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懸劍傳 第五百一十七章 永字八法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顏真卿
顏真卿道:“天寶二年,我曾經向張長史求教,張長史婉拒,道:‘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與言要妙也’。
我不死心,以褚遂良和張旭的字為帖臨摹,日夜摸索,苦練筆法。
到了天寶五年,在裴儆府上,張長史考問我十二筆意時,我以自己攻習所悟,對答如流。張長史頻頻點頭,深以為然,終于傳我筆法。”
說到這里,顏真卿取過白復所書《蘭亭序》,看著文章第一句“永和九年”道:
“李太白的族叔李陽冰道:‘昔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今天我們就以‘永’字為例,通過此字‘點、橫、豎、鉤、提、長撇、短撇、捺’八劃,傳你‘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種用筆法則。”
說罷,顏真卿提筆蘸墨,一筆一劃講解:
“點為側。側是傾斜不正之意,點應取傾斜之勢,如巨石側立,險勁而雄踞。如點成平臥或正立,則呆癡失勢。永字點以露鋒作收,是為與下邊橫畫相照應。
橫為勒。橫取上斜之勢,如騎手緊勒馬韁,力量內向直貫于豎。如臥筆橫拖或下斜則疲沓無力。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勢,不宜順鋒滑過,以免輕飄板滯。
豎為弩。豎畫不宜過直,須配合字體之全局,于曲中見直,方有挺進之勢。過直如枯木立地,雖挺直而木僵無力。須直中見曲勢,筆鋒猶如拉弓射箭,雖形曲而質含無窮之力。
鉤為趯。先駐鋒蓄勢,使力集于筆尖,再快速提筆,然后絞鋒環扭,順勢出鋒,力聚尖端。
仰橫為策。挑畫多用在字的左邊,其勢向右上斜出,與右邊的點畫相策應,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勢。永字的策畫略微平出,主要是與右邊的橫撇相策應。兩個筆道雖錯落不相稱,而其心氣相通相應。勢略上仰,用力在發筆,得力在收鋒。
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寫掠畫應如以手拂物之表面,雖然行筆漸漸加速,但出鋒輕捷爽利,取其瀟灑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則就會飄浮無力。
短撇為啄。寫橫撇應行筆快速,筆鋒峻利。落筆左出,銳而斜下,以輕捷健勁為勝。
捺筆為磔。楷書中的捺畫承隸書的分書、波磔而來。楷書捺筆,力雖內聚形卻外張,使字體開展舒暢、開放。寫時要逆鋒輕落,折鋒右出后,鋪毫緩行漸重,至末處微帶仰勢收鋒,收鋒要沉著有力,重在含蓄,一波三折,勢態自然。”
顏真卿講完,見白復神情恍惚,笑道:“白少俠,可是我哪里解釋的不夠詳細?”
白復歉然一笑,道:“還請大人恕罪。剛才困頓,與大人無關,是小子自身糾結,陷入迷霧不能自拔。
您講的是筆法,可我眼中所見,竟然全是劍法。”
“哦?”顏真卿一聽,來了興趣,道:“白少俠可否演示一二?”
白復點點頭,走出書房,來到庭院空地,寶劍出鞘,將這‘永’字八法,用劍招一一演示。
點為側。
白復劍尖輕點,劍鋒峻落,鋪展行劍。勢足收鋒時,旋身疾轉,如鷹隼俯沖,翻然側下。
橫為勒。
白復力貫于劍身,劍身橫斬,上斜劃出。眼看就要順鋒滑過,白復緊勒劍柄,如勒馬之用韁。劍勢并不用盡,緩去急回,往復必收。倘若對手兵刃格擋,必然撲空。
豎為弩。
白復雙腳前后站立,身如彎弓,雙手持劍,自上而下砍出。一劍斬出,如弩機弓彈勁射,劍如長虹,劃出一道完美弧線,力劈華山,雷霆萬鈞。
鉤為趯。
白復雙膝微曲,先蹲蓄力,使力集于雙膝。其力初不在腳,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腳尖,猛然一躍而起,人劍合一,全身之力從臂腕傾瀉而出,吳鉤一挑,順勢出鋒,劍勢凌厲,如長空之新月。
仰橫為策。
白復長劍一提,揮劍如揮鞭,用力在劍柄,得力在劍尖,力凝于一點,劍尖發出音爆之聲。斫劍背發而仰收,如策馬之用鞭,著馬即起也。
長撇為掠。
白復持劍,仿佛手握梳篦,如篦之掠發,自右上向左下順勢而下。借著下墜之力,長劍漸漸加速,劍速快至巔峰時,劍影一閃,如飛燕掠過屋檐之下。
此劍動若脫兔,騰挪飄忽,電掣風馳。顏真卿雖身在三丈之外,亦驚得一聲冷汗,旋即高聲喝彩。
短撇為啄。
白復騰空而起,雙腿連環踢出,躍空換步,長劍刺擊而下,如弩箭機發,瞬間刺出數十劍,劍鋒峻利,寸勁而出,如鳥之啄物。正是蜀山論劍時酈雪璇的第一招劍法——峨眉七出。
捺筆為磔。
白復運劍如刀,磔筆如刀劈,劍氣所在,剛勁利剎、氣勢渾雄。身前一人多高的假山,如庖丁之牛,瞬間被劍氣肢解,碎裂一地。正是獨孤劍魔的颶風滅魂。
白復絕世劍法,令顏真卿嘆為觀止。
顏真卿手縷長髯,笑道:“教學相長,老朽今天也是大開眼界。白少俠劍法橫絕天下,恍如劍圣裴旻附體。”
白復趕忙躬身一禮,謙讓辭謝,道:“前幾式劍法,確實是從裴大人傳我的劍法中演化而來。只可惜在下愚鈍,只學到七式,沒能學全裴大人的九式劍法。”
顏真卿手縷長髯,笑道:“白少俠不必謙虛。裴將軍和我稔熟。他平生最多傳人一兩式劍法,即便是太子求學劍道,也不過如此。
謫仙人李白劍術精湛,悟性極高,裴旻也才傳他五式劍法。七式是他傳人劍法的極限。當世,恐怕只有你一人學全。
只傳七式,倒也不是他小氣。第八、九式劍法是裴旻根據自己修為體悟,獨創而成,無法傳人,只能自己演繹。
當劍者將裴將軍前七式劍法練到爐火純青,機緣巧合時,自然會妙手偶得,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第八、九式劍法。
這一點,與張長史‘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與言要妙也’的言語,如出一轍。”
停頓片刻,顏真卿笑道:“你若能將裴將軍的劍法、氣息調動與書法結合,將丹田之力送到筆端,體會指法與筆法的運用。依此法門,可令書法一途事半功倍。
待永字八法了然于胸,可進一步臨習歷代名家書帖,然后,將永字八法徹底忘掉,睹物思情,隨心應手,方能遨游翰墨。”
白復奇道:“真傳道法不是應該牢記嗎?為何大人讓我忘掉?”
天才一秒:m.zssq8
蜀山懸劍傳 第五百一十七章 永字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