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第五十八章 占著茅坑不拉屎
說起這個燕國國君燕王噲,他可謂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燕王噲乃燕易王之子,戰國時期燕國第三十八任國君。他最出名的事就是他搞了一次春秋戰國乃至先秦時代絕無僅有的“禪讓”。這次禪讓致使燕國國內發生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混亂。
“回稟陛下,正是燕王噲。”
“燕王噲禪讓王位給相國,結果導致燕國國內太子與相國兩黨相爭,燕國國內陷入混戰。彼時齊國發兵,一舉攻下燕國,燕國幾乎就要被齊國吞并。”扶蘇頓了頓又道,“燕相子之,也算是有名的一代奸相了。”
馮去疾并未有篡皇帝位的意思,他只是想順路撿個便宜。秦國的局勢如今這樣緊張,他只需要稍稍推波助瀾一下,帝國內部的朝局就會穩定多了。
但看皇帝這般指桑罵槐,馮去疾不可能察覺不到。
“陛下,臣說起此事,并無他意。以陛下之真知灼見,不會不明白老臣是在說什么。以治理千里之地的法子去治理萬里之疆,決然不能行。老臣一直佩服陛下,正是因為陛下當日年紀輕輕便洞察到此事。是故,自陛下繼位以來,臣一直兢兢業業,唯陛下之命是從。”
“老臣今日對陛下重提舊事,只為問陛下一句話。老臣愿以項上人頭擔保,絕不會將今夜的話說出去。還請陛下容老臣放肆。”
扶蘇面色微微一滯,自然是不喜。
實際上,扶蘇內心是狂喜,不僅僅是因為這老狐貍竟然這么主動從容的落入自己的圈套,這讓扶蘇和馮去疾聯手改個朝中吏治提供了契機,更重要的是,扶蘇由此對馮去疾表示十分的欣賞。
因為從馮去疾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就發現了皇帝制度的缺陷。準確來說,是集權制度的缺陷。
春秋戰國五百年,歷代的君主都在圍繞一件事努力,那就是集權。
而秦皇嬴政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準確的說,是嬴政、韓非、李斯這三個人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秦國對六國的勝利,是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的結果。
縱觀華夏揚揚三千年可清晰論述的歷史,歷朝歷代的興盛時期,中央集權都是達到高度統一的。
但是,在和平時期,集權制度的弊端也暴露的十分明顯。
馮去疾說起這燕王噲,眼中帶有欽佩之色,扶蘇自然更能看出他的心意。
但這個時候,非常關鍵,扶蘇不能讓馮去疾看出,他有想要動皇帝制度的意思,扶蘇要讓馮去疾感到,他是被迫的,要讓馮去疾感到,是他這個皇帝軟弱不能,而非扶蘇自己也發現了當前皇帝制度的問題所在。
否則,扶蘇會變得非常被動,你能想象滿朝文武都發現原來我們的皇帝真的是個圣人,是個一心一意想著要為天下所有人的命運負責的人嗎?
到時候滿朝文武都會跳出來逼迫皇帝,就像是燕國丞相子之對燕王噲做的那樣。
這種局面太可怕了。
秦朝的皇帝制度絕對不是完善的,這里說的皇帝制度主要是指天下一人決這件事。官僚政治雖然取代了貴族政治,可是官僚體系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改革是反復的,需要時間,更需要循序漸進。十年前就提到過的問題,當時沒有解決掉,自然是因為條件不成熟,但是十年后的今天,條件成熟了,改革起來也還是要小心翼翼。
世界上仿佛只有殿中的滴漏滴答滴答的聲音。扶蘇強做忍耐之色,猶豫遲疑了好久,這才道:
“先說來與朕聽聽。”
馮去疾屏息。
“陛下,天下能一人治之乎?”
“若不能一人治之乎,當如何?”
“從前秦國的馬車上,只有秦國的貴族們。如今帝國的一輛馬車,拉的是七國的貴族,更有我秦國的軍功貴族之后們。馬車大了,自然需要更多馬匹來拉,也需要更多馭手來駕馭馬匹。老臣言盡于此,唯望陛下深思之,老臣深恐冒犯陛下,請陛下恕罪。”
“先帝在世時,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每日都要處理重達百斤的奏章。朕初繼位,重組尚書臺,以尚書臺侍中侍郎輔佐朕處理朝中政務,但朕仍然深覺力不從心。”
朕思前想后,決定在朝中設立六部。但是這話不能由他皇帝說出來,得由丞相說出來。
“然,祖宗之法,丞相妄圖逆乎?”
“陛下,老臣絕非此意。”
“那丞相想要做什么?”
“陛下,老臣以為,如今天下大定,朝中本……”
扶蘇眼中泛著冷色鋒芒,就像是鷹隼,忽的發現了獵物一般。
馮去疾的狐貍尾巴終于冒了尖……
在殿中良久的沉默后,扶蘇不耐道:
“本什么?”
“陛下,這治國不同于兼并天下。征服天下需要善謀略,懂排兵布陣的將才,但是治國則需要懂韜略,識敬畏,通六業之人。”
“今陛下為政一年,前前后后下達了數道革新利于民生的政策,就拿這官營經濟之法來說,朝中通法善戰之書居多,可是善商之人,寥寥無幾。陛下研發推廣新幣,但是只能從朝中法士武夫之中挑選。”
“老臣不知陛下是否知道,這貨幣官鑄,朝中多少武將眼紅鐵官司馬昌,更在背后議論陛下的不是。以至于關中更新貨幣的事,亂子層出不窮,更別說,陛下還同時下達了多道詔令。”
“朝中本就人心不一,但如今讓老臣為相都感到棘手的是,帝國的有功之將們有意的聯合起來,他們雖然明著支持陛下改革,但是暗地里卻想方設法阻撓。”
“陛下設太學久矣,匡扶儒家多時,但時至今日,能入朝中為大夫上卿的儒者又有幾人?”
馮去疾一語道破事實。
這些舊軍功貴族集團,就像是吸血的臭蟲一樣,不肯挪動地方。
甚至更不堪的,他們占著茅坑不拉屎,但是又不肯給旁人讓位置。
扶蘇不免想到齊國的敗亡,齊王和后相貪權好勢,年紀大,昏聵不堪,但是就是不肯將王位和相位交給他人。以至于齊國是一衰再衰,不戰而降!
而今的秦國面臨的問題卻是年輕的皇帝剛剛上位,想要積極有為,改革弊端,但是舊的吸血蟲還是牢牢的吸附在國家機器血液最豐滿的地方。
壓榨百姓也就罷了,還阻撓新鮮血液的供入和流通,這會讓整個國家癱瘓。
秦國的情況原本也沒有這么糟糕,可惜當初秦始皇稱帝不久后,沉迷長生不老術,這弄得天下未統一之前投奔秦國的有識之士也紛紛離開。
像頓弱這樣的大臣,他本可以做接替隗狀的大才,管理整頓賦稅征收的問題,但是當他看到始皇帝沉迷修仙問道,而朝中又烏煙瘴氣,小人李斯趙高得勢,他自然隱退。像頓弱這樣悄然離去的大臣,多得是,繚就是如此。
云游四野,也是當時諸多士人的追求。
前有陶朱公范蠡功成身退隱于鄉野,帝國的這些大佬們也一個個離開。
屬于秦國的輝煌時代,一度在這個時候落幕。
茅焦是聞名天下的諫議大夫,但是他的富貴本就是險中求來的。后來在朝中為事,也一直小心翼翼,規規矩矩。即便現在他還在朝中,不怎么出眾,也不怎么位分卑下。
但是他無用!
諫議大夫之中無用的人多了去了。
很多時候,扶蘇在朝堂上,看到帝國朝堂上這幫無事渾渾噩噩,有事興風作浪的‘人才’,都為帝國的官僚人才隊伍感到擔憂。
再這么下去,廣大庶民的利益無法保證,隨之社會矛盾更加激化,陳涉吳廣這樣的人必反!
不過,好笑的是,馮去疾似乎還沉浸在舊時代,從他方才的話語中,句句不離貴族,他的觀念還是舊的。以貴族鎮壓庶民。
這就讓扶蘇站的先機,扶蘇的政治眼光要比馮去疾的長遠多了。
馮去疾言辭之中,很是激動。
他成為丞相以來,也想做點大事情。他跟從了皇帝,本來為的也是成全自己一代相國的美名。
但是太可惜了,現在一幫武夫橫亙在朝中,讓朝中局勢僵化。
“丞相確實能縱覽全局,倒是為朕點破了一道朕不忍點破的窗戶紙。”
馮去疾順勢道:
“陛下心存仁義,正是承接天命的昭示,但老臣以為,如今天下太平,倒也并不需要那么多武將。”
武將在秦國占了三分之二的官職,這還不算曾經是靠軍功晉升上來后來改做文官的。
一個軍功爵制在秦國堅持了一百多年下來,秦國就像是個野蠻人一樣,一點不懂的溫柔和節制,只會突突突的猛進。
馮去疾說完這話,他的目的和野心也終于暴露了。空氣中忽然充塞著滿滿的貪欲。
見皇帝不說話,只是呆呆的盯著他,馮去疾很是恭順的道:
“老臣知道皇帝陛下心存憐憫之心,一心想要保全前朝功勛老臣,但是如今咸陽城能出現這樣的事情,十二位公爵公然挑釁御史大夫王戊。在老臣看來……”
馮去疾在這個時候提這件事,有些哪壺不開提哪壺,顯然是想要激怒皇帝。
“看來什么?”
“顯然是不把陛下放在眼中。”
扶蘇聽了,自然重重捶了一下扶手。
“老臣以為,陛下懲處十二位公爵,確實有必要。但是這十二位公爵,背后可是牽連了不少大臣。尤其是王炎,他背后是武成侯、通武侯。武成侯年紀尚輕,但是奉陛下之命遠在邊關;通武侯在家中閑賦,已經多年不上朝,但是……”
“但是什么?”
“咸陽城中諸將,時不時前去探望通武侯。老臣以為,通武侯本不應該見這些人的。”
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第五十八章 占著茅坑不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