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二百四十九章:秦軍圍長安
第二百四十九章:秦軍圍長安
乾元十七年八月十八日,趙軍大將司馬嵩率領十萬大軍抵達東郡博平,并一路向陽平開進。
陽平魏軍大營,龐廓已經得知趙軍援軍不日便會抵達陽平,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于是龐廓召集眾將商議南撤的事宜。
中軍大帳中,龐廓嘆了一口氣道:“諸位,司馬嵩大軍已經過了博平,不日便可抵達,人數在十萬上下,我軍需要盡快撤到黃河以南,下去之后,便開始安排大軍撤退,我軍暫時就在陽平牽制住趙軍主力,東武陽的兵馬先行撤退,然后在黃河南岸布置防御,同時派人去通知河內的魏布將軍,讓他也撤退吧,黃河汛期將至,如果他不能在汛期到來之前撤過黃河,汛期一至,他就只能留在河內被趙軍圍殺了。”
“喏!”眾將應道。
乾元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東郡黃河以北的頓丘、陰安、衛國等地,大批的魏國官員和百姓開始南撤,乾元十七年八月二十日,駐扎于東武陽的三萬魏軍開始南撤,乾元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龐廓率領東郡的最后四萬魏軍撤出陽平,李如秉唯恐遭遇魏軍伏擊,命令大軍不可追擊,乾元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東郡魏軍全部撤過黃河,除了南撤的七萬兵馬之外,龐廓還將駐守中原各地的兵馬開始聚集起來,總兵力達到十萬人,分駐濮陽、白馬、甄誠、東阿、荏平等地,并且在諸城之間,沿黃河南岸布置了大量的烽火臺。
乾元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駐守河內的魏布所部也撤過黃河,駐扎在河南郡,魏布親率主力駐守洛陽城,其余兵馬分駐平陰、成皋、卷縣,同時也將河南郡內的魏軍全部聚集起來,兵力也達到了十二萬人。
齊軍和魏軍的相繼南撤,把黃河以北空了出來,趙軍便乘機占據,同時趙軍也開始整合兵力,趙信坐鎮平原統籌大軍,司馬嵩統帥二十萬大軍駐扎西平昌、李如秉率領二十萬大軍駐扎頓丘、張傳率領二十萬大軍駐扎河陽。
乾元十七年九月初一,黃河汛期如期而至,糾纏了數月之久的趙齊魏大戰暫告一段落,雙方都進入了最后的資源整合階段,等候汛期過去,發動進攻,而雙方都將大軍駐扎在城池而不是岸邊,就是為了防止黃河決堤,雖然不一定,但是也是以防萬一。
因黃河汛期,趙齊魏休戰,但是關中的秦漢之戰卻是到了最后關頭了,乾元十七年九月初五,白騏率領秦軍于槐里大破漢軍,漢軍主將曹添戰死,十二萬漢軍主力全軍覆沒,乾元十七年九月十二日,白騏率領秦軍主力包圍漢都長安。
此時的長安城風聲鶴唳,城內只有三萬守軍和十萬百姓,而城外的秦軍則是有三十萬之眾,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暗示著漢國末日的來臨。
長安、漢王宮、未央宮中,新任漢王劉臻召集眾臣議事,可是這一切恐怕也是徒勞,昔日帶甲四十萬,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漢國,現在已經是日薄西山,人才凋零了,樊軼、周深、曹添等頂尖統帥的隕落,夏侯無忌、許杰等猛將的戰死,使得現今的漢國連一個像樣的大將都找不出來了,只能靠著年近六旬的老將夏侯杰支撐,但是夏侯杰年老體衰,又豈是如日中天的白騏的對手呢。
“諸卿,秦軍圍城,可有良策退敵?”劉臻坐在王座上,一臉慌張的說道,劉臻也是一個倒霉孩子,他的父親劉勰執政三十年間,幾乎將漢國所有的家底都敗光了,還被昔日的跟班鄧國按在地上摩擦,精兵強將通通打光了,等他上位的時候,他的父親只留給他一個曹添和一個夏侯杰,現在曹添也死了,偌大一個漢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就只剩下一個夏侯杰了。
殿下群臣面面相覷,沉默不語,說實話,漢國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了,兵馬打光了,大將死光了,現在除了一個夏侯杰,剩下的都是一些二三流的武將還有三萬所謂的精銳,就這點資本,如何去和三十萬秦軍硬剛呢。
“啟稟大王,臣以為,可向他國求援。”此時,曹群出列道,作為前任漢王劉勰留給劉臻的輔政大臣,曹群一直為這個殘缺的漢國鞠躬盡瘁的,到了這個地步,能夠拿出主意的也只有這個老臣了。
王座上的劉臻一聽,大喜,對啊,我們漢國打不過,但是我們可以拉隊友啊,可是下一秒劉臻的臉便陰沉下來了,他漢國是有盟友,而且還不弱,中原強國魏國和北疆第一國趙國,這兩個國家都是漢國的盟友,但是這兩個盟友現在已經大打出手了,又怎么顧得上漢國呢。
劉臻嘆了一口氣,道:“曹相,求援固然是好,但是趙魏已經在黃河對峙了,又怎么會分兵來救長安呢。”
“大王,如今趙國一心南下中原,而魏國也是為保全祖宗家業也拼盡全力,當然沒有余力開戰救援長安了,臣說得并不是趙魏兩國。”曹群回道,趙魏現在是什么個情況,天下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如果說這個時候去向趙魏求援,無疑是會讓天下人笑掉大牙的,但是曹群所說的求援并不是趙魏。
“那曹相打算向哪國求援?”劉臻有些迷糊了,漢國當初為了參加中原之戰,與趙魏宋定下盟約,互為盟約國,但是如今宋國已亡,趙魏開戰,漢國哪里還有盟友啊。
曹群道:“回大王,臣的意思是,我們可向鄧國求援。”曹群此話一出,頓時把殿內所有人的給驚呆了,沒事吧大哥,鄧漢兩國都打成什么樣了,彼此之間可以說是結下了不解之仇了,恐怕鄧國還恨不得漢國死呢,又怎么會派兵救漢國呢,你確定不是在開玩笑?
劉臻聽完之后,臉色也是很難看,對曹群說道:“曹相,鄧國與我大漢有著血海深仇,又怎么會發兵救援長安呢,再說了,我大漢無數兒郎死在鄧國手中,就連樊軼將軍也是因為鄧國而死的,你這個時候讓寡人去和鄧國搖尾乞憐,寡人做不到。”
自從武關之戰后,漢國上下就視鄧國為第一死敵,無時無刻都不在想著如何捏死鄧國,就算后來秦國攻入關中,成為了漢國的第一死敵,鄧國依舊排行第二,而第三則是百年的老對手楚國。
可是曹群可不是這么認為的,只見他解釋道:“大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仇敵,只有永遠的利益,鄧王雄才大略,又豈會不懂這個道理呢,再說了,自從武關落入鄧國之手,我大漢已經對鄧國造成不了威脅了,而繼續存在的大漢對于鄧國更加有好處,只要我大漢還在,鄧國就不用直接對上如虎狼一般的秦國,對于鄧國百益而無一害,臣相信鄧王會發兵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當今天下,除了鄧國,已經沒有哪一個國家有能力來救長安了,現在已經沒有什么比大漢的存亡更加重要了,還望大王三思!”
曹群想得很美好,他認為鄧昇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王,擁有超越常人的長遠目光,漢國的存在,對于鄧國也有好處,鄧昇應該會出兵的。
而劉臻此時也是被曹群給說服了,曹群有一句話說得很對,現在已經沒有什么比漢國的存亡更加重要了,無論是多大的仇恨,在國破家亡的關頭,都是可以拋棄的,于是劉臻點了點頭,同意了曹群的意見,并在夏侯杰的親自布置之下,一隊兵馬帶著曹群殺出重圍,往武關方向而去了。
可是盡管曹群說了好多個鄧國出兵的理由,但是鄧國會出兵嗎?
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二百四十九章:秦軍圍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