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從斬妖除魔開始 修行境界
暫時沒有想好下一個番外寫什么,為了防止投資斷掉,就整理了一下本書的修行境界設定。
…………
第一境:鬼門關(靈霄界:炎火山)
修行,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
鬼門關,傳說中是冥界的第一道關隘。而在修行路上,它象征著邁入修行的第一步——一旦踏入,便再無回頭之路。
此境修行者需初步感知天地間的陰氣,并引陰氣入體,將其淬煉為真元。然而,這一過程極其危險,若無丹藥護持心神,極易被陰氣侵蝕,最終化作鬼怪,身死道消。
第二境:黃泉路(靈霄界:弱水河)
黃泉路,乃通往冥界的一條漫長道路,共分九重小境界,稱作“黃泉九曲”。
每突破一重小境界,真元便愈發渾厚,較之第一境不可同日而語。
黃泉路上鬼影幢幢,無數孤魂野鬼游蕩其中——皆是突破失敗、身死道消的修行者。他們在陰氣的侵蝕下早已喪失理智,不斷蠱惑后來者墮落,化作同類,永世不得超生。
第三境:奈何橋(仙界:昆侖丘)
忘川河畔,彼岸花開。
忘川河水呈血黃色,翻涌的河流中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遍布,腥風撲面。
渡過奈何橋是一場生死考驗。忘川河中的怨念化作無窮負面情緒,若無法抵抗,便會走火入魔,最終投河身亡。
凡能成功渡橋者,如果受到強烈的情緒刺激,皆有一定概率覺醒特殊天賦,如“災禍”、“靈犀”或“野草”。
第四境:望鄉臺(仙界:閬風巔)
“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臺,望見親人哭哀哀。”
望鄉臺位于忘川彼岸,相傳亡魂走過奈何橋后,縱然鬼卒催促,仍有亡者不甘離去,強登望鄉臺,遙望家鄉,大哭一聲,方才死心塌地步入地府。
而對修行者而言,此境考驗的則是初心。唯有尋得初心,方能前行,否則便會迷失在望鄉臺,心志崩潰。
晉入望鄉臺境后,可選擇一件本命法寶,溫養于丹田之中,并獲得御劍飛行之能(當然,法寶不一定是劍)。
第五境:孟婆亭(仙界:玄圃園)
望鄉臺畔,有一座亭子,名曰孟婆亭,亭中有位名為孟婆的女子,守候于此,向每一位行經者遞上一碗孟婆湯。
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一飲而盡,便可忘卻前世今生,拋卻一生愛恨情仇,徹底斬斷凡俗羈絆。
此境修行者往往會漸漸褪去凡塵氣息,變得超然脫俗。
修至此境,可短時間內神魂離體,甚至在死亡后神魂仍能短暫存活,并嘗試奪舍重生。然而,奪舍之法需付出修為代價,并且極易失敗,稍有不慎便魂飛魄散。
第六境:酆都門(仙界:天墉城)
此境修行者需積蓄力量,以自身之道扣開酆都大門。
晉升之際,修行者將自身所悟化作法相,或為日月星辰,或為飛禽走獸,皆依修習之道而定。
酆都門境者,得以超脫生死簿,命運不再受拘。
第七境:閻羅殿(仙界:瓊華宮)
修至此境,便可踏入閻羅殿,使法相其融入肉身。
此境修士,可憑真元之力重塑自身,延年益壽,壽命可達二三百載。
七境修士,稱為“圣人”,象征著超凡入圣,證得己身之道。
晉升之時,將引發天地異象,與大道共鳴。
第八境:九幽獄(仙界:九霄界)
此境修士,以九種不同的道構建自身的九幽地獄,每構建一獄,便晉升一重境界,并獲得一項獨特權柄。
修至此境,可在“道則領域”內隨意制定規則,甚至開辟獨屬自己的小世界。
更可于領域庇護之下穿梭虛空。
此境修士,可稱“真君”。
第九境:登仙道(假)
傳說,在九幽獄的最深處,有一條登仙之道,通往九霄之巔。
若能踏足此道,并渡過天劫,便可超脫凡俗,成就永生不死。
然此道,終究只是一個騙局。
第九境:歸墟(真)(仙界:玉京)
登仙道并不存在,所謂仙界不過是一場精心編織的謊言。
修行功法早已被篡改,真正的九幽之底,只有歸墟。
歸墟,亦作“歸虛”,乃萬物終結之地。
傳說中,天地間的所有河流、銀河中的水流,最終皆匯聚于此,沉入那無底的虛無之中。
此境修士,已然超脫世界,成為唯一的歸墟境強者,亦是此界至高的規則掌控者。
“世界即我,我即世界。”
歸墟者的一念之間,足以決定整個世界的存亡。
此境的晉升需依靠香火之力。
歸墟強者可化作概念與能量形態,唯有毀滅整個世界,方能真正消滅一名歸墟境的存在。
長生從斬妖除魔開始 修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