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 第131章:李嚴
劉范的問題,倒是把甘寧給問住了。
攻下江陵有幾成把握?
江陵乃南郡重鎮,有劉表麾下大將蔡瑁駐守,且不說江陵城防堅固,舟船橫江,就算是以奇謀攻下江陵,若沒有后續兵員補充,糧草兵械供給,也很難在江陵站穩腳跟的。
因為江陵作為南郡要城,一旦被奪,劉表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派兵攻擊奪回是必然的。
面露訕訕,甘寧雖然有把握能夠拿下江陵,但現在遭劉范這么一問,他才反應過來,自己似乎確實有些魯莽了。當下,低頭哼哧幾聲,也沒有回答出劉范的問題。
仿佛看出甘寧的窘迫,此時劉范才又重新開口:“所以,我以你為水軍大將,是想你統御兵卒作戰的,而不是爭一時之勇。雖然我知道你跟隨我作戰這么久,都是依令行事,但今后若有機會,你還是要掌握兵馬,獨立作戰的!”
“寧謹記!”拱手抱拳,甘寧也明白劉范的良苦用心,他是想讓自己成為統帥而不是戰將。
其實甘寧文能提筆安州郡,武能上馬戰敵寇。已經算劉范麾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其脾性終歸還是差了些,劉范只要再好好雕琢些時日,使他臨戰可以進退有據,不輕易犯險。將來也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見甘寧不再嚷嚷著要進攻荊州后,劉范才結束剛才的話題,環顧四周,問道:“魚復的防務安排的如何了?”
“回主公,魚復昔年乃是楚人防備蜀人進攻的關隘,如今年久失修,若重新啟用為關隘,還需好生修繕一番。”
點點頭,劉范沒有對修繕魚復多做評價,只是招呼道:“一應修繕當以拱衛州郡安穩為要,荊州如今穩定已有數年,對益州也頗為覬覦。當年,劉景升就曾向朝廷參過牧伯逾矩的表文,如今我父兵重,其必有不軌之心。此事還要靠興霸多多提防!”
“主公且放心!有我在魚復口,劉景升半個軍卒也莫想放進來。若非舉州之兵,我必替主公將之拒于關門之外!”聞言甘寧面色肅穆,拱手轟然。
劉景升那個老東西他早就看著不順眼了,先前他攻下魚復的時候,劉表就派人過來策反他。說話什么以他的才干,可以統帥數萬大軍為一方都督,沒有必要為黃口小兒劉范的爪牙。
一通話說的甘寧是火冒三丈,當即將那使者胖揍了一頓,丟進大江里,讓他自己游著回去。從那之后,甘寧對劉表的印象就沒有好過。
先前,他還對這位有“八俊”之名的漢室宗親比較看好,多少與主公劉范也算是同宗,可沒曾想這廝竟然這般沒臉沒皮,于是,甘寧就再也不給他好臉色看。
“有興霸駐守魚復口我定然是放心的,只不過,我若是往荊州,興霸恐怕就要多操心了!”微笑看著甘寧,劉范說出此行的目的。
“主公要前赴荊州!”瞪大眼眸,甘寧一臉不敢置信,再看看劉范身后的李虎與嚴顏,甘寧眉頭也蹙了起來,“主公,荊州局勢難料,有何要事非要你親自前往?”
“荊州如今滯留一人,乃我蜀郡太守!”
“滯留一人,主公一封文書,通州郡遞交與他,譴起送來便是!”甘寧甫一聽聞,只覺得劉范有些興師動眾了。頓了頓,甘寧似乎想到了什么,“我竟險些忘了,昔日我在蜀郡時便曾耳聞,新任的蜀郡太守乃中州名士,出身大家族。似乎還是潁川士子!”
看著甘寧逐漸瞪大的眼眸,劉范也笑呵呵的點頭,“不錯,潁川荀氏,荀攸、荀公達!”
“不曾想竟是荀君!”當下,甘寧也露出一副原來如此的神情。
“怎么興霸與公達乃是舊識?”見他這樣,劉范倒是好奇。
搖搖頭,甘寧訕笑,“我又怎會識得荀君呢,我只是感慨,荀氏乃名門,難怪主公會親自前往。主公求賢若渴之心如此,將來必定能有聚攏一大批天下人才!”
哈哈朗笑起來,劉范有些以外的瞧著甘寧,“興霸這是也感受到壓力了么?”
干笑低頭,甘寧竟罕見的臉紅了紅,“粗鄙之人承蒙主公看重,將來又要托意重任,實不敢輕易松懈。主公麾下今后也將人才濟濟,我若一直止步不前,總有一日會被后來者居上的!”
“哈哈哈!”仰頭朗然大小,劉范伸手拍了拍甘寧的臂膀,“興霸能有此想,我心甚慰!”
對于甘寧,劉范自然是希望他能越來越好。所以他能有這個覺悟,劉范也很開心,至少說明他麾下的這些人都是同他一起在期待未來的。
“寧雖不才,卻也知榮辱,逢主公青睞,必當努力爭先,絕不退縮!”躬身拱手,甘寧再次向劉范表明志向。
接下來,劉范又勉勵甘寧幾句后,才將話題重新轉回荊州,“興霸在魚復也有多日,可曾打探到荊州方面的狀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劉范在前往荊州前,自然要對荊州情況做充分的了解。
稍微沉吟片刻,甘寧也將這幾日收集到的荊州情報,說與劉范聽,“自劉表入駐荊州以來,不斷聯合荊襄當地的大族,收用蔡瑁、蒯良、蒯越等為爪牙,荊北已經在這些世家的幫助下,穩定了下來。
但寧以為,劉景升手上并沒有多少實權,若真正涉及這些大姓家族的存亡,劉景升必然會喪失權柄。至于荊南更是與荊北早已貌合神離,張羨歷任荊南三郡太守,在荊南根基深厚,如今更是長沙太守,各郡軍政大多由他決斷。
劉景升很難摻和上。不過自從朝廷,表其為鎮南將軍督南方諸州軍事后,他就對荊南躍躍欲試。甚至還妄圖進攻我益州!”
“這么說,劉表如今是準備攻打荊南了?”
“不錯,有細作傳回消息,他在整頓軍備,似乎有對南方用兵的意圖。”
沉吟不語,劉范沒有多少什么。因為歷史上,這時候恰好趕上劉焉病死,劉表順勢遣荊州別駕劉闔策反了沈彌、婁發等人,從而引發了益州后續的一些列問題。
“那秭歸方面有何動靜?”既然準備進入荊州,劉范自然要了解秭歸城的情況。
聽到劉范詢問,甘寧面色并不好看,頗有些凝重,“秭歸城已經開始嚴密盤查往來行客了。”
“為何?荊州內部出現變故了?”聞言,劉范有些詫異。
搖搖頭,甘寧面容嚴肅,“乃秭歸城縣令下發的政令,嚴密盤查往來行人。有可疑人物一律移交官府。自從我攻下魚復后,秭歸明顯比先前嚴密多了!”
眉梢微挑,劉范有些意外,“這么說來,秭歸嚴查竟是出自這縣令之手?此人難道是荊州哪位大姓家族的弟子,才有此實力,號令一縣!”
再次搖頭,甘寧眉宇中也頗有些敬佩,“此人并非大族子弟,而是南陽小族李氏子弟,名喚李嚴、李正方,年歲也并不是很大,行事卻是極為穩妥!”
聞聽甘寧的回答,劉范眼眸忽然就睜大了起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剛進入荊州就能遇上賢才。李嚴歷史上是與諸葛亮同時被劉備任命為輔政大臣的人物,其能力也在長期任職中得到認可的。
而劉范卻在這個時候,碰上了這位尚未發跡的俊賢。那還不是囊中之物。
“當真是李正方?”
“正是,他也只是數日前,我攻略枳縣等沿江城邑時,被臨時調遣過來,接替原先縣令的。”
“原來是臨危受命!”嘴角浮現笑容,劉范承認他之所以親自來荊州是有賭的成分,他覺得只要這一趟能除了荀攸之外,多拉一個人回去,他就是賺到了。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還未踏足荊州地界,就已經碰到一個不虧本的了。
所以,這讓劉范如何不開心。
抑郁的看著兀自發笑的劉范,甘寧內心是無語的,他明明在與劉范說著邊境糟心的事情,沒成想這位年輕的主公還開心的笑了起來。
似乎瞧見甘寧郁悶的表情,劉范淡定的擺擺手,輕聲安撫道:“興霸莫要這般哭喪著臉,難道只許你年紀輕輕為至中郎將,就不允許別人為一方縣令了?而且似李正方這般的縣令,才可以稱之為對你的最好磨煉。若竟是那些庸碌之輩,將來如何能有所成就!”
劉范這么一番義正言辭后,甘寧也愣住了,腦袋里稍微過了過,似乎感覺劉范說的有道理,但隱隱又覺得哪里不對,卻又說不上來。
而劉范卻沒有管甘寧的情況,見他大眼眨嘣了半天,也沒回上一句話,便知道,他已經被說服了。
“既然秭歸的大致情況,我已經了解。接下來,我便準備過去看一看,魚復城就留給興霸你來防守了,你可否勝任?”
“寧不辱使命!”轟然抱拳,有先前劉范扯出的鍛煉他的預防針,現在的甘寧倒是更容易接受些。當下,他也沒有反駁,直接應允了下來。
不過甘寧雖然不跟隨過去,但劉范還是從他麾下挑選了百余名精通水性的好手,備在身邊,以留后用。
聽到劉范詢問,甘寧面色并不好看,頗有些凝重,“秭歸城已經開始嚴密盤查往來行客了。”“為何?荊州內部出現變故了?”聞言,劉范有些詫異。
搖搖頭,甘寧面容嚴肅,“乃秭歸城縣令下發的政令,嚴密盤查往來行人。有可疑人物一律移交官府。自從我攻下魚復后,秭歸明顯比先前嚴密多了!”
眉梢微挑,劉范有些意外,“這么說來,秭歸嚴查竟是出自這縣令之手?此人難道是荊州哪位大姓家族的弟子,才有此實力,號令一縣!”
再次搖頭,甘寧眉宇中也頗有些敬佩,“此人并非大族子弟,而是南陽小族李氏子弟,名喚李嚴、李正方,年歲也并不是很大,行事卻是極為穩妥!”
聞聽甘寧的回答,劉范眼眸忽然就睜大了起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剛進入荊州就能遇上賢才。李嚴歷史上是與諸葛亮同時被劉備任命為輔政大臣的人物,其能力也在長期任職中得到認可的。
而劉范卻在這個時候,碰上了這位尚未發跡的俊賢。那還不是囊中之物。
“當真是李正方?”
“正是,他也只是數日前,我攻略枳縣等沿江城邑時,被臨時調遣過來,接替原先縣令的。”
“原來是臨危受命!”嘴角浮現笑容,劉范承認他之所以親自來荊州是有賭的成分,他覺得只要這一趟能除了荀攸之外,多拉一個人回去,他就是賺到了。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還未踏足荊州地界,就已經碰到一個不虧本的了。
所以,這讓劉范如何不開心。
抑郁的看著兀自發笑的劉范,甘寧內心是無語的,他明明在與劉范說著邊境糟心的事情,沒成想這位年輕的主公還開心的笑了起來。
似乎瞧見甘寧郁悶的表情,劉范淡定的擺擺手,輕聲安撫道:“興霸莫要這般哭喪著臉,難道只許你年紀輕輕為至中郎將,就不允許別人為一方縣令了?而且似李正方這般的縣令,才可以稱之為對你的最好磨煉。若竟是那些庸碌之輩,將來如何能有所成就!”
劉范這么一番義正言辭后,甘寧也愣住了,腦袋里稍微過了過,似乎感覺劉范說的有道理,但隱隱又覺得哪里不對,卻又說不上來。
而劉范卻沒有管甘寧的情況,見他大眼眨嘣了半天,也沒回上一句話,便知道,他已經被說服了。
“既然秭歸的大致情況,我已經了解。接下來,我便準備過去看一看,魚復城就留給興霸你來防守了,你可否勝任?”
“寧不辱使命!”轟然抱拳,有先前劉范扯出的鍛煉他的預防針,現在的甘寧倒是更容易接受些。當下,他也沒有反駁,直接應允了下來。
不過甘寧雖然不跟隨過去,但劉范還是從他麾下挑選了百余名精通水性的好手,備在身邊,以留后用。
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 第131章: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