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明 第四章:祭告長陵拜成祖
十月初三日,午時末,張誠隨在叔叔張巖身畔,正策馬前往長陵的途中。
長陵,位于昌平城外天壽山主峰的南麓,為明成祖朱棣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
在明十三陵之中,長陵的建筑規模是最大的,占地極廣,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圓形狀,前面方形部分,由前后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后面圓形部分為寶城,形似城堡,內為高大的封土。
寶城的南面中央有門,可以沿磴道上達明樓。
明樓呈方形,四面辟券門,中貫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頂為黃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額書“長陵”二字,樓正中有碑一座,額篆書“大明”二字,碑身刻著“成祖文皇帝之陵”七個字。
掛兵部尚書兼右僉都御史銜,賜尚方寶劍,總督天下勤王兵馬,宣、大、山西總督盧象升,連午飯都還沒用,就騎著他最心愛的坐騎五明驥走在中間,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總兵、副將、參將、游擊等軍官隨在周圍,攜帶著路上就準備好的祭品從大紅門進入,一路前往長陵,去向武功赫赫的成祖文皇帝朱棣致祭。
張誠正好前來迎接盧督臣,有幸趕上了,就被叔叔參將張巖叫在身邊,陪著盧督臣和各位將軍一起前往長陵,參與祭拜成祖永樂皇帝。
此時,張誠跪在叔叔張巖身后,偷眼看著跪在地上的宣大總督盧象升,他看上去年紀很輕,不到四十歲的樣子,面皮白皙,略帶有風塵之色,下頦有點尖,顯得很是清瘦。
果然如史書上所說的白皙清瘦,下巴上配著疏疏朗朗的胡子,完全就像一個書生,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嫻于騎射,能夠身先士卒,沖鋒陷陣的人。但是他的一雙劍眉和高聳的顴骨,寬闊的前額,卻帶有一股沉著而剛毅的神氣。
史書記載,盧象升不僅力大無比,有超人的武藝,常使近百斤的大刀作為武器,更擅射箭,步射騎射均可,更難得的是他以文人之身,卻擅長治軍練兵,能與將士同甘共苦,每每都親身沖鋒在前,對戰流寇全無敗績,可算得上是明末軍事統帥之中的異類。
而且盧象升不但善于治軍,更善于屯田,他任宣大總督的兩年時間里,不但整肅軍務,把宣大兵都練成大明一等強軍,還鼓勵墾荒,兩年就積攢下糧米二十萬石,真正的是文武全才,國之棟梁,可惜他最終卻是一個悲劇英雄。
耳中聽見督臣盧象升跪在地上,梗咽著祝告道:“但愿仰仗二祖列宗之靈,殲滅韃虜,固我邊防,以盡微臣之職。臣即肝腦涂地,亦所甘心!”
張誠跪著聽完督臣盧象升的祝告,內心中不由波蕩起來,一股力量在他體內吶喊,只有這樣的人才值得他尊敬,值得他效死保護。
他深知只有盧象升才是可以挽救大明的英雄,然不久后的巨鹿之戰,卻是這位英雄的隕落之所在,自己明明知道這一切,但亦無能為力,一種空虛無力之感充滿了他的內心,竟不自覺的留下了眼淚。
宣大總督盧象升祝告完畢,便向成祖永樂皇帝進獻祭品,一切祭拜程序完成之后,眾人跟隨在督臣盧象升身后,一起離開長陵。
……
督臣盧象升的督標營駐扎在昌平城內,他的總督行轅也設在城內,在部下親將和督府幕僚的簇擁下,盧象升騎著心愛的五明驥進了昌平城。
而隨督臣盧象升入援的宣、大、山西三鎮兵馬的營地,都分設在昌平城外的各處,其中宣府鎮援軍大營,依著總督行轅的部署,則設在昌平城東面這一帶。
離昌平東門約數里外,有一個名叫昌金村的小地方,再東面不遠有湖泊與小河流過,北面數里外更是有許多的山地,也不缺少木材,確是行軍扎營的好地方。
此時,宣府鎮援軍各部已然在營盤外,立起了密密麻麻的木柵欄,正在修整高大的轅門與望樓,張誠隨在張巖身后,策馬進入營盤。
一進入營盤,就看見營盤內軍卒們正在搭設帳篷,營建馬廄,挖掘廁所,整個營盤都在緊張的忙碌著。
宣府鎮此次奉命入衛京畿,統共出動精銳馬步兵卒一萬余人。
其中宣府鎮總兵楊國柱親率正兵營三千五百余人入援,內約有兩千多為騎兵,已隨其親將中軍官游擊郭英賢先行到達昌平,余者步卒被限令三日內趕到此地,他的中軍大帳居于整個宣府鎮營地的中間位置。
張誠的叔叔,宣府鎮參將張巖本是宣府鎮鎮標右翼營的主將,此次亦是領了兩千五百多兵馬入援,內騎兵一千二百余人已經趕到昌平,其中四哨由其侄子騎兵千總張誠統帶,中軍一哨由張巖自己統率,作為其護衛親軍,余者步卒還有一千二百余人,同樣被限令三日內趕至昌平,他的營地被安置在總兵楊國柱中軍大營的左側。
剩下的還有宣府鎮游擊將軍李見明和溫輝,他們分領宣府鎮城城南防營與城西防營的兩營兵馬,此次各帶兩千馬步兵卒入援,他們都是一樣的馬三步七,同樣騎兵兼程先行趕至昌平,而步卒也要三日內才能到達,他們的營地分別安置在總兵楊國柱中軍大營的右側與后側。
以上就是此次宣府鎮,奉命入衛京畿的全部兵馬,總兵力約一萬余的援軍,現在趕到的都是各營的騎兵,大致約有四千左右,都是宣府的精銳所在,余者還有近六千的步卒,都要三天后才能到達這里。
回到參將張巖的營地時,張巖的中軍大帳已經立好,兩名親兵正站立在帳門外守衛著。
他跳下戰馬,對侄兒張誠說道:“誠兒,就在叔父帳中用午飯吧。”
“是,侄兒回營吩咐一聲就過來。”張誠說完,就打馬離開了。
約一刻鐘后,張誠策馬回到張巖大帳前,翻身下馬,將戰馬交給張巖的親兵,便走進大帳。
張巖帳內的布置頗為簡單,只在中間上首位置擺著一個木質的大案,現在上面擺著些飯食,也極簡單,只有些咸肉、烙饃、米湯之類的。
宣府鎮和大同鎮的邊軍受總督盧象升的影響,大部分將領平時也都極為簡樸,尤其現在行軍在外,營盤新立之時,一切從簡,更是不能挑剔的。
張誠一屁股坐在大案前的一個木墩上,隨手抄起一塊烙饃就咬了一口,正好張巖從帳內走出,已是褪去盔甲,換了軍中常服。
織明 第四章:祭告長陵拜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