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只想安靜地抄書啊

第532章 3.6演唱會的重大意義

更新時間:2021-04-09  作者:紅標瑰夏
我只想安靜地抄書啊 第532章 3.6演唱會的重大意義
杜采歌在短時間內要參加的葬禮不是一場,而是兩場。

3月6日開完演唱會,3月9日陳帆大哥就與世長辭了。

群里的鬼臉樂隊老歌迷都湊了些人情,杜采歌等也有所表示,至少讓他的遺孀、兒子不至于艱難度日。

他還征得了陳帆遺孀的同意,讓攝影師全程拍攝了遺體告別和最后葬禮的過程。

從中可能會剪取一些鏡頭,放入到“老男孩導演最終剪輯版”中去。

這不是杜采歌想消費死者,其實陳帆的事,也帶不來多大的流量。

他這么做,只是因為,陳帆已經是“老男孩”電影的一部分了。

沒有陳帆的結局,這部電影就不完整。

最終,電影的收益里,也會有一部分拿出來給陳帆的遺孀,這是雙贏。

顏思敏的喪葬事宜,杜采歌沒操太多心。

有大華國首富——顏穎臻這個組織能力超強的女人在,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他只是以家族朋友的身份,出席一些必要的場合。

然后就是陪伴和安慰采薇,有時也會把肩膀借給偶爾流露出脆弱的顏家的女兒依靠一下。

其實本來“大華國流行音樂賞”的籌備委員會那邊也還有不少事需要他去出面,公司里更是有千頭萬緒的事。

但是死者為大,這幾天時間,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先忙完這兩場葬禮的事。

其實很久以后回過頭來看,人們會發現,2009年3月6日,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對于大華國的音樂,對于大華國的電影,都是如此。

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以前大家只是覺得,哎呀海明威很有才華,寫了不少優秀的歌曲,捧紅了很多歌星,經常霸榜什么的。

可是在3月6日之后,演唱會上的歌曲將各大音樂平臺的熱歌榜、新歌榜前10名一網打盡,這種現象,令各路媒體人都短暫地失聲,那些一直關注榜單變化的歌迷也只能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還是不敢相信。

這是史無前例的事情。

以前海明威在用“林可”這個馬甲混的時候,也發表過不少優秀的歌曲。

但那個時候,樂壇還算是百花齊放吧,雖然林可開得最艷,搶走了別人不少的風光,但不可否認,當時還有不少優秀的歌曲。

而時間進入到2006、2007年之后,資本的力量席卷了樂壇。

歌迷們聽到的,不是他們想聽的,不是他們覺得好聽的,而是資本塞給他們聽的。

某小鮮肉發表了一首新歌,空降排行榜,首日下載幾十萬次,成為本月最熱歌曲。

你不聽?你覺得不好聽?資本控制的媒體告訴你,那是你的審美過時了哥們,趕緊糾偏吧。

某小花發表了一首新歌,各種被樂評人尬吹,在綜藝上頻頻露面。

你覺得那首歌的歌詞沒什么意思,沒有內涵,純粹的口水歌。

資本控制的媒體告訴你,是你OUT了,現在就流行這樣的歌,全世界的音樂風格都在變化,這首歌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新風格,并且獲得了成功。

你就算覺得有哪里不對,可也只能將信將疑。

可這時候,海明威又出現了。

他帶著他的新歌走來了。

他告訴你,媒體尬吹的好歌,和真正的好歌,還是有區別的。

被花錢打榜打到前幾名的音樂,和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音樂,是有區別的。

哪怕就是那些混粉圈的,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會花錢把偶像的新歌買100次,1000次。

但真正在他的播放器歌曲列表里循環播放的,還是海明威的歌曲。

于是歌迷們回味過來:臥槽,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媒體告訴我們,我們以前聽的音樂,我們以為是侍,但其實是好音樂,只是我們不懂欣賞。

現在我們才發現,原來那真的是侍。

在鬼臉樂隊演唱會上出現的歌曲持續地霸榜,不是因為逐夢互娛花錢刷了,而是因為歌迷們真的想聽,因為這些歌真的好聽。

在青鳥音樂的互動評論區,在各個論壇、貼吧、微博,人們討論著演唱會上的一切。

探討著“假行僧”的寓意,討論“執著”的內涵,對“春天里”所蘊藏的那些意向進行爭論……

在樂壇,海明威復出以前,其實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盛況了。

大家討論音樂,不是在討論音樂本身,而是在討論唱歌的小鮮肉/小花旦漂不漂亮,有什么花邊,和誰組成CP,他/她多么敬業,高燒88度還在帶病堅持工作……

對于大華國的樂壇來說,鬼臉樂隊3.6演唱會其實代表著一個轉折點。

從此,歌迷們不甘心于再受制于資本精心打造的信息繭房。

而是會努力地尋找真正優秀的歌曲。

真正的,喜歡音樂的歌迷群體,和粉圈徹底地撕裂。

當然,這個轉折所導致的結果,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感受到。

這是在音樂領域的特殊性。

而在電影領域,鬼臉樂隊3.6演唱會同樣是有特殊的意義。

這是蔚藍星電影史上,第一次出現,電影與現實的聯動。

大家不會知道,杜采歌的靈感來源于地球上的一些偉大作品:文學方面的代表作品是《忒休斯之船》。

以及大名鼎鼎的美劇《黑鏡》。

這兩部作品,它們特殊在哪呢?特殊在它們的交互性。

尤其是《黑鏡》,《黑鏡》的電影版《黑鏡:潘達奈斯基》是借鑒了RPG游戲里的一個理念:你的不同選擇,將導致劇情不同的走向。

當然,在《黑鏡》中,這種借鑒還非常原始。

其實《黑鏡》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嘗試,在此之前,《晚班》和《底特律:變人》都有像RPG游戲一樣的多重結局。

還有《穿靴子的貓》,嘗試了互動形式,觀眾可以選擇,是讓穿靴子的貓親吻他的朋友,還是僅僅握個手。

《黑鏡:潘達奈斯基》做得更加激進。

影片可互動的情節設置從開始一直貫穿到結束,電影開場大概兩分多鐘之后,畫面底部便上浮出下一段情節發展的雙向選擇,并配有10秒倒計時——如果你不觸動任何選項,系統會自動為你選擇。

雖然這部電影在市場和口碑都遭遇慘敗,但是這給了杜采歌靈感。

所以他大膽地,把電影與現實進行聯動:看完電影后,觀眾們的選擇決定了會不會有演唱會。

歌迷們和鬼臉樂隊在演唱會上的表現,決定了電影的最終走向。

杜采歌覺得,《黑鏡:潘達奈斯基》的嘗試是將電影變得游戲化。

這一方面增加了電影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沒考慮到電影觀眾的心理特質。

一個人在準備進行觀影時,和準備進行游戲時,他的心理預期是不一樣的。

關于《黑鏡:潘達奈斯基》有一個獲贊數量很多的評價是“作為游戲娛樂性太差了,作為電影的話情節又過于粗糙”。

所以杜采歌是嘗試了另一種互動。

為什么一定要搞互動、搞交互?

因為這是嘗試讓觀眾更加投入。

當觀眾親自參與到電影的創作過程中,他的心理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獲得的體驗,也會更加豐富。

杜采歌不清楚,“交互式電影”會不會成為未來電影的一種主流形式。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但作為一名年輕的,新銳的導演,他想做一次大膽的嘗試。

幸運的是,這次嘗試取得了爆炸式的成功。

而“老男孩”的成功,讓整個電影市場的從業人員,都被吸引了過來。

許多人得到了靈感啟發,不時有消息爆料,說某個大導演考慮在新片中做出交互環節,讓影片和現實進行聯動。

當然,要怎么去實現聯動,這是一個深刻的話題。

杜采歌很高興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帶給別人啟發。

他從來不想當一個獨霸電影市場,唯我獨尊的導演。

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和一群同樣有夢想、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導演,一起開創一個電影盛世。

而一個電影盛世,絕對不能只有一個類型的電影,需要百花齊放。

他自己有擅長的題材,也有不擅長的題材,畢竟他沒有“滿分導演系統”,有偏科也是正常的。

在忙完葬禮后,宋葭帶著杜淑雯找了過來。

“小叔,杜爽他現在有一個假釋的機會,但是需要你幫忙。你能不能過問一下呢?”宋葭小心翼翼地說。

我只想安靜地抄書啊 第532章 3.6演唱會的重大意義

上一章  |  我只想安靜地抄書啊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