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讀書人 第一百九十六章:國運之鼎,大危機來臨,唯有圣境,方可破局
隨著女帝突然吐血。
許清宵神色瞬間大變。
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女帝為何吐出一口鮮血。
而且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慘白嚇人。
“陛下!”
“您怎么了?”
許清宵立刻上前攙扶女帝,畢竟情況屬實有些緊急。
“無妨。”
隨著許清宵觸碰自己,女帝沒有任何反感,只是略微有些說不出來的異樣。
她搖了搖頭,在許清宵的攙扶下,回到了龍椅上。
“陛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您這是?”
許清宵繼續問道,他知道這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不然的話,不會如此。
聽到許清宵的關切之聲。。
女帝略顯沉默。
不過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
“許愛卿如今已經封侯,朕,也就不瞞著許愛卿了。”
“大魏國運,出問題了。”
女帝出聲,直接說出問題所在。
“出問題?”
許清宵微微皺眉,大魏文宮目前還未脫離,只是要脫離了,怎么出問題了?
他好奇,但沒有說話,等待著女帝解答。
而此時,女帝抬起手來,細嫩如玉的手掌之上,逐漸浮現出紫色之氣,這道氣體飛快運轉,最終形成一口四足鼎。
這是國運之鼎。
只是鼎身有些虛無,并沒有那種真實感。
“許愛卿。”
“每個國家王朝,都有自己的國運,只是尋常的國家,諸如附屬國這種,國運虛無縹緲,沒有任何根基底蘊。”
“大魏王朝不一樣,可以凝國運化器鼎,這便是大魏國運之鼎。”
“此物越是凝實,意味著國運越強,北伐之前,大魏國運之鼎,幾乎要成型了,只是北伐之后,國運潰散,逐漸虛無。”
“隨后連年虛弱,國運下降,如若不是你來了,不出二十年,大魏國運將自動潰散,形成虛無狀態,連鼎形都看不清。”
女帝向許清宵解釋。
而許清宵的目光,也落在了鼎身之上。
的確,雖然看得清鼎身,但有些虛無的感覺,并沒有凝實,就如同投影那種感覺。
“還望陛下仔細詳說,臣,還是有些聽不明白。”
許清宵略微明白一點,可具體還是不太清楚。
“許愛卿,你耐心聽。”
“我等所在的世界,名為塵界,劃分五塊區域,這一點你應當明白的,對吧?”
女帝聲音不大,但因為靠得近,許清宵聽的仔仔細細。
“恩。”
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后女帝繼續說道。
“五大域,東洲,南洲,西洲,北洲,以及中洲。”
“可你知道,為何天下王朝,聚集在中洲,而其他四洲沒有王朝之說嗎?”
女帝詢問道。
這一點,許清宵還當真不知道,不過他倒是知道,五大洲中,的確只有中州存在王朝,其他四洲比較混亂。
國家有不少,但王朝一個都沒有,如今聽到女帝這樣說,當真是有些令人好奇了。
“所有的事情,要從一個傳說開始說起。”
“傳說當中,塵界起初之時,是一片混沌,任何生靈誕生都是狂暴兇殘,他們擁有毀天滅地的能力,互相殺戮。”
“這些邪神不斷廝殺,一族掌控海洋,一族掌控天穹,一族掌控大地,他們彼此之間廝殺,造就無量殺孽,最終引來天罰。”
“九天之上,一件神物墜地,化作五件仙器。”
“中州龍鼎,東洲古塔,南洲神殿,西洲佛珠,北洲神樹。”
“這五件仙器,被五種不同的勢力掌控,龍鼎被人族掌控,平四海,定八荒。”
“東洲古塔被智者掌控,開辟出仙道體系,鎮殺邪魔,替天行道。”
“南洲神殿,被古蠻族掌控,開辟武道之路,武碎虛空。”
“西洲佛珠被覺悟者掌控,自稱佛祖,開辟佛門,以眾生信仰修行。”
“北洲神樹被妖族掌控,滋潤萬物,獲得蛻變,只是后來妖族有一批叛變,截走部分神樹,用眾生憎惡,怨念以及精血,催生出另類神物,可助人瞬間突破境界,無有任何副作用,此等就是邪祟。”
“正是因為這五件仙器,一切大兇邪神,被五大勢力絞殺封印,最終平定禍亂,這也是天地初開的蠻荒時代。”
“隨后這五件仙器,也因封印邪神,支離破碎,與天地融合。”
“中州龍鼎化國運,但凡有人可一統山河,便可凝聚出龍鼎,一旦成型,可受天地加持,為中州人皇,打破百年桎梏,從而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皆可長生不朽。”
“而古今往來,中州誕生許多王朝,所有王朝的目的,都是想要一統山河,凝聚龍鼎,授封人皇,舉朝不朽。”
女帝緩緩開口,說出這個辛秘。
這番話,讓許清宵當真是大開眼界啊。
當然女帝很快補充了一句。
“此事也只是謠傳,畢竟所謂的蠻荒時代,距離現在太過于遙遠了,用萬年記載都算不清。”
“可能是后世人杜撰的,只能聽其三,不可全信。”
女帝額外補充了一句,因為這種事情,的確沒有任何根源,非要說的話,大魏王朝的國運,的確凝聚成鼎。
但距離傳聞當中的中州龍鼎,相差十萬八千里。
尤其是還牽扯到了長生這個東西。
更加玄之又玄了。
塵界其他地方,許清宵不知道,但以目前知曉的體系來說。
儒道體系,即便是你成為了圣人,壽命最多兩百年,而且你還必須要懂得養生,并且到了圣人這個境界,吞服藥物是沒有作用的,譬如說藥王。
壓根不會延續壽命,有一個上限桎梏,封鎖了你的續命之路。
不然一尊圣人在世,活個五百年,天下妖魔可以集體赴死了。
而武道體系能活久一點,三百年左右吧。
仙道五百年就是桎梏了,當然這只是許清宵從書中看到的內容,包括一切很多知識,都是書中得知的。
是真,是假,都不一定,畢竟又沒有親身經歷,也沒有圣人告訴自己,能活多長時間啊。
可能后面又被推翻了,也很正常。
“不過,長生不死有些夸張,千年不死,并不夸張。”
“妖魔,仙道,佛門,異族,王朝,儒道,所有人到了一定程度,所追求的都是長生。”
“哪怕是千年不死,對他們來說,都已經夠了,即便是朕,面對千年之壽,說不動心是假話。”
女帝緩緩出聲。
而且此話說的一點沒錯。
到了每個體系的最頂端,所追求的事情,基本上的的確確只有長生了。
戰力無匹又能如何?
到頭來黃粱一夢。
風華絕代又能如何?
到頭來不過是紅粉骷髏。
不朽皇主權傾天下。
就更舍不得死了,至于什么朋友,故人,離別之時或許會有傷感,但到了這個程度,本身就已經無欲無求了,他們什么沒有經歷過?
又有誰能成為他們的牽絆?長生不死,的確是天大的誘惑啊。
“那與陛下傷勢有何關系?”
許清宵詢問女帝的傷勢,他比較關心這個。
“北伐之前,大魏國運形鼎,這是國力強盛之兆,可自從北伐之后,大魏國運連年下降。”
“一直到朕登基后,大魏國運更是潰散,差一點就無法凝形,一旦無法凝行,將會給大魏招來天大的災禍。”
“國運,看不見摸不著,但實實在在能影響大魏王朝的發展,如若潰散,那么將會出現赤地萬里,大旱十年,海嘯地震,數不勝數的災禍。”
“這一場災禍,動輒便是死傷百萬,所帶來的影響更是恐怖無比,許愛卿,你想一想,一郡百姓淪為災民將會是怎樣的場景?”
女帝道出國運的影響力。
連年災禍,赤地萬里,大旱十年,包括各種天災人禍。
如若一郡百姓,以長平郡來說,三萬萬百姓流離失所,先死兩三成,然后逃荒,所到之處,將會是赤地一片,寸草不生。
恐怖的災民饑民,將會化作一股極其恐怖的力量,吞噬其他府邸,燒殺搶掠,只為了填飽肚子,引發的民變,過于恐怖。
而且所有的問題,都會變成憎恨,隨便來個人煽風點火,就說是皇帝導致的,就拿女人稱帝來說,引來天罰,想想看這些百姓會做什么?他們會無比憎恨皇帝。
這樣一來,這股力量便會成為敵人最強的長矛。
“所以,朕與國運之鼎捆綁,穩住國運之鼎。”
女帝給予回答了。
此話一說,讓許清宵當場愣在原地。
“陛下,您的意思是說.......您和國運之鼎捆綁,倘若國運消散,您就會.......”
許清宵說到這里,就沒有往下說了。
女帝搖了搖頭,看著許清宵道。
“不。”
“不是國運消散,而是國運一旦潰散,無法凝形成鼎,朕,便會死去。”
“方才,朕下令,誅殺朱圣一脈,徹底與朱圣一脈撕破臉了,也注定了他們一定會脫離大魏。”
“國運已經被影響了,朕遭到了反噬。”
女帝開口,道出了一個驚天大秘。
北伐之后,大魏國運連年下降,如若國運之鼎潰散,各種天災人禍將會席卷大魏,而為了避免災禍發生。
女帝與國運捆綁,穩住了大魏國運,不然的話,那個時候大魏可能就已經要沒了。
只是這件事情,想來沒有人知道,不然的話,大魏文宮只怕早就脫離。
“也就是說,如若大魏文宮脫離,陛下.......”
許清宵說出自己的猜測。
“差不多吧。”
女帝沒有給出一個很明確的回答,似乎是不想要回答這個問題。
這一刻,許清宵長長吸了口氣。
隨后繼續說道。
“可如今,大魏平亂,國家穩定發展,水車工程也在運轉,要不了多長時間,大魏將會鼎盛起來。”
“大魏文宮即便是脫離,應當無所謂了吧?”
許清宵詢問道。
“許愛卿。”
“你身為天地大儒,可實際上很多事情你并不知道,這與你性格有關,也算是朕拖累了你。”
“你與嚴磊之爭,朕將你的安國策,說成是論圣策,以致于你被嚴磊打擊,從而一步一步與文宮走向對立面。”
“否則的話,很多事情,你都會明白,不至于像現在,不懂一些事情。”
“這一點,還望許愛卿莫要怪罪朕。”
女帝出聲,許清宵能說出這話,并不是許清宵的問題,而是他從普通書生一直到現在的天地大儒。
完完全全沒有借助文宮的力量,完完全全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所以很多事情許清宵不懂。
“陛下言重了。”
“臣當時并不理解陛下,但臣現在理解陛下了。”
“安國策一來不適應現在的大魏,二來大魏上下有很多人并不希望國運昌盛,如若貿然拿出,只怕會被各種針對。”
許清宵開口,他并不在意這件事情。
想想看,光是斬番商都能引來這么多是非,何況安國策?
如若女帝當初沒有更改,那么文武百官肯定想要看一看這安國策寫了什么東西。
一看就發現,好是好,可問題是不實用,甚至會遭到各種勢力打壓,別說開展了,可能直接就胎死腹中。
所以女帝并沒有錯。
“許愛卿能理解,朕很欣慰。”
“你未曾加入大魏文宮,對儒道了解也不清楚。”
“許愛卿,你知道這天下有武道,仙道,有佛門,可為何共識都是獨尊儒術嗎?”
女帝出聲,如此詢問道。
這話一說,許清宵的確好奇了。
基本上不管是仙道還是佛門,雖然許清宵自己也沒有接觸過什么,大家看似是彼此沒有任何關聯,但所有體系的的確確對儒道挺尊重的。
可儒道也沒什么值得推崇的啊。
你說教化萬民,關仙道什么事啊?
你說讓人有道德,佛門也能做到啊,讓你向善。
看到許清宵的疑惑,女帝出聲道。
“儒道之所以能夠得到眾人推崇,其原因是鎮壓天地邪祟。”
女帝給予回答。
只是許清宵有些皺眉道:“可問題,佛門和仙道,也可以鎮壓天地妖魔啊?”
許清宵的確覺得有些問題了,邏輯上的問題。
可是女帝搖了搖頭道。
“仙道佛門是殺妖除魔,而儒道鎮壓的是邪祟。”
“邪祟不是妖魔,他們是災難,譬如瘟疫之源,饑荒之源,還有一些嗜殺的邪神,用仙道所言,這些都是天地之間的陰力。”
“世間萬物,有陽便有陰,是眾生之怨念所形成的東西,而儒家浩然正氣,便可以壓制邪祟。”
“這也就是,儒道為何能有這般地位的原因,并且儒道能帶來天地陽力,使得天下風調雨順,國家昌盛。”
“大魏立國之后,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發展,甚至創造盛世,也正是因為大魏出了一位文圣,而那一百年,整個世間都繁榮了許多。”
“所以大魏文宮一旦脫離,對天下而言,并沒有任何壞處,但對大魏而言,影響極大。”
“到時大魏王朝會出現許多災禍,也會出現許多妖魔作祟,有數不清的麻煩,自然而然,國運也會隨之下降。”
“這些并不是說,國家自身的發展如何,而是天命,玄之又玄。”
女帝的一番解釋,徹底讓許清宵明白了儒道這個體系的強大之處了。
換句話來說,儒道與天命捆綁在了一起。
可以改變他人的命運,或者是一國命運,并且所修煉的浩然正氣,在冥冥之中也能壓制天地邪祟,保證天下各處,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怪不得整個塵界,對讀書人如此尊重。
原來是與天命有關。
“陛下,大魏文宮脫離,可有辦法解決嗎?”
許清宵問道。
女帝沉默,她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個問題。
文宮脫離,影響不到天下,但能影響大魏王朝,換句話來說,站在天下人角度。
文宮脫離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壓制住大魏王朝的發展,尤其是對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看到女帝不說話,許清宵心中明白了。
“如若,大魏文宮脫離之時,我能成圣呢?”
終于,許清宵的聲音響起,詢問女帝。
甚至這一次,他不稱臣,而是稱我。
聽到許清宵所說,女帝一愣,但很快她搖了搖頭道。
“三日之前,倘若你說此話,朕會開心。”
“但今日,朕開心不起來,朕認真詢問過許多人,也查過許多典籍。”
“儒者成圣,的確比朕想象中要難。”
“重新明意,明圣人之意,得道見德。”
“重新立言,立圣人之言,傳道授業。”
“重新著書,著圣人之書,造福蒼生。”
“重新知命,知天道之命,洞察萬物。”
“每一件事情,都比之前困難十倍有余,而且更是要借助天下人讀書氣運。”
“可如今天下讀書人,有九成是朱圣門徒,被大魏文宮把持,他們不會借助氣運于你的。”
“今日,方儒所言,其實朕想要讓你答應,畢竟對你來說,這的確是成圣契機。”
女帝出聲,她明白成圣有多難了,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可是許清宵搖了搖頭,望著女帝道。
“陛下,如若讓我加入大魏文宮才能成圣的話,那許某這一世都不會選擇成圣。”
許清宵語氣平靜,但這話卻異常的堅定。
是的,如果自己成圣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入朱圣一脈的話,他寧可不成圣。
聽到許清宵這般說,女帝嘆了口氣,不過內心還是有些喜悅的。
只是很快,女帝繼續說道。
“許愛卿,莫要想太多了,此事倒也不是必死之局。”
“大魏文宮,或許不會徹底離開。”
女帝出聲,告知許清宵這件事情。
“不會徹底離開?”
這下子許清宵更加迷糊了。
“恩,大魏文宮應當不會全部離開,他們會留下一部分力量,朕今日當著百姓面前,主動說出大魏文宮脫離之事。”
“想來即便是他們再無所謂顧忌,也要考慮大魏民意,會選擇留下一部分文宮大儒,不過遲早會走光的,快則三年,慢則十年吧。”
女帝回答道。
“留有一部分?”
“他們應當是想要榨干大魏最后一點利益價值吧?”
許清宵瞬間明白大魏文宮的想法,不是女帝說的這么簡單,都已經撕破臉了,朱圣一脈還會在乎你這個那個?
愿意留下一部分,無非就是想要榨干大魏最后一絲利益,畢竟大魏還有不少讀書人。
可以慢慢做思想工作,讓他們離開,或者是留下一些臥底。
這手段傻子都看得出來。
女帝沉默。
她沒有回答,但這種不回答其實就是回答了。
“陛下,若大魏文宮保留一部分下來,會降低一些大魏國運影響嗎?”
許清宵平靜問道。
“會。”
女帝點了點頭。
當下許清宵明白了。
大魏文宮直接離開,女帝必死無疑,不過此時此刻許清宵更加相信,女帝已經不在乎死亡了,她更在乎的是大魏蒼生。
一旦國運下降,國鼎潰散,大魏蒼生將會面臨無窮無盡的災難。
這是天災人禍,是人力無法阻止的。
海嘯一來,你如何阻止?
地震一來,你怎么防止?
換句話來說,大魏文宮,的的確確很重要,儒道一脈的重要性,也超過了自己的預料。
“陛下。”
“倘若許某當真能成圣。”
“陛下愿意徹底清除大魏文宮嗎?”
許清宵深吸了一口氣。
他詢問女帝。
大魏文宮,對于整個大魏來說,已經是毒瘤了。
朱圣一脈,占據九成,而對其他大儒來說,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
一,跟隨過去,一起享用天地才氣。
二,拒絕跟隨,與大魏共同面對困難。
不能說都會同意跟隨,但愿意留下來的人,想來不會太多。
而如若大魏文宮全部走了,其實對大魏來說,也是一件好事,長痛不如短痛。
無非現在要擔心的事情,就是女帝的問題,萬一真一口氣離開,女帝反噬而死。
這也是一件極其不好的事情。
可留下一部分人來,其實更惡心,他們若是留下來,會繼續針對自己,也會繼續滲透下一代讀書人。
到時候還是一大堆麻煩。
大魏文宮的手段,的確惡心至極啊,問題是大魏還脫離不了文宮。
只能被別人拿捏。
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成圣。
哪怕是半圣,也足夠了。
聽著此言,女帝美眸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隨后語氣篤定無比道。
“如若許愛卿能成圣,朕,愿意為你建文宮,塑圣像,尊心學為大魏之學,徹底鏟除大魏文宮一切勢力。”
“但,許愛卿,任何事情不可強求,尤其是到了這個程度,一旦出錯,萬劫不復。”
女帝說出自己的想法。
若是許清宵成圣,她愿意為許清宵建造文宮,尊心學為大魏之學,鏟除大魏文宮一切勢力。
這是來自帝王的全力支持。
只是女帝后面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
凡事量力而為吧。
“臣,明白。”
“陛下,那您先好好休息,臣先行告退了。”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看著女帝的面容,氣色變好了許多,也就這般開口。
“恩,許愛卿,今日你我之間的交談,一句話都不要說出去,尤其是.......國運之事。”
女帝說道。
“請陛下放心。”
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后轉身離開了。
望著離開的許清宵,女帝的眼神有些復雜。
過了一會。
待許清宵身影徹底消失后。
又是一刻鐘,一道身影緩緩出現在女帝面前。
是無塵道人。
太上圣宗的宗主。
“見過陛下。”
無塵道人緩緩走來,步伐輕盈,望著女帝尊稱一聲。
“無塵宗主多禮了。”
女帝出聲,只是臉上難以擠出笑容。
“陛下,所有事情已經準備好了。”
“只要大魏文宮脫離,太上仙宗弟子,將會援助大魏,加入錦衣天衛之中,穩固國運。”
“但還望陛下三思而行。”
“自太祖皇帝建國之后,不允許仙宗染指皇權,一旦錦衣天衛由我仙門弟子掌控,陛下必須給予各方特權,到時候難免會有沖突。”
“老道半截身快要入土之人,倒也不覺得什么,可往后的事情,老道說不準啊。”
無塵道人開口。
一番話道出女帝的布局。
是的。
大魏文宮脫離,女帝還留著一手,她引來仙門勢力入駐大魏,將之前沒有搞好的錦衣天衛,交給仙門弟子。
如此一來,即便是發生一些妖魔動亂之事,有仙道勢力在,自然而然可以減少許多麻煩。
不至于被打個措手不及。
但無塵道人的意思也很明確,開放權限,讓仙道勢力插手大魏的事情,這也不是好事。
仙道弟子是什么?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基本上不怎么服從管教的。
而且一個個心高氣傲,認為自己是修仙之人。
若是給他們權限,負責斬妖除魔,這些修仙之人,初入紅塵,很難不被這紅塵百態給迷惑住。
權力,美色,財富,地位,這些都是魔障,極其容易讓他們失去本心,到時候胡作非為,做事極端。
畢竟一個人有權利有地位有實力,再加上本身就傲,怎可能不犯錯?
聽到無塵道人這番話。
女帝長長嘆了口氣。
她豈會不知道引渡仙道勢力的壞處,但她更加知道的是,大魏文宮脫離,若沒有新的勢力入內,對大魏來說更麻煩。
他需要一股力量穩住國運,只要國運之鼎不潰散,一切好說。
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朕做好現在即可,未來的事情,未來再說吧。”
這是女帝的回答。
無塵道人沒有做出什么回答,只是朝著女帝一拜道。
“陛下既然已經做好決定,那老道也就不多說了。”
“只是,還有其他辦法,能讓大魏文宮留下嗎?”
“一旦大魏文宮脫離,只怕到時候各方勢力都會注意到大魏王朝。”
“尤其是佛門,他們在西洲虎視眈眈不知多少年,早就想來中洲傳道了,天下都有他們佛門的影子,唯獨中洲沒有,乘此機會,佛門只怕不會錯過這次千載難逢之機啊。”
無塵道人又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當大魏文宮脫離之時,可以說大魏將會陷入一個極度混亂的時刻,到時候天下勢力都會來大魏王朝分一杯羹。
畢竟大魏的國運,可不是開玩笑的,鑄中州龍鼎有些不切實際,可以鑄長生藥,還是有可能的。
至少據他所知,已經有人在暗中窺視了。
“佛門想要進中洲,還是有些困難的,大魏文宮不會答應的,中洲依舊是大魏文宮的天下。”
“這一次,大魏文宮脫離,也會留在中洲,開辟出讀書人的國度。”
“他們自然不會允許佛門入侵。”
“這件事情,短暫時期,不需要去擔憂。”
女帝給予回應。
而無塵道人也跟著點了點頭,隨后搖了搖頭道。
“最近當真是多事之秋,魔淵封印蠢蠢欲動,我等也不好直接得罪朱圣一脈,而且魔淵封印之事,也是一場功德。”
“儒道當真是香餑餑啊,天下人求著他們做事,他們不但不需要付出任何損失,還可以得到諸多好處。”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啊。”
“陛下,老道先走了,若有要事,陛下焚香即可,老道隨叫隨到。”
無塵道人的性子比較淡然,他雖然是太上仙宗的宗主,可實際上他已經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不在乎名利,也不在乎所謂的長生不長生了。
沒有什么特別追求,非要說的話,就希望天下太平就好,不要添什么無辜殺孽。
“道長慢走。”
女帝喊了一聲,而后者的身影,也逐漸消散。
而此時。
大魏文宮中。
一處小世界當中。
這是小圣境。
是大魏文宮的小世界,與外界隔離,唯獨天地大儒才可入內。
數百道虛影出現在小世界當中,皆然不是真身,而是虛影,每一道虛影,代表的都是一位天地大儒。
當然這些天地大儒,是天下朱圣一脈的天地大儒,而不是大魏的天地大儒。
百道虛影懸浮在小世界之中,形成圓弧,中間位置,而曹儒坐在最靠近。
中心地帶是一座祭壇似的東西,只是沒有任何人坐上去,也沒有任何虛影。
“諸位。”
就在此時,曹儒的聲音響起。
“奉半圣之令,大魏文宮脫離之日,于三月十日。”
淡然的聲音響起。
一時之間,所有虛影微微一顫。
“當真要脫離了嗎?”
“是半圣的意思嗎?”
“文宮脫離,未曾想到終究是走到了這一步。”
“脫離好啊,如若脫離,我等自己建造讀書人的王朝,成為中洲最大的勢力,到時候也無人會阻止我等的宏圖大業。”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三個月后便脫離嗎?如若這般做的話,只怕大魏百姓會恨死我等啊。”
一道道聲音響起。
大魏文宮脫離,他們之前就知道了,只是之前說的,不過是一個計劃,到底實行還是不實行,是一個未知數。
而現在給予肯定的回答,這就意味著不容置疑了。
但有些天地大儒卻有些擔憂,畢竟朱圣是從大魏成圣的,說到底也是托了大魏百姓的福,如今大魏有難,他們選擇脫離,的確招恨啊。
“諸位。”
“先不要驚慌。”
“選擇三月十日脫離,也是有目的的。”
“這三個月來,我等一定要掌控天下議論,發動天下所有讀書人,彈劾大魏女帝,包括整個許清宵。”
“營造出我等在大魏受到各種不公平對待,如此一來的話,也能降低部分影響。”
“再者,女帝今日如此羞辱我等,這也是事實,張儒之死,蓬儒被斬,許清宵殺降屠城。”
“這些對我等都有利,尤其是蓬儒被斬,足可以讓天下讀書人憤怒。”
“而我等什么都不做,安安心心將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即可。”
曹儒開口,他知道眾人擔憂什么,如今讓眾人先不要激動。
他一點一點說出解決辦法,降低大魏百姓之憎恨。
“可即便如此的話,也難以平息百姓之怒啊。”
有天地大儒皺眉問道。
然而曹儒搖了搖頭給予回答。
“文宮脫離,無論如何都會引來議論,可這天下的筆紙在我等手中。”
“老夫已經寫好文章,已經痛斥女帝十大罪過,許清宵十大罪過,我等讀書人十大悲怒。”
“再者,區區大魏百姓又算得了什么?”
“在天下蒼生面前,大魏不過是一部分罷了,如若不是大魏占據中洲,有國運之說,大魏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我等也會留下一部分力量,繼續影響下一代的讀書人,不會立刻撤離。”
“女帝公開說出我等脫離之事,無非就是想要引起大魏民怨。”
“可惜的是,她并不知道,這件事情已經籌備許久了,她今日之言,的確讓我等難以招架,只是她愚蠢至極。”
“文宮必然脫離,她的想法老夫知道,無非是希望我們留下一部分。”
“可是,留下的這一部分,不但不會幫助大魏王朝,反而會制造各種麻煩。”
“這股力量,會用來針對許清宵,針對大魏朝廷,讓他們諸事不順。”
“并且,民怨之事,也好解決,一旦文宮脫離,天下勢力,將會齊聚大魏。”
“瓜分國運,各地藩王也會紛紛出手,彈劾女帝,到時候大魏內憂外患,百姓也會民不聊生,那個時候,我等只需要出手相助這些百姓。”
“來當個和事佬,止戰仁厚,相信這些百信也不會對我等產生什么怨言了。”
“到了那個時候,甚至可以乘機提出要求,讓許清宵出來定罪。”
“如若真是這樣,許清宵也注定逃不過此劫了。”
曹儒侃侃而流,對未來充滿著期盼。
而且將所有事情,全部想好了。
此言一出。
眾天地大儒都安靜下來了。
只是過了一會,有聲音響起了。
“計劃極好,可問題是.......倘若許清宵能成圣,怎么辦?”
有人開口,提出一個設想。
但此話一說,得到了眾人集體反對。
“不可能。”
“他許清宵剛剛成為天地大儒,就直接成圣?二十歲的圣人?即便是朱圣也做不到。”
“二十歲就想踏入圣道?這決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唉,圣道之難,您還不知道嗎?這種設想,基本上不存在。”
“圣道,與才氣無關,許清宵的的確確有不世大才,但沒有用,他成不了圣的。”
“是啊,如若沒有文宮相助,二十年,他都成不了圣人,哪怕他有再逆天的天賦也沒有用,光是天下讀書人氣運相助,他都辦不到。”
“天下讀書人,有九成是我朱圣一脈,他拿什么成圣?”
“再者,即便他當真有機會成圣,我等以天下讀書人之氣運,去壓制他許清宵。”
“幫他成圣難,但毀他圣道,太容易了。”
“許清宵錯就錯在,于我朱圣一脈為敵。”
一道道聲音響起。
皆然都不相信許清宵可以成圣。
而且說的有理有據。
讓后者當下閉嘴沉默了。
“好了,這種言論就不要說了,許清宵成不了圣的。”
“接下來就靠諸位了,大魏儒生,這三個月保持安靜,由諸位出手,調動天下人言論,針對女帝,針對許清宵,剩下一切,等三個月后。”
曹儒沒有繼續圍繞許清宵成圣這個話題去說了。
因為沒有必要討論。
這是不合理之事。
此話一說,眾天地大儒紛紛點了點頭。
隨后身影逐漸消散。
而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
守仁學堂中。
許多人進進出出,將學堂內的東西,搬到侯府之中。
而書房內。
許清宵手握毛筆,在宣紙上,緩緩落下四字。
破局之法
轉折劇情來了。
本書還是仙俠,前面都沒有怎么鋪墊,現在開始各方面鋪墊了。
大綱設定也是主角成圣后,開始切入各大體系,然后牽扯終極大秘密。
所以昨天就一更。
今天應當兩更。
大魏讀書人 第一百九十六章:國運之鼎,大危機來臨,唯有圣境,方可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