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五代河山風月

64、趙匡義

更新時間:2021-04-14  作者:我的長槍依在
五代河山風月 64、趙匡義
雖然能不能去沒結果,老爹也沒說。

但為做萬全準備,史從云又四處打聽了很多消息,多是跟軍中的老兵老將閑聊套話得的。

多數人都認為蜀兵肯定是沒北漢契丹能打的,說的最多的道理就是蜀國無戰事已經多年,而且蜀兵向來不善戰,和北方常年打仗的軍隊不同,和唐國也不同。

越打聽得多,史從云越發覺得蜀國相比于大周毗鄰的北漢、遼國、南唐等,就是其中那個比較好捏的軟柿子。

如果想立功,那打蜀國是最好的。

他記得以后郭榮應該還會打南唐,打契丹。

南唐水師可是很出名的,遼國的鐵騎更不用說,到時候想去拼命可就沒那么容易了,說不定不小心自己都送了。

再往后就是郭榮去世,老趙篡位,不過看被他微操過一波之后的形勢,他覺得老趙篡位的機會一下少了很多。

第二天,趙匡胤又來拜訪,這次還帶了一個年輕人。

來人文士打扮,身體有些微微發福,整個人白白凈凈的,和趙匡胤完全不一樣。

趙匡胤因為常年行軍打仗,整個人很壯實,皮膚黝黑,虎背熊腰,和他身邊虛浮白凈的年輕人形成鮮明對比。

“這位是家中老三,大名趙匡義,今天帶他來見見云哥兒。”趙匡胤爽朗笑道,走動多了,加上救命之恩,老趙已經把他當朋友了。

史從云聽他這么說,頓時愣了下,趙匡義,趙光義?

他沒多想,招呼兩人坐下,心里默默告誡自己,千萬別把給老趙穿小鞋的事說漏嘴了。

史家的椅子不是很干凈,上面經常有一層細密的灰塵,這是因為老爹史彥超和史從云都是軍人,史從云平時要巡皇城,史彥超更是常奔波在各軍營地中。

如今的路可不是后世的柏油路,灰塵漫天是經常的,特別是跑馬的時候,風塵仆仆回來后爺兩不怎么講究,一屁股就坐上去,也沒那功夫和精力去講究。

這幾乎成常態了,趙匡胤也是從小軍營里長大,半輩子打仗的人,哈哈笑著就坐下了。

倒是他弟弟,微微皺眉,臉上笑意也收住了,不著痕跡的從腰間掏了塊手巾出來放在凳子上才坐下。

這個動作很小,卻落在史從云眼里,他立即就明白,這弟弟和老趙不是一類人。

老趙坐下,笑呵呵的說,他覺得史從云是年輕俊杰,所以把弟弟也帶來了,引見引見,他們年輕人說不定能有話說。

人情就是如此的,要經常走動,老趙大概是覺得他值得交往,所以找機會把弟弟趙匡義也帶來認識認識。

可惜啊,史從云對這白凈的趙弟弟第一印象就不好。

之后史從云和老趙說起伐后蜀的事,說紙上談兵,趙括只能望他的項背,恰巧趙匡胤也是個健談的人,而且一說起軍國大事,頓時滔滔不絕。

兩人說天下形勢,說到出兵伐蜀的可能,慢慢說到出兵可能的路線,大將人選等等。

老趙這人還是很有見地的,他說話讓史從云有種茅塞頓開,學到不少的感覺。

“官家對蜀國,應該只是想奪回秦鳳之地,解除關中的威脅,重點還應在南唐國。

要我說當今天下大周最該注意的是北方契丹,遼國已成氣候,將來肯定是中原大敵,如果真打起來,大周也未必是對手。

只是當下沒辦法,所以要循序漸進,先南后北,取唐國蜀國之地,讓朝廷府庫充實。并關中巴蜀,河南河北,齊地江南,整合燕云以南所有兵丁財帛,再與遼國決戰,到時天下大勢才能明朗,才有機會恢復秦漢故土。

某覺得特別是長江以北千里土地,只要失淮河沿線州,他們肯定守不住,那可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老趙說得口干舌燥,端起手邊的酒喝了一大口。

史從云聽著眼前一亮,連忙奉承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哈哈哈哈,云哥兒過獎了。”趙匡胤也爽朗一笑。

史從云心里想的其實不是老趙說得有多好,而是他想到一個能吸引官家注意的法子,那就是辛棄疾寫的美芹十論、九議。

他當然記不得這十論、九議的全部和細節,但他知道其中辛棄疾提出一個重要的戰略思想,也被后世無數戰爭史證明正確的,那就是“守江必守淮”。

簡單歸納就是:長江防線是守不住的,南北交兵,南方能據守的主要是淮河防線。

反之,如果北方國家進攻,只要突破淮河防線,南方的國家就等于慢性死亡了。

這其中理由分析史從云大體記得清楚,還有后世歷史學家從地理板塊角度上的分析。

史從云心里一喜,他記得官家早想收拾南唐,只怕打后蜀也是為去除后顧之憂,為打南唐做準備吧。

如果他這時候上個“守江必守淮”的高論,說不定能入官家法眼啊!

要是沒老趙說起,他都想不到這茬。

史從云高興啊,叫老趙都更親熱了,趙匡胤不知道他為啥這么高興,還以為是相談甚歡,相見恨晚之類的情誼,兩人說得更熱烈了。

倒是一旁的趙匡義,他沒什么戰爭經驗,兩人說話又插不上嘴,好幾次張嘴想說話沒說上。

趙匡胤只顧說話也沒注意,和他暢談不止,慢慢的趙匡義面色陰郁起來,微微低頭,眼神閃爍,不知在想什么。

下午,送趙匡胤和趙匡義兄弟兩離開后,史從云急匆匆去后院找趙侍劍。

想法和道理他說得出來,但落實成文字文章,遣詞造句的活還需要趙侍劍這樣的專業人士。

小姑娘還在生他的氣,一句話不說,沒辦法,他只好哄人,畢竟要人幫忙嘛,大不了寫好了再罵回去。

......

晚上,仔細回想白天與趙家兄弟兩的見面,越發確定那個三弟趙匡義應該就是趙光義了,以后的宋太宗。

說實話,趙匡胤他下意識就覺得這人牛逼,好相處,如果不是他知道老趙會篡位,到時老爹可能危險,兩人很可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

可那白白凈凈的趙匡義他卻沒一點好感,無論是接觸后的感覺還是歷史上的印象。

要史從云看,趙匡胤是個能人,唯一的缺點就是沒劉邦或者李世民那樣的心狠手辣。

他要是果斷點,心狠點,才發現苗頭不對就不要想什么遷都,狠下心直接把他弟剁了,讓自己兒子繼位,往后就沒那么多破事。

趙匡義就是那種他哥把飯都喂到他嘴邊,他連吃軟飯都不會的人。

史從云喜歡挑軟柿子捏,但其實這可不是件簡單事,而是一種戰略智慧,特別是上升到國家層面后。

戰爭是成本極高的危險行為,如果打仗不能回本,那國家只會越打越弱,越打越窮,就算打勝了都沒用。

什么情況下能保證打仗大概率回本,甚至發戰爭財?那就是挑著軟柿子捏。

歷史上那些武功威震四海,青史留名的皇帝,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看起來好像他們用兵天生如神,胸有甲兵韜略,無人能擋,手下各個都能打。

可如果仔細看他們對大局的細節操作,多數時候都是怎么慫怎么來,哪來容易從哪下手。

有時候實在沒辦法,拉下臉來認慫,忍辱負重也要從最軟的捏起,最好不要多線作戰。

這說明他們都是比較理智明的君主,世上哪有什么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隨便振臂一呼四海響應,人馬云集,無人可擋。

不可能的,所有的皇圖霸業都如王樸說那樣的,先易后難,積少成多,一步步走。

戰爭尤其如此。

因為打容易的敵人能回本,翻車幾率小,能讓戰爭可持續,讓國家百姓能支撐,然后一步步積累戰爭紅利,走向巔峰。

連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這類的牛逼人物都是這么操作的,先挑著軟的打,能認慫的時候就認慫,盡量避免多線開戰。

郭榮和趙匡胤也是這個思路,先易后難,先南后北,用盡手段避免多線開戰。

可到趙光義就不同了。

大概是他哥贏得太多讓他飄了,以為都是他的功勞,搞出很多非常飄的膨脹操作,以至于對外戰爭屢戰屢敗。

其實有時候史從云自己都不懂,為什么是老趙的臭弟弟飄了,要飄也該是老趙飄啊。

取荊南、奪武平、滅后蜀、亡南漢、吞南唐、敗契丹,那都是趙匡胤干的事啊,關鍵人家老趙還沒飄,連平定節度使叛亂都是先想辦法穩住一個,快速解決另一個再后頭收拾,避免多線作戰。

操作得當,穩中帶皮,人家都沒飄,結果他的臭弟弟飄了。

用不明不白的手段從老趙手中接過百戰精兵,眾多強將,結果一頓膨脹操作下,南征北戰,連年用兵,處處敗仗,最終拿得出手的成績只有把早被趙匡胤打殘的北漢給滅了。

有時候史從云自己都會想,你說都是兩兄弟,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如果說對趙匡胤他是又敬又怕,敬他的實力和為人,又害怕他篡位把老爹弄死了,所以時時刻刻提防。

那對趙匡義就是徹底的鄙視了,要是有機會,又不讓趙家人知道的前提下,他絕對會把趙匡義往死里搞。

不過暫時他不敢,因為老趙太關愛他弟弟了,要是這么干,絕對會徹底和趙匡胤撕破臉皮,這對老爹的前途不是好事。趙家無論怎么說,趙匡胤和他爹都是禁軍的高層將領了。

......

第二天正午,他正在院子里想著怎么抄“守江必守淮”的高論,趙侍劍在旁邊落筆。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說向訓來找他。

史從云只得暫時停下,出去見人。

(回來晚了,今天碼三千字)五代河山風月 64、趙匡義

上一章  |  五代河山風月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