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代言人 硬核讀者第二彈——本書中的星艦概覽
由于各個艦隊擁有不同的編制級別,所以每個艦隊所擁有的星艦數量也各不相同。
故事中出現的第十一、十七艦隊,是聯盟艦隊中規模中等的二類部隊,其中,第十一艦隊擁有各型星艦49艘,第十七艦隊擁有各型星艦57艘。
在本故事發生的年代,即聯盟后期,地方艦隊正逐漸從聯盟官方管轄體系中脫離出來,成為各獨立行政星的專屬武裝。
聯盟全盛時期,整個聯盟艦隊擁有99個現役艦隊,以及上萬艘各型星艦,但在與教團的大規模戰爭結束后,為了減少財政開支,聯盟一直在削減艦隊數量和規模。
3.星艦是如何建造的?
為了讓對故事中所出現的這些龐大戰爭機械感興趣的硬核讀者們了解,也為了將來更好地布局整個故事,我想拿出一些篇幅來說說故事里的星艦。
1.星艦在聯盟軍方的地位如何?
2.聯盟艦隊擁有多少星艦?
聯盟的武裝力量分為聯盟艦隊和地方艦隊兩種,其中聯盟艦隊是由聯盟官方管轄的、由聯盟議會提供軍費的官方武裝力量;而地方艦隊則是殖民地和各行政星地方政府管轄的、由行政星提供軍費的地方武裝力量。
在綠洲星區的兩個巨型政體——聯盟和Σ教團中,星艦是他們武裝力量的核心,是他們向星區各種區域投放武裝力量的載體,也是軍事科技的象征。
在疆域橫跨光年的大型政體中,傳統意義上的大氣層內軍隊,雖然在星球占領和治安戰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大部分戰爭都發生在大氣層外,甚至星系間空曠的太空中,因此,艦隊成為國家軍事力量的總稱,而大氣層內的軍事力量,則統一被稱為“陸戰隊”。
在整個故事,包括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故事中,星艦都會沿襲這里的設定。
地方艦隊同樣由聯盟國防部委派高級軍官管理,兩者的差別是行政級別和軍費來源。
5.故事中出現的星艦類型及用途
故事中將會出現若干種類型的星艦,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排序不分先后):
聯盟星艦大都是在太空中的各種船塢和建造基地中建造,因為這些體積龐大的艦只如果在地面建造,將很難被運輸到太空中。
即使科技如此發達,人類依然難以解決在大氣層內克服行星(或宜居衛星)引力的問題,除了利用太空電梯,大部分太空發射,還不得不依賴于工質發動機,以垂直發射或空天飛機的方式,將地面載荷送到太空中。
但星艦使用的無工質發動機,依然沒法克服星球的引力,人類的技術也沒法讓這么龐大的構造體在克服星球引力的過程中不被應力摧毀。
折躍發動機并不產生實際意義上的加速,只是將星艦“送入”折躍后的翹曲空間。
星艦的無工質發動機,可以提供超過普通人承受能力的加速度(可能超過8g),但得益于模擬重力裝置,星艦在加速時,能夠然內部乘員始終感受到大約1g的加速度。
但是,這種重力平衡裝置太過巨大,所以小型星船和機動裝甲中,依然只能使用抗荷液來對抗高機動過載。
驅逐艦(Destroyer):
聯盟艦隊中的主要作戰艦只,擁有中等噸位、較高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承擔戰斗中的大部分攻擊、防空任務。
驅逐艦是艦隊中最核心的作戰艦只,其定位與目前地球上各國海軍的驅逐艦大體相當,是整個艦隊中數量最多的中流砥柱。
故事中出現的驅逐艦包括:
殲滅者級:在空中監獄救梅薇絲、梁彥區郊外轟擊韓兼非時,聯盟艦隊所使用的就是這種類型的驅逐艦,是艦隊中數量最多的主力戰艦;
超立方級:在新羅松第六星環大戰中,第一次重創新羅松艦隊的就是這個級別的驅逐艦,其噸位略小于殲滅者級,但擁有更強的機動性和火力輸出能力,是后來流行的高速戰斗艦的前身。
忠誠級:新羅松地方艦隊的驅逐艦,擁有不俗的火力,但屬于上一代驅逐艦,在實際戰斗中,與殲滅者級有著一定的差距。該型號是新羅松第六星環大戰中,新羅松方面的主力艦只,登陸日那一章提到的甄妮·普利斯特萊所在的薩圖恩號,就是忠誠級驅逐艦。
護衛艦(Interceptor,不是Frigate):
和現在地球上各國定義的小型護衛艦不同,故事中的護衛艦更多承載的是為整個艦隊提供對能量武器和動能武器的防護。
為了承擔艦隊防護的重要任務,護衛艦擁有比驅逐艦更加龐大的身軀,其核心裝備是動能屏障發生器、強效磁場發生器和質量干擾裝置。
其中,動能屏障發生器主要用于抵抗動能武器(包括動能彈、高速導彈等實體武器)的襲擊,相當于艦隊的“護盾”。
強效磁場發生器用于抵抗帶電的能量武器,如等離子體火炮(驅逐艦主炮)等,能夠制造足以干擾或減弱等離子體武器的強大電磁場,從而中和或減少敵方能量武器的傷害。
質量干擾裝置則是用于防止敵方使用類似折躍導彈這種直接將彈頭折躍到敵方艦隊核心位置甚至艦體內部的折躍武器,在質量干擾裝置作用下,敵人將很難準確進入折躍。
除此之外,護衛艦還會攜帶大量防空與攔截武器,用于攔截在上述三種防護手段下依然突破防護網的漏網之魚。
故事中出現的護衛艦包括:
持盾衛士級:聯盟艦隊核心護衛艦,擁有與殲滅者級驅逐艦接近的噸位,但沒有主攻武器,一般是艦隊外圍最堅固的盾牌。
信念級:新羅松地方艦隊護衛艦,就是在第六星環戰斗中,用折躍加速與敵人空天母艦同歸于盡的護衛艦,其裝備與持盾衛士級接近,是持盾衛士的減配版本,主要是削減了整艦的材料與動力,在降低該型星艦機動性能20的情況下,成功削減了17.5的建造費用。
空天母艦(SpacecraftCarrier):
簡稱母艦。顧名思義,空天母艦就是空天飛機的母艦,主要任務是搭載大量空天戰機,在艦隊戰斗中進行抵近(1000公里以內)攻擊,以獲得更多的機會突破對方的防守,或者釋放戰斗機來對抗敵方的空天戰機。
母艦一般體積巨大(大約是驅逐艦的兩倍),除了承載在太空中作戰的飛機,部分母艦還承擔著對地面作戰的任務,所以,母艦一般會擁有一定程度的近地軌道執勤能力。
但由于交戰距離的急劇增大,受限于空天戰機的作戰半徑,原本在艦隊中擔任絕對主力的母艦,退而成為驅逐艦群背后的指揮艦和支援者,為艦隊提供突擊、掩護和防御補充等功能,而把主攻任務交給擁有更大導彈、更遠射程主炮的驅逐艦。
故事中出現的母艦包括:
獨眼巨人級:聯盟第十一艦隊的現役大型母艦,可以搭載122架有人/無人戰機,在第六星環戰斗中出現在新羅松攻擊機來襲時,最后新羅松信念級護衛艦用折躍加速撞毀的,也是獨眼巨人級。
奇美拉級:聯盟最新的綜合空天母艦,擁有對艦作戰和行星登陸作戰的兩種職能。聯盟第十七艦隊旗艦就是最新的奇美拉級母艦,可以搭載102架“尖端”無人戰機,體積比獨眼巨人級略小,但戰機釋放速度和超遠攻擊范圍,決定了其作戰效能幾乎是后者的兩倍。在新羅松登陸時,奇美拉級發揮了巨大作用,掩護登陸艦,在24小時內,向行星地表投放了十二個師的陸戰隊和他們的全部裝備
翱翔級:新羅松地方艦隊的中型母艦,可以搭載76架戰機,在第六星環戰斗中,被折躍導彈直接擊毀的就是這個級別的母艦。
偵察艇(Scouter):
聯盟艦隊一種前置雷達偵查用星船,體積較小,沒有武裝,一般只被用來做艦隊前出的前哨站,這種星船同時安裝遠距離偵測的質量效應雷達和武器引導的火控雷達,一些特殊型號中還安裝有質量干擾裝置,可用于遠程預警、引導攻擊、干擾敵方制導/折躍武器等用途。
故事中出現的偵查艇:
灰隼級I型:第六星環大戰之前的鼬鼠號,就是灰隼級I型偵查艇,具備遠程偵測和火控引導功能。但在新羅松陸基質量效應雷達的干擾下,沒有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區域控制艦(SegmentController)
區域控制艦是本書故事中人類所能制造軍事裝備的天花板,嚴格來說,一艘區域控制艦就相當于一個艦隊的總基地,而聯盟艦隊的37個艦隊,也僅僅擁有12艘區域控制艦。這種戰艦的尺寸相當于一個中型城市,是所有星艦的母艦。
當星艦達到這種程度的體積時,已經很難用常規武器摧毀。在人類戰爭史上,尚未有區域控制艦在戰斗中被摧毀的先例。在聯盟與教團的大規模戰爭中,曾經有區域控制艦被數十枚聚變彈命中,雖然損失慘重,但依然沒有被徹底摧毀。
在本書故事中,聯盟只有一種型號的區域控制艦,即“深空領主”級,而在故事后期,格蘭特集團發展出自己的區域控制艦“說服者”級,也是基于深空領主級進行改良的。
故事中,聯盟老總統馮憑海送給韓老板的,就是“深空領主”級區域控制艦,只不過空有一個龐大的、帶有動力系統的艦體,卻沒有配備足夠的艦隊和武器裝備。
與教團的大戰之后,聯盟幾乎很少出動區域控制艦,也很難承擔大規模出動和維護區域控制艦的費用,但始終有一種說法,區域控制艦所在位置一光年內,就是聯盟的絕對領土。
這次就先介紹到這里吧,回頭等寫到為收割者小隊打造的裝甲后,我再聊聊本書的機動裝甲。
所以,這同樣是一個與作品背景、設定和道具相關的介紹,不過這次我打算介紹一些真正的大家伙——星艦。
4.星艦的發動機是什么樣的?
能夠獨立或在艦隊中團體進行深空航行的星艦,一般都擁有兩套艦載動力裝置,一套是在行星系統中航行使用的無工質發動機(一般只用于不超過1AU航程的轉場或作戰時的機動),另一套是能夠然整個星艦進行折躍的折躍發動機。
到故事發生的年代,如果不算地方艦隊的話,聯盟艦隊擁有37個現役艦隊,大約1900多艘各種類型的星艦。
紅.塵!小!說!網w\w\w。zuxs。n\e\t
死亡代言人 硬核讀者第二彈——本書中的星艦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