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織明

第三百四十五章盛京夕祭

更新時間:2025-03-29  作者:蝸牛非牛
織明 第三百四十五章盛京夕祭
明洪武十九年,改元代的“沈陽路”為“沈陽中衛”。

天啟元年時,老奴努爾哈赤就已經攻下了沈陽中衛,直到天啟五年才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并開始著手修建皇宮,而到天啟七年時,黃臺吉繼位大汗后又大規模擴建沈陽城,才逐漸有了今天的模樣,崇禎七年,黃臺吉更尊沈陽為“天眷盛京”,故而更名為“盛京城”。

盛京城里的皇宮規模很小,完全不能同大明京城的皇宮相比,而其后宮的規模那就更小了,和本身就不算壯觀的崇政殿合在一起,就等同于一個簡單而完整的建筑群罷了。

別說比大明京城皇宮如何,就連大明京城里的勛臣貴戚府邸都不如,甚至還不如大明江南官僚地主的府第富麗堂皇呢!

努爾哈赤這一宗族,本是大明建州三衛中左衛下面枝部小族,勢力并不強大,其祖上雖也曾受封都指揮使職銜,但一直都是依附于建州強酋之下,勉強維持部族繁衍。

直到祖、父二人雙雙被殺,努爾哈赤這個大明朝廷忠心耿耿的龍虎將軍發布“七大恨”開始,到現在也才不過是近三十年的時間。

就是按韃子頭從遼陽遷都沈陽,又改稱盛京算起,到如今也才只十七年而已。

而宮殿建筑的簡陋,恰恰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滿清從茹毛飲血的漁獵起家,到如今這般列土稱王也才數十年,在侵略大明、蠶食大明的同時,也一直在學習和模仿著大明的一切。

包括宮殿建筑和朝政典章制度等等一切——無不是仿自大明王朝!

最初的時候,韃子們還不懂得應該把這一較大的建筑群稱做王宮或皇宮,他們簡單地以為管理國事和統治百姓的地方都屬于做“衙門”。

而這座龐大的建筑群雖說比一般州、縣衙門占地要大些,權力也要大一點,但依然是一座衙門,所以就習慣性地稱作“大衙門”了。

直到黃臺吉繼承汗位,開始大規模擴建盛京皇宮的時候,才在漢族文臣們的影響下為所有主要建筑各自取了名字。

如頭一道大門起名叫“大清門”,其后就是議事論政的“崇政殿”,內宮的大門樓子起名叫“鳳凰樓”,其后就是大清皇帝和后妃們的寢宮了。

這里正中坐北向南的主要建筑名叫“清寧宮”,這里是清帝黃臺吉和就是黃臺吉和中宮皇后哲哲的居住之地。

在清寧宮東邊兩座宮殿分別叫做關雎宮、永福宮,西邊則是麟趾宮和衍慶宮,這四座宮殿里住著黃臺吉的四位貴妃,分別是永福宮莊妃、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

至于剩下的那些所謂“側妃”和“庶妃”,則沒有自己獨立的宮殿居住了,他們都是數人擠在一起居住。

清寧宮又俗稱為中宮,只東首一間大屋就占整個宮殿的四分之一,這里是黃臺吉和哲哲居住之所,其內部又分作前后兩間屋子,各有一個大炕。

而其余的四分之三地方則是祭神所用之處。

清寧宮的宮門開在東南角處,其南北各有兩口很大的鐵鍋,一年到頭都煮著豬肉,挨著大鍋就是大炕了。

依照滿人的風俗,神位在西面,坐人處則是南面為上,北面為下。

南炕上有一座鹿角圈椅是給清帝黃臺吉準備的座椅,北炕上的鹿角圈椅則給皇后哲哲準備的,而靠西山墻的大炕是用來供神的地方,這里擺著各種祭神用的法物。

在山墻上,還有一塊不是很大的木板,上面垂掛著黃綢制成的帷幔,名曰“神板”,其前邊炕上設有一個帶靠背的黑漆座椅,上面擺坐著兩個穿有衣服的木偶——據說還是特意請來的蒙古神祗。

而在神板兩側的墻上還懸掛著一幅幅彩色畫軸,有釋迦牟尼像、文殊菩薩像、觀世音像、七仙女像等等,就連棗紅臉、瞇著雙眼的武帝關圣畫像都赫然在列。

上面的這些神像畫軸,在不祭祖的時候都是卷收起來裝進黃漆木筒里,在墻上還掛著一支神箭,其箭頭朝下,尾部掛著一縷練麻,另一邊掛著盛神索的黃色高麗布袋。

就在清寧宮門外東南方不遠處,還建有一個石座,每當遇到祭天的日子時,都會提前一天在上邊豎起一丈三尺長的神桿,桿頭上還有一個木斗。

今日不祭天,所以這處石座空立于此,上面并未豎立神桿!

日落西山,只在屋脊邊緣透射出道道金色彩霞光芒……

清寧宮里點著了許多的蠟燭,有些牛油燭甚至有棒槌那般粗細,外邊更被涂成了紅色,香煙與燭煙混合著灶下的木柴煙,以及自大肉鍋中騰起的水蒸氣混合在了一起,使得清寧宮中的氣氛既矇眬、又莊嚴,更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夕祭的時間本應在日落之前開始,只是今日為著等黃臺吉圍獵歸來,才延后了些許時辰。

大清國皇帝黃臺吉面向西方對著神像跪拜行禮,接著輪到哲哲皇后對神像跪拜行禮,他們行過拜禮之后,便在大炕上的鹿角圈椅中坐了下來。

年僅五歲的皇九子愛新覺羅·福臨,也出現在了哲哲皇后的身畔,福臨雖然是黃臺吉的第九個兒子,可他卻是永福宮莊妃所生,論身份之尊貴在諸皇子之中可是僅次于豪格的存在了。

這時,就看到司俎官領人抬著兩口通體黝黑、沒有一絲雜毛的黑豬過來,將之頭向西順置于神像前。

接著就是司祝薩滿登場了,他先向西南方跪著獻酒一次,又將兩盞酒合于一盞內,司俎官執豬耳,司祝薩滿將熱酒注入到豬耳內。

此刻,如果這口黑豬劇烈抖動,并且大聲的嚎叫起來,即會被視為好兆頭,此即為領牲。

之后,司俎官指揮眾人將豬順放在灶前的包錫大案上,頭朝向西邊,再將另外一口黑豬抬進來,如法炮制一番。

接下來就又該司祝薩滿登場了……

只見他頭上戴著插滿各色羽毛的神帽,腰間還系著一圈腰鈴,搖頭扭腰地跳著出來,手中還不住敲擊著一面皮鼓,鈴聲鼓聲俱起之下,司祝薩滿邊跳邊唱誦祝詞:

“上天之子,年錫之神,安春阿雅喇、穆哩穆哩、哈納丹岱琿、納爾琿軒初、恩都哩僧固、拜滿章京、納丹威瑚哩、恩都蒙鄂樂、喀屯諾延……”

司祝薩滿誦祝至緊要處時,更是若癲若狂般,他誦得越快,跳得也就越甚,鈴聲和鼓聲也越發急切起來。

如此過了一陣,誦祝將畢之時,司祝薩滿已是一幅若昏若醉之態,就好似“神祇”已經降臨到她的身上一般。

只見她的身體不斷向后踉蹌倒退著,仿佛重心不穩,竟似站立不住要向后倒去的樣子,兩個宮中的婢女趕忙迎上去從左右將她攙住,又扶著她坐到一旁準備好的椅子上。

司祝薩滿一到座位上坐好,忽然間就安靜了下來,完全是一副瞑目閉氣的樣兒,想來剛才確實是消耗了她大量的體力。

一旁的婢女們正輕手輕腳地悄悄地替她除去身上的皮鼓、神帽、腰鈴等諸般物件……

又過片刻,司祝薩滿才再次睜開了眼睛,她作出一副十分吃驚的神情,仿佛大夢初醒般樣子,只見她迅速起身向神祇叩頭,接著又向黃臺吉、哲哲皇后叩頭,最后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黃臺吉與哲哲皇后先是隨著司祝薩滿向神祇行了禮,這才命人傳諭在外等候的各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進來。

能夠被留下來參加今晚夕祭的都是貴族中較有地位之人,他們依著順序魚貫而入,先向神祇行過了禮,再向黃臺吉和哲哲皇后行禮。

御前侍衛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塊氈墊,他們鋪在地上坐好以后,侍衛又給每人面前放了一盤白肉、一盞酒、一碗肉湯,以及一碗白米飯。

遼東這邊現在還種不了大米,今日他們吃的這些白米都是朝鮮向清國進貢的,可是十分難得。

夕祭結束以后,諸王、貝勒們紛紛謝恩退出,唯獨和碩肅親王豪格一人被黃臺吉留了下來!

請:m.xvipxs.net

織明 第三百四十五章盛京夕祭

上一章  |  織明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