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第443章:隋魏密約
“啟稟圣上!”興洛城官衙之中,房玄齡說道:“半個多月前,李唐派使臣覲見魏王,邀請魏王與李唐結盟,以阻大隋南渡,魏王一時未想到背后玄機便答應了,可就在幾天前,李唐卻大舉進攻洛陽,并要求魏王依約出兵,魏王這才知道上當了……”
“恕朕直言!”不等他說完,楊侗便打斷了他的話,“洛陽是王世充的地盤、青州是竇建德的地般,難道這些全部在你們共同防御的范圍之內?”
“這倒沒有,我們簽署的是盟約一方遭到大隋攻擊,另一方需要出兵協助,至于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地盤卻沒有包括在內,也就是說,我們其實不用參與到洛陽之戰,但大隋如果攻打巴蜀、荊襄,以及李唐剛剛打下的弘農、襄城,我們都要出兵防御大隋。”房玄藻說道。
“你將你們兩家機密泄露給朕做甚?”楊侗看著房玄藻,微笑道:“難道房先生打算棄暗投明?果真如此的話,那朕相當歡迎,以先生之才,大隋中書令、門下侍中皆可輕松任之。”
“多謝圣上厚愛,不過圣上誤會了!”房玄藻也知道很難繞開這個問題,而且也解釋不清,因為二李之約針對性太強,當簽署的那一刻起,已是敵意畢露。
怎么說服楊侗,讓他相信魏國并沒有與大隋為敵的誠意,是房玄藻最頭疼的問題,他一路上想了很久,終于想到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他苦笑一聲道:“實不相瞞,魏王根本不想和李唐結盟,只是李唐向我們施壓,并且答應給我們數十萬石救急糧食,我們為了自保才被迫答應與之結盟,但我們實際并不想和大隋為敵,所以下官前來向圣上解釋一二。”
“朕覺得自己大致明白李密的意思了。”楊侗明白了,完全明白了,他笑著說道:“李密不想得罪李唐,也不想得罪大隋,但他又不想中立,于是借盟約來坑李淵的糧食,同時又怕把大隋給惹火,所以派先生特地前來說明。朕猜得對是不對?”
“正是如此!”房玄藻看到族弟坐在一邊旁聽,就知道瞞不過去,索性很干脆的承認了下來,只是迎著族弟戲謔的目光,臉上火辣辣的發燙。
楊侗也是忍俊不禁。
不過他對于李密的左右搖擺還是相當歡迎的,因為在這一次交易中,李密兩頭討好、兩不得罪,還平空得到了李唐的糧食。而自己既然知道了李唐的底細所在,完全可以利用這個缺口來作文章,可以說自己才是最大的獲利者,結果倒霉的還是李唐。
想通這一點,楊侗忍笑問道:“那你們有什么計劃?亦或是說,有什么地方需要朕協助的?”
“回圣上,魏王本來的計劃是兵出東郡,與大隋汲郡大軍對峙。當然了,魏王并不是真要和大隋作戰,而是找一個避開洛陽的借口,只不過大隋進軍速度太快,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在陳留和浚儀之交駐軍,如果圣上能讓我們騙過李唐,感激不盡。”房玄藻拱手說道。
楊侗想了一想,淡淡道:“朕可以配合你們,但先生也知道天下只能有一個帝王,我們終有兵戎相見一日。交情、人情什么免談了。朕和外族交往時,奉行的是治國重利、利益至上,你們雖非外族,但也是未來的敵人,所以,朕希望你們拿出足夠的利益來打動朕。”
房玄藻也暗自贊嘆,楊侗這個“治國重利”實在說的太精辟了,雖然僅只四個字,也不是什么高深道理,可在小人重利、君子重義的社會風氣下,堂堂一代帝王能夠堂而皇之的說一句“治國重利”委實不易。
房玄藻沉吟了一下:“我們拿得出手的,實在不多。我們擊潰宇文化及的時候,繳獲到了不少價值連城的財寶!除了動用一些金銀向大隋購買牲口之外,其余的財物我們都沒有動過。如果圣上不嫌棄,我們愿意拿出一些。”
宇文化及的財富其實就是楊廣從洛陽紫微宮帶去江都的財富,運了數百艘大船,僅黃金就有上十幾萬斤,更不用說那些價值連城珠寶玉石、珍奇異物、名人字畫,說起來,這本來就是老楊家的,楊侗完全可以收下:“不知你們打算給朕多少?”
房玄藻心中大喜,只要楊侗肯接受那一切都好說了,連忙道:“魏王愿意拿出一半歸還圣上。”
“珠寶玉石、珍奇異物、名人字畫朕全要,那些本來就是我皇室之物,外加黃金五萬斤。”楊侗說到這里,接著道:“另外,朕還要追加一個條件。”
房玄藻心下暗嘆,楊侗果然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給再多財富也沒用,早知如此,該先聽他的要求的,只不過楊侗擺出來的陣容實在太龐大了。
楊侗占北方大地,有無數英才擁護,哪怕出征在外,身邊依然是猛將如云、謀士如雨,這等絕對底蘊不是李密這等一域之雄所能比的,在這磅礴大氣之下,自詡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自己如同鄉巴佬一般,心智受到嚴重的壓制,這才一步錯、步步錯。
房玄藻畢竟是心智過人之輩,很快就明白楊侗擺此陣容,完全是攪亂自己的心神,但遺憾的是自己底牌已現,懊悔已經無用,只得無奈順勢道:“圣上請說!”
“李淵不是蠢貨,麾下也是能人無數,若是假打,恐怕瞞不過他。而朕呢,本來是想借此戰收復東郡、濟北、東平、濟陰、梁郡、穎川、淮陽七郡。”楊侗不慌不忙的說道:“房先生知道我大隋可以通過關中、巴蜀迫使李世民撤軍,也知道我大隋可以先用十萬大軍將李世民牽制在洛陽,從而令其無法自拔,以上任意一步,我大隋都可以避開李唐,繼而派遣幾十萬水陸大軍專打糧餉嚴重不足的李密……”
這并非是威脅,而是事實也有這打算,楊侗既然決定南下,便已經做好了將防線南移的準備,東郡、濟北、東平以及濟陰四郡,楊侗是一要定拿下的,唯有如此,才能將黃河南岸連成一片,才能肆無忌憚的拿下青州。
房玄藻當然知道楊侗有這個實力,否則也不會苦苦勸諫李密,讓他趁隋唐大戰,率主力南下發展了。但是這一路行來,他還是發現自己小看了大隋軍隊了。他從陳留到這里的路上,密密麻麻的大隋士兵隨處可見,連駐守小縣城的郡兵都堪比李密精銳的存在,而據說這些人還是被淘汰下來的弱者,若是換成分為十軍的四十多萬常備軍,又會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一想到從數量上、戰力上、裝備上遠超魏國的幾十萬大軍,房玄藻就感到毛骨悚然,這也更加堅定了他說服李密盡快南下的決心,因為在平原上作戰,李密毫無勝算,也只有水網縱橫的南方才能遏制大隋鋪天蓋地的鐵血精騎。
實力擺在那里,所以,楊侗這話不能說是威脅。
見房玄藻臉色陰晴不定,楊侗笑著說道:“魏軍派系林立,想必李密也頭疼得很,用注定守不住、打爛了的幾個郡換取一支純粹的魏軍,以及李淵的絕對信任和大量糧食,朕認為相當值。先生以為呢?”
“圣上要的土地太多,下官沒有權力答應,下官回去和魏王商量,一旦魏王同意,會第一時間把財寶和土地奉上。”房玄藻知道李密在荊襄之戰時,因為派系問題屢屢錯失良機,更知道李密做夢都想除掉這些個軍閥,但一直沒有借口,也不敢自己動手剔除。只不過他雖然被楊侗說得心動了,但沒有決定權,也不能跟楊侗說要清除誰,畢竟這種借敵人清除異己之舉并不光彩,而且還必須李密點頭才行。
“李密是個聰明的人,朕知道他會做出明智選擇。”楊侗意味深長一笑。
“這也是下官之所期盼!”房玄藻苦澀的笑道,李密視一些派系如附骨之疽,一定會同意楊侗的要求,這點,他敢肯定。只不過讓出的地盤還需要商量,楊侗要求的,已經遠遠超出他們的承受范圍。
楊侗下令道:“撥二十艘五牙船護送房先生回去!對了,十艘放空。”
“多謝圣上!”房玄藻嘴角抽了一抽,告辭走了。
楊侗沉默了半晌,長嘆道:“李密審時度勢,做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相反,朕就沒想過要拉攏李密!只是想著利用杜伏威來牽制他。這點他比朕強多了。”
“并非是李密比圣上目光長遠,而是弱者的生存之道,若是圣上與李密易地而置,也會絞盡腦汁謀生存。”房玄齡微微一笑,又繼續說道:“中原乃是四戰之地,魏軍這些年被消耗太多元氣,如果他們占據青徐,即可北靠黃河、東依大海,以保后方無患,屆時一方面整頓民生,一方面也能向西、向南發展,就算無法問鼎天下,但至少也是雄割一方的大勢力。”
“他們是被‘得中原者得天下’給耽誤了,不管是翟讓還是李密都想獨霸中原,最后卻和宇文化及、王世充兩敗俱傷,導致今日衰敗。事實上就連王世充也是如此。”
“回頭再看李淵,他其實也被得關中得天下給誤了,關中固然有四塞之險,但同樣是一個讓人看不清外界的牢籠,正因如此,他才肓目求大,在并州未穩之際,即以關中為中心,四下開戰,最終在我軍大舉西進之時,連援軍都派不出一人。”
“李密用意何在?”楊侗微微苦笑,人家李淵在歷史上就是這么玩轉了整個天下。
房玄齡沉默片刻,沉吟道:“天下群雄并起的時代,經過十余載的大浪淘沙,所剩無幾,如今有爭霸天下勢力者,無外乎大隋、李淵、李密,余者皆不足論。三家之中,又以李密為弱。河北、中原皆不可圖……而江南水澤縱橫交錯、沃野千里、百姓無數,其地勢可阻我大隋鐵騎之利,且今之杜伏威、沈法興、李子通皆非英明之主,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謀之士思得明君,若微臣是李密,且想建長遠帝業,必圖江南,爾后在隋唐大戰之際,謀求生存和發展…待隋唐兩敗俱傷,再圖荊襄…繼而效仿孫吳聯弱抗強,則大業可期。”
楊侗點了點頭,有些擔憂道:“玄齡言之極是,照這么說,杜伏威麻煩真就大了。”
杜如晦說道:“杜伏威打不過李密,可以西逃、南下。而且我軍若是進展迅速,未必不能一戰定天下。”
楊侗啞然失笑,“自家事一大堆,朕卻多管閑事,實不應該。”
一邊的裴仁基拱手道:“圣上,李密既然首鼠兩端,裴行儼的任務是不是應該改一改?”
楊侗點了點頭,向凌敬吩咐道:“將此間事傳一份給裴行儼,再從平原調五萬奴兵給他,讓他做好西進和收復青州準備。”
“圣上!”裴仁基卻有點擔心的說道:“此戰涉及范圍太大太寬,微臣擔心行儼擔不起這等重任,建議圣上派得力之士從旁協助。”
“誠如尚書所言…行儼確實沒有指揮此等大戰的經歷…”楊侗稍作猶豫,便向杜如晦說道:“克明立即乘船東進,去當行儼的軍師,務必打好這一仗。”
“喏。”杜如晦躬身應道。
大隋第三世 第443章:隋魏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