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無咎 第五十一章 二氣臨身 相同策略
軒轅懷心通五界之法雖妙,但并非瞬時可以發動,而是要有一個緩慢運功的過程。
正因為如此,若是二人功力相當,便不可能無視敵手的干擾,強行施展此法。
換言之,以歸無咎這一擊的威力,軒轅懷的守株待兔之法,已然被破解了。
既然如此,軒轅懷也不再猶豫,立刻選擇主動出擊。
劍光一卷,分為四個方向,每個方向皆有三千余道,既似星光,又如水流;既有浩瀚宏闊之氣,又有縝密銳利之風。四相合一,朝著歸無咎卷來。
歸無咎垂首略一思索,依舊是選擇用剛剛領悟的這道“精一之劍”迎戰。
靈形境中的修持,能夠修煉到劍光分化、凝形幻變的程度,就已然是極為了不起的高度。若是交手的兩人都達到了這一層次,那就比拼哪一位的劍光分化之法愈加盛、繁、快、密。
金丹境之后的以簡御繁、以靜制動之法,在靈形境中似乎并不合時宜。
但歸無咎卻做到了。
那一道三丈流光,仿佛游龍,時而離析在外,時而漫卷震蕩,總是將軒轅懷的來襲劍光阻隔在外;到了攻勢愈密,宛若流水一般擠壓進來的“無孔不入”之勢,這道劍光竟是陡然一漲,成為一道實心圓柱,將歸無咎整個包裹其中。
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然有神通之實。
此時此境歸、軒二人之交手,已不是“有類于金丹修士”,若遮去面目,就算是近道、道境大能旁觀,亦只會以為是兩位的金丹修士在交手;一分一合兩道劍光,是貨真價實的神通氣象。
靈形境中真正的盡頭,莫過于此!
歸無咎遙遙望了軒轅懷一眼。
若是這一境中維持長久的平手,那么整個戰局,又會朝怎樣的方向發展呢?
依稀望去,軒轅懷面色似乎同樣隱然有一絲猶豫。
數息之后,他忽然振臂清喝一聲!
隨著他一身清響,歸無咎只覺頭頂處柔風一卷。
整個天地,似乎變得愈發柔軟了。
然后島嶼礁石,都結成了一層銀霜。
歸無咎猛地抬首一望。
空中似乎空蕩蕩并無一物,但歸無咎分明感受到,有兩種意象匯聚成團,猶如星辰之墜;一道墜向軒轅懷,一道迎著自己而來。
歸無咎并未嘗試閃避。
因為他心中感應無誤,這不是神通攻殺之術,只是故物復原而已。
瞬息之后,那兩道氣機,與兩人真身一合。
歸無咎心中一動,神意之中許多概念忽然變得明晰……
原來如此。
這一場,乃是靈形境的爭斗。
此“靈形境”,乃是貨真價實的靈形境。雖然歸無咎知曉分身作戰的原委,亦清楚自己真身是近道之前臨門一腳的修為,并未損失任何經歷的記憶;但事涉道術神通的領悟,智力之邊界,他卻是真正的靈形境界。
軒轅懷亦是如此。
換言之,歸無咎雖然知曉自己空蘊念劍八道大成,但讓方才的歸無咎,細細論述一番空蘊念劍的精微奧妙,他似乎明白,熟悉,但始終難以厘清并宣之于口。
此時隨著這二氣相合,他卻忽然能夠做到了。
一切道術穎悟,皆回復此身。
二人從真正的靈形境修士,變成了“高境界者附身于靈形境的軀殼”。
歸無咎念頭一動,仔細忖度軒轅懷為何要如此做。
從實戰勝負的角度來看,此法的意義并不是很大。
所謂極境,就是真正的“極境”。
當年在隱宗初顯崢嶸,歸無咎不止一次接受過一種考驗——那就是和天玄上真的金丹境附身分身交手,并戰而勝之。不但歸無咎、軒轅懷能夠做到;達到圓滿之境的其余第一流嫡傳,同樣能夠做到。
縱然你修為履歷經驗更高,但我已瀕臨當前境界的極限,故而只要是以修為為限,我亦處于不敗之地!
歸無咎以為,縱然自己保留原身狀態,軒轅懷拾取了全身之記憶,亦未必能提高一線戰力。
思量之際,軒轅懷忽地出言道:“此法的確是有時限的。”
歸無咎神色微動,但并未回應。
軒轅懷續道:“想必歸道友也做過類似的猜測。時限一至,其余境中落敗的塑像分身,便再難以回復本來。”
歸無咎念頭疾轉。
他自不至于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哪怕面前之人是軒轅懷。何況在元嬰境中,軒轅懷已然有過動用計策的先例。當即暗自評估,軒轅懷是否要以此言干擾自己的斗戰策略。
軒轅懷又道:“只是這時限甚久,長達三年之多。無論如何,三年,總也會分出勝負的。”
歸無咎沉吟道:“這真身道則之降……就是軒轅道友的決勝手段么?”
軒轅懷笑道:“歸道友奮身臻至那般境地,委實是不可思議。只是你所得前人遺澤,多半是一道遺跡、法門之具象,而非得自宗門前賢所授的臨機應變之法門。故而對于那般境界的運用之道,所知不若本人為多。”
歸無咎眉頭一皺。
此時自己其余四場皆已取勝。
軒轅懷這兩句話看似平平無奇。但是以他感心明銳,卻能隱約捕捉到對方似乎有一線的心理優勢。好似他手持著絕大的把握一般。可是方才實現三劍合一之后,歸無咎委實不信,靈形境中,有誰的戰力能夠超乎其上。
軒轅懷淡定一笑,似乎要揭破謎團,反手一揚,又是一劍刺出。
這一劍他并未動用分化千萬劍光的法子,而是凝練合一,匯合成手指粗細的一束,青藍一道,和歸無咎的劍光色澤相似而略淺。也沒有任何鋪墊和戰術,徑直朝著歸無咎刺來。
歸無咎自然明白,這是便于正面比拼、分出高下的意思。
他自然是夷然不懼,履塵三劍合一之象,再度出手。
這一劍雙方心有靈犀,并未留力,劍光脫手即消,以為“觀法”之用。
劍光的尖刃處,觸及在一起。
這一碰撞,猛地綻放出一個拳頭大小的藍色光球。這是兩道劍光渾融一體的意象;但這一“合”還不是終結,這藍色光球朝著歸無咎方向蕩漾了尺許,這才消散。
歸無咎雙眉一挑。
是自己落在了下風。
同時神意奔涌,慮及始終,飛速思索造成這一結果的緣由。
軒轅懷雙手環抱,也無追擊之意。
不數息,歸無咎隱然明悟。
靈形境的“極限”,確實是真正的“極限”。別說是本土天玄上真,就算是元嬰境、近道境、道境的歸無咎和軒轅懷本人,返回過去和靈形境中的軒轅懷、又或者是掌握了履塵三劍合一之法的歸無咎自己交手,也占不到絲毫便宜。
但是——
這種規律,至多截至到道境為止。
至于道境之后,獨立萬古而長存,打通時空之妙。一旦附身過去,已不再是簡單的神通、見識的加持,而是會賦予其難以言喻的莫名力量,在斗法招式的選擇上體現出來。
原本靈形境中先天注定不可能被掌握的許多妙術幽玄,會以一種獨到的方式呈現;這還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許多舊時無關痛癢之處,隱隱然變得微妙了。
歸無咎、軒轅懷,是令兩種真流大道煥發新生之人,掌握了一線道境之上的微玄意蘊。此時當這一線意蘊投入到靈形境中,其實眼前的“歸無咎”、“軒轅懷”,所見又增,已不能等同于真正的靈形境歸無咎、軒轅懷了。
歸無咎若有所思道:“看來軒轅道友是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道理很簡單。
若果說這心意映照,是軒轅懷的獨到優勢,那歸無咎自然不易應對。可是此時之所得,分明是敵我皆具。歸無咎想明白其中道理之后,立刻就能嘗試加以運用。
在道境之中的交手,歸無咎突然發難,以比拼學習“倍稱之力”的速度決勝。如今在靈形境中,軒轅懷似乎正要以此取勝。
軒轅懷悠然道:“若是歸道友思量透徹,某便要出手了。”
歸無咎不答。
微一醞釀,歸無咎已是主動一劍刺來。
依舊是履塵三劍合一之精義,只是劍光歪歪斜斜,看著有些古怪。
其劍光舍直就曲,并不合道理;但走了彎路之后,速度反而更快了一線。
歸無咎與軒轅懷的交手,落在同道眼中,自然一招一式都值得備極稱贊;但此時若有觀戰之人,對于這一劍的評價,只怕不是任何贊譽。
圓滿境者,不能明其密奧;縱然是窺見真流的圓滿之上,醞釀良久,只怕也只會評之以“莫名”二字。
這個“莫名”二字,不是別出心裁、出人意表之意,亦并非神通超出理解之外。其實以曲加速,其余圓滿之上者也能做到;但為何要如此出招,卻貫穿著一種超越勝負之外的目的,不可索解、莫名其妙。
軒轅懷依舊是循著細細拆解的節奏,不徐不疾,還之以一劍。
這一劍的速度與歸無咎相若,但是予人的間離感卻要強悍得多,依稀是要往反方向刺去;看似離題萬里之際,又不可思議的折回,然后在一個無人能想象到的時間、地點,完成了截擊。
相交之后,軒轅懷的這一劍乘勢而返,氣韻愈加充沛;而歸無咎的那一劍卻頓了一頓,明顯出現了窒澀。
軒轅懷的優勢,竟然較試招那一式為大!
萬法無咎 第五十一章 二氣臨身 相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