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吧2006 132.年味兒
晚上八點,春節晚會正式開播。
從節目名單上看,今年的春晚并沒有因為李揚的重生而出現變動,當然李揚往年對春晚漠不關心,也就不知道這回事。
朱軍、周濤、李詠、董卿四大央視名嘴壓陣,還有剛滿三十歲的年輕一代劉芳菲和第一次參與春晚錄制的張澤群。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出現了著名的“黑色三分鐘”,說白了就是發生說錯詞、串詞的低級失誤,對于一場國家級別的晚會肯定不允許這種事情。
但其實發生了也無需大驚小怪,人非圣賢誰能無過,央視名嘴也是人,也會緊張也會口誤,沒必要抓著不放。
李揚倒是好奇那三分鐘到底怎么個黑法,今晚一定要看看。
一大家吃著瓜子喝著茶,齊刷刷盯著屏幕看春晚。
迎年已經正式開始了,外面鞭炮聲不斷,從現在開始基本會持續到下半夜。
春晚是直播,沒有字幕,曲藝節目還好,關鍵是小品語言類。到了關鍵時候外面鞭炮震天,基本只能看見演員張嘴聽不見聲,干著急。
再加上春晚現場觀眾哈哈笑個不停,又鼓掌又拍手,更加劇了電視機前觀眾的焦慮感。
每次春晚之后,李揚都要通過小品重播才能弄懂里面那些搞笑的梗。
按照以往慣例,第一個節目肯定是帶有中國特色的團體舞蹈。
今年打頭炮的叫“歡樂中國年”,大家往往對第一個節目期待很高,也是最容易拉氣氛和給整臺晚會奠定基調的。
能否留住猶豫觀眾就看開場舞,當然春晚這種級別的晚會也不會太計較幾個百分點的收視率。
畢竟現在各大衛視還沒有能耐跟央視搶收視率,而且各家子也會錯開,把大年三十的黃金時間完全留給央視。
第二個是民族串燒歌,這基本都是保留節目,促進民族大團結。
年輕人對這種節目不感興趣,成年階層樂此不疲,甚至是李揚的爺爺奶奶。
載歌載舞的節目對成年人吸引力很大,但李揚一直到三十歲也無法欣賞,或許這就是一代人與另一代人之間的代溝。
阿爾法·阿爾斯蘭,這位新疆小朋友李揚倒認識,就是那位二十歲時長殘謝頂的“神童”阿爾法。
受老爸老媽影響,李揚很小就知道他的名字,那個鬼馬精靈、活力四射的身影經常活躍在央視的各種節目里。
05年星光大道總亞軍,04年非常61非常明星獎,年紀輕輕參演無數,是當年最炙手可熱的童星之一。
舞臺上那股靈動勁惹人生愛,哪個大姨大媽看了能不愛?
恨自己家孩子不叫阿爾法!
只是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成年后的阿爾法完全沒了小時候的靈氣,而且看起來很顯老。
李揚看著電視里又蹦又跳的小阿爾法,仰天長嘆老天爺是公平的,世事難料。
“這小孩以后肯定有出息。”大伯李建國說的時候帶著羨慕。
剛忙活完的羅彩云探過頭看了眼,也是一臉慈母笑。
“現在下餃子?”二伯母進了屋,帶著套袖,兩位女士今晚是最忙碌的存在,擔負起了廚房重任。
男人任務就是吃大餐喝酒,享受過年樂趣。
“再等等吧,九點十點再說。”二伯道。
炕上的奶奶開口了,“別太晚了,人家拜年的來了咱還沒吃飯,也不好。”
大概十點鐘以后,寧安村的男人們就會出門拜年,往往一個大家族的成群結隊浩浩蕩蕩。
差不多會持續到下半夜,有精力的繼續玩,犯困的就回家睡覺。
另外,通常大年三十這幾天都是要熬夜的,就好像睡覺會錯過什么一樣。
老姐已經安排好了,下半夜叫韓露家三個還有吳遠到他們家玩大富翁,飲料零食已經準備就緒,只等開席。
老姐瞅準了到時候爸媽不在家,會在爺爺家跟伯父伯母們通宵打撲克,所以她才敢把吳遠叫到家里玩,被發現就說是李揚同學,這些工作都提前做好的。
“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
隨著相聲演員馮鞏亮相,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回屏幕!
此時的馮鞏五十歲整,年富力壯,穿著紅西服很有精神。
身為相聲泰斗馬季老師的高徒,馮鞏自然也是一身喜劇細胞,每次出場都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相聲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后世在“網紅”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稍顯式微,還好有人能夠扛過大旗。
由于外面鞭炮太響,相聲《咱村里的事》基本沒聽清,但能從馮鞏的表情和現場反應來看應該笑料十足。
“放這么多鞭干啥,國家真該好好管管,看電視都看不清閑。”大伯李建國道。
李揚滿臉黑線,后來政府出手管控,鬧的最兇的就是大伯,走到哪罵到哪。
后面的語言類節目基本都是熟面孔,有幾個人讓李揚覺得很親切。
像李金斗、大兵、郭達、蔡明、句號、郭冬臨、潘長江等等,當然最讓老百姓期待的還是趙本山和宋丹丹這對老搭檔。
今年帶著新作品《策劃》登臺,加上副縣長牛群的加盟,早在春晚名單出來前就吸引了大量關注。
只是這個小品出場時間比較靠后,是倒數第八個節目,那個時候寧安村已經開始拜年了,能完整看完的不多。
九點鐘,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白菜肉餡。
在這期間幾個男人酒水沒斷,二伯已經有些醉意了,大伯依然臉色紅潤很健談,一直引導著家族話題。
對于他們家來說,餃子最好的配菜是涼拌海蜇,還有各種小涼菜,這個時候反而吃不進熱菜。
海蜇跟涼粉是每次大飯的保留菜品,尤其是涼粉,大伙人手一個勺子舀,那玩意要費點勁才能吃到嘴里,很講究技巧。
大伯覺得白酒喝太慢,就換了啤酒。
可以預見的是,他這種摻酒的喝法必然要醉的,當然大伯喝酒的目的就是為了醉,否則不盡興。
期間二伯跟二伯母電話不斷,隔幾分鐘就有給他倆拜年的,或者那種群發短信。
這群人里面也就他倆跟李揚爸媽有手機,不清楚型號,但李揚能看到是摩托羅拉的翻蓋款,估摸著不便宜。
外面鞭炮聲達到鼎盛,幾乎到了煩人的地步。
隔著很近的兩個人在家都聽不清說話,需要湊到耳朵根子前大聲喊才能隱約聽懂。
吃餃子前,李家也是要放鞭炮的。
大伯大手一揮說孩子們也大了,讓李升帶著李揚跟李飛去外面放鞭炮,再放幾顆禮花助助興。
禮花是二伯從上面帶下來的,足足有三十顆,一股腦放出去必定成為全村的焦點。
年啊,這就是原來的味道,李揚很喜歡現在的感覺。
鋼筋混凝土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走了屬于年的味道。
燃燒吧2006
燃燒吧2006 132.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