笑笑,鄉里的接生女郎中可說了,孕婦可不能多吃糖,但自家的丈夫卻是一個疼人的男人,想著糖水可以補充氣血,硬是花了幾角錢,買了一些放在屋里。

記得小時候,見到村里的那些婦人在懷孕生小孩時,哪有什么糖水可吃,甚至連魚呀、肉呀、雞蛋什么的都沒有。而如今,屋里養著十幾只雞鴨,時有禽蛋可吃。并且,每隔旬日鄉里趕場時,花個幾角錢,還能買上好大一塊鯨肉,足以吃用許多天。

這在漢洲的日子,與曾經的大明相比,可不就是天堂一般,吃飽穿暖,有田地,有屋宅。即使遇到去年那般大旱時節,也不會餓肚子。可惜了自己半途死在海上的母親,不能跟著一起享福。

“當家的,你說這下半年旱情能減輕一點嗎?這小麥若是出了苗,缺了熵情,到了明年可又沒多少收成。”高李氏抬頭看了看紅艷艷的日頭,不由皺眉說道。

“俺哪曉得老天爺的事!”高喜全將水壺遞給身后剛滿兩歲的小兒子,看著他喝得眉開眼笑,臉上也露出一絲溫馨,“大不了,俺們繼續吃土豆,喝玉米粥,啃玉米饅頭,也能將肚子湖弄飽。說不定,到時候官家還要繼續給俺們發救濟糧。”

以大興府所處的溫暖濕潤環境及數年的土地改良,整個地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大范圍地種植小麥、棉花、蔗糖等農作物,而最初開拓時期大量栽種的土豆、高粱、玉米等粗糧作物已然逐步減少。但隨著去年漢洲東部的旱情蔓延和擴展,農作物大面積的減產或者絕收,使得整個地區糧食供應驟然緊張起來。

因而,整個漢洲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的地方政府和農事官員便積極組織農民大范圍栽種土豆等耐旱且高產作物,以應對突然面臨的糧食供應問題。

土豆的馴化是8000年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先民完成的,印第安人還馴化了其他諸如玉米、紅薯、木薯、花生、西紅柿等食物。不過,對南美洲居民而言,安第斯山脈高寒貧瘠,土豆的重要性超過了玉米。15世紀末,即西班牙征服南美洲之前,分布在安第斯山脈上的印加文明人口達到了1000萬,其人口密度超過同一時期的歐洲。可以說,土豆養活了南美洲大量的人口,是印加文明繁榮的根基所在。

西班牙人到達南美洲大陸后,在南美發現了土豆這種植物,將土豆育種和果實帶回舊大陸,由此土豆開啟了全球傳播之旅。

土豆雖然在16世紀初就引入歐洲,但是主要生長在達官貴人的花園里,長期以來不怎么不被人們青睞,只有特別貧困的家庭才以土豆為食。

土豆直到18世紀中期,種植規模才加快推進,是在愛爾蘭地區開始自發性的傳播。愛爾蘭人之所以廣泛種植土豆,是因為英國人的殖民統治,肥沃的土地被英國人占有,貧瘠的土地留給了愛爾蘭人。愛爾蘭人只能選擇種植易存活、產量高的土豆湖口。土豆為愛爾蘭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人口從18世紀中期的150萬,爆增至19世紀40年代的800多萬人,有5倍之多。

在16世紀,隨著歐洲人到達中國以后不久,土豆也開始在中國傳播,不過這種傳播是自發性的,種植面積雖然在擴大,但是速度不快,直到后來清朝時期,才慢慢開始主糧化。

而土豆在漢洲,一直都在農業種植作物中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和小麥、玉米、稻米并列成為國內四大主糧。在應對去年因旱情而暫時造成的糧食短缺境況下,靠著臨時補種的大量土豆,加上沿海日漸擴大的漁業捕撈,基本上讓漢洲民眾沒有出現大范圍的餓肚子現象。

眼見著上半年的旱情依舊沒有緩解,為了確保民眾的口糧供應,除了增大糧食進口力度,整個漢洲本土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了土豆的播種面積。同時,許多新增的的移民點開辟計劃幾乎被全部叫停,各地分配到來的移民全部投入到當地的農田水利建設當中。

對于饑荒,每個來到漢洲的移民都是深有體會,并心有余季的。在紛亂的大明境內,除了無數百姓直接死于清虜屠刀之下外,更多的人則是死于戰亂所造成的饑餓、瘟疫。

戰亂不僅破壞了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還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產秩序,由此而造成更為可怕的饑荒,進而引起嚴重的人口危機。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整理,可以明顯地看到,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糧食歉收后的一年里,死亡人數是正常年份情況下的2到4倍。此外,在正常年份里,三分之二的死亡人口是兒童和老人。而在戰亂和饑荒年景里,超過一半的死亡人口是年富力強的成年人口。

換句話說,生存危機破壞了勞動力和家庭結構,不利于人口的繁衍。在饑荒時期,婦女懷孕的情況,也會比正常情況下減少一半。生育力的突然下降是幾個原因造成的。一些人的伴侶死亡,一些人不具有生育能力,一些人在絕望中墮了胎。

還有一種可能是,從饑荒中幸免于難的婦女處于饑餓狀態,身體嚴重缺乏營養,以至于她們在短時間內沒有月經,無法排卵。

另外,即使處在絕望的饑餓中,人們實際上也很少被餓死。更多的情況是,他們的身體太過虛弱,難以抵抗諸如流感或痢疾等一般疾病。

在整個十七世紀,不論是亞洲,還是歐洲,人口幾乎都處在急劇下降的過程。歐洲爆發的三十年戰爭,東方發生的明清易代和大規模的屠殺,都使得數百上千萬人死去。即使未發生戰爭的其他地區,因為糧食的貴乏,或者疾病、瘟疫的頻發,人口也是增長極為有限。

但在漢洲大陸,隨著十余年的開發和建設,加之移民不斷輸入,使得這塊古老的大陸人口規模開始快速地增長。

在這個時期,由于醫療、衛生,以及食物營養等條件的限制,人口增長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新生兒會在一年內死去,即使僥幸成活到一年,他們中的一半也會在成年前夭折。因而,為了繁衍自己的后代,幾乎每對夫婦平均生養四到五個孩子。

漢洲自建基立業起,雖然經歷過幾次對外戰爭,但都未大范圍的波及到本土,基本上保持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再加之政府也未過多“苛政殘民”的舉措,反而有諸多惠民利農政策和措施,使得整個漢洲本土農業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隨著農業的發展和食物供應穩定提升,漢洲本土和幾個海外領地陸續開始出現生育高峰。三年前,新生兒超過兩萬,去年達兩萬四千,到了今年,可能會接近三萬。一旦結了婚,大部分夫婦都會在婚后頭一年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然后有規律地每隔一段時間就生下更多的子女。因而,在漢洲本土的許多居民點和城鎮,就會看到許多婦人要么正在哄孩子,要么正在喂他們吃奶(哺乳期內母親們一般不會再懷上另一個孩子,這短時間一般為6到18個月)。

在漢洲許多地區,無論是當地政府組織倡導,還是居民自發,村鎮鄉屯里會有許多專門為三四歲以下的孩子建立的托兒服務,一般會有孩童家長繳納一些托兒費或者提供部分食物,由一些正在懷孕或者處于哺乳期的婦人輪流幫著看管孩童。這些舉措,也為許多家庭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后顧之憂,使得部分母親毫無后顧之憂地懷上下一個孩子。

就在高喜全等一眾農戶結束春耕活動,準備好好歇息幾天時,從大興府下來的農事官和農業專家卻開始動員轄下各地農戶,將各自所屬份地中暫時處于休耕的田地里進行輪作蕪菁或者苜蓿草,為各地鄉鎮和牧場里邊牲畜提供過冬飼料。

之所以開始提倡輪作,淘汰了每隔兩三年的休耕土地的做法,此舉可以大大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還能直接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為了恢復土壤肥力,農戶在各地農事官員和吏員的指導下,開始在所屬份地里種植蕪青等飼料作物或苜蓿等特種草類,將其作為草地,從而供養更多的牲畜。蕪青等作物是家畜過冬時節的絕佳飼料,此前由于這些作物的貴乏,漢洲東部的部分農場和牧場很難維持大量家畜。

另外輪作耕種的蕪青的塊根還可以熟食或用來泡酸菜,作為食用蔬菜,肥大肉質根供食用。蕪青的根以及葉子都可食用。而且,蕪青還可藥用,花性味辛、苦,性平,無毒,具有耳聰明目、輕身的功效,加水煮汁服用,可以除腹內痞塊積聚,服少許可治霍亂導致的胸腹脹悶。

蕪菁又名蔓菁,俗稱大頭菜。大頭菜也是一種大眾菜,產量高、品質優,荒年災年的時候可以代替糧食,活人無數。但是明代以前,大頭菜只能在北方生存,若在南方種植,大頭就變成小頭。

原大明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經過不斷的耕作試驗,選育良種,適應時令,改進栽培技術,終于成功讓蕪菁一路向南,在南方,小頭終于長成大頭,從此被人稱為大頭菜。

他所著《農政全書》中的《蕪菁疏》就有詳細說明。

此前十余年,漢洲本土可謂風調雨順,無數的荒地經過數年的墾殖和積肥改良,所產糧食逐年提升,畝產雖然比不得大明數千年耕耘后的熟地,但憑借著廣種薄收,還是讓逐漸增多的漢洲民眾不虞溫飽。

因而,分得了土地的農戶因為人力所限,往往會有三成以上的農田處于休耕狀態。

但去年延續到目前的大范圍旱災,驟然讓漢洲上下所有民眾產生了恐慌的心理,擔心大明那般持續十數年的各種災情在漢洲大陸上演。因而,各級政府在增加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外,還加大了對牲畜家禽飼養的支持力度。

過去那種比較粗放型的牲畜放養模式,雖然比較省力,但缺乏專用飼料的喂養,牲畜的生長和繁殖自然會變得有些緩慢,不利于種群的快速擴大。既如此,莫如將農戶手里休耕狀態的田地里輪作蕪青或苜蓿等作物,不僅能為牲畜提供大量專用飼料,還能改善土地肥力。

輪作耕種帶來的好處不止在于從休耕的土地上培育數量更多、品種更佳的牲畜這一條。將家畜融入常規農業生產,而不是單獨養殖,可以生產更多的肥料,直接提升土地肥力,對于下一階段的糧食種植大有裨益,耕地生產力由此得到有效提高。

簡而言之,土地里一直生長著有用的東西,它的肥力不斷提升,牲畜和谷物的產量都得以增加。

實行輪作倒茬,秋翻冬灌,增施有機肥,提高地力,對整個漢洲農業的持續性發展,有著極大地促進和提升作用。

1635漢風再起 第二四八章 糧食和人口

上一章  |  1635漢風再起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