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185章 沃倫.荀的能力邊界
“伯雅,你的蜀郡太守就繼續掛著吧。昨天幕府公議,那荀公達上書自請暫居長史,說他為官不久,多為參議之職,未曾主政一方,恐不能勝。
還列舉了一些董卓用人時‘驟升為外郡太守、借故留任’的亂象,我看他誠心,就改為蜀郡長史吧。你該分管三曹給他還是老樣子,你也好放心去南中。”
荀攸來之后的第二天,劉備就把李素喊去,把這個情況說了一遍。
李素一開始微微有些意外,但也樂得接受這個解釋,確實省了一些事兒。
荀攸嚴格來說,是靈帝駕崩的時候才踏入仕途的,當時是跟著以鄭玄為代表的二十多個名士,一起被何進征辟為官。這么算的話,做京官也才三年,論年紀也才比劉備大兩歲,做大郡太守確實提拔快了,有亂命之嫌。當兩年長史過個渡,節奏正好。
當然了,荀攸那個資歷,嚴格來說不能簡單按“做京官三年”來算,因為還涉及到一批黨錮名士不肯跟靈帝合作,非要靈帝死了才出山。就好比鄭玄要是肯回來做官,那他在野教書育人的資歷也得算上去。
李素只是笑問:“他看出我們之前謀劃的顧慮了?”
劉備抿了一口茶水:“他沒當眾說,私下里也只叫我‘不必多疑’,應該是有點察覺吧。”
李素點點頭:“也不奇怪,這些都只是人情世故、幕府權威,我們也不算藏著掖著,他應該會換位思考。”
劉備:“那你回去好好交接一下。”
從劉備那兒出來,當天下午李素就召見了荀攸。
李素也不用客氣,先把荀攸的工作交代吩咐了一下,以長史身份分管刑、禮、兵三曹事務,荀攸也體面地接受了。
不過,兩人畢竟是初次交流,也不可能只說工作,李素也得把控一下下屬的職業心態,互相增進了解。
不過,荀攸似乎很有眼色,沒等李素客套幾句他就主動示好說:“府君不必過謙攸這點京官資歷,實在不足一哂。當初攸初蒙征辟為京官時府君已是中郎將征西將軍當時也已是宗正少卿。府君當年在京師舌戰群儒、蒙先帝夸為知天命之狀,攸還歷歷在目。”
這說話挺上道的,不過應該不至于是個諂媚之人吧?
李素覺得有些不符合歷史形象就多試探了一句:“公達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個事兒,主公討黃巾起兵至今,七八年矣帳下未有潁川名士不管主動來投還是被迫的——
久聞潁川名士以中平年間拒不出仕為榮,或稍有目睹朝中不齒之事便棄官,聽說令叔也是如此。公達對于那些不屑于在中平年間出仕之人,是何看法?”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敲打和試探也有點明顯。
荀攸剛才示好說他“京官資歷本就不如劉備、李素,所以盡管年紀大些還是應該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那李素就反問他“你們是不是覺得趁著中平那幾年往上爬的都是交修宮錢買官或者投靠宦官參與閹黨的”。
雖然沒有明說,但聰明人說話點到即止就有數了。
這是給劉備做事必須正視的大是大非問題如果看不透就不能重用——這也是為什么劉備手下之前沒有重用過任何一個潁川名士的重要原因。
漢靈帝因為南宮失火,從中平二年開始征“修宮錢”,以至于潁川、南陽、汝南等地,有很強烈的清流名士抵制為中平年間崛起的官僚服務的趨勢,甚至無差別以這幾年官場資歷空白為榮。這種迂腐之見的人,必須甄別出來。
聽到此問,荀攸果然正色凝重起來,一改當初剛見劉備時該吃吃該喝喝的灑脫姿態。
他想了好一會兒,答道:“征西將軍都不曾如此問,而府君能有此問,不愧是遠見卓識之人。既然此處沒有外人,攸也不藏私了。
黃巾之亂發于中平元年,若無中平諸將,還哪來如今的大漢朝?所以別的不敢說,我們荀家這樣深明大義的人家,是不可能看不起中平諸將的。
但那幾年賣官鬻爵、因之幸進的卑鄙小人也尤其多,以至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我輩當年不愿出仕,并非崖岸自高,而是因天下治亂無常,看不清時勢,不知當以何道御之,故明哲保身、耕讀自勵以待時。
便如汝南許子將曾評曹孟德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中平年間,乃是將治未治、將亂未亂的過渡時期,欲救世,而不知當以治道御之?以亂道御之?這都看不清楚,就貿然去做,難免有禍及自身的風險。
征西將軍之功雖巨,愚以為比之車騎將軍、盧尚書尚且多有不如吧?可車騎將軍、盧尚書為國立如此殊勛,尚且不免因十常侍讒言構陷而頓挫。征西將軍只因當年十常侍在時,位不過少卿、外放不過太守,故而還沒入十常侍忌憚構陷之眼。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若是靈帝多活數年,以征西將軍當年的忠義果敢、為國忘身、升遷之速,未必不會遭車騎將軍與盧尚書的頓挫之禍。
故而,對于敢于為國做事、不計一己得失的英雄,還是以‘靈帝特許免納修宮錢’著稱于世的名將,攸欽佩不已。但攸等尋常明哲保身之輩,卻不敢妄言學其忠義。”
李素不由自主微微咬了咬下嘴唇,快速思考:這廝有點貨啊!
說實話,李素一直覺得,“游戲里看智力數值”,荀攸應該是略微不如魯肅的,更別說諸葛亮了。
但是,剛才這番見解,李素真沒從魯肅那兒聽到過。
或許,這就是年齡和閱歷的壓制吧。34歲的荀攸,面對21歲的魯肅,終究在政治敏感上要老辣一些。魯肅的智力表現要追評荀攸,可能還要十年之功。至于諸葛亮,考慮到現在才12歲,估計至少也要十年后才能智力反超。
荀攸很誠懇地表示他沒有看不起中平年間開掛崛起的官場新秀,也說了自己當時不進場是因為看不明白走哪條道。
他口中的“治以治道、亂以戡亂之道”,其實用李素的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靈帝活著要按官場邏輯辦事、靈帝駕崩了要逐漸切換到爭霸邏輯辦事”。
只不過,李素是先知先覺的掛逼,他知道這個邏輯的切換時間點在哪兒,靈帝什么時候死,董卓什么時候摧毀中央權威,都了然于胸。
荀攸不知道,所以他穩一手,免得“還沒進入爭霸邏輯,我就搶先用了爭霸模式牟利,結果給自己惹禍,成了十常侍的刀下鬼”。
從結果來看,李素固然是“深諳天道,算無遺策”,荀攸至少也是“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所以不去做超出自己能力邊界的事情”。
這個有點像巴菲特的“我不投資我不專業的領域,如果遇到我看不懂的投資機會,我寧可持幣觀望錯過”。
“沒想到,中平年間耕讀觀望不肯出仕,竟也有如此的解讀,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此說來,在你眼中,我倒是一個冒險激進之人了?”李素誠懇地嘉許了一句。
荀攸冷靜回應:“談不上師,愚者千慮,尚有一得罷了。府君素以知天命聞于世,攸豈敢視為賭運之人。不過,攸也實在想不到還有什么辦法規避那些風險——府君總不可能先知先覺先帝何年會駕崩?董卓何年會亂政吧?”
李素神色一正:“當然不能預知,但凡事可有預案。本朝自明帝以來,天子未有年過三十五歲而不崩者。知道大勢所趨,具體細節自當以種種預案備之。
當初外戚宦官之亂,一年之內爆發我自有一年之內應對的策略,兩年、三年內爆發,我也各有辦法處置。以治道試探亂世、以戡亂之道試探治世,稍有試錯的趨勢,我也有立刻收手的余地,故而履險如夷。”
李素坦坦蕩蕩賣弄他那套“我做一切都有預案,對于各種先決條件因為突發意外不滿足,我還有后手”的人設。也虧得天下已經亂了,敢這么說大逆不道的話也沒人敢追究。
這番賣弄里面,當然也有吹牛的成分,事實上靈帝晚死一年李素應付得過來,真要是晚死兩年三年說不定劉備陣營就資金鏈斷裂或者招來人陷害了。
但賣弄的效果確實好,這幾句話一說,終于徹底把荀攸折服。荀攸心中暗忖:“原來此人真不是賭運氣成功的!是他的智數見識果真遠勝于我!”
當然了,即使在荀攸眼里,李素不是靠運氣贏的,但劉備肯定是因為“天運加持”,所以才那么順,別的不說,能遇到李素本身就是劉備最大的“天運”了。
而李素解決了荀攸的心態問題,讓他擺正自己的位置,這事兒的意義可不僅僅是解決荀攸的忠誠度問題,更是需要以此讓劉備的崛起和李素的知天命,在那些“中平年間拒不做官明哲保身”的利益集團那兒,打開一個突破口。
未來如果還有這種人設的人來投,他們就可以通過荀攸了解到一切,由荀攸之口敲打他們“李素不是賭運氣幫劉備僥幸走到這一步得,他是真的算力溢出,可以應對各種天下大勢的分支推演”,只要后來者徹底相信了這一點,他們就會敬畏天運。
徹底拜服之后的荀攸,擺正心態好好接受了蜀郡三曹的日常管理事務,跟李素交接了幾天工作,承諾不對李素規劃下的經濟建設工作做任何更該,然后李素和關羽張飛就啟程去了犍為,為兩個月后開始的平定南中做戰前準備。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185章 沃倫.荀的能力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