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七四章大明的習慣性操作
現在的大明不是從前鼻塞的大明,在朱氏大明時期,雖然早就知道了有這么一塊大陸存在了,但從來沒有人到過那里。一直以來,歐洲對于中國來說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不過,自從長安成了繁華的大都市,不少羅馬和波斯商人從穿越中東沙漠,翻越帕米爾高原抵達西域,再經西域抵達長安,通過他們這些西域胡商的嘴,長安就成了一個看客。
看著羅馬帝國由盛轉衰,看著拜占庭延續千年的帝國之夢最終在圓月彎刀冰冷的刀鋒之下隨風消逝,看著維京海盜肆虐歐洲,看著日爾曼人和高盧人分庭抗禮,看著盎格魯撒克遜人由弱轉強距離實在太過遙遠,這一切對于中國來說仿佛是另外一個星球的事情……
只不過,自從全旭成為大明的皇帝以后,大明的商船開始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歐羅巴自然也在這個角落之內。
事實上,大明早已把觸角伸到了歐洲,在占領了蘇伊士的十個月后,大明遠征奧斯曼帝國遠征軍就占領了亞歷山大港和亞歷山大城。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是按其奠基人亞歷山大大帝命名的,作為當時馬其頓帝國埃及行省的總督所在地。亞歷山大大帝死后,埃及總督托勒密在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加冕為托勒密一世(救星)。
亞歷山大城成為埃及王國的首都。并很快就成為古希臘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規模和財富僅次于羅馬。但埃及的教統治者在奠定了開羅為埃及的新首都后亞歷山大港的地位不斷下降,在奧斯曼帝國末期它幾乎已淪為一個小漁村。
在大明占領亞歷山大之后,將其更為漢州城和漢州港,并且作為了北非海艦分艦隊的駐地,大明得到了亞歷山大,對亞歷山大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作,按照全旭的意思,那就是要鏟除一切不屬于大明的痕跡。
原本狹小的碼頭,被擴建了數十倍之多,此時的漢州港擁有一千多個泊位,成了大明位于歐洲的前沿物資集散之地,如果不是全旭壓著,蘇州到漢州就要修建鐵路了,形成路上的交通,從而節省上萬里的貨運距離。
當然,漢州的的發展并不算重要,重要的是,經過這個觸角的存在,大明更詳細地了解了歐洲,政務院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負責分析處理歐洲事務,這個隸屬于外交部之下的歐羅巴事務分析處。
對于出兵支援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事情,全旭并沒有直接拍板,而是把問題交給了政務院的內閣,讓內閣大臣們討論一下。
全旭擁有最后的決定權,反而這只是走一個過場。以沈明澤為首的大明政務院內閣召開緊急會議,幾十個高官官員就對歐洲用兵問題展開極其激烈的爭論。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沒必要為了威尼斯對萬里之外的歐洲用兵,勞師遠征可不是鬧著玩的,消耗巨大,收益極微,何苦來著?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卻認為以歐洲人侵略成性的尿性,跟大明的沖突不斷,在南美,大明與法國打了幾年,在東印度,大明與荷蘭已經撕破了臉,對于歐洲來說,遲早有一戰,必須在他們正處于混亂狀態的時候給予他們致命一擊,將他們打得倒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為大明開發美洲和大洋洲爭取足夠的時間。
這兩種觀點的人,態度非常堅決,誰也說服不了誰,甚至吵出了干火,差點上演了朱氏大明時期最常見的武斗。
全旭最后表態,他望著正務院議事大廳里的那張巨大的世界地圖,指著偌大的地圖道:“你們還真以為大明是世界的中心嗎?其實并不是,大明只是亞洲的一部分,現在看來,大明的土地有很多,每個百姓分上幾百幾千畝還綽綽有余。”
說到這里,全旭的語氣有些凝重起來:“但,百姓們終歸是要生孩子的,他們的孩子終歸是會成家立業的,既然成家立業了,肯定得有一份田地,民政部尚書,你來說說大明現在一個家庭要生幾個孩子?”
新任民政部尚書劉體仁起身道:“回稟陛下,列位臣工,自我朝鼎新元年開始,戶口數從四增加到了現在五點七,也就意味著每對夫婦,至少生育四個孩子。”
大明最基礎的建制是鎮,也是就是一千戶百姓為鎮,在全旭最初建立鎮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個鎮可以超過兩千人,現在超過萬人的鎮子比比皆是,這就是問題。
通過劉體仁的數據轟炸,眾人這才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
“我們就按照每個四個孩子,十幾孩子,這四個孩子長大成人,結婚生子,那就變成四對家庭,再生育四個孩子,那就是十六個孩子,這十六個孩子長大成人,就會變成八個家庭,再生育三十二個孩子……”
全旭接著道:“老百姓可以放心的繁衍后代,所以人口飛快的增長。可人口是需要土地作支撐的,而大明的土地又有限,有限的人口供養無限增長的人口,誰都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所以呢,當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所能容納的極限之后,盛世也就化作過眼云煙了,隨之而來的,是亂世。越來越多的人口為了爭奪越來越少的土地明爭暗斗,想不亂都不行,哪怕土地擁有最大的省份,最多五代人,咱們大明的土地就不夠用了,百姓沒有土地可以種,你們知道什么事情……”
土地與人口的理論,有著比全旭更加詳細透徹的研究,也有著更深入的調查,這些問題都放在朝廷內政參考的報刊上,專供官員研讀。
“有人或許會說,我們現在還有天山省,瀚海省,特別是圍繞著瀚海(貝爾加湖)海畔的城鎮越來越多,開發程度也越來越高,沿湖都是剛剛開發沒幾年的優質農場,這里的土壤條件好得很,莊稼種下去甚至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澆灌,年年都是大豐收……”
全旭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但是……再多的土地,也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我們的目光要向外看……”
全旭的態度放在這里,那也就說明了擴張的正確性。
“能開發的地就這么多,并不是只有我們會去開發的,歐洲人已經比我們搶先一步了。“
全旭道道:“朕必須要提醒大家,有時間不妨想想幾年前,早在五六十年前,葡萄牙人就在擴張到了澳門,二十多年前,他們擴張到了臺灣,呂宋,歐洲人已經擴張到我們的邊界來了!現在我們還強大,他們不敢拿我們怎么樣,一旦我們衰弱下去,他們立即會像一群餓狼一樣撲上來狠狠地撕咬我們,將我們踩進爛泥潭里!這幾年你們都已經了解了,他們擁有巨大的潛力,很多地方比我們只強不差,他們比我們差的只是體量而已,這么危險的對手放任他們繼續發展,你們睡得著覺?”
堅持擴張主義的派系,受到了全旭的極大鼓舞,他們振臂大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也有在這次劫持印度中獲得巨大收益的官員大呼:“一個印度,劫掠的財富相當于大明五年的財政收入,放著這么大的肥肉不吃,要受天譴!”
隨后,朱兆宜又解釋了打歐洲可以獲取的利益:“亞洲周邊都是一幫窮鬼,也就印度值得搶一搶,其他地方就沒什么玩頭。但是歐洲不一樣,他們在殖民美洲的兩百多年里掠奪了無數黃金白銀,只要能將歐洲打下來,光是戰爭賠款就夠大明揮霍幾十年”
朱兆宜的話極具煽動性,內閣集體讓他煽得熱血沸騰,大吼:“開戰!開戰!”
對歐洲用兵的提案以絕對多數贊成票獲得通過,歐洲大陸東端與西端的碰撞不可避免了。
在通過對歐洲用兵的提案的同時,內閣還通過了對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軍售的提案,向威尼斯出售兩百門132毫米前裝滑膛艦炮,八萬枚炮彈。
當然,大明并沒有裝備一百三十二毫米的艦炮,這種艦炮也是后世非常有名的外貿版本,這種火炮的炮管,都是從大明皇家海軍戰艦上退役的,使用壽命殆盡,膛線基本上磨平了,
經過镋床的打磨,把線膛打磨光滑,經過熱處理之后,再使用。雖然炮管的使用壽命不長,威力卻不小。
這可是工業環境下的產物,對于炮彈對于大明來說,生產并不存在困難,略改幾個參數而已,海倫娜非常高興,同時卻有些遺憾,不得不再花錢租幾艘運輸船,炮彈太多了,不租一些船根本就運不過去。
當然,出兵的問題還需要長期的準備,與大明的陸軍不一樣,大明皇家海軍不是在戰斗,就是在海外部署,軍隊的將士非常疲憊,需要進行輪換。
同時,皇家陸軍則繼續把有經驗的士兵調回來,輪換其他部隊的陸軍,同時大明皇家陸軍也將海訓作為常規訓練科目,每年每支軍隊都要組織將士們乘船轉一圈,享受一下大海的波瀾壯闊。
北非都督府內洪承疇喝著葡萄酒,吃著廚師精心烤制的烤駱駝,有些感慨:“誰能想到,這里居然如此美妙?”
洪承疇的三弟,洪承畯感嘆道:“北非什么都好,就是距離大明太遠,距離奧斯曼帝國太近!”
洪承畯一語中的,這確實是北非最大的隱患。整個北非環境復雜,人口眾多,關鍵是周圍都不是友好睦鄰。
“沒關系,軍方有信心保護北非的利益。”洪承疇不擔心,要不是這個原因,國防部也沒理由維持這么多的軍隊,現在整個大明都被國防部利益捆綁,誰敢縮減國防部的軍費,那就要為大明的未來負責。
同時,大明在海外采取的就是全民皆兵的政策,軍隊淘汰的武器,賤賣給百姓,而百姓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也會主動采購武器。
雖然軍隊淘汰的都是落后的武器,可這些武器要看跟誰比,跟奧斯曼人相比,北非移民百姓手中的武器,比奧斯曼帝國的正規軍還要好很多。
幾乎每個鎮子,現在都有數千或上萬枚不等的手榴彈,或者燃燒彈,這可是防守的最佳武器,只要敢進攻,就會讓他們嘗到大明百姓的鐵拳。
在英國、法國、荷蘭大舉進攻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同時,西班牙帝國也承受了來自瑞典步兵的壓力,西班牙方陣,對于瑞典軍隊有著莫名的無力感。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大明距離西班牙太遠,西班牙帝國的特使莫拉萊斯公爵回到西班牙屁股還沒有坐熱,又被打發到了北非,尋求北非總督的幫助。
在英國、法國、荷蘭大舉進攻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同時,西班牙帝國也承受了來自瑞典步兵的壓力,西班牙方陣,對于瑞典軍隊有著莫名的無力感。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大明距離西班牙太遠,西班牙帝國的特使莫拉萊斯公爵回到西班牙屁股還沒有坐熱,又被打發到了北非,尋求北非總督的幫助。
在英國、法國、荷蘭大舉進攻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同時,西班牙帝國也承受了來自瑞典步兵的壓力,西班牙方陣,對于瑞典軍隊有著莫名的無力感。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大明距離西班牙太遠,西班牙帝國的特使莫拉萊斯公爵回到西班牙屁股還沒有坐熱,又被打發到了北非,尋求北非總督的幫助。
在英國、法國、荷蘭大舉進攻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同時,西班牙帝國也承受了來自瑞典步兵的壓力,西班牙方陣,對于瑞典軍隊有著莫名的無力感。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大明距離西班牙太遠,西班牙帝國的特使莫拉萊斯公爵回到西班牙屁股還沒有坐熱,又被打發到了北非,尋求北非總督的幫助。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七四章大明的習慣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