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軍閥 636章 魏國滅梁,蜀國的反應
聽李天衢這一番言語,紫宸殿內伏拜的一眾降臣登時來了精神。他們也都很清楚,降從于魏朝之后,他們的身份與地位也都要會重新洗牌...其中誰能加官進爵,又有誰會受懲處貶官,甚至有殺身之禍,也全由魏帝定奪,在新主子面前,一有機會也必須要盡力表現,無論是誰得李天衢委以職事,起碼還說明自己在魏朝有用。
李天衢如挑瓜撿菜一般,最終擇選出使涼州夏末、甘州回鶻的人選,卻是個年過花甲的老夫子。他名為韋震,出仕時本來任朱溫藩鎮中的統判官,所以也是梁國朝中的老資歷宿臣。雖然說不上是定國安邦的能臣,但為人干練機敏,有口辯之才。
聽聞韋震當初按朱溫授意,做得也是不斷向唐廷施壓,逼迫唐昭宗就范的勾當。而當世的頂級說客李振反而早已投至李天衢麾下,所以陰差陽錯的,倒也顯出了韋震的能耐。朱溫篡唐之際,他便被賜封為正一品的太子太傅,朱友貞登基之后更是加封為太師,雖然實權不大,起碼官階已是位極人臣的榮譽虛銜。
由擅長外交的韋震出使與涼州夏末、甘州回鶻等勢力打交道,也可說是物盡其用了。然而除了這些情愿降從于魏朝的梁國臣子,倒還有個在逃的人物需要處置...李天衢沉吟片刻,忽的又沉聲說道:
“梁國駙馬趙巖,根據長安南隅鄠縣降軍上報,他與其族弟趙縠一眾車仗途徑縣城,又往西南方向奔逃而去...看來是打算去投奔蜀國啊......”
恩官趙犨的次子,當年還曾共同死守宛丘對抗黃巢大軍的朱溫女婿趙巖。按他原本的軌跡,便是在梁國國都眼見要被攻破之時,背離朱友貞出逃。只不過按說他因與本名溫韜的溫昭圖狼狽為奸,所以便去投奔當時坐鎮徐州的同伙,結果卻被溫昭圖砍了腦袋,而當做向后唐換取功名的本錢。
不過如今溫昭圖早已死在由李克用親掌鴉兒軍的攻勢之下,梁國其余州府望風而降,趙巖若是要逃,東面盡是魏朝掌控的疆土,北面又有梁國的世仇晉國掌控,西面則是局勢錯綜復雜的諸族各部...所以唯一的選擇,他也就只能去尋求好歹先前與梁國也曾做邦交往來的蜀帝王建庇護了。
即便當年曾經并肩作戰過,李天衢估計趙巖也很清楚彼此間相處的并不愉快。就算顧念恩官趙犨的情分,李天衢也不會打算如李存勖那般,以協助朱溫滅唐的不赦大罪名義,將趙家后嗣誅族殺絕。可趙巖想必也很清楚,魏帝就算會寬胥保存趙家宗族骨血,但是也實在沒有理由放過他這個討好朱溫最為賣力,而帶頭促使忠武軍藩鎮歸附梁國的權奸外戚......
所以趙巖只能逃,也可說是病急亂投醫,投奔蜀國純屬沒有選擇的選擇...李天衢心中尋思,以蜀國皇帝王建的秉性,他有必要去包庇收容已經失去靠山的趙巖等人么?
蜀國國都成都,由王建稱帝時聘名匠所建創的宮殿,也正按《十國春秋》中所載的那般“嘗以繒彩數萬段,結為彩樓。山上立宮殿亭閣,一如居常棟宇之制”......
而富麗堂皇的大殿當中,蜀國一眾臣子位列兩班,也正聽著由鎮守蜀道要隘的將領所派遣來的使臣,稟說梁國外戚趙巖、趙縠投至關前,呈上珍寶財物,乞請轉呈蜀國帝君收容的消息。
而王建端坐在龍椅上,他生得隆眉廣額、龍睛虎視,倒也有能鎮住麾下臣子的雄主之相。只是他現在也已是六旬的年紀,似乎也是由于這些年來愈發的沉迷享樂,所形貌氣質也顯得有些懶散與消極。
“朱溫的女婿趙巖,還有梁國左驍衛大將軍,兼宣徽北院使的趙縠,已渾如喪家之犬。若是朱溫還在世,朕多少忌憚梁國幾分,可是如今梁國都已亡了,那蠢漢還以為朕卻是好買通的?又何必顧忌他梁國外戚的身份?我蜀國又何必收容那專權亂政,也已是名聲在外的佞臣?”
王建冷笑一聲,旋即又慢條斯理的說道:
“那趙巖與趙縠...就不必來成都了。珍寶財物留下,人則殺了,將他們的首級傳至長安去,全當做魏國攻滅梁國的賀禮了......”
然而王建方自下令說罷,參赴朝議的眾臣當中,本名王宗懿,如今因被欽封為太子而更名的王元膺面露忿然之色,也不住恨聲說道:
“可恨魏、晉兩國悍然出兵,即便梁末主暗弱萬能,可是社稷覆亡之快,仍出乎我朝意料之外。偏生大長和蠻夷犯邊侵襲疆土,倒有那楊師厚的確用兵了得,殺過大渡河,反并下云滇之地大片疆土。
只是我國因處于戰事,調度軍旅,征討南面諸寨各部...本來也因趁著梁國國力衰微之際,趁機出祁山吞取關中諸地。如今卻是被魏國捷足先登,并下梁國大多領土,反而成了我蜀國強鄰...而那魏帝李天衢野心勃勃,只怕日后也要覬覦我朝啊......”
王建聞言,臉上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當年我蜀國雖然兵敗于朱溫,也只得與梁國修好霸占,彼此面上和睦,實則朱溫那老狐貍,也必然時刻覬覦我蜀國疆土。但是任他兵強馬壯,也逾越不過蜀道天險,所以與朕爾虞我詐,也不得不面上佯裝親近。
如今換做李天衢掌控關中,也是亦然。眼下雖然不宜招惹魏國,他也奈何不了我蜀國。而魏、晉兩國,也便如我朝與梁人一般面和心不和,如今晉國的世仇死敵朱家梁國敗亡,魏帝與晉王日后...想必也不會一直相安無事下去,我蜀國先南顧云滇,觀望中原局勢,再圖謀伺機而動,也未嘗不能從中取利。
而方今天下稱帝建元于中土者,唯朕與朱溫、李天衢三個。而魏國滅梁,朱家帝業覆亡,任他李天衢吞并梁國之后再是勢大,與朕不還是東西各帝一方?如今就算給他幾分薄面,我大蜀與他魏國平起平坐,他若意圖興兵來犯,也討不得任何便宜,屆時恐怕還要讓晉王有機可乘...如此魏國又怎敢妄動?”
早年以殺牛、偷驢、販賣私鹽為生計的無賴之徒出身,曾被鄉里鄉親喚作“賊王八”的王建,如今卻也能稱雄于蜀地,而稱帝建國,打下一片的江山也算是從割據諸藩當中脫穎而出...當然權謀心術也甚為老辣。
然而王建做為朱溫滅唐稱帝之后,而急不可耐最先也要以皇帝自據的一方君主,不但極為看重虛名,又極好面子。當初與梁國做邦交來往時,便因朱溫那邊的國印標示“大梁入蜀之印”,寓意梁國把蜀國當做唐朝時節招撫的夷狄看待,便激得王建勃然大怒欲斬了來使,而后雖然作罷,但是于朱溫被他親子朱友珪弒殺之時,王建派使臣李纮前去吊唁,國印印文便針對性的刻上“大蜀入梁之印”......
所以既然都是稱帝的君主,不管是朱溫還是李天衢,哪怕蜀國國力稍遜,王建從排面上來講,也決計不甘落在下風。
然而王建嘴上對殿中一眾臣子雖如此做,他心中也不由念道:
本來朱溫遇刺身死之后,梁國日漸衰微,可恨朕卻沒有把握住機會...如今換做李天衢掌控關中,他魏國卻是銳氣正盛,以后與其相處,也少不得要勞心費神了......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唐末大軍閥 636章 魏國滅梁,蜀國的反應