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第284章天漢之國
轉眼就是熙元五年,劉志的擔心并沒有成為現實,這一年國家雖然也有許多小問題,但總的來說卻是欣欣向榮。
隨著春天來臨,各路胡商云集京師洛陽,為這個繁華的大都市帶來了無限生機。
現在的大街上,隨隨便便就能遇到幾個金發碧眼的西域人,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見慣不驚了。
全國各地的商賈也都涌向了洛陽,在東市和里巷開設店鋪,使得這些地方也空前熱鬧起來。
尤其是里巷,以前都是些赤貧之家,后來趙戒叛亂時,由于當時情況危急,就利用那里的貧民和混混充數,嚇退了兵變的河南尹。
后來劉志兌現承諾,將他們都招入了禁軍和城門衛的正式編制,有了薪水,許多人家里就開始寬裕起來。
大前年雪災,里巷幾乎淪為一片廢墟,劉志干脆進行了規劃建設,使得那里漸漸繁榮起來。
這兩年京城各行業空前興盛,到處都缺人,里巷的居民只要有勞動力的,基本上都找到了工作。
在里巷設立貿易區,劉志有兩方面的考慮,因為那邊是新修的小區,地方寬敞,配套的設施也齊全,比較方便。
再者,就是為了將里巷的經濟發展起來,使得這個曾經的貧民窟,徹底擺脫貧困。
隨著陸上的貿易越加頻繁,劉志指示大月氏和大宛那邊,向天竺和身毒購進了大批的糧食,用以解決邊境的軍糧問題。
天竺和身毒那邊由于氣候溫和,糧食產量高,所以擁有大量的糧食積壓在倉庫之中。
再加上兩邊的貿易很不對等,大漢的貨物在這邊很受歡迎,可需要購買的東西除了珠寶,其余的就很少了。
有了糧食交易,貿易逆差立刻就解決了,簡直就是皆大歡喜。
此舉也大大緩解了中原糧食產區的壓力,能夠從容發展本國農業生產。
只是由于運輸麻煩,大宗貨物的販運十分困難,劉志擬等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之后,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鄧演下南洋已經有一年了,據他傳回來的消息,途中曾經遭遇了颶風,在損失了一艘樓船之后,終于抵達了目的地,馬六甲海峽。
東漢時期,緬甸還在滇國的勢力范圍之內,而泰國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其中北部的撣國最為強盛,在漢順帝時期,曾經三次派使者來覲見過皇帝。
至于馬來西亞,被最先來此地做生意的古印度人,稱之為黃金半島,東漢也秉承了這個稱呼。
黃金半島上有許多小國家,例如狼牙修、揭茶、丹丹等等,劉志心心念念的馬六甲海峽,因為盛產象牙,被稱之為象牙海灣。
即使只有兩艘樓船抵達海岸,依然震驚了當地的原住民,他們也曾聽說過天漢之國的富饒強盛,但鄧演所帶來的一切,依舊出乎意料之外。
因為帶著使命而來,鄧演便干脆在海邊駐扎下來,先弄清楚當地的形勢,再徐徐圖之。
三艘船加起來有五百多人,雖然損失了一艘船,但人還是救起來了。
除了一些專業的向導和水手,其余大部分人都是從水軍中招募來的,本身就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再加上武器要比當地人先進了太多倍,如果采取逐個攻破的計策,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但鄧演并不想采取如此血腥的模式,也不想用大肆殺戮來強行征服,在大漢人的文化思想之中,并沒有殖民意識。
所以,鄧演的意思,是打算將他們變成大漢的屬國。
在了解了黃金半島之后,鄧演又將目光投向了海峽對岸的印度尼西亞,此時那里大部分的地方都還是部落社會。
只有一個叫葉調的奴隸制國家,他們與前來經商的古印度人息息相關,就連社會制度都是照搬的。
于是鄧演決定改變策略,先征服對岸再說,首先他在印度尼西亞圈了一些無人區,開墾出來作為自己的基地。
然后通過雇傭和收買臨近的部落居民,將地盤不動聲色的逐漸擴大。
當然,遇到特別不聽話的部落,還是會武力教訓一下的,如此不到半年的時間,等葉調國醒悟過來的時候,鄧演的地盤已經與他不相上下了。
長期控制著葉調國的天竺商人,自然不甘心讓出自己的利益,鄧演派出了收買的當地間諜,再三挑唆。
結果按捺不住的葉調人,居然自不量力的悍然發起了進攻,這可正中鄧演的下懷。
于是一場堂而皇之的保衛戰展開了,他刻意隱藏的真實武力值,最終讓葉調國王悔不當初。
而那些他引以為靠山的天竺富商,一轉頭卻做起了好人,居然率先把他給賣了,以此換得繼續與他們做生意的資格。
商人本重利,尤其是這些本身就毫無信義的天竺人,更加沒什么情義可言。
葉調國王吃了大虧,悔之晚矣,但鄧演卻沒有殺他,反而任命他為整個島嶼的總督,正式成為大漢在海外的管轄范圍。
對岸的一系列變化,黃金半島的居民們都看在了眼里,他們震懾于鄧演的強大,開始想與他搞好關系。
出人意料的是,鄧演并沒有趁機揮軍過海,滅掉這三個國家,反而開始認真地經營起葉調國來。
原國王斯達為總督,鄧演則自任為當地的護海將軍,牢牢掌握著軍權,并任命屬下李合、鐘德等人作為行政官吏。
從原先的部落首領中挑選了一批人,扶植他們上位,平衡各方的權力,同時改革了當地的制度。
將大部分的奴隸都釋放為平民,官制也全部改成了漢制,由于當地并沒有統一的語言,鄧演趁機開辦學校,推行官話,也就是洛陽話。
這可是他的老本行,十分擅長,當地還沒有正式的文字和語言,這一切也給了他機會。
一個地方,只要從文化上改變了他們的思想,同宗同源,就會徹底的認同大漢這個宗主國了。
所以他一點兒也不著急,長住下來穩打穩扎,一邊發展葉調的經濟,一邊傳授文化思想。
而對于對岸的黃巾半島,也開始在經濟和文化上進行滲透,讓他們震懾于大漢的威武雄壯,也羨慕于大漢的富饒與仁慈。
他在給劉志的信中,將自己的打算詳細的敘說了一遍,而在廣州港口,新的樓船又在加緊建造,未來將會打造成為一支遠洋艦隊。
以象牙海灣為中轉港口,繼而駛向全世界。
時間來到了熙元五年的夏天,中原五州突然開始了大范圍的干旱,但由于這幾年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又趕制了一批提水車。
所以旱情雖然很嚴重,但各地在統一調配之下,還能勉強維持。
只是由干旱引發的高溫天氣,卻使得各地的溫度一直持續上升,古時候既沒有空調,也沒有電風扇,干旱情況下,水也變得彌足珍貴。
干旱是從六月中旬就開始了,到了七月中旬的時候,各地都有不少因為中暑而引發的急性死亡事件。
剛開始死亡的人主要都是些老弱病殘,如此熱浪之下,這也是正常現象,所以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只要天氣好轉,一旦溫度下降,這種狀況馬上就能得到改善。
到了八月底,天氣突然開始變化,不但開始降雨,甚至下起了冰雹,有時還伴隨著龍卷風,氣候十分的詭異。
有許多地方,都從差不多后世四十四、五度的氣溫,陡降至幾度,溫差之大,駭人聽聞。
這樣的極端天氣,似乎又回到了幾年前,沖帝年間便曾記載:當暖而冷,當寒而熱,夏冰雹冬溫暖,陰陽失調,天地失和。
在長期的干旱之后,受到這樣惡劣氣候的摧殘,許多地方的農產品都欠收了。
而且由于天氣驟冷驟熱,導致大量的百姓無法適應,繼而生病死亡。
劉志為此憂心忡忡,一邊讓國師張道陵開壇做法,為大漢百姓們祈福,一邊齋戒謝罪。
同時,他心底的不安也越來越厲害,為此特意找來太醫令竇云詳談。
也不怪他如此擔憂,據記載自漢安帝元初六年(119年)的“夏四月會稽大瘟”之后,幾乎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起或大或小的瘟疫。
安帝期間三次大疫,順帝時期也暴發過兩次大的瘟疫,最近的一次是在他登基之后,也就是建和三年的冬天。
司隸州的河東郡爆發了瘟疫,當時報上來的情況十分凄慘,據說有些村莊十去六七,死了一多半。
死者相枕,郡縣阡陌,處處有之。
由于離京師比較近,還引起了一陣集體恐慌,所幸后來在隔離后,并沒有進行擴散,被壓了下來。
至此之后,劉志一直很擔心,特意讓竇云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務必要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來。
如今又是三年過去了,他擔心歷史重演,所以才緊急召見竇云,詢問有關瘟病的治療方案,到底怎么樣了。
“回陛下,臣已經有了些進展,但效果如何還需要檢驗方能知道。”
漢末一直綿延不絕的大瘟疫,來源到底如何,已經無法弄清楚,有的懷疑是因為氣候多變,導致的癥氣流行。
但還有一種說法,當初匈奴大敗,為了報復和詛咒漢軍,便出動了薩滿大法師。
《漢書》記載,一名匈奴俘虜曾說:“聞漢軍當來,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諸道及水上以詛軍。”
也就是說,將那些發瘟死去的牛羊,埋在漢軍所過之處的水源之地。
在匈奴人看來,這是巫師用病死牛羊之類污穢邪物發動的詛咒,但這種行為真正的殺傷力,顯然是病毒。
當時的人們,把它稱之為“傷寒”,所以三國名醫,醫圣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就專門闡述了這個病癥。
這種疾病的主要癥狀,患者往往會高熱致喘,氣絕而死,有些患者還有血斑瘀塊,發病急而且猛,死亡率很高。
很顯然,這并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傷寒”,因此現代醫學專家認為,它很可能是流行性出血熱,一種死亡率高達50以上的烈性傳染病。
從漢末到三國的一百多年間,這種瘟疫一直潛伏在中原地帶,從未絕跡,每隔幾年就爆發一次。
歷史上,漢桓帝期間也有三次大爆發,靈帝期間更加頻繁,差不多兩三年就發作一遍。
瘟疫和饑荒、戰亂交織,加上漢末皇權衰弱,外戚干政,宦官專權,地方軍政官員做大,使得漢帝國統治秩序崩塌,國家機器癱瘓。
曹操在《蒿里行》詩中,就曾描繪了瘟疫發生過后的慘狀: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絕人腸。
漢靈帝時期,171年、173年、179年、182年連續四次爆發大規模瘟疫。
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就是利用符水給百姓治病的方士,大瘟疫也直接催生了黃巾大起義。
所以說漢末政權崩潰,除了帝國本身的原因之外,瘟疫的大流行,也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它直接導致了人口銳減,民不聊生。
想起這些,劉志便不寒而栗,盡管他的到來,改變了很多,使得國家一步步走向了富強。
但在天災人禍面前,他的力量依舊如此的渺小,面對來勢洶洶的瘟疫,根本就無能為力。
“朕擔心氣候反常,之前的瘟疫會再次抬頭,竇醫令覺得有此可能否?”
望著滿面擔憂的皇帝,竇云的心情也很沉重。
“臣特地研究過之前的疫癥,確實發現每次流行都跟天氣有關,所以此次也一樣極有可能爆發。”
別說古代了,就是到了現在,醫學高度發達,瘟疫一樣令人手忙腳亂,損失慘重。
所以能夠及時預判,也至關重要,畢竟預防要比治療容易得多。
“朕看了這幾天的奏報,感覺揚州九江郡一帶,災民死亡數量偏多,且癥狀古怪,懷疑那里已經有疫病開始流行了。”
竇云眉頭一皺,騰地站了起來,“臣請立刻帶人趕赴揚州,勢必要將瘟病減少到最低范圍。”
劉志點點頭,如今滿大漢醫術最精湛的,就只有竇云了,盡管知道十分危險,可除了他,無人能夠擔負得起這個重任。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第284章天漢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