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國2興魏 第1601章 聯名上奏
其實早在并州之時,曹亮就已經在并州推行了禁絕五石散的禁令,這讓許多常年服用五石散成癮的那些士人們頗感不便,其中便有裴秀,當初他跟著曹亮在洛陽售賣五石散,也是發了一筆橫財的,他本人也是服藥成癮,曹亮斷了五石散的來源,讓裴秀很難接受。
不過曹亮的一句話點醒了裴秀:“你若不想死在藥石之中,以后千萬別再去碰它。”
裴秀因為常年服用五石服,身體狀況極差,皮膚騷癢難耐,甚至都不敢穿緊身的衣服,后來聽從了曹亮的建議,戒掉了五石散,他的身體逐漸地變好了,這也讓他認識到了五石散確實是有著相當大的危害,主動地遠離了五石散。
由于沒有五石散的侵襲,并州軍的整體素質都有了相當的提高,戰斗力也跟著水漲船高,在和司馬軍的較量之中,始終都是處于上風的。
這也是曹亮要禁絕五石散的重要原因,五石散這種東西,本來就有錢有閑的貴族階層才能享用起的東西,只有在士人之中才廣為流傳,而做為上層建筑的士人階層,一旦被五石散所腐蝕,整個社會的崩潰也就不遠了,魏晉時代的沒落與衰亡,雖然原因種種,但五石散在其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絕不能輕視和忽略。
這個禁令的推出,可見曹亮的決心是相當大的,他放棄了巨額的利潤來源,給了士人階層一個重生的機會。
當然后續曹亮還會有一系列的手段來挽救危亡之中士族階層,比如科舉制,但現在時機還尚不成熟,曹亮只在并州和幽州推行,不過隨著曹亮所占據的地盤越來越大,這種新的人才選撥制度毫無疑問將會面向全國推廣。
五石散禁令的推出,雖然有一部分商人的利益受一鄧損失,但總得來說,并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原本洛陽的舊官僚舊士族統統被司馬師給遷走了,現在涌入洛陽城的,將會是一個新的官僚體系和士族體系,那些原本的被邊緣化的地方士族此次則是隆重登場,成為了洛陽城的新貴。
這其中,來自并州的勢力將會成為主流,這當然也毫不令人奇怪,畢竟并州是曹亮起事的根據地,曾經義無反顧地追隨曹亮的人,現在自然是到了碩果累累之時。
不過此次并州崛起的這股新興勢力,已經不再是局限于士族了,經過并州科舉制度的推行,已經有一大批的寒門庶族人才加入到了并州官宦勢力體系當中,曹亮采用了擇優錄用的方式,唯才是舉,摒除了官僚體系的惡習,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司馬師將洛陽所有的官吏軍隊以及平民百姓統統遷走,看似占了大便宜,但實則為曹亮革新除弊,創造一個新洛陽奠定了基礎,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如果司馬師沒有帶走洛陽的這些人,曹亮勢必得去接手這個爛攤子,洛陽的水究竟有多深,生長洛陽長在洛陽的曹亮不可能不知道,就算他想有所變革,也必然會遭到來自各方各面的阻力,舉步維艱。
但現在洛陽完全是一副空白,白得就如同是一張沒有任何墨跡的宣紙,曹亮便可肆意地揮毫潑墨,按照自己的心意,想畫什么就畫什么,讓曹亮多年來的夙愿得償,這種隨心所欲的感覺,真得是爽歪歪啊!
現在曹亮完全是通過自己的構想來重建洛陽城,所以自然要做得盡善盡美。
拿下洛陽之后,曹亮便給遠在并州的夏侯玄去函,讓他將蘭臺閣遷往洛陽,以后整個并州軍的政治中心,也將會從晉陽遷往洛陽,如今的曹亮,已經是無冕之王了。
司馬師遷都長安之后,自任為太師,將大將軍之職讓給了司馬倫,同時更改了正元的年號,六月底,天子曹髦下詔,宣布魏國朝廷正式遷都長安,改正元三年為甘露元年,并大赦天下。
但是此刻的朝廷早已失去了以前的威望,偏安于雍涼二州,所管轄的地盤已經是越來越小了,整個潼關以東,已經全部成為了曹亮的天下,那些并州軍的官吏和將領都希望曹亮可以稱帝,以正其名。
現在曹亮也確實擁有著稱帝的資格,他坐擁天下十州之地,帶甲之兵五十萬,已經沒有任何的勢力敢同曹亮再叫板了。
雖然說曹亮只是曹氏的旁支庶脈,但是這個時代,并不是唯血統論的時代,如果不是曹亮力挽狂瀾,扶大廈于將傾,曹魏的江山社稷早就被司馬家的人篡奪了,哪還輪得上曹家的人在這里說話,曹亮對曹魏的江山社稷有著大天的功勞,所以曹亮登臨帝位,乃是名正而言順之事。
更何況,如今的洛陽城乃至十州之地,全部都是曹亮的嫡系勢力,如果曹亮進位為帝的話,那么論功行賞,大家也是有著莫大的好處的。
不過這顯然是一個最為敏感的事情,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但卻無人敢率先提出來,所以大家都前往軍師桓范那兒,希望桓范可以出頭上表,勸說曹亮登臨九五之位。
桓范一聽,微微一笑道:“你們啊,太過心急了,如今主公并無稱帝之意,你們如此貿然進諫,勢必讓主公震怒,待到將來水到渠成之時,主公自然會君臨天下的。”
裴秀不信邪,認為現在并州軍已經攻下了洛陽,曹亮稱帝的時機完全成熟了,現在曹亮不好意思主動地來稱帝,正是缺少大家的支持,如果所有的大臣們都聯名上奏的話,曹亮肯定同意的。
于是裴秀親自草擬了一封奏章,并在閣中尋找聯名者,大家的心思其實都是一樣的,一聽裴秀帶頭上奏,都紛紛在奏章上面簽名,表示全力支持曹亮稱帝。
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之后,裴秀更是信心滿滿,他帶著密密麻麻簽滿名字的奏章,和幾個同僚一道,前往曹亮所居住的高陵侯府,親自去遞上奏章。
最后的三國2興魏 第1601章 聯名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