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子 第二百八十四章 賢才之遇
堯山戰事在進行著。
雖說夏侯淵所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但由于周倉提前利用地勢布置了不少陷阱。
這還是令曹軍在發起進攻時吃了不小的虧……
“啟稟夏侯將軍,敵軍在山道上挖掘了不少的暗坑予以掩埋,我軍攻擊的兵士不少都中招了,一時間恐怕難以驅逐敵軍,以搶占堯山了。”
進攻受挫,曹軍斥候亦是迅速匯報詳細情況。
聞言,卻不由令夏侯淵徐徐沉思了下來。
似乎是在思索對策……
聽罷,從旁的副將李典倒是打馬上前細細偵查了一番戰況,方才回返向夏侯淵建議著:“將軍,典方才探查了一番,發現若想抵足南陽盆地,堯山之中的山道是必經之地。”
“可這條山道縱貫于堯山之間,地勢復雜,極其利于防守方予以設伏、設置陷阱等等。”
“我軍恐怕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輕易突破的。”
一席話徐徐而落。
其實這席話,亦是有李典在平復夏侯淵的內心。
與其一齊領軍南下的這段時間以來,李典有了解到夏侯淵性子暴躁,極為容易暴怒,他現在也是有些擔憂若是因堯山遲遲無法占據而大怒喪失理智。
故而提前寬慰著。
說罷,約莫沉吟半響,夏侯淵此時面上神情似是十分嚴肅,遂沉聲下令道:“傳令下去,繼續加大力度攻擊。”
“務必要將敵軍的兵力規模摸清。”
一席號令徐徐傳落。
麾下諸兵士自是絲毫不敢怠慢,遂立即依依接令道。
不過嘛~~
雖說堯山的地勢的確利于防守。
但周倉所部目前的兵力的確捉襟見肘,在曹軍高強度的進攻下,所布置的各種陷阱自然也無法作為第一道防線。
而在不斷的試探進攻下,也令曹軍得出了一條結論。
袁軍目前在堯山的兵力不足。
而此條消息卻是意義重大。
當偵查出了袁軍的兵力部署,主將夏侯淵自是大喜過望,遂立即命令各部加緊進攻。
務必要趁袁氏主力部眾到來之前,進據堯山。
作為一員合格的將領,夏侯淵自然能夠發現堯山對于接下來攻略南陽的重要性。
只要己方能夠進據此地,那南陽盆地自是無險可守!
而就在堯山大起刀兵之時。
此時袁軍主力軍正在長驅直入的疾馳著。
軍陣間,謀主劉曄尚且還在嚴肅的與袁耀分析著敵情以及即將所發生的戰況。
“少主,以我軍目前倍道兼行,日行百余里的行軍速度,不知能否趕在曹軍出關以前抵至堯山腳下呢?”
“嗯?子揚,堯山之處如何?”
聞言,聽聞袁耀問詢起來,劉曄沉吟一陣,遂亦是徐徐分析著:“少主,您或許有所不知,堯山乃是雉陽已北,出廣成關以后的南下必經之地。”
“此堯山之間,曄依稀記得貫穿了一條山道,極其利于設伏。”
“若能據守此地,則可憑借地勢從容布防。”
“到那時,想要阻止曹軍南下攻略的戰略藍圖必將破滅!”
話落至于此,他卻也不由語氣頓了頓,遂有些憂郁的說著:“如果令曹軍先行據有堯山之險,那我軍的處境可就有些不妙了。”
“通過堯山之后,徑直通行南陽盆地,幾乎盡是一馬平川之地,再無絲毫險阻而言!”
此一席無比鄭重的言語剛剛落罷。
遂亦是頓時之間便令袁耀提高了警惕。
他立即認識到了堯山的重要性~
“若是真如子揚所分析的那般,那堯山則斷斷不可失矣!”話音落罷,袁耀瞬息間面色無比嚴肅起來,遂道:“目前周倉正率本部屯兵于雉陽一帶。”
“本將這就立即差人前往雉陽,命其先行率部提前往堯山進駐,先行憑借地勢布防,以支撐到我軍主力的前往。”
說罷,袁耀行事一向雷厲風行,無比果決!
他正欲差人前往雉陽……
卻是忽然間,正逢碰上了周倉所遣回而來送上情報的探子。
哨探遂立即奔到袁耀馬前,拱手恭敬的如實回稟道:
“啟稟少主,小人乃是奉周將軍之命特地回返面見,以告知少主堯山之地目前正身處險境之中。”
“現曹軍大將夏侯淵正率數千精銳當先出關徑襲堯山而來……”
緊隨著,哨探徐徐將周倉已經先行率部趕赴堯山布防,但已經與數倍于己的曹軍展開激戰的消息一一如實告知了袁耀。
聽聞了探子的匯報,他遂揮手示意哨探先行下去歇息。
隨即,袁耀面露憂色,目光緊緊看向從旁的劉曄道:“子揚,照此看來,堯山此時目前面臨的處境當真是危急矣!”
“的確,沒想到曹軍竟然會來得如此之快。”
聞言,劉曄此時亦是面色嚴肅,緊緊沉聲道。
但既然面臨著危機的情況。
袁耀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只見他接下來卻是下了一道出乎意料的指令。
由他自己親率軍中三千騎士軍團先行一步,奔赴堯山腳下,予以支援周倉所部。
至于后續的主力部眾,則暫時交由魯肅所調度統領,往后跟來。
此令一下!
軍中諸將這一瞬間卻是懵了。
待其紛紛反應過來之后,卻是清一色的持反對意見。
“少主,不可啊!”
“據探報所示,目前堯山方面戰事激烈,少主您萬不可孤身犯險也!”
“大軍之安危,此事干系重大,若無少主您親自居中調度,豈可行也?”
一時之間,諸將各執一言。
有面露憂慮之色,擔憂袁耀的安危。
但更多的還是突出了對于魯肅的不信任。
魯肅何人也?
不過一區區參軍之才,焉能統御全軍乎?
當然,這也不怪諸將如此心想。
自從袁耀招攬魯肅至麾下過后,便是于袁耀身前以參謀軍機要務,并未有過統御將士的一面。
沒有塑立軍威,以及展現出治軍的一面。
自然難以令諸將信服。
不過,諸將雖然竭力反對,但袁耀一向所決定之事,又豈會更改?
“吾意已決,此事就此定下,諸位不必多言!”
說罷,袁耀沉聲道:
“如今堯山方面戰事危急,本將必須盡快率騎士趕過去才是。”
此時間,袁耀亦是以強硬的態度決定下來了此事。
雖然諸將并不信任魯肅的才能。
但袁耀卻知曉,魯肅居中調度以及在危機四伏時所表現出來的臨機應變方面的能力,以及治軍嚴謹,基本上都是他統御將士的優勢。
此次,他亦是想給魯肅予以獨自鍛煉一番。
畢竟,日后隨著麾下勢力愈發強盛之時,自然將不可避免的四面樹敵。
若到時候無法有獨當一面之帥才站出來分憂,那又如何可行?
單靠自己,不是將分心乏術嗎?
魯肅方聽聞此則指令,亦不由有些面面相覷,遂欲準備勸誡袁耀三思而行,卻是直接被揮斷。
袁耀直視著他,鄭重說道:“子敬,我心里知曉你想說什么。”
“但對于調度全軍而言,若沒有首次統御將士的經驗,那就永遠都不會明白應該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將帥。”
“本將既然此時選擇將全軍交于你手,便已經展現了對你的信任。”
“子敬,可別令本將失望才是!”
只是,一席話語卻是直接令魯肅原本準備好的話語直接給咽了回去,轉而只得拱手說道:
“肅必不會辜負少主之期許!”
待諸事商榷完畢。
袁耀也不含糊,立即便集結起軍中僅有的三千精騎疾馳狂奔,目標堯山。
既然袁耀已經強自下令。
諸將雖然并不太樂意接受。
但他們也只得暫時聽從魯肅的調遣。
隨著袁耀領精騎脫離主力,先行狂奔以后。
自然是迅速甩開了大部隊的行蹤。
不出半日,便先行抵足了雉陽地界。
抵至城間,袁耀命諸部予以稍作休整。
待日落偏西過后,再度行軍。
如今已經是將近六月時節,晌午時分的日光、溫度已經是越發之高。
縱然是騎士倍道兼行的行軍,時間日久亦是吃不消。
而在休整的同時。
此時,袁軍所在雉陽城外搭建的臨時營寨里,卻是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當此人自報家門過后。
袁耀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瞪大了雙目,靜靜打量著眼前此人。
一眼望卻,只見此人身長八尺,身著一席青衫,頭裹方巾,面目清秀且俊郎的一位年過三旬,約莫接近四旬的中年士人。
此人自報名諱,姓董名諱昭,字公仁。
當聽聞此名諱時,袁耀的心緒自然是略有震驚。
他沒想到,董昭竟是會主動前來投奔自己。
董昭是何人?
以其在史上的記載,政治才能異常卓絕。
不僅僅是擔任各州郡守,各州刺史等官職,都政績斐然。
特別是在密計上的建樹,值得一提。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原史上關羽攜荊州軍北伐荊襄,利用暴雨大漲之勢而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因而導致曹操畏懼其兵鋒,無奈聽從司馬懿,蔣濟之謀,遣使前往東吳許諾孫權,只要能夠出兵攻略荊州后方,便盡割江南之地與之。
但有意思的卻是,孫權囑托曹操不要泄露此事。
可董昭卻建議,大肆透露孫氏欲要襲擊荊州的消息,特意令關羽所知曉。
此策的妙處在于,其一可擾亂荊州軍軍心。
其二,便可令關羽得知此詳細情況后,因而不在繼續死磕樊城,而是立即調兵回返荊州,前去與吳軍兩虎相爭。
如此,便能令己方漁翁得利。
此時間,袁耀腦海里回想著董昭身間的種種成就,亦是仿佛如獲至寶。
董昭對于密計的把控,以及眼光毒辣,恐也是絲毫不遜色于毒士賈詡了。
“公仁啊,曾經您還在冀州我大伯麾下效力之時,耀可就對您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隨時都期盼著能與先生一見!”
“卻是等待如此許久,方才在此地相見。”
“這恐怕也是先生與耀之間的緣分吧?”
一時間,袁耀亦是緊緊握著董昭的雙手,予以吹捧著。
這也是袁耀的行事方式。
相遇賢才,不管如何,先吹捧一番大說一番好話,在談及其他的。
“公子過譽了!”
“昭不過一鄉野村夫罷了,擔不得公子如此贊譽。”
聞言,董昭面上流露絲絲和善的笑容,遂謙遜著。
隨即,他又徑直道:
“倒是公子的名聲,方才是如雷貫耳,令人心生向往矣!”
“據聞公子從軍不過兩載,卻已經是親率部眾平定淮南、勇定江東諸郡,因此而令己方之勢力貫絕揚州,坐擁東南半壁。”
“后又舉眾北進中原,與諸方勢力爭奪豫州歸屬。”
“公子的這番傳奇人生,方才令昭羨慕至極也!”
“哈哈哈~”聞言,袁耀低笑一番,遂道:
“先生言重了。”
一時間,二人相互吹捧著。
吹捧一番。
董昭方才是面色轉變,漸漸嚴肅起來,拱手問詢著:“公子此次先行拋開主力軍團,獨領精騎北進,可是與曹軍爭奪堯山?”
一席話落,袁耀側目相望,眼神間不由投向了數分贊譽的神情。
心下亦是暗暗唏噓著:“初來乍到,就能窺破我軍的計劃,此人確是非同一般也!”
聞言,袁耀亦不由面上浮現著濃濃的笑意,遂沉聲道:“先生所言甚是!”
“耀此次攜眾北上,確為布防堯山防線。”
“以防止曹軍所奪,致使我軍在接下來的對抗中落入不利的局面。”
一番話落下,袁耀倒也并未有何對其隱瞞的心思。
對于董昭這等智謀之士而言,他既然能從一些旁枝末節猜測到詳細計劃,那對其隱瞞也并未有何好處,倒不如直接開門見山道。
說罷,沉吟半響,袁耀遂又不由忽然相問著:
“先生抵足雉陽多久了,不知對于目前的堯山戰事可有了解?”
既然于此相遇到董昭,袁耀自然也不相信是偶遇、巧合。
想來,他應該是專程前來此等待自己的~
故而,他亦是順手推舟的相問著堯山戰事。
此番話落。
董昭亦不由定睛瞧了瞧袁耀,也有些驚艷于袁耀的聰慧。
袁太子 第二百八十四章 賢才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