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 第二百四十一章 話糙理不糙
青儲玉米,要是保管好了,儲存幾年甚至十幾年,一點問題都沒有,牲畜照樣吃,營養也不會流失。
可問題的關鍵是,夾皮溝真沒那么多地方儲存啊。
在采摘山野菜旺季過后,張隊長就已經組織村民挖青儲窖,這又是一個大工程。
沒有機械,全是人工,好幾十人,干了大半個月,才算是挖了幾千立方米的容量。
能把他們自己種植的青儲玉米全部入窖,就算不錯了。
劉青山很想搖頭拒絕,可是瞧著大伙滿是希冀的目光,甚至連王縣長和鄭紅旗他們這些縣領導,都殷切地望著他,劉青山實在說不出口。
沉思了片刻,他忽然靈機一動,笑容又重新浮現在臉上:“其實,不用賣給俺們夾皮溝秸稈,你們自己可以搞青儲飼料嘛。”
“小劉,你的意思是,讓我們也都搞養殖業,養奶牛啥的?”
魏書記最先領悟。
劉青山點了點頭:“求人不如求己,青儲飼料的優點,我剛才已經簡單介紹,不光是奶牛,其它像什么牛馬騾等牲畜,甚至是羊,就算是大鵝,都可以食用,只需要搭配少量的精飼料。”
家養的大鵝,也算是大牲口里面的。
大伙聽得連連點頭:好像有搞頭,現在提倡大力發展養殖業,不能光喊口號。
而養殖業最重要的就是解決飼料問題,青儲飼料,好像一下子就給大伙打開一扇大門。
“這玩意好搞不?”
有人已經開始急切地詢問。
劉青山笑笑:“俺們請了農大的教授,進行技術指導,應該沒啥問題,這玩意又不是像衛星上天,蘑菇彈爆炸那樣的高科技。”
大伙也都隨著哄笑起來,不是因為劉青山說的多有趣,而是他們一下子就找到出路,壓抑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下來。
連王縣長,都連連點頭:搞青儲飼料,就能解決種植胡蘿卜的問題,還能順便發展養殖業,簡直是解決問題最完美的辦法。
高書記說得對,這位小劉同志,還真是咱們碧水縣的福星。
這時候,有人提議:干脆先去夾皮溝,參觀一下青儲飼料的加工情況,如果可行,他們回去也馬上搞起來。
如果可以的話,在全縣鋪開,別說幾百畝的胡蘿卜,就是幾千畝都沒問題。
于是會也不開了,大伙紛紛坐上吉普車,沒有車的就搭乘別人的,一共三十多人,七八輛小吉普,浩浩蕩蕩,直奔夾皮溝而去。
上午十點多,來到青山公社,拐上通往夾皮溝的岔道。
“這路不錯啊,新修的,還是沙石路。”大伙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一般來說,在碧水縣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連接外縣的主要鄉鎮,修的是柏油路;次一級的鄉鎮和公社是沙石路,最后,通往各個大隊和村里的,都是土路。
至于村村通啥的,那早著呢。
夾皮溝是個偏僻的村級集體,這都修上沙石路了?
公社的孫書記聽到同車的人議論這個,就嘿嘿兩聲:“修這路,人家夾皮溝出了一萬多塊呢。”
大伙一聽,也就全都不再吭聲:要是能拿出錢來,誰不想把道路好好修修,關鍵是拿不出這筆錢啊。
拿不出錢來,那還是閉嘴吧。
新建的沙石路才通車,劉青山也是第一次跑,那感覺,跟以前還真是大不一樣。
從前的土路,全是王八坑,大坑套著小坑,就算是坐吉普車,都能把人顛簸吐嘍。
現在好了,溜光大道,跑起來十分平穩,速度也能飆起來。
劉青山也不由心中感嘆:這錢真不白花啊。
不過這沙石路,畢竟還差了點,等條件再好點,就改成柏油路……
等車隊到了夾皮溝,大伙就立刻看到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上百名村民,在村子后面忙活著,里面甚至有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
看到來了這么多吉普車,老支書和張隊長他們,也連忙奔過來,然后就看到從第一輛車上下來的劉青山,他們頓時放下心來。
劉青山自然也跟著車隊一起回來了,簡單解釋兩句,然后就領著那些縣領導和公社一把手,開始參觀。
青儲窖,就在村子后邊,這邊的地勢最高,地下不容易滲水。
大伙先看了一個沒有填充飼料的大空窖,好家伙,將近三米深,二三十米的長寬。
青儲窖的四面和底部,都抹著水泥,從上面看,就是一個大水泥池子。
“就是往這里面裝料的,咱們去那邊的大窖看看,正上料呢。”
張隊長解釋一下,向這種大窖,一共是兩口。
“這水泥啥的,可沒少用吧?”魏書記詢問道。
張隊長點點頭:“這種大窖,用上幾十年沒問題,用青山的話咋說的了,什么頭子?”
張隊長抓抓后腦勺,有點卡殼。
“你還特務頭子呢,那叫一次投資,終身受益。”
老支書一臉嫌棄,這張隊長什么都好,就是文化水平低了點。
“對對對,一次投資。”張隊長滿臉憨笑,惹得大伙也都莞爾。
不過想想,人家說的也挺有道理,先期投入一點,以后就不用再投錢,還是比較合算。
說話間,眾人就溜達到另外一個青儲窖,絕大部分村民,也都在這邊忙活呢。
只見一輛輛的大馬車,把湛清碧綠的玉米秸稈運回來,然后專門有人將秸稈塞進粉碎機里,
粉碎機轟隆轟隆的,往出噴著粉碎之后的渣子。
抓一把瞧瞧,粉得都挺碎,長度也就一公分多的樣子,到時候正好適合牲口食用。
“這苞米秸稈是特殊品種吧,長得又粗又高。”
公社書記也都是種田的行家,他們這邊主要是靠農業。
劉青山接過話茬:“沒錯,王教授說,是他們農大以前從毛子那邊引進的品種,專門做青儲飼料用的。”
“種植的時候,還可以密植,呵呵,光要秸稈,不管苞米棒子。”
王縣長也適時地插話進來:“咱們以后指導農民種田,也要講究科學,報紙上都說了,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大伙自然連連點頭,然后就看到,距離粉碎機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排大鍘刀,村里那些上了些年歲的老人,都在咔嚓咔嚓,鍘著玉米秸稈。
“嚯,你們這個比開封府包大人的鍘刀還厲害!”
孫書記嘴里還開著玩笑。
張隊長連忙解釋說:“秸稈收回來,不能長時間暴曬,不然水分流失太多,就不符合要求,粉碎機不夠用,所以大伙就吵吵著上鍘刀。”
雖然青苞米秸稈,比較好鍘,可是架不住多啊,而且都要鍘成一兩公分長短,一捆秸稈,得鍘上好幾十刀,你還能覺得輕松?
對于夾皮溝村民的這股干勁兒,大伙也都服氣:有這股勁頭,不發家致富才怪呢?
至于鍘完的飼料,則用獨輪車,推到青儲窖里面,一層層地壓實。
大伙到窖池這一瞧,好家伙,一輛東方紅鏈軌車,正冒著黑煙,在窖池里面來來回回的碾壓。
“青儲料一定要壓實,才能更好的進行發酵,把那什么轉成那啥。”
張隊長說著說著,說到專業性的東西,就又開始露怯,那些新名詞兒啥的,他真的記不住啊。
最后一著急,他直接嚷嚷道:“其實就跟咱們自個家下大醬的道理差不多,大醬要是不發,那醬味兒就臭烘烘的,一股臭腳丫子味兒,一點不好吃。”
大伙雖然都覺得有點好笑,但是話糙理不糙,還是聽明白了。
這時候,劉青山也把王教授給請了過來,專業的到底不一樣,王教授給大伙介紹說:
“青儲飼料,最大的好處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主要是乳酸菌發揮作用,把這些秸稈中的淀粉轉化為糖分,利于牲畜吸收。”
看到專家,大伙一個個都化身問題寶寶,圍著王教授,七嘴八舌,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冒出來。
王爺爺也不著急,逐一耐心解答,從青儲飼料的加工、密封、到窖池的后期管理等等,知無不言。
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中午,公社孫書記一個勁張羅,說是公社食堂安排了簡單的午飯,叫大伙對付一口。
“哪有心思吃飯,我趕緊回去安排一下,派兩個技術員過來學學,再調查調查,有沒有愿意搞青儲飼料的。”
富強公社的魏書記擺擺手,跟王縣長他們招呼一聲,直接坐著吉普車,一溜煙跑了。
剩下那些公社書記才回過味:這個老魏,下手還真快,不行,咱們也得先回去部署一下。
于是呼嚕呼嚕全都跑了,搞得孫書記很是郁悶:“俺都叫公社食堂預備午飯啦,你們這幫家伙,咋一點面子都不給呢!”
“行了老孫,不差你這一頓飯,工作要緊。”王縣長安慰兩句,也領著人匆匆返回縣里。
他有一種預感:這次不光種植胡蘿卜的問題能夠解決,而且整個碧水縣,只怕會掀起一股養殖熱。
坐著吉普車離開夾皮溝,王縣長將頭探出車窗,朝送到村口的張隊長和劉青山等人揮揮手。
他心里不免感嘆:還真是個神奇的小山村,竟然引領整個碧水縣的農業發展。
不過瞥見后面那個漸遠的年輕身影,王縣長心中頓時豁然明朗:不是夾皮溝這個小村神奇,而是劉青山這個福星,才是神奇的締造者……
請:m.99mk
你好,1983 第二百四十一章 話糙理不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