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弦月 第五百三六章:驚蟄三候,春雷乍鳴(二)
(四庫書)
趙國邯鄲
趙王盍再一次扔掉地方上來的折子,憤怒道:“除卻這些你們還會做甚?要的銀錢、米糧一應供給,仍解救不了眼下國中的問題,本王養你們有何用?”
底下跪趴的官員,個個瑟瑟地抖,宛如秋日落葉,颯颯作響。趙國的土地日漸縮小,趙王盍的脾氣卻是一日蓋過一日。
尤其是近來趙國生發大旱災,趙王盍更是震怒非常,這些時日已經處置了不少的官員,教人膽顫心驚,生怕下一個便輪到自己。
教趙王盍頻出昏招的,無外乎有兩點,一是因為如今的趙國最為弱小,趙國隨時有傾復的危險;再有便是當下,便凡哪一國有天災人禍的,都被認作是當政者的無道。
趙王盍豈能認此理,在他看來,秦軍無故坑殺長平四千乘趙將,那才是真的無道,為何不降在秦軍,偏生在屢受欺負的趙國。
“王,或許是國中有人私底下犯事呢?”右宮人郭開見朝中無人敢應,遂上前與趙王盍如是說道,后者一聽,先是一喜,后又是一怒。
“定要將此人揪出來,除了趙國的害群之馬。”趙王盍話說得又極又快,儼然是一位正義之師,欲除盡天下妖邪為己任。
趙王盍喜的是國中無道之人,并非是他趙盍;怒的是竟有人在暗地里行無道之事,連累了整個趙國。然跪趴在地的官員,此時覺得,比膝蓋跪在冰冷的青石板還要冷的,是自己的心。
右宮人郭開近年來,日益得寵,早些年迫害廉頗等人之事,歷歷在目,今又如此說道想必是有人又成了其人口中之食了。
也不知他們之中究竟何人是對方口中之食,一時間竟生茫然之感接下去的路當如何再行?如郭開所言國中無道之人并非趙盍,難道還能是他們了?
只是不等趙國朝臣想明白接下去的路趙王盍從國中揪出那位所謂的害群之馬,便被另一件事打得暈頭轉向的。
誰也不知上半年將韓國滅國的秦國,竟然又將手指向了他們,那秦國老將王翦,老而彌堅長平之戰亦有其人一份據聞那道坑降的折子,便一直存放在其人身上。
可以想見,此人竟不早早勸說,反而一直在等待,心思計謀有多么的深了。
此番領軍前來的便是這位老將王翦,一路上所過之處如同秋風卷落葉,直下井陘又有另一秦將楊端和率領河內的秦軍,圍攻邯鄲。
趙王盍也顧不得許多將遠在邊塞的李牧、調遣回來以及司馬尚共同抵御秦國。因為在趙王盍看來若是沒有了邯鄲城,趙國也就沒了,邊塞抵御蠻貊,于他趙盍再無甚意義。
李牧也不負趙王盍所望,與秦軍交戰,不落下風,后在宜安,兩軍交戰,秦軍落了下風,轉而敗走。
不知是第幾次,王翦在夜色下的幕府中攏了攏眉心,聽著楊端和說道:“本以為如今的趙國已民是貧弱不堪,未曾想竟是如此的難啃。”
王翦聞言眉頭又是一皺,他道
(四庫書)
(四庫書)
:“趙國能在與我秦國交戰,數次占盡上風,這便足可說明趙軍士的勇悍,若是輕忽了對方,敗下來的必是我秦軍。”
雖是在分析局勢,可是王翦的話,卻是十分的有信服力,如同那位上將軍冷小帥一般,這位老將亦是秦軍的無敗績之將。
楊端和跟著憂心起來,他問道:“王老將軍既然如此,我們當如何應對趙國?”
王翦的手指在案上的地輿圖摩挲,上頭描繪的是趙地的大致地形,他道:“秦國今攻而不下趙國,除去趙國本身的勇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哦?王老將軍莫非心中已經有了對策?”楊端和倏然瞪圓了眼,極為期待的樣子。
“此番退我秦軍者,乃是那李牧、司馬尚二人,司馬尚也就罷了。李牧此人,你可曾聽過一則流言。”王翦反問道。
楊端和滿腦子搜尋關于李牧的事跡,半晌后,他猛的一拍腦子,道:“王老將軍說的可是那則‘李牧死,趙國亡’的流言。”
“正是。凡事利弊兩面,李牧享如此盛名,得遇名主還罷,可如今的趙王盍”其后未盡之語,盡付于搖頭間。
楊端和經此點撥也明白了,他道:“王老將軍言下之意,可是我們利用這道流言,使趙王生疑,從而自毀城墻?
只是有一點,端和不明,如今的趙王已是驚弓之鳥,如何還能再信他人之言,且此時安插人過去,也未必能取信趙王,耗費如此大的心血,只是繞著這一道流言,恐有不妥也。”
王翦突兀的笑了一下,昏黃的燈光,映照得不甚明朗,可是楊端和卻實實在在的看到了,笑中藏著一份意味深長。
接著便聽王翦道:“來前,武信君曾與我提過一件事,當初他去趙國游說之際,碰到了一個極有意思的人。”
王翦并非那等擅長說故事的人,至少在楊端和看來如此,語氣平穩無緒,有趣的事,教對方說得極為生硬直板。
不過說起講故事,倒讓楊端和想起一人。
大良造秦文謹麾下有一位叫贏四的,倒是極擅說故事,曾有幸聽過一回,說得那叫一個抑揚頓挫,跌宕起伏,一顆心跟著七上八下,又峰回路轉,真真是千轉百回也。
也不知大良造從何處覓得此等人才,莫非趙國亦有如此大才者,教武信君魏無忌發現了,轉而告知王老將軍?
楊端和整個人險些快神游天外了,便聽王翦又道:“武信君教趙國臣事秦國之時,曾有人出言,教趙王請回李牧將軍,再商和談。
可是此人的一席話,便打消了趙王的顧慮,立刻將李牧等人拋諸腦后。”
“王老將軍之意,從此人入手?可在端和聽來,此人應是趙王寵信之人,哪里會自毀城墻,助我秦國一臂之力。”楊端和仍有些不明白。
王翦卻不甚沉穩的嘿嘿一笑,“此人曾與李牧有過節。”
楊端和瞬間驚起。
本章完[hy]
(四庫書)
世有弦月 第五百三六章:驚蟄三候,春雷乍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