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明 第三百二十九章你在操控朝局不成?
“既是如此,老夫也不再多言。”
張福臻見永寧伯心意已決,自知難以勸說他更改主意,同時在內心中也覺得張誠之才,必能剿除闖賊,滿朝文武似乎只有洪承疇與孫傳庭可以與之相比。
可洪承疇坐鎮遼東,不敢輕離;而孫傳庭才被從詔獄放出來,剛剛赴任陜督一職,手中無兵可用,實難擔此大任;目前看來永寧伯張誠似乎乃最佳人選。
他雖然仍在擔憂文官攻訐、掣肘之累,恐會使張誠剿賊之事,化為一汪泡影,可永寧伯鐵了心要試上一試,他也難于阻攔。
“忠忱,你對遼事如何看?”
張誠見他轉換了話題,便接言說道:“與奴議款,或許是當下最優選。”
“你也是贊成與奴議款的?”
“為什么不贊成呢?”
張誠對于張福臻很是欽佩,再加上張福臻對他也是愛護有加,能夠坦誠相待,因此張誠也是極為坦誠,在他跟前并無過多顧忌。
“遼東建奴與中原流賊并稱我朝兩大禍亂之源,然國朝形勢已完全不能支撐兩線用兵,必是要先穩定住一方,集中力量將這兩大禍源徹底剿除一個,方才能夠穩定我朝局面,才好對剩下的那一個徐徐圖之。
而縱觀當今形勢,流賊之患,斷難以兵不血刃的招撫之法行之,如獻賊就撫后再反,已然成了常態,再無信義可言;而闖賊更甚,其破洛陽殺福藩,兩攻開封,先后擊殺兩任陜督,如今更存了欲圖改朝換代之心,斷無再行招撫之事的理由。
因此,惟有遼東建奴,雖為患時久,更屢犯我京畿腹心之地,可其卻一直未斷同我朝和議之心,今正可利用這點與奴議款,只要遼東之危稍緩,我便可騰出至少四五萬的精銳,調來中原合力剿賊,而遼餉也可分出一些來用于中原戰事。
如此何愁流賊不滅,如流賊之患清除,又何懼建奴疥癬之疾呢?”
“可建奴反復無常,怎知其和議是否真心,又是否包藏禍心呢?”
“管他呢!”
永寧伯張誠不以為然地說道:“我們自己都不是真心議和,只不過是暫時的‘緩兵之計’罷了,又何必在意建奴是否真心呢?”
張福臻被永寧伯這句話說得啞口無言,心道:到底是個粗人,話怎可說得如此這般直白呢!
不過,他雖然覺得張誠的話語過于露骨,但事實卻也不得不承認,便道:“話雖如此,可誰又能保證建奴……他不會在我們撤兵援豫的時候打遼東呢?”
“建奴在前歲的圍困錦州之戰中,非但沒有討得便宜,未曾劫掠到任何軍資,還使得自己傷亡很大,輜重糧草也是損耗嚴重,已無力再對我遼東發起大的攻勢。
何況,遼東之地我方經營日久,糧草儲備充盈,兵士悍勇,甲械精良,堡寨堅固,即使建奴真的背信棄義,率師來攻,也可堅持些時日,以待援兵往救。”
張福臻沉默片刻,方道:“這么說來……忠忱,你果是陳新甲一派!”
“張公,你這話說得就沒有意思啦。”
張誠笑了笑,繼續說道:“啥子這一派那一派的,在我看來……只要能夠從大處著眼,一心為朝廷辦事,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那就是好的;而以權謀私,結黨舞弊,損公自肥者就是壞的。”
“那忠忱你是好的……還是壞的呢?”
“好壞自在人心,當由后人評說!”
張誠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池塘中的荷葉,道:“我輩只管做好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全心全力去做,至于對和錯,卻不那般重要了。”
他猛地回轉身來,對張福臻道:“我張誠自詡頂天立地好男兒,又豈會畏懼無德言官攻訐之言?但只問心無愧,上對得起皇上隆恩浩蕩,下對得起黎民百姓辛勤耕耘的養育之恩,至于那些無德文官……他們不配我張誠做任何事!”
“忠忱,你的心跡我已明白。”
張福臻見永寧伯向自己吐露了真實心跡,便也坦誠相對,道:“只是你選的這條路,可謂千難萬險,許多事情現在還無法預料得到,非有極大毅力,絕難走到最后。
而一旦稍有不慎,便會身死名裂,甚或罪及妻小,更有甚者還會牽累九族,成千古罪人,受盡后世千載辱罵。
忠忱,這些后果你可知曉嗎?”
張誠面上神情堅定地回道:“于少保忠肅公曾言‘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也罷!”
張福臻似乎下定了決心,他斷然說道:“老夫本想上書朝廷跟皇上請辭,歸家侍奉高堂。可今日聽了忠忱你這番肺腑之言,使我很受震動,既然你有舍生取義之心,那……老夫便助你一臂之力。”
“張公的意思……?”
“老夫明日便奉旨進京接任兵部尚書職,助永寧伯完成河南剿賊大業。”
“張公,此事也不必如此急切吧。”
“忠忱的意思是……?”
“張公,如今本兵陳新甲因私下議款一事獲罪,正在獄中靜待圣裁,而首輔周閣老剛剛舉薦了侯恂來河南代張公督剿闖賊,此種種變數未定之際,張公又何必急著入京履職呢?”
“忠忱的意思是……”
“我猜用不了多少時日,恐怕朝中就要生變。所以……張公進京履職一事,不必急于一時,總要同周王告別辭行才好。”
張誠接著又是神秘一笑,道:“另外,張公返京履職,必然會途徑真保二府,當地士紳百姓感念公之恩義,自然也會百般挽留款待。張公雖關心國事,心急如焚,可也不好寒了畿南百姓的心啊!”
對于其他的話,張福臻并未十分在意,可“恐怕朝中就要生變”這一句,確實使他震驚不已,急問道:“朝中生變?忠忱,你怎知朝中就要生變?莫非……莫非……你在暗中操控朝局不成?”
“張公……這飯可以亂吃,話可不敢瞎說呀!”
永寧伯張誠一臉嚴肅地說道:“我張誠雖蒙皇上恩賞獲封永寧伯爵,可歸根結底終究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邊鎮總兵,人微言輕,如何操控得朝局嘞。”
張福臻也知自己失言,忙轉換話題道:“那老夫便不急返京,明日陪永寧伯一同覲見周王殿下。如何啊?”
“也好。”
張誠見到張福臻這樣說話,他也不再糾結前言,道:“張誠此番來開封,一是拜望張公;二是請高撫臺同開封各官繼續征調民夫,修繕新城防御工事;三則是請見周王殿下再撥付些錢糧,以解前線之急。”
織明 第三百二十九章你在操控朝局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