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三十三章 煉制

更新時間:2020-10-04  作者:搖搖-欲墜
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三十三章 煉制
古代西漢時期,華夏的煉鋼方法就已經發展起來,有了坩堝煉鋼。

到了東漢時期,又發明了炒鋼法,這個時候煉鋼方法其實就已經非常完善。

再算上南北朝時期發明的灌鋼技術,華夏古人發明了鋼鐵技術發展的幾乎所有技術。

但是,制約煉鋼技術發展的瓶頸——爐溫,一直到了十八世紀才由西方人解決。

這也造成了在十八世紀之后的兩百年,東方落后于西方。

鐵的熔點是1538度,但是普通火焰的溫度只有幾百度,例如木柴燃燒的溫度就是六百度左右,普通狀態下,木炭的燃燒溫度也只有不到一千度。

古代通過鼓風機,坩堝,土窯,能夠將溫度提升到大約一千一百度到一千兩百度之間,這已經是最高溫度。

這個溫度狀態已經是極限,并且幾千年都沒有跨越過。

沒有精密的工藝,沒有化工原料,沒有先進的空氣提煉技術,爐溫就從來沒有超過一千兩百度。

不過,鋼鐵在幾百度的溫度下就已經能夠進行新的分子排列,在燒紅了之后會變軟,就給了古代工匠們操作的余地。

在沒有暖氣室供氣,即便用最昂貴的炭當燃料,趙德昭也無法真正讓鋼鐵融化。

裴格安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她在這大半個月的時間里,花了趙德昭將近一千貫,把東宮的余財花了大半,購買了大量的化工原料。

當然,這個時代的人是不懂什么是化工的,購買的大部分是礦石原料。

還有一些染料,也通過劉小購買了回來。

而這個時代的染料,大部分都是毒素和化學原料。

相比之下,從開封府買生鐵,從新鄭那邊拉煤炭,耗費還不是最多的。

裴格安離開了趙德昭的監督,就有些放飛自我,時隔半個月再見的時候,她就搞了四種能直接將一頭牛毒死的毒藥。

這里面有一種生物毒,三種礦物毒,除了砒霜的砷毒,其他三種都是這個時代沒有的。

做出了這些東西,她就顯得得意洋洋地在趙德昭面前賣弄。

趙德昭卻有些頭疼,誰家的媳婦是這樣的啊,天天想著殺人。

不過她沒有荒廢時光,在造出了四種毒藥的同時,裴甲也按照她的意思,改造了一個新的打鐵房。

這個打鐵房跟原本的相差不大,主要是改建了里面一個不大的高溫爐。

這個高溫爐不僅重新建設了供氣管道,換了中間的坩堝,更重要的是,改造成了上下兩個燃燒室。

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將爐溫提升到理論上的一千兩百度。

這個時候,鐵雖然沒有融化成鐵水,但是變成了海綿鐵,比幾百度爐溫燒出的鐵更容易去除里面的雜質。

而且,裴格安還“發明”了幾種助溶劑和添加劑。

她做的一切都是借助趙德昭的名義,而裴甲和裴風裴云父子三人根本不敢來問趙德昭,只會按照裴格安的吩咐行事。

至于裴母和幾個小家伙,看見趙德昭嚇的起來就跑。

趙德昭抵達莊子之后,觀察了一番爐具,重新讓裴甲改造了礦渣流經通道,就開始了第一輪的加溫。

這個條件已經很不錯了,以為基礎配置是最好的,因為需求量不大,趙德昭也沒有從鐵礦石開始煉制,而是選擇了直接購進生鐵。

從礦石變成生鐵這道程序,要是全部自己做,農莊的人都用上怕是還不夠。

有了生鐵,將其變成熟鐵,變成鋼,只需要幾個人就足夠了。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滲碳,這個需要絕對的經驗技術。

在普通認知中,碳含量少于百分之零點二五叫低碳鋼,零點二五到零點五是中碳鋼,到了零點六以上就是高碳鋼。

在合理的范圍內,碳含量越高,鋼的硬度就越硬。

當然,注意合理,如果碳含量太高,就太脆,變成生鐵了。

而如果太少,就不是鋼,而是熟鐵了。

滲碳的方法有很多,像裴甲掌握的就是上層用木炭燃燒,利用木炭里面的碳分子自然添加。

但是這種方法很考驗經驗和運氣,有點靠天吃飯的意思。

趙德昭和裴格安都掌握了其他的更好的方法,比如燜鋼法,這種方法在后世還很普遍。

不過趙德昭和裴格安都是懶人,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在爐子旁邊觀察,然后根據滲透出來的鐵渣觀察滲碳程度。

所以他們將方法教給了裴甲之后,就開始玩泥巴,當木匠。

泥巴是專門從旁邊的黃土地挖來的最細膩的黃泥,當木匠則是不想暴露他們想要做什么東西。

花了好幾天的時間,鋼材都出來兩爐了,他們才造出了一個木制的連發弩箭底座。

然后將黃泥用水調和,制作出兩塊模板,將這個底座在兩塊泥板之見印出模型。

泥模稍微干一點之后,將兩塊模板合在一起固定好,通過在兩塊泥模之間用水平儀,觀察錯位程度。

雖然底座需要一體化來保證強度,但是對鋼材的需求并不是很高。

他們準備用銅,因為現在的爐溫,足以融化熔點不到一千一百度的銅。

等煉制出來了四爐大約兩百斤熟鐵之后,更換了一個坩堝,直接融化了趙德昭從東宮帶來的一個銅器。

第一次的試驗當然失敗了,從手肘到手腕之間的底座需要一體化來保證精度,準度,可是銅的連接桿太細,導致了斷裂。

浪費了一個泥模而已,這些銅還可以繼續用。

繼續試驗,在第三次的時候,終于做出了合格的底座。

底座分兩部分,一部分在手腕處,一部分在小手臂上,可以直接套在手臂上,有一個弧度包裹住手臂。

前方是控制系統,需要繼續制作幾個調節裝置來控制,后方上面有三根箭槽,可以安裝三根二十厘米以內的鋼柱箭。

從手腕到手肘,有一根銅柱固定一體化,不會讓鋼箭傷到自己。

因為裴格安想要淬毒,趙德昭不得不小心一些。

鋼箭的射程并不遠,利用熟牛筋來發射,射程不會超過五米,三米之內才會有真正的殺傷力。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因為這個連弩只是給裴格安防身。

控制器的制作耗費了周臻一周才完成,這些都不是用泥模澆鑄,而是用銅敲打出來的,精度難以控制。

不過制造出來的控制器讓趙德昭非常滿意,這個靠旋轉就能上弦的裝置裝在手臂內側,利用連接的銅柱定位。

上弦不費力,五秒鐘左右就能上弦,兩秒鐘就能將把三根細銅柱組合成的開關裝上。

然后手腕放平,握緊拳頭,只需要拳頭往回收,就能觸動開關,發射鋼箭。

裴格安很喜歡這個可以藏在衣服里面的連弩,讓趙德昭做了兩套,一邊手臂一套。

先給老婆準備好了裝備,趙德昭才開始為自己準備裝備。

他的裝備很簡單,只有兩把橫刀,不過這兩把橫刀需要超強的硬度。

橫刀是趙德昭使用最習慣的兵器,在明朝用了百年,收藏的各種橫刀幾百把。

但是現在他一把沒有,只能自己打造。

而他的第一個假想敵人是王繼勛王三鐵,這個人目前的實力,應該高于還沒有完全長成的他。

在這樣的時候,想要正面殺他,就不僅僅需要出其不意,還要有一把好兵器。

而橫刀也是直刀,刀鞘可以做的與劍鞘差不多,不會顯得失儀。

后世將橫刀的地位捧的有點高,但是在唐朝,就是低級將士的配刃。

將領們一般只會系一把劍,中正平和的劍,才是上等人的兵器。

趙德昭是皇子,系一把橫刀在這個時代是失儀,掉面子的。

這個時代的橫刀制造水平也很差,沒有百煉刀,更沒有包刃法煉刀,就是普通的鐵制。

而相比劍,橫刀因為是厚背,所以為了節省鐵料,現在越造越少。

東宮也有幾把,但是拿來砍木頭都怕砍斷。

在明朝的時候,為了迎合趙德昭的喜歡,各種各樣的橫刀制造方法都精益求精,甚至有一些發展成為冷兵器的制造標準。

趙德昭清楚地記得好幾種,在現如今的條件下,他準備采用的是刀體三層包鋼法。

其實簡單的來說就是,將軟鋼包在硬鋼內,這樣刀劍可以達到外硬內韌的優點。

不過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刀背的硬鋼和內芯的軟鋼不同,而刀刃的硬鋼和刀背的硬鋼,其實也不同。

這種不同不僅僅是淬煉的不同,還包括了滲碳的程度不同。

趙德昭為裴格安忙活了半個月,這一次輪到她為趙德昭忙活了。

精密地控制不同的硬度,韌度,只有她才能做到完美。

對裴甲,趙德昭并沒有任何隱瞞,將全套技術告訴了他,加上裴風裴云,幾個人商議了一整天,才開始了煉制。

前面階段,趙德昭只管打鐵,鍛煉自己的力量和耐力。

而裴格安一直研究著她的那些添加劑,不停地拿一塊塊鋼鐵在爐子里試驗再冷卻觀察。

可以看的出來,裴家眾人現在不僅怕趙德昭,更怕他們的女兒,他們的妹妹。

因為她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一個不識字的丫頭,現在不僅將手下的太監和侍衛管的井井有條,還會看書寫字了。

這對幾輩子都沒有出一個讀書人的家族來說,震撼是無比強烈的。

當然,他們不會認為這是神跡,只會認為這是趙德昭教的。

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三十三章 煉制

上一章  |  我的大宋新帝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