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開局就進陵寢 第39章 張紞
李建是禮部正五品官員,身著青色官服,平常的時候是沒人關注他的,都說禮部清貴養望,但是這些都和他沒什么關系,快樂都是尚書的,再不濟也有侍郎頂著,對于他一個郎中來說,這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李建走出隊伍,苦著臉緩緩拜道:“陛下,臣儀制清吏司郎中李建拜到!”
朱允炆凝神看去,對這人第一印象還可以,長的人模狗樣的,青色官服穿在他身上都有種華貴感。
“你有何話可說?朕準許你二人對質!”
李建聞言趕緊躬身拜謝道:“多謝陛下開恩!”
說完抖了抖衣袖,朝彈劾他的人看去,剛剛站在人群中,只聽見了有人報他的官職和名字,倒是沒看見人。
此刻大殿內自覺的為二人騰出了空間,這種戲碼不多見,值得一看。
“閣下是?”
“監察御史張瑩!”
“敢問張御史可有了解他們狀告本官是為何事!”
這可難不倒張瑩,他還真去了解過,不是像同僚一樣風聞奏事的。
“五名學子狀告你李主事聽信讒言,革了他們學籍,現在他們已經無書可讀!哼,你還有什么可狡辯的!貪官,你敢說不事是收受了另一方賄賂……”
“我敢說。”張瑩話還沒說完,李建就大聲喝道:“我李建行的正,有什么不敢說的,今日在這奉天殿內,我李建敢大聲說出我沒收任何賄賂!”
張瑩明顯不信,甚至更加鄙夷的說道:“李大人臉皮厚,在下愧不敢當,只不過李大人可能忘記了,君前口出妄言可是要夷三族的,你有去看過那五名學子嗎?七十老母在家中整日以淚洗面,這可就是因為你李大人的手輕輕一揮的結果!”
李建聞聽這話,有些苦不堪言,在按照這節奏說下去,不管對錯,都是他的問題了,總之在大明朝愛民就是古代版的政治正確。
于是趕緊說道:“張大人,咱們就事論事,本官依照大誥所下的行文在禮部都有記錄,你若不信可自去查驗。”
朱允炆聽到這大概意思是懂了,看這樣子是因為這幾名學子犯了什么事,給這李主事抓住了做了處罰,而人家現在不服,找上門來了,不過……這和本次朝會有什么關系。
還是給他們打斷吧!不然這大朝會可沒法開完,他還想早點回去吃點湯圓呢!
“倆位愛卿的意思朕聽明白了,不過,今日朝會也不是你們吵架的地方,會后讓三法司看看情況吧!是對是錯也給人家學子一個明確的交代,不過該是怎么樣,就是怎么樣
學子有錯那就按律法來,李愛卿的問題那就解職查辦!”
朱允炆話里的意思還是有些偏袒李建的,怕三法司迫于壓力放棄了他,還特意提了一句,對朱允炆這個皇帝身份來說,最好的事情是沒有輿論壓力,這對于朝廷的威信是有影響的,當然真的是官員做錯了也不會專門去袒護就是了。
事情的發展沒有按照朱允炆設想的進行,監察院也是有大佬支撐的,景清緩緩走出隊列,他是監察院都御史,有責任這個時候支持下屬。
“陛下,此事依臣看來還是應該發回監察院,既然有事牽扯到李主事,那他就應該要避嫌接受調查,而不應該繼續擔任職務下去!”
景清手持笏板拱手說道。
朱允炆倒是沒生氣,他對律法不了解,這些大臣的責任不就是輔佐他嘛?有不對的地方指出來,只要不是故意刁難或者別有目的,他都能接受。
不過這件事情怎么會牽扯到景清來?他真的是因為責任嗎?朱允炆表示懷疑,他對大臣從不擅以最大惡意度人,帝王的疑心病也慢慢的有所提現。
于是朱允炆想了想,事情還是先按下去吧,不管他們有什么目的,把事情涼一涼,總沒壞處的,說不定就能顯現出他們的目的了。
“嗯,景愛卿所說甚為有理,朕也是認同的,不過現在事情是真是假還不確定,現在就解職朕看還是有些欠妥,不能夠隨便來個人指控我大明的朝廷命官,朝廷就要先把人給去職了吧!那諸位愛卿還要不要做事了,朕看先這樣,相關律法條文還是要多考慮下實際情況才行!景愛卿,你看如何。”
景清還能如何看,皇帝都這么說了,只能沉著臉稱是了,事情沒辦好,還惹的一身騷就是他!皇帝說的話不亞于指責了。
時間已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朝會到這里離結束還遙遙無期,朱允炆抓緊時間又看向了眾臣,道:“依各位愛卿所看呢?”
作為一個好皇帝一定要能廣泛的多問問群臣的已經,至于聽不聽那是另外一回事。
眾人默默無言,最后只好由朱允炆頭號狗腿子黃子澄出來說了句:“陛下明見萬里,臣等并無意見。”
在眾臣看來這事都已經是決定好的,現在來問他們,這不是脫褲子多放屁嘛!這話不都是皇帝沒做好決定之前問的嘛!
朱允炆眨巴眨巴眼睛,贊許的看了看黃子澄,心道這些大臣還沒修煉成精啊!皇帝沒做決定前問你們是正常的,難道皇帝做決定后就不能問了嘛!你看人家黃子澄多有眼色,捧哏的不能少的!
黃子澄不禁洋洋得意,對皇帝的贊許很開心,這段時間的糟心事太多,也就現在皇帝的肯定能讓他好受點了
“咳咳……還有什么事嘛!趕緊奏上來。”朱允炆沒理會他了,甕聲甕氣的問道。
差點就讓他下不來臺了,那也不能讓他們好過,本來還沒決定禮部尚書要用誰,但現在決定了,絕對不能用你們推薦的,反正這種事情都是分果果的,對國家大事沒有任何影響,禮部也只是在朝臣心中清貴,在六部中的權勢實際上是墊底的。
朱允炆話音剛落,就有人上前行禮,抬手沉聲道:“陛下,前任禮部尚書去職,禮部權責難盡,還請陛下盡快選定新的人選!臣吏部尚書張紞拜到!”
也許是群臣也想早點回家,也許是五臟廟不聽話造反,群臣里站出來一個重量級人物,吏部尚書張紞,歷任東宮侍正、通政司左參議、通政使、布政司左參政等官職,甚至主持過云南少數民族的招撫事宜。
也是個老臣了,洪武初年就開始為官,一直到現在出任被稱為天官的吏部尚書。
明朝是沒有宰相的,所以在明初的時候,六部主官已經是群臣能達到的頂峰了,而吏部掌管人事任命,也就掌握著臺下群臣的命根子,也就導致吏部也越來越強勢。
大明之開局就進陵寢 第39章 張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