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之巔 339 灣灣
在路上,找了一個修船廠,將南通號的船身上的彈孔修理了,又將南通號改了船名。新的船名叫西湖號。
改了船名,又修理了一番,西湖號便再一次啟程,前往灣灣。
灣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翌年清朝戰敗,派遣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灣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一戰后全球“民族自決”思潮高漲,日本調整統治政策,實施“內地延長主義”,改派文官總督,企圖把灣灣人民教化成日本國民。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后,為徹底動員支持戰爭,重派武官總督鎮臺,推行“皇民化運動”,極力強化皇民思想教育,強制普及日語,鼓勵養成日式生活、改日本姓氏等,企圖從精神層面消滅灣灣人民的民族意識,將灣灣人民同化為日本的“忠臣良民”。
周云的西湖號到達灣灣后,便停泊在碼頭上。船上的人都下了船,去到了岸上。
到了岸上,法幣不能在灣灣流通。灣灣市面上流通的是灣灣銀行券。幸好周云的手上有幾萬的日軍軍票,在灣灣也是比較俏的。
灣灣銀行券為灣灣日治時期于灣灣地區通行的貨幣。
周云上岸后,便在臺北縣的一個鎮上的旅館住了下來。
剛進去時,老板本不愿意讓他們入住,當周云將軍票一拿出來,老板馬上點頭哈腰,一口一個大人叫著。
在灣灣,最硬的貨幣是日元,日元的下面,就是軍票。最低等的就是灣灣銀行券。
按照灣灣當局的規定,灣灣市面上的很多東西,銀行券是不能買到的。但是軍票則可以買到。
因為軍票的持有者大多是日軍的軍人,以及他們的家屬。他們購買物品,比普通灣灣市民有優先權。當一種貨物只剩下一件時,持軍票的人可以優先購買。
還有,吃的方面,銀行幣不能購買大米面粉等糧食。而軍票則可以購買。
所以,周云的軍票一出,那老板馬上將他當爹了。
害怕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老板想要軍票。他的老婆在懷月子,他需要軍票買些營養品,給老婆補補。
周云包下了這座旅館,老板就不再收客了,帶著旅館的人,專門給周云他們當起了服務員。
為了避免有心人從人數上查出周云的下落,所以,周云在旅館中只有四十五人,有六個人留在船上。這六個人兩天一換,與旅館的人調班,體會岸上的生活。
到了晚上,周云又收到了那個頻道發出的電波。不過,周云的回電做了手腳,小分出面調了一下,讓周云發出去的電波依然在釣島那邊。
這樣就安全多少。假如島上也有監聽,與那船上的一樣,也是監聽周云的電波。不改的話,就會讓人很快就查到了,周云到了灣灣島了。
這一次,小分又仔細地給出了那個電波的所在。就是離周云住的旅館只有一里遠的一個酒樓內。
酒樓不是旅館,不可能入住客人。那么,這個酒樓就是那部電臺的所在地。
周云去了那家酒樓。
酒樓叫福清酒樓。不用說,老板肯定是福清人。
周云進入酒樓后,在一樓停了下來。按照正常的情況,電臺不會放在二三樓,那樣沒地方藏。只有一樓才是最適合的地方。一樓的下面可以有地下室。
所以,周云選擇了一樓的大廳坐下。
不一會兒,一個伙計走了過來,用灣灣話問道:“客人想吃什么?”
周云看向了四周,挑起菜來。
這家酒樓沒有菜單。他們在酒樓的四周,用一個個方框,貼在了墻上。方框內,就是菜名。
周云看過后,便說:“清燉南嶺牛仔肉。”
伙計聽后回答:“沒有!豬肉都買不到,別說牛肉。而且你還點的是牛仔肉。”
周云一想,也對,這里不是上海,哪有這多的物資。
又看了一個牌牌:“那就來一份石竹湖砂鍋魚頭。”
這菜有講究的。魚必須是當天早晨四五點鐘從石竹湖里捕撈的野生紅鰱魚,重量需在三至四斤之間,還要求頭大身小,否則一律不能上桌;其二在于所用的湯必須是石竹山上流下的天然泉水,香甜可口,加上秘制的湯料包,自然無懈可擊。利用砂鍋做魚頭既不失魚的鮮味,又可以保持魚腦里豐富的營養,一舉兩得。石竹山家家都有幾個砂鍋,凡有客人、過年過節都會上這道正宗的石竹湖砂鍋魚頭。
伙計眼一翻:“灣灣沒有石竹湖!”
周云不高興了:“兩個沒有了!來一個金針燉高山羊。”
伙計眼中只有眼白,沒有黑:“沒有高山羊,只有高山兔子。”
“啪!”
周云一巴掌拍在桌上:“這沒有那也沒有,你們開什么酒樓?干脆賣燒餅算了。”
伙計連連點頭:“餅有!東張紫菜光餅。要不要?”
東張紫菜光餅以精面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適當的食鹽和堿,加水揉成面團,捏成餅狀,以紫菜、肉等做餡,拍上芝麻,中間打孔,稍醒發后,放入事先烤紅的特制的餅爐內,再用當年新采的松針點燃烘烤到酥脆再鏟下。
這時,一個三十多歲的人走過來,替下了伙計。
“對不起!客人,現在是戰時,很多的東西都沒有賣的。所以,讓你失望了。”
既然人家這樣說了,周云只好壓下火,繼續點菜。
諜戰之巔 339 灣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