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九十七章 紀念堂

更新時間:2020-10-04  作者:搖搖-欲墜
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九十七章 紀念堂
襄陽內城并不大,慕容家族在內城的西南角,占據了一塊獨立的區域。

趙德昭騎馬抵達的時候,得到消息的慕容家族男性成員全體來到了大門口迎接。

趙德昭到漢京足有七天,各方面事務都還沒有處理好,也還沒有開始出訪本地家族,慕容家族這是第一個。

趙德昭跳下馬,扶著慕容延卿的雙臂,將他扶直了身體。“世叔,前幾日在節度使府,我是留守,你是都指揮使。今日不論官職,我以世交侄輩身份來為十三哥上一炷香,無需多禮。”

慕容延卿正容道:“皇子身份尊貴,情義延卿心領,但禮不可廢。請……”

趙德昭被引入了前院,慕容家族的女眷也都以慕容老太太為首,共同出迎,在院中等候。

這套庭院是一個一個的小院落,組成了一個大院落。由于內城狹小,房子建的比較密集。

他們這些人一進來,就將不大的前院占據的滿滿當當。

趙德昭腳步飛快,不等老太太行禮,就上前扶住了她的左臂。“婆婆不要多禮,今日德昭只為送十三哥一程,待來日清閑,我再來府上給婆婆請安。”

老太太笑著抓住了趙德昭的手,說道:“最后一次見你還是世宗時期,那時候你就比較皮,因為你們兩個二哥兒同字,你還不服我家二哥兒,兩個人打了一架,我家那個不成器的,還被你打哭了。”

趙德昭比慕容德豐小三歲,因為慕容延釗與趙匡胤是結拜兄弟,兩家那時候關系非常緊密。

趙德昭的字,就是跟著慕容德豐起的,都叫日新。

兩個人都是二哥兒,又都是一個字,兩人小時候關系親近,卻又有競爭。

慕容德豐不過是尋常體質,而趙德昭天生神力,雖然小了三歲,打架卻是慕容德豐打不贏。

聽到奶奶這樣說,慕容德豐卻沒有抓住機會上前再套近乎,他的心里還一直因為弟弟死去而愧疚。

趙德昭笑道:“小時候不懂事,與二哥互不相讓,現在長大了,也就知道,兄弟更要團結一心,共同對外。”

老太太見慕容德豐依舊沒有動作,嘆了口氣,還是要多多歷練他一番才行啊。

接下來,老太太介紹了府內的女眷與趙德昭認識,慕容延釗的妻子,小時候經常抱他,自然有印象。

不過他的小妾三姐,趙德昭就沒有印象了。

“十三哥因為國事而亡,朝廷自然不會不管,來日評定了功過,漢京府自然會有撫恤。德昭昨夜徹夜難眠,覺得自己該做些什么,待來日事務稍停,欲在南城尋一小山,建立紀念堂。屆時,十三哥的名諱必然刻在其上,供后人瞻仰。”

一個小妾當然不懂這是什么意思,還沒有反應過來,而慕容延卿卻是大為震撼,連忙問道:“留守這是何意?”

趙德昭笑道:“唐朝有凌煙閣,并列出二十四功臣,供后人瞻仰,不過未免有些小家子氣。德昭欲仿凌煙閣之制,建紀念堂,分功臣與普通士兵,皆立碑刻名,讓后人不忘。”

慕容延卿這個時候也不顧自己是長輩,雙膝跪地,叩首道:“留守此舉英明蓋世,若真有這么一日,慕容家族愿平家出資,還望留守成全。”

建設一個英雄紀念堂,是收攏軍心,民心的最廉價,最有效手段。

在明朝的時候,因為有了紀念堂,將軍作戰不畏死,文官為官重清名,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紀念堂的石碑上。

只要控制好刻名的資格,紀念堂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

慕容延卿愿意出錢建設,也是為了能讓父祖兄長,甚至自己以后的名字能刻在上面。

趙德昭連忙扶起他道:“世叔不用這樣,德昭既然有了此意,日后定當施行。”

老太太這個時候反應了過來,緊緊抓住了趙德昭的手臂。“二哥兒,……二哥兒,我慕容家族世代為將,勇不畏死,可能立名?”

趙德昭輕輕點了點頭,平靜的老太太登時嚎啕大哭。“若有這一日,老身死而無憾。”

若是一個現代人,不能體會這個時代的人對身后名的追求,因為不同時代的人,追求完全不同。

不講個體,只論大環境,古代有什么?

這個時代只有基本的生活需求,沒有后世豐富的精神享受,即便是有錢人,能享受的生活,跟后世普通人相比,也天差地遠。

他們唯一比后世普通人強的,就只有在人力堆積上的愉悅感。

也就是傭人,仆人,小妾這些。

吃的,喝的,玩的,都單調之極。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代的人都沒有安全感。

他們接受的信息,還沒有后世的一個普通初中生多,對這個世界的了解,也只局限在自己周圍。

這個時代的人不怕死,除了認為死后還有生命,更因為活著本來就是一段辛苦的旅程。

你有錢,固然可以享受三妻四妾的生活,但是這些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你可以比普通百姓吃的好一點,卻也有限。

有錢有權的底線比其他人高,上限卻很有限,比不上后世的普通人。

這個時候,大部分人的追求,就變成了名望。

能夠被史書記載一筆,就是無數人的追求。

所以,能在朝廷的紀念堂刻名,絕對是無上的榮耀。

趙德昭這一招當然是為了拉攏民心,只要這一舉動能得到趙匡胤的支持,不管是軍心,民心,都可以利用。

盧多遜跟著趙德昭一起到了慕容家族府上,原本還有一些利益之心,可是聽到了紀念堂的計劃,登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想到了很多。

如果棉花真的能改變人們的習慣,被自己引進華夏,推廣開來,那么,以后史書上就會記載下來。

如果留守以后能登上皇位,自己作為從龍之臣,今后也絕對能被史書記載下來。

望向趙德昭的眼神變的崇拜而熱烈,再也沒有了以往的猶豫和審視。

他盧多遜,也要青史留名!

與此同時,在建立之外的開封府,也有一場關于漢京的對話。

趙德昭抵達漢京,如今還在梳理人事關系,唯一發布的政令,就是那四條通告。

消息傳到開封府,立即引發了滿朝文武的熱議。

女子服役,舉才而不是舉賢,這都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這種改變究竟是好是壞,誰也說不好。

不過暫時只是在山南東道施行,所以反對的意見并不多,還都被趙匡胤壓住了。

讓所有文官疑惑的是,王溥作為大儒,為何沒有反對這一通告?

如果不識字的泥腿子都可以為官,那還學儒干什么?置儒家學子于何地?

幸虧這是五代十國的戰亂時期,儒家本來就跟佛教一樣,被打壓的不成氣候。

那些武將們才不會管你是大儒還是進士,只要不聽我的話,就砍你腦袋。

王三鐵吃人肉都沒有人管,王彥升專吃敵人耳朵,在西北威名赫赫,在朝廷屢受褒獎。

儒家,這個時代還沒有影響力。

后世儒家以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論來吹捧自己,實際上,這句話根本不是趙普說的。

整個宋朝,都沒有流傳這句話。一直到元朝,儒生的地位被與乞丐并列在一起,被稱作臭老九,下九流。

那個時候,才在戲曲里面被唱了出來。

元朝當時的戲劇家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一句臺詞,然后被那些受冷落的儒生們借以**,然后發展成一種自我吹噓的心態在后世流傳開。

實際上趙普根本不是儒生。

他只是父祖當官的時候讀過書,天下大亂,衣食無著,然后被征召為軍中從事,也就是軍中負責統計的文書。

從這個職務,他逐漸晉升為丞相。

這個時候,他的手中就拿著謄抄的山南東道四條通告。“陛下,如今群臣沸騰,皆認為皇子這四條通告,不合國體,自掘根基,陛下縱然有心維護留守,也該讓各人辯論一番。”

上首的趙匡胤卻笑道:“不急,再等幾日。你先看看這些……”

他扭頭看了一眼孟寬,示意他將案幾上面的幾份奏章遞給趙普。

趙普接過了孟寬遞過來的奏章,問道:“這是何物?”

趙匡胤笑道:“自二哥兒前往漢京,每一日,都有我安排的人員將二哥兒的所作所為記錄下來,匯報過來,如今已經收到了四份。

另有王溥,沈義倫,蔡令性,盧多遜等人,也都給我上了奏章。你先看看……”

趙普仔細看了一遍,上面詳細記錄了趙德昭抵達漢京的熱鬧,接見山南東道各地官員的對話。

但是這些只占了約三分之一,剩下的大部分內容,都與工坊有關。

前幾個月,漢京那邊只是修江堤,備料,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要干什么,以為這些都是為建設漢京城準備。

可是趙德昭抵達之后,裴格安就立即整肅力量,開始興辦各種各樣的公坊。

這里面,要屬盧多遜匯報的最為詳細,甚至還闡述了興辦這些公坊的背后原因。

趙德昭的通告,雖然與如今國情不通,可是卻大有可為。

趙普看完了這些,忍不住暗自疑惑。盧多遜乃進士出身,為何會如此重視工坊的作用?他不怕成為天下儒生的眾矢之的嗎?

王溥和沈義倫都是老成持重之輩,為何會與皇子共同進退?

這中間,到底有什么是我還沒有想通的?

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九十七章 紀念堂

上一章  |  我的大宋新帝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