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貴公子 第四百三十三章:以德服人
話說到了這里,三叔公就一切都明白了。
他不禁為之嘆息道:“哎……其實……遲早是要走一步的啊,你說的對,若是沒有階梯,大學堂這么多讀書人,將來能操持何業呢?這一日,遲早會來,只是早晚的分別而已。”
說到這里,他羨慕的看了陳正泰一眼,才接著道:“大學堂的成敗,與陳家息息相關,只是……將來會是什么樣子,老夫是看不到了。”
說罷,三叔公又是一聲嘆息。
年老的人,總是不免會有這樣的感慨。
陳正泰也只是笑了笑:“三叔公會長命百歲的。”
到了次日,李世民又召陳正泰入宮覲見。
此時,大理寺卿空缺,新任的大理寺卿乃是裴逡,聽他的姓氏,大抵就能猜測出他的出身,八九不離十。
對于裴逡這個人,其實李世民是頗為不滿意的,可顯然,除了接受這個人選之外,他別無選擇。
見了陳正泰,李世民就道:“鄧健此番追贓,功勞甚大,朕打算將其提為大理寺少卿,只是……朝中反對者日眾,都說從小小翰林,先升大理寺寺丞,再升少卿,實在有些過了。”
陳正泰則是道:“其實對于鄧健而言,官職大小并不重要。”
“嗯?”李世民凝視著陳正泰,不解地道:“你何出此言?”
陳正泰笑了笑道:“鄧健這個人,六親不認,過于剛猛,對于他而言,少卿與寺丞又有什么分別呢?官職有大小可能不能改良風氣,看的還是人啊。臣也不建議從七品翰林直接升為從四品,拔苗助長對于鄧健而言沒有任何的好處。陛下敕他為寺丞其實已是格外的恩典了。”
李世民不禁道:“朕還以為你會樂見其成呢。”
陳正泰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頓了一下,李世民沒有再往這件事說下去而是換了一個話題道:“朕打算從內帑撥付出錢糧來在各州縣建立學堂,也效仿二皮溝大學堂的樣子,鼓勵人入學讀書!人才的培養乃是至關重要的事。”
陳正泰便道:“主持各大學堂修建、招生的人是誰?”
李世民顯然已經在安排這件事了立馬就道:“朕思來想去也只有虞卿家可以擔當此大任了。”
他說的虞卿家自然就是虞世南了!
在這大唐朝中虞世南的地位很高而且也是大學士,他的地位是和房玄齡等同的,而且幾次科舉,都是他為主考,說起學問二字天下沒有人對他不欽佩的這樣的人出面主持大局自然無可挑剔。
何況……此人當初教育過李世民算起來,可以說是李世民的半個老師,有這樣的資歷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李世民又道:“虞卿兼為國子監祭酒,而國子監……的職責也要改一改,總攬天下道學、州學、縣學,正泰,你看如何?”
“教育是好事。”陳正泰只籠統的道了這么一句!
其實陳正泰對虞世南,是有些摸不準的,當然,此人的名聲很大,可到底能不能做成,陳正泰就拿捏不定了。
當然,這個時候自然也不能說喪氣話,畢竟這個時候,陛下好不容易肯拿錢出來了嘛,錢都拿了,你還犯賤的潑冷水?
到時李二郎一想也對,又將錢搬了回去,那他陳正泰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此時,李世民吁了口氣道:“效仿大學堂吧,先在長安和洛陽設兩個大學堂,而后讓州縣們效仿。上一次,鄧健在書信里滿是牢騷,朕倒要看,他現在還有什么說辭。這個家伙……對朝廷和朕的怨憤可是不輕,朕以德服人,要讓他心悅誠服。”
陛下真是記仇啊!
陳正泰尷尬的笑道:“論起以德服人,天下在沒有人可以比得上陛下的了。”
李世民心里舒坦了一些,不過卻當做沒有聽見陳正泰的這番話。
他隨即笑道:“朕今日尋你來,主要還是想問問遂安公主的事,她即將要臨盆了,現在可好嘛?”
“好的不得了。”陳正泰道:“算相的說……”
“少拿這些術士的話來蒙騙朕。”李世民不由道:“無非就是說,算相的說你們陳家世代忠良,諸如此類,你們陳家曾祖、祖父的忠良,又非忠我大唐。”
這話說的,就有點沒良心了啊。
陳正泰尬笑:“當時不是還沒有大唐嗎?這也能怪到兒臣的列祖列宗頭上?兒臣的列祖列宗,就是太實在,雖然沒有遇到明主,所忠非人,可還是一條道走到黑。這是他們的不幸!倒是兒臣,竟能遇到陛下這般千年難一出的至偉明君,這是兒臣之幸,也是列祖列宗們的不幸。”
李世民不禁笑了:“好啦,朕想去看看遂安公主,反正這幾日,朕也不想見朕的那些大臣,見著他們,便覺得他們個個都是孫伏伽。”
陳正泰詫異道:“陛下要出宮?”
“嗯,出宮走一走。”李世民道:“算是體察民情。”
陳正泰倒是沒有反對,卻是看了一眼一旁的張千。
張千的臉色,顯然有些不對,偏偏李世民本就是不安分的主兒,作為內常侍他能怎么辦,他也很絕望的啊。
張千咳嗽一聲道:“奴去布置。”
李世民很快便去換了一身常服,一副巨賈的樣子,隨即便坐了馬車出發。
李世民雖說是想去看看遂安公主,實際上似乎有自己的思量,所以四輪馬車一出宮,便吩咐張千等人道:“去國子監。”
國子監曾經是國子學,招募了大量的貴族子弟入學,如今李世民想要辦學,這國子監便成了肩負了監督天下學堂的機構了,當然,原先的國子學生員也不能辭退,所以依舊還需在國子學中讀書。
因為陛下要修學,導致讓國子學一下子熱鬧了起來,這原先國子學讀書的地方,現在改為了長安大學堂,隔壁就是國子監,此時虞世南走馬上任,一時間更是車馬如龍。
花自己錢,和花國庫的錢,概念是不一樣的。
對于李世民而言,花國庫的錢,畢竟心不疼,現在輪到花自己錢了,這每一個大錢搬出去,總希望能辦兩個大錢才能辦到的事。
到了國子學這里,見這里熱鬧非凡,李世民下了馬車,見此時盛景,忍不住感慨道:“我大唐若是能革除歷朝歷代舊弊,定能嶄亮如新。”
這是李世民的愿景。
陳正泰心里暗暗吐槽,陛下的妄想癥,又開始發作了。
他倒是不失時機地道:“陛下所言甚是啊,天下的百姓,無不希望降下如陛下這樣的圣君。”
李世民卻是左右四顧,低聲道:“小聲一些。”
“喏。”
靠著國子監,在國子學基礎上設立的長安大學堂已換上了新的招牌,出入的人不少。
李世民隨即領著陳正泰、張千等人入內。
過了幾重儀門,門前有專門的差役把守,不過差役們似乎也知道這幾日陛下要重設大學堂,而且還撥付了許多錢,早有許多商賈來打主意了。
畢竟……學舍要不要修?
學堂要不要擴建?
桌椅要不要買?
已有不少商賈聞風而來了,所以對于李世民這一行人,他們上前,裝模作樣的要盤查。
張千想要呵斥開他們,這差役便板著臉道:“好大的膽,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這是長安大學堂,從前這里是國子學,豈容人輕易進出?學府圣地……”
陳正泰很無奈的從袖里掏出了一張欠條,也懶得辨別上頭的面額了,直接就往這差役手里一塞。
差役便行云流水一般,將這欠條揣進了袖里,而后露出了笑臉來:“這不是總有一些宵小之徒近來出入此地嗎?所以防衛比平日森嚴一些,不過我看諸位郎君,卻都是良人。這邊請,快進去,快進去,待會兒,虞學士要來巡學,你們進去之后就趕緊走,切莫撞著了。”
陳正泰道:“多謝。”
李世民卻是陰沉著臉,不過也不好說什么,龍行虎步一般,率先進去了。
這學里占地很大,規模顯然比二皮溝大學堂還要大的多。
在二進門的時候,只見這里已張貼了許多的告示,都是國子監里新簽發的辦學方法。
李世民不禁在此駐留,這第一張告示,乃是虞世南的勸學文章,李世民細細看去,不禁感慨:“虞卿真是好文采,文采斐然,令人欽慕。尤其是他的行書,深得王羲之的真髓。”
陳正泰也細細看著,也不禁點頭,虞世南可是唐初四大家,和歐陽詢齊名的人物,他的行書,望之即令人心向往之。
這第二張告示,便是招募教授、博士的公告了,大抵是聘任有名望的大儒至大學堂教授學問,薪俸當然不低,一切都是朝二皮溝大學堂看齊。
李世民看到這里,便不禁有些肉疼了。
這第三張,則是招募生員的,其中要求生員通讀四書五經,還需有獨到見解,標準很高。
李世民隨即詢問陳正泰道:“你看如何?”
陳正泰便搖搖頭道:“若是這樣招生,像鄧健這樣的人,是不是就入不了學了?”
李世民不由皺眉:“這是何故?”
“二皮溝招生之前,是送課本出去,讓人自學,似鄧健這樣的人,雖是家境貧寒,可只要好學,且聰明伶俐,那么這簡單的課本內容,總能融會貫通的,課本的知識雖然很雜,卻都是通俗易懂。等這些人通過招考入學之后,有了學習的條件,再學習更難的知識。”
陳正泰繼續分析道:“可是這里的入學條件,單一個通讀四書五經,就非鄧健這樣的人能夠入學的了。四書五經本就生澀難懂,鄧健這樣的農戶子弟,若是沒有專人去教導,怎么可能做到通讀呢?而且還需有獨到的見解,這難度又上了一層。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得家里養得起這樣的讀書人,而且還要聘請教書先生,專門傳授學問。而且一旦以這樣的方式的招考,就意味著,普通能讀通四書五經的,也未必能競爭的過那些學問精深的人,最后的結果,恰恰還是世族子弟們不必在族學讀書了,而是進入長安大學堂讀書。”
“這……”陳正泰看了李世民一眼:“這只怕就有違陛下的本意了。陛下拿錢出來,想來是希望讓更多的人可以讀書。而不是……讓那些原本就有條件讀書的人,來這大學堂里接受教育。他們本就有族學,有長輩們指導學業,何須要陛下拿自己的錢,培養這些有條件的子弟呢?”
李世民聽到此,似乎覺得有理,這樣說來,豈不是把朕當做了冤大頭?
這感情是花了朕的錢,養那些權貴子弟?
李世民想了想,不由道:“所以,還得按二皮溝大學堂的方法辦?”
陳正泰道:“臣不敢說,二皮溝大學堂招生的章程更好,只是覺得……至少比這長安大學堂更公平一些。”
李世民隨即回頭道:“張力士。”
張千忙道:“奴在。”
李世民道:“你看正泰所言的有沒有理?”
張千心里想,這邊是虞世南大學士,乃是陛下半個恩師,而且名滿天下,另一邊是陛下得門生加女婿,咱能說什么呀,咱也很為難啊。
于是他干笑道:“奴覺得兩邊都有道理。”
陳正泰聽他這般說,便不禁譏誚道:“陰陽人。”
這聲音很低。
本是陳正泰自己吐槽的。
可張千卻是略略聽到了一些,頓時臉上掛不住了,咱本來就是陰陽人,需要你陳正泰再說一遍嗎?
李世民顯得有點糾結,頓了頓,道:“虞卿家為朕所敬重,不過……正泰也說的有理……唔,且進學里看看便是。”
張千一聽,樂了:“陛下和奴的意思一樣。都覺得兩邊都有道理。”
李世民卻是殺氣騰騰的瞪了張千一眼。
陳正泰不失時機道:“張公公,你說陛下是陰陽人?”
張千打了個寒顫,忙道:“污……污蔑……”
第一章送到,繼續懇求
唐朝貴公子 第四百三十三章: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